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兄弟姐妹是親人

    原因有以下幾點:

    1,種子都有退化現象,水稻種子也不例外。

    有些水稻種子本來遺傳基因就不穩定,抗逆性,穩定性差。在種植過程中受環境影響,優良基因退化了,不好的基因突顯出來,產量下降,抗病能力差,生長髮育不良,倒伏現象嚴重,從而自留種子一年不如一年。

    2,自然雜交受粉,水稻品種發生改變,也是水稻種子退化的原因。

    解決方法是種植3~5年後重新購買種子種植。

    3,水稻自留種子種植,必須嚴把選種關。

    選擇封行好、莖杆粗壯、穗粒重、無倒伏、抗逆性好、抗病蟲害、生長髮育良好的水稻留種。

    4,更換新品種是解決種子退化現象的最好辦法。

    現在水稻品種非常多,可供選擇的餘地也大。農民自留種子種植一定要選擇抗逆性好,豐產性穩定,基因穩定的新品種種植,才能有好收成。

  • 2 # 龍舞稻場

    大家好,我是黑龍江省五常市稻農,每天分享水稻與大米相關的知識。有些水稻品種是不能留做種子的,例如雜交水稻。即使是常規水稻也不能連年留種種植,農民稻農不具備培育繁殖水稻種子的技術與裝置。1.雜交水稻為什麼不能留種?雜交水稻種子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優良水稻品種間隔隔行種植異花授粉繁育出來的,雜交後把表現好優良的植株稻穗留下, 表現不好的植株稻穗去掉不留種子。經過幾年的選育繁殖,穩定了優良水稻種子的特性,才可以大面積推廣。水稻培育時還需要一些檢驗裝置及一些化學藥物。所以農民稻農不能留種雜交水稻,稻農是不具備專業的技術與裝置及化學藥物使用劑量。 2.常規水稻為什麼不能連年留種?水稻種子晾曬時儘量避免與其它水稻混在一起。水稻浸泡種種子時如果品種多用編織袋裝種子隔開別混稻粒了。育苗播種時不要讓別的稻粒飛濺到苗床上。運稻苗時不要把稻苗弄混了,移栽與補苗時如果稻苗不夠用了,不要用鄰居家田地裡的稻苗,以防混種了。收割選種時選稻田地中間的植株,不要選池埂子附近的,防止與其它品種異花授粉種子純度就不夠了,選無病蟲害植株上的稻穗,用手挑著拔下來。脫粒時不要與其它水稻粒混在一起,裝袋待來年播種。這種常規水稻留種方法,是在專業水稻育種機構購買的優良水稻原種的基礎上的,購買常規優良水稻原種後農村稻農可以用以上方法留種種植1-2年,切不可常年留種,會使水稻產量降低,會使病蟲害更加嚴重。農村稻農不具備育種的專業技術與育種裝置及一些化學藥物。謝謝大家閱讀。

  • 3 # 科學興農

    水稻長期留種種植之後產量下降怎麼回事?這個問題不是水稻所特有的,換個說法問一下把問題中的水稻換成玉米長期留種產量下降那麼您還會覺得奇怪嗎?其實道理都一樣,原因也很簡單就是品種退化。尤其是雜交種,品種退化的速度更快,對於自交種而言品種退化速度雖說不是那麼快,但是也並不代表不退化,而這也是為什麼在購買種子之時,種子袋子上會標註“禁忌留種”的原因了。

    種子之所以能夠保障純度,很大程度上來說源自於科研育種工作者對於田間管理、種子質量的把控,比如說為了避免花期其他田地花粉飄入制種田地而造成基因型混雜,因此在制種田的周圍佈置了大量的保護行,這些保護行的基因型同田間所制種的基因型一直,(注:如果是三系制種的話,選擇恢復系做保護行)這樣做的目的也就是儘可能的避免外來花粉進入。而在收穫之後再次對收穫的種子進行基因型鑑定,以免出現基因型混雜。

    而對於普通農民來說,缺乏相應的育種理論知識以及比較嚴格的制種環境,因此在進行田間留種之時,往往是在田間選擇一塊長勢不錯的水稻圈起來單獨收種子,或者地塊中心圈一塊地作為收穫種子的物件。嚴格的說無論怎麼選擇,都不可避免的會出現外來混雜的情況,比如說昆蟲花期傳粉的不可恐性,風媒介傳粉的不可控性,都增加了品種退化的風險。

    因此來說,對於自交種而言如果長期進行自留種種子的話,雖說品種退化的速度慢一些,但是依然存在退化的風險,而對於雜交種來說且不談育種的複雜性,單單是由於自交過後基因分離就無法控制,因此來說在種植幾年之後產量發生下滑的現象也就不難理解了。

  • 4 # 雲眾地

    常規稻連年種植後產量降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品種退化,比如種植常規香稻,若留種種上兩三年,品種米質會變胖,香味會變淡,產量也會逐漸下降!二是連續多年用同樣地塊種一個常規稻品種,或一個地區種一個品種多年,病蟲害往往發生會更重。不僅水稻品種會這樣,馬鈴薯、玉米等都會,馬鈴薯種了三四年後不換新種,病毒病發生重,馬鈴薯結薯小,嚴重減產甚至絕收都可能。

    因此,建議種植常規稻宜經常購買新種,常規稻品種價格一般都不會超過15元/斤(秈稻區),從另一方面看,品種隔幾年就會有新的品種出來,在產量、抗性等綜合表現上會更好,也該換新品種種植。

  • 5 # 新疆農墾科學院梁飛

    不僅僅是水稻,大部分農作物都有長期留種,甚至同一個作物或者品種連續種植後,作物產量都有降低的趨勢。其中原因,我認為有三個方面:

    1.雜交優勢下降或者作物群體優勢下降。

    雜種優勢是指兩個遺傳組成不同的親本產生的雜種一代在生活力、生長勢、抗逆性、產量等方面優於親本的現象。雜種優勢是一個複雜的生物學現象,由生理、生化和分子機制共同決定。在群體水平上,作物產量取決於個體與環境、個體與群體、個體各個器官之間的協調,因此,雜交育種追求的不是植株的個別性狀優勢和個體優勢,而是群體優勢。在個體水平上追求的是在特定群體條件下有利於單株產量形成的性狀集合,該集合由優勢性狀、零優勢性狀和負優勢性狀組成。雜種優勢的利用非常複雜,是一個透過基因重組過程形成協調基因表達譜的過程,涉及到顯性基因和隱性基因的利用,上位性效應和雜合效應的利用,超顯性、共顯性基因等的協調等。具有高特殊配合力的親本自交系之間在基因組成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和互補性,其中親本自交系一方會出現較多的隱性純合基因。親本自交系的選育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累積和發展在基因組成上的一致性和互補性的過程。

    也許,這一段話你沒有理解,那麼“近親結婚”你瞭解嗎?

    這個作物連續留種出現問題,類似於近親結婚的危害。

    2. 養分制約的影響。很多育種人員不瞭解或者不注意土壤養分,其實很多作物或者品種對不同土壤養分有特殊的喜好,連續種植,加之不合理補充土壤養分,尤其是作物敏感的中微量元素。土壤養分制約,可能就是制約作物連續高產的因素之一。

    3.土傳病害影響,不同微生物對土壤中的養分和根系分泌物有特殊喜好或者土壤中的根系分泌物狀況,可能影響土壤菌群結構。

    連續種植後,土壤微生物也將影響作物連續高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工作的本質是生活,可生活的本質是否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