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先不說“天性”是什麼,怎麼界定。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思想者。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
聊聊大家共有的東西。
每個人都吃五穀雜糧,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
七情六慾,沒有唯一的定義。七情這裡取中醫的說法,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因為中醫藥在人體有明確療效,因而中醫理論是有存在基礎值得信任。而六慾的定義就沒辦法居中調停,擇其善者而從之了。要明確的是,是人皆有欲。
說七情六慾,就是要確定天性這個話題的共有基礎,天性這個東西到底存不存在,從哪來的。往下繼續。
人對外界有需求,從物質需求開始再昇華到精神需求。懷胎十月階段就要透過母體吸收營養,哇哇落地再到長大成人,這種需求過程不知凡幾。但是因為生存環境的不同,人的需求就有了不同差異。求之,得到,滿足。然後又有新的需求。當然,還有求知不得的過程。
兩種過程,求之而得和求之不得。兩種過程給人兩種體驗。這個時候主體對待這兩種體驗的態度必然不同。再因為主體的不同,就有了——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了廣義的受眾,才有了談論天性的硬性基礎。不然,地球只有一個人,那麼他(她)穿不穿衣服又有什麼社會意義。更談不上羞恥感,只有出自冷暖的本能考慮。
道佛(這裡排名不分先後)兩家對這個需求過程總結的最為精闢。就是貪嗔痴(建議理解這三個字之前先了解一下造字的原義)三個字。想得到,是為貪。求之不得生起負面情緒,是為嗔。為得失所左右,是為痴。
有了貪嗔痴,之後才有七情六慾的定義。
馬後炮式地觀察和總結之後,才有天性這個概念的立足點。
所謂天性,是個偽命題。人們需要,才創造了這個概念。
如何快速識別自己的天性。要過兩道關,第一“自己”(見禪宗牧牛十圖之一)第二“天性”(見禪宗牧牛十圖之二)。之後是識別,最後是快速。
以下是個人的另一個回答。
自己,這個詞語必須有一個定義。所學有限,無法確定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還是找一個個人可以確認且信任的答案。斗膽借一下禪宗關於這個的說法。
心為鏡,它是一個每個人和外界連線的工具。只要身外有物,它必然映外界事物而產生一個純粹的概念(相)。
若人整體對這個概念有主動或被動聯絡,則心會從平靜狀態轉換成波瀾狀態。所謂波瀾,就是念頭從潛意識界產生進而上升到意識界。
此刻人整體主動或被動的隨著念頭走。這裡分主動和被動,是因為一個因素。那就是人因為修行而得來的定力。修行得法的人會清楚地察覺念頭的起落,因個人需求進行選擇是否跟著走。這是主動行為。未經過修行的人或者可能窮其一生也未有過自察(觀察到念頭起落現象)體驗,只是一味地跟著走。這是被動行為。有句話這麼形容被動行為,捧著金碗在討飯。說的就是這個。
跟著念頭走,那麼就會產生一個“我”的意識(修行者也一樣。只不過修行者是做減法,詣在去執)。從一到多,潛移默化,意識和潛意識的互生糾纏,加上時間推移和遇事物的慣性作用,這樣自己這個概念就建立起來了。
說到這兒,再談關於自己的提升就比較恰當。
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二是,向外。
向內,有純粹地提升。比如修行。因為毫無功利心可言,所以謂之純粹。還有相對地提升。比如求知,求學。因為有我這個因素在主導,所以相對。
向外,則太多太多。不作多言。
先認清自己是怎麼來的,才有基礎去談如何提升。之後,才是方向。
先取法,再納術。
個人是這麼認為的。一家之言。
個人覺得搞通自己這個概念之後,再談天性比較恰到好處。見諒。一家之言。
你好。
先不說“天性”是什麼,怎麼界定。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有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思想者。因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世界。
聊聊大家共有的東西。
每個人都吃五穀雜糧,每個人都有七情六慾。
七情六慾,沒有唯一的定義。七情這裡取中醫的說法,是喜怒憂思悲恐驚。因為中醫藥在人體有明確療效,因而中醫理論是有存在基礎值得信任。而六慾的定義就沒辦法居中調停,擇其善者而從之了。要明確的是,是人皆有欲。
說七情六慾,就是要確定天性這個話題的共有基礎,天性這個東西到底存不存在,從哪來的。往下繼續。
人對外界有需求,從物質需求開始再昇華到精神需求。懷胎十月階段就要透過母體吸收營養,哇哇落地再到長大成人,這種需求過程不知凡幾。但是因為生存環境的不同,人的需求就有了不同差異。求之,得到,滿足。然後又有新的需求。當然,還有求知不得的過程。
兩種過程,求之而得和求之不得。兩種過程給人兩種體驗。這個時候主體對待這兩種體驗的態度必然不同。再因為主體的不同,就有了——人之初,性本善還是惡——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有了廣義的受眾,才有了談論天性的硬性基礎。不然,地球只有一個人,那麼他(她)穿不穿衣服又有什麼社會意義。更談不上羞恥感,只有出自冷暖的本能考慮。
道佛(這裡排名不分先後)兩家對這個需求過程總結的最為精闢。就是貪嗔痴(建議理解這三個字之前先了解一下造字的原義)三個字。想得到,是為貪。求之不得生起負面情緒,是為嗔。為得失所左右,是為痴。
有了貪嗔痴,之後才有七情六慾的定義。
馬後炮式地觀察和總結之後,才有天性這個概念的立足點。
所謂天性,是個偽命題。人們需要,才創造了這個概念。
如何快速識別自己的天性。要過兩道關,第一“自己”(見禪宗牧牛十圖之一)第二“天性”(見禪宗牧牛十圖之二)。之後是識別,最後是快速。
以下是個人的另一個回答。
你好。
自己,這個詞語必須有一個定義。所學有限,無法確定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答案。還是找一個個人可以確認且信任的答案。斗膽借一下禪宗關於這個的說法。
心為鏡,它是一個每個人和外界連線的工具。只要身外有物,它必然映外界事物而產生一個純粹的概念(相)。
若人整體對這個概念有主動或被動聯絡,則心會從平靜狀態轉換成波瀾狀態。所謂波瀾,就是念頭從潛意識界產生進而上升到意識界。
此刻人整體主動或被動的隨著念頭走。這裡分主動和被動,是因為一個因素。那就是人因為修行而得來的定力。修行得法的人會清楚地察覺念頭的起落,因個人需求進行選擇是否跟著走。這是主動行為。未經過修行的人或者可能窮其一生也未有過自察(觀察到念頭起落現象)體驗,只是一味地跟著走。這是被動行為。有句話這麼形容被動行為,捧著金碗在討飯。說的就是這個。
跟著念頭走,那麼就會產生一個“我”的意識(修行者也一樣。只不過修行者是做減法,詣在去執)。從一到多,潛移默化,意識和潛意識的互生糾纏,加上時間推移和遇事物的慣性作用,這樣自己這個概念就建立起來了。
說到這兒,再談關於自己的提升就比較恰當。
有兩個方向。一是,向內。二是,向外。
向內,有純粹地提升。比如修行。因為毫無功利心可言,所以謂之純粹。還有相對地提升。比如求知,求學。因為有我這個因素在主導,所以相對。
向外,則太多太多。不作多言。
先認清自己是怎麼來的,才有基礎去談如何提升。之後,才是方向。
先取法,再納術。
個人是這麼認為的。一家之言。
個人覺得搞通自己這個概念之後,再談天性比較恰到好處。見諒。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