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大海86596734

    你可能是在政府上班,才有形式主義的班。在企業加班那是真金白銀的加班,加多長時間班做多少貨,都有定額,沒完成拖班不給錢。我打工20多年第一次聽說形式主義加班這種事。

  • 2 # 宣宏宇

    形式非常重要,否則就不會如此有生命力地一直存在了!內容解決實際問題,形式解決組織問題,沒有組織還談什麼實際問題呢?

  • 3 # 炎焙焙

    形式主義的真實模樣就是,我保證: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說完這一句話之後,我扔下書包就玩去了!等到天已經完全黑透了,該睡覺的時候了,我拖著疲憊的身體回了家,然後倒頭大睡!第二天仍然重複著相同的情節,口號聲依然一浪高過一浪!成績公佈出來的時候,我一頭霧水,怎麼才這點分啊?我喊的一直很大聲啊,差點把嗓子都喊啞了!形式主義就好像用砝碼稱量付出,看起來是平衡的,但其實呢,我只能給你這麼多,多一點都不可以,因為會失衡的!我自己覺得工作第一要有效率,第二要愉快!總是被形式主義,哪裡來效率,哪裡來愉快?排場鋪的再大,都是在裝模作樣,其實是毫無意義的!幹實事,其實就是把你自己應該做的,應該做好的事都做到恰到好處,其實就已經是很成功了!在畫蛇添足的搞形式主義,真的是無聊至極了!

  • 4 # 林子辰

    加班有時候看企業在什麼樣的文化下,有的企業管理制度完善激勵制度健全大家都有上進心而奮鬥。但是有的企業盲目追求所謂績效管理造成人員的渙散,這種加班也就是形式而已並沒有產生什麼效益!

  • 5 # 烈烈風中M

    形式決定內容,存在的必然有他的合理性,因為組織開展形式主義的那個人,必定不是一般人,因為大家都參與進來了。

  • 6 # songchaoz

    單位是研究所,結合經歷聊聊。因為定位科研,那麼就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也就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問題來了:以寫申報材料為例,除非到了deadline,否則就不算好!偶爾一次兩次,下屬們的積極性還是有的,尤其是新人為了表現肯定賣命。經常、天天、風格化拖拉、反覆無常,就會形成詬病,輕則下屬磨洋工,重則陽奉陰違,反正不到最後時刻寫不好!

    這種人往往“會做人”,能get領導的G點,所以磨到最後十有八九讓別人幫忙搞。而真正乾貨的人,被這磨洋工的人拖累,尤其get不到G點的人最後淪為背鍋俠!

    人與人之間要真誠相待,同事間也是如此,你不去幹貨、不去負責,總得有人乾貨、有人負責。一個團隊如果人人能抱著負責的態度,而不是“不關我的事、我不知道、不是我”這種甩鍋,這個團隊才能做得更好!

  • 7 # AI麻辣燙

    對任何事務的看法應該從多個維度,這樣才能更接近事情的真相,也就是它的本來面目。

    現在的加班,現在的996是什麼?大家都知道是剝削啊,是資本家和普遍工人階級的普遍矛盾啊!

    形式主義加班的存在,從公司的角度上看,無非幾個邏輯。

    1:生產關係的變化。

    現在大環境不好,網際網路紅利也慢慢吃空了。看幾個例子

    ①瑞幸咖啡將旗下動產咖啡機、奶箱、粉倉等抵押給了中關村科技租賃有限公司,抵押金4500萬元,物品所屬地遍及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等多地門店。

    ②小藍車倒閉

    ④美團外賣也在偷偷漲價,以前只要10多塊錢的輕食現在至少都要20多,哪怕你還花錢買了會員。

    環境不好,目前中國的勞動力市場供大於求,既然如此,企業花兩個人的錢僱傭一個人幹3個人的活也是許多行業預設的做法了,人力成本的節約和剝削無非兩條路,一是增加工作時間,二十增加工作強度。

    就算是形式主義,也不是讓你不做事吧,就算是你沒做事,難道所有人都沒做事?

    換個邏輯思考,10個人就算有3個人在做事,但是做事的人留下,沒做事的走。你覺得那三個人會舒服嗎?他們肯定會想:憑什麼是我?好,既然這樣,領導還不如想著,讓剩下的七個人留下來陪著,你在玩手機,你在看網頁都行,只要我需要你的時候,你能隨時到。

    領導怎麼上去的,琢磨人啊!

    2:你以為形式主義是幹什麼?是在篩選人啊

    是不是覺得很傻?

    是不是簡單認為是用來團建,凝聚團建文化?

    僅僅是這樣就太low了,領導的想法永遠是(按重要順序)

    1怎麼管好隊伍,

    2怎麼穩固自己的地位,

    3怎麼對更大的領導負責,

    用跳舞、喊口號、打雞血等方式是最簡單最快篩選人的一種方式,剩下的天天跟著老闆做這些事的起碼在老闆的嚴重你是相信他、認同他的。就算你很平庸,講真,你也肯定會比那些“聰明得多”的人帶的更久。

    形式加班,是用來看人心的!

  • 8 # 瑛的成長樹

    先說結論:不認同。

    從參加工作以來,需要形式主義加班的公司做過2家,一家大國企,一家小外企。 在國企工作已是N年前,正常工作時間大部分人似乎工作量都不飽和,幾個人做一個人的事,但奇怪的是,一到下班時間,個個都變得特別忙碌,總要加一、兩個小時班才能光明正大地下班。前些年做過一家小外企,公司剛起步就遇到行業不景氣,由於外部沒有業務,總經理成天開始盯內部員工的出勤、加班。到了下班時間,只要總經理還在辦公室,其他同事是不會走的,經常是過了一個半小時左右,才有一些耐不住的同事收拾東西悄悄地撤了。但只要總經理不在辦公室或當天準時下班,他走後最多10分鐘,辦公室差不多就走空了。

    以上這兩家公司我呆的時間都比較短,除了個人職業發展的考慮以外,對公司文化的不認同是最主要的原因,而這種形式主義加班的氛圍特別能體現一家公司的文化。

    我本人比較喜歡務實高效且適當人性化的公司文化,如果工作8小時內透過提高工作效率與質量能完成的工作,為了適應周圍的節奏,非要拖到10個小時才完成,往小裡說這是浪費員工的時間,這多出來2小時我完全可以自行安排學習提升,為什麼要在辦公室裡磨洋工呢?往大里說,這種形式主義加班給公司帶來的影響是整體工作效率的拉低,對客戶的交付週期延長、公司的運營成本提高,最終損害的是公司的長期利益。此外,這種形式主義加班會成為員工心理上的消耗,感覺在這種公司工作就是浪費自己的生命,長此以往工作積極、創造性、上進心消耗怠盡, 每天只求完成打卡了事,公司整個就是一片暮氣沉沉的景象,有能力有想法的人逐漸離去,公司哪裡還會有競爭力,持續發展的後勁又在哪裡?

    所以,形式主義加班的癥結還在於組織文化,組織文化基本上又取決於組織領導或管理層的想法。真正有遠見卓識的領導者,都應該摒棄這種形式主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事情是你當了老闆之後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