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馬字狐
-
2 # 沉默的雙人
打工和當老闆最大的區別就是壓力的不同,我曾經也有幸加入了做老闆的行列。很多人厭倦幫別人打工的生活,就覺得自己幹也可以做的很好。或是覺得做老闆在親戚朋友面前倍兒有面子,還有就是覺得當老闆賺錢快。沒做老闆之前,每個人都想象的很美好,實際當老闆並不是誰都能勝任的。下面我就我的個人經歷,談談當老闆之後才知道的事情。
我曾經開過美髮店和果汁店,開美髮店是我頭回做老闆。在美髮店幫人打工做了5年左右,覺得自己瞭解了這個行業的一切,在店裡打工總認為我要是開店,一定比他們經營的更好。後來自己如願以償的開了自己美髮店,自己開了店才知道壓力有多大。由於資金不是很充足,店面的地理位置不太好。新店本來人流量就少,加上有沒有開店的經驗,不知道怎麼經營。每天就愁沒生意怎麼辦,還有房租水電的壓力,生意不好兩人還要吵架。這些做了老闆每天都要經歷的事,由於沒什麼盈利,堅持了一年,終於做不下去了。整個人身心疲憊,備受煎熬。
開果汁店屬於不是自己專業的範圍內,雖然有過開店當老闆的經歷,但由於對這個專案市場考查不夠,僅開了三個月就幹不下去了,開果汁店比開美髮店壓力還要大,因為果汁店的成本和房租還要高。所以同樣是壓力太大而放棄了,但這次開果汁店,虧了七八萬,對於家庭並不富裕的我來講,虧了這麼多錢,心裡實在很痛心和苦惱。
所以當了老闆才知道做老闆有多麼不容易,看別人老闆賺錢很輕鬆似的,其實人家經歷了什麼你根本不知道。沒有足夠的承受力,做老闆就像是一種煎熬,不是每個人都適合當老闆,做自己適合的,才能有效的發揮自己。
-
3 # 陽光山西MISS高
一人之上,群人之下。
每當夜深的孤獨吧
當了老闆肩膀上的責任很重(一個員工後是一個家庭)
那些曾經不看好你的人,卻變得異常會笑臉迎人與客套(才知道這些比演員還本色出演)
曾經沒幾個知心朋友,瞬間多了好多無關緊要的人要搭訕。(應酬變多,私人空間變少)
回答問題上廣告:脫離債務泥潭就上Sunny叢生網
-
4 # Jerry傑瑞
很多事情,自己沒有親身經歷過,聽別人描述自己的經歷也只是感覺像在聽故事,並沒有多少感觸,只有當自己經歷過,再聽別人訴說時,才會聽得一把鼻涕一把淚,感觸連連!
雖然目前還沒當老闆,但已經在向老闆看齊了:行為處事站在老闆的角度去思考!揣摩老闆的思想,然後找機會去驗證自己的猜想,為下次的揣摩作參考!
一段時間之後,就習慣了老闆思維,漸漸的也就離自己當老闆越來越近了!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體會到,老闆之所以是老闆,因為他每天都在為公司的整體運作操心,除了把握大方向,重要環節也得時刻關注進度,隨時應對突發狀況!雖說老闆思維與員工思維區別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接受的資訊量不一樣,但更重要的是你要有那顆積極向上的心!
-
5 # 名人社群講師
知道很容易,扛起來太難。對老闆來說最重要的事就是在關鍵的時候死扛。可能我們創業之前充滿了夢想,只看到我們創業的好處。但是做了之後了,我們才發現很多害處,我是沒有看到的。所以在創業之前有一個兩面的認識:一個是他有什麼好處,一個它有什麼害處?如果說一件事兒怎麼分析都沒有害處的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對它的害處一無所知,盲人瞎馬,夜臨深池,這才是最可怕的。當了老闆才知道創業的艱難,創業是否成功取決於三個條件:第一,是不是足夠的勤奮,因為創業初期,你不可能什麼事兒安排別人去做。你都得自己去做,而且很有效率。這是勤奮,必不可少的。第二條就是營銷,如果你不懂營銷的話,創業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帶著銀行去創業也和自殺差不多。第三條就是現金流的問題,發展太快和和經營不善的企業,他們倒閉的機率是一樣的,各佔50%;他們之所以失敗,直接原因就是現金流的問題。企業員發展太快,很多地方需要投資,就有可能現金流斷鏈。如果經營不善也會現金流枯竭。所以,作為一個成功的老闆,首先要捫心自問:我在營銷方面達到了什麼樣的程度?我足夠勤奮嗎?在最困難的時候我至少需要多少現金流?那麼這些現金流我從哪裡去弄?各行各業對現金流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如果你是生產輪船的,需要的現金流可能就非常大,但是你如果做教育的,這個現金流需要的可能就非常少。還有一件事,是創業很久的人都不知道的,沒有創業經歷的人,可能更不知道。就是風險和利潤是沒有關係的。你投入越大風險越大,沒有投入就沒有風險。那麼投入越大利潤越大嗎?不一定吧!所以,風險和利潤有什麼關係啊?
-
6 # 使用者84968254234
當老闆之前,有很多抱怨,有很多不理解,有很多不清楚,畢竟沒有處在那個核心位置,有時沒機會,有時不想,有時不用。但一旦身份變化,我們將不得不面對很多問題,以前的一些疑惑也變得清晰。
絕的的大局觀。當員工時我們也有大局觀,好一點的也能夠理解老闆,講求團隊。但我們考慮的還是圍繞自身範圍。但老闆不同,他必須全面考慮整體效果,不容得有半點狹隘,因為不僅一個部門是你的,不僅一個員工為你工作。所有的一切都是你的。所以,任何問題都要服從整體。
獨自承擔壓力。當員工,公司挺了可以換工作,而當老闆,公司挺了就意味著所有一切都沒了。創業往往需要多少年,而再來一次,恐怕時間不允許。所以,在公司面臨重大利益決策時,壓力更多集中於老闆身上。儘管員工身上這有,但不是一個層次的。
核心利益與分配。這個源於權利層不同。員工該知道的知道,不該知道的也不可能讓你清楚。這個道理顯而易見。一個員工到底能創造多少價位,而自己又拿到多少薪酬,員工完全知道了,老闆從何盈利。所以。。。
回覆列表
以前上班,現在做了個小的店面,賣純手工的食品。
當了老闆之後,才發現老闆沒下班時間,沒週六日,沒節假日。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有大年三十到大年初五這六天可以關店休息。
當老闆之後,什麼都得操心,因為你不操心沒人替你操心。
當了老闆之後,發現掙錢如捧水,指頭縫裡鬆一鬆,錢就如流水一樣漏掉了。比如原料進的一斤高一毛,一天就要少幾百的收入。
當了老闆之後,才發現電視都是騙人的,店小,員工幹熟了輕易不敢炒,“你明天不用來了”這句話哪裡敢說。
當員工的時候只需要忍老闆,忍無可忍了炒掉老闆再找工作就行。當了老闆之後,底下的員工真是又貪又糊塗,算錯帳,和顧客吵架,可是衝著她當副局長的大姨,忍無可忍,還得重新再忍。
當老闆之後,累!但是自己掙錢,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