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是屬於完全變態類的昆蟲,它的一生具有四個明顯不同的發育階段:(1)卵期(胚胎時期);(2)幼蟲期(生長時期);(3)蛹期(轉變時期);(4)成蟲期(有性時期)。後三個發育階段合稱為胚後期發育。這四個發育階段所表現的體態,從形態學上來看,毫無共同之處。因此,必須透過系統的研究或者不間斷的觀察,才能瞭解它們原來就是一個物種的四個發育階段。
上述四個發育階段,週而復始形成一個生活圈,亦名一世代。蝶類完成一個生活圈的時間,有長有短,短者數十天(如菜粉蝶),長者近三年(如東北亞絹蝶)。在一年中間發生世代的多少,常因蟲種而有不同。一年有一世代的(如中華虎鳳蝶);也有多世代的(如菜粉蝶),它的世代數常隨各地氣溫高低而有異,它們在黑龍江一年只有2~3代,但在廣東則可多達5~6代。至於世代的命名,則自年初開始,以至年終,順次稱為第一世代、第二世代……等。此外,也有按季節而命名世代的,例如:成蟲羽化在春季的稱為春季世代,成蟲羽化在夏季的稱夏季世代。
(卵) 蝶卵是蝴蝶發育的第一階段,亦稱胚胎時期。卵的結構相當於一個大型的細胞,內有原生質和核外,還包含大量的卵黃。精子進入卵內後,與卵核結合發育成為胚胎,卵黃是胚胎髮育的營養物質。卵殼中央有一小孔叫卵孔,是精子進入卵內的通道,亦稱精孔。有些種類的卵孔並不直接穿通卵腔,而在卵殼內壁著生有中空的卵孔側枝若干條,它一端連線於卵孔底部,另一端開口在卵腔內,呈輻射狀排列在卵孔之四周,成為精子進入卵腔的通道。
卵殼表面有的非常光滑,能顯珠光,有的十分粗糙,且有多種雕刻狀紋飾,更有在卵表黏覆鱗毛的等等,常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卵的形狀則形式各異,有圓球形、饅頭形、扁圓形、梨形和紡錘形等。卵有單個的,也有成片或成堆的,更有疊置成串的。至於卵的色彩則有橙、黃、綠、白等色,並且隨著發育階段和種性的不同而呈顯出多種特定紋彩,絢麗多姿,美不勝收。總的來說,卵形卵色千變萬化,可以作為鑑別蟲種的一項輔助特徵。
(幼蟲) 幼蟲期也稱生長時期,是蝶類生活史中的第二發育階段。 蝶類的幼蟲稱為蠋形幼蟲,它們具有一個圓柱形成蛤蝓形的體軀和成對的附肢。體軀由一系列的環節組成,這些環節稱為體節,幼蟲頭部有取食器官和感覺器官。 頭部的外形是多種多樣的,在同一屬的種間區別較小,但在不同科屬之間的區別則極大,有助於鑑別蟲種。
幼蟲有胸足3對、腹足4對和尾足1對,依次著生在前中後三個胸節及第3、4、5、6、10五個腹節上。胸足是蟲體的永久性行動器官,分節清晰,成蟲之足,即由幼蟲胸足發育而成。 腹足亦名偽足,遠較胸足為粗大,由不分節的膜質囊狀物所構成,末端各具排列成行之鉤,其排列方式因蟲種及著生處而異,腹足是幼蟲時期的主要行動器宮,卻是臨時性器官,一旦羽化成成蟲,腹足自行消失。 幼蟲的表皮富含幾丁質,因此不能隨著蟲體的生長而無限制地擴充套件,尤其是頭殼極為堅硬,所以生長到一定時期,必須把舊錶皮蛻去而形成寬大的新表皮。其中最為使人注目的,是剛蛻皮後的新蟲體頭部遠較體軀為大,這就充分說明了頭殼不善於擴張的特點。蛻皮時不僅體壁和附肢的表皮要脫去,而且由體壁內陷而成的氣管、前腸和後腸等與表皮相連線的部分,尤其是具有幾丁質的部分,也要同時蛻去。幼蟲蛻皮前不食不動,稱為“眠”。剛孵化的幼蟲為一齡,以後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齡。一般蛻皮4至5次。蛻皮的次數因蟲種而不同,少至3次,多則10多次。
幼蟲體表有的光滑,有的長有棘刺、軟毛、剛毛或肉棘等等。
蝶類第一齡幼蟲體上的剛毛,特稱原生剛毛。它的數量、色澤、形狀及著生位置,常因蟲種而各不相同,是幼蟲分類學上的一個重要特徵。
(蛹) 蛹是蝶類生活史中第三個發育階段,也稱轉變時期。
蝶蛹統稱被蛹,它們的附肢與體軀各部俱已膠黏成一整體,但是附肢及頭、胸、腹三體段之間的分界線,則仍然留存在蛹體表面。 蝶類幼蟲生長髮育到成熱階段,就停止取食,選擇適當場所,準備化蛹。蝶類的化蛹方式常因種類而有不同,有的種類的幼蟲老熟後,下行至寄主植物附近的草叢土表下,作成極薄的土室,而在其中化蛹。如雙環眼蝶。有的吐絲,綴葉作巢,躲在巢內取食並化蛹,如稻弄蝶。還有的象蛾類一樣,吐絲作成薄繭而化蛹其中,如黃毛白絹蝶。而最常見的蝶蛹,則暴露在外。老熟幼蟲選定化蛹場所後(如寄主植物的莖葉上,或其他物體的表面上),先吐絲成墊,用尾足鉤鉤著其上,以免下墮,然後抑頭後彎,反覆來回吐絲膠成一粗線,圍繞中腰,而後化蛹不致翻倒,故稱縊蛹。還有一種蛹稱懸蛹,即老熟幼蟲,在吐絲作墊之後,即用尾足鉤鉤著其上,而將體軀倒懸下來,進入“前蛹”階段,及至成熟,即蛹。
當化蛹時幼蟲表皮在胸部背中線上裂開之後,由於蛹體的不斷伸縮而使皮層迅速後移,退至尾部末端時,迅即伸出(這時僅肛門附近的皮層尚未脫離),同時急速扭動體軀,使臀棘鉤著於絲墊之上,便得安全懸垂。接著幼蟲舊皮即行脫落,蛹體體壁逐漸收縮硬化,轉變成各種各樣的固有形態。
(成蟲) 成蟲是蝶類發育的最後階段,稱有性時期,有雌雄兩種形態。成蟲在蛹殼內發育成熟後,即須脫離蛹殼外出,成蟲脫去蛹殼的現象稱為羽化。這與幼蟲脫離卵殼之稱為孵化不可混為一談。 當成蟲羽化之初,蛹殼於觸角翅函間、前中後三胸節的背中線以及頭、胸兩部的連線線三處同時破裂,頭部附肢(觸角及喙管等)及前足先行伸出,中足、後足和翅隨即拽出,足攀著他物後,體軀隨即脫離蛹殼,倒懸片刻時,柔軟皺縮的翅片,就在5~6分鐘內迅速伸展完成,但是這時的翅膜尚未乾固,翅身還很軟弱,不能飛翔,必須再隔一、二小時,才能振翅飛翔,隨風飄舞。 蝴蝶從蝶蛹中羽化出來之後,雄蝶就四處翩飛。忙於尋找雌蝶交尾;雌蝶忙著找尋幼蟲的飼料植物產卵,繁衍後代。
1. 蝴蝶在幼蟲期是害蟲,因為它啃食植物;在成蟲期是益蟲,因為它透過飛行給...
蝴蝶世界
會飛的花朵——蝴蝶
蝴蝶來了,給世界帶來了繁華似錦的春光,帶來了瓜果累累的秋色。它們展開了美麗的翅膀……天使般自由地飛翔。不論是誰,只要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欣賞蝴蝶豔麗的姿態而深深地愛上他們。
畫家可以從蝴蝶美麗的身姿獲得藝術的啟發。
詩人可以從蝴蝶優雅的神態找到他們創作的靈感。
哲學家可以從蝴蝶活躍的情趣悟出生活的哲理。
科學家可以從蝴蝶奇特的習性得到研究的題材。
養眼,還可以傳播花粉,是生物圈的不可缺少的一員!
蝴蝶是屬於完全變態類的昆蟲,它的一生具有四個明顯不同的發育階段:(1)卵期(胚胎時期);(2)幼蟲期(生長時期);(3)蛹期(轉變時期);(4)成蟲期(有性時期)。後三個發育階段合稱為胚後期發育。這四個發育階段所表現的體態,從形態學上來看,毫無共同之處。因此,必須透過系統的研究或者不間斷的觀察,才能瞭解它們原來就是一個物種的四個發育階段。
上述四個發育階段,週而復始形成一個生活圈,亦名一世代。蝶類完成一個生活圈的時間,有長有短,短者數十天(如菜粉蝶),長者近三年(如東北亞絹蝶)。在一年中間發生世代的多少,常因蟲種而有不同。一年有一世代的(如中華虎鳳蝶);也有多世代的(如菜粉蝶),它的世代數常隨各地氣溫高低而有異,它們在黑龍江一年只有2~3代,但在廣東則可多達5~6代。至於世代的命名,則自年初開始,以至年終,順次稱為第一世代、第二世代……等。此外,也有按季節而命名世代的,例如:成蟲羽化在春季的稱為春季世代,成蟲羽化在夏季的稱夏季世代。
(卵) 蝶卵是蝴蝶發育的第一階段,亦稱胚胎時期。卵的結構相當於一個大型的細胞,內有原生質和核外,還包含大量的卵黃。精子進入卵內後,與卵核結合發育成為胚胎,卵黃是胚胎髮育的營養物質。卵殼中央有一小孔叫卵孔,是精子進入卵內的通道,亦稱精孔。有些種類的卵孔並不直接穿通卵腔,而在卵殼內壁著生有中空的卵孔側枝若干條,它一端連線於卵孔底部,另一端開口在卵腔內,呈輻射狀排列在卵孔之四周,成為精子進入卵腔的通道。
卵殼表面有的非常光滑,能顯珠光,有的十分粗糙,且有多種雕刻狀紋飾,更有在卵表黏覆鱗毛的等等,常因蟲種而各不相同。卵的形狀則形式各異,有圓球形、饅頭形、扁圓形、梨形和紡錘形等。卵有單個的,也有成片或成堆的,更有疊置成串的。至於卵的色彩則有橙、黃、綠、白等色,並且隨著發育階段和種性的不同而呈顯出多種特定紋彩,絢麗多姿,美不勝收。總的來說,卵形卵色千變萬化,可以作為鑑別蟲種的一項輔助特徵。
(幼蟲) 幼蟲期也稱生長時期,是蝶類生活史中的第二發育階段。 蝶類的幼蟲稱為蠋形幼蟲,它們具有一個圓柱形成蛤蝓形的體軀和成對的附肢。體軀由一系列的環節組成,這些環節稱為體節,幼蟲頭部有取食器官和感覺器官。 頭部的外形是多種多樣的,在同一屬的種間區別較小,但在不同科屬之間的區別則極大,有助於鑑別蟲種。
幼蟲有胸足3對、腹足4對和尾足1對,依次著生在前中後三個胸節及第3、4、5、6、10五個腹節上。胸足是蟲體的永久性行動器官,分節清晰,成蟲之足,即由幼蟲胸足發育而成。 腹足亦名偽足,遠較胸足為粗大,由不分節的膜質囊狀物所構成,末端各具排列成行之鉤,其排列方式因蟲種及著生處而異,腹足是幼蟲時期的主要行動器宮,卻是臨時性器官,一旦羽化成成蟲,腹足自行消失。 幼蟲的表皮富含幾丁質,因此不能隨著蟲體的生長而無限制地擴充套件,尤其是頭殼極為堅硬,所以生長到一定時期,必須把舊錶皮蛻去而形成寬大的新表皮。其中最為使人注目的,是剛蛻皮後的新蟲體頭部遠較體軀為大,這就充分說明了頭殼不善於擴張的特點。蛻皮時不僅體壁和附肢的表皮要脫去,而且由體壁內陷而成的氣管、前腸和後腸等與表皮相連線的部分,尤其是具有幾丁質的部分,也要同時蛻去。幼蟲蛻皮前不食不動,稱為“眠”。剛孵化的幼蟲為一齡,以後每蛻一次皮就增加一齡。一般蛻皮4至5次。蛻皮的次數因蟲種而不同,少至3次,多則10多次。
幼蟲體表有的光滑,有的長有棘刺、軟毛、剛毛或肉棘等等。
蝶類第一齡幼蟲體上的剛毛,特稱原生剛毛。它的數量、色澤、形狀及著生位置,常因蟲種而各不相同,是幼蟲分類學上的一個重要特徵。
(蛹) 蛹是蝶類生活史中第三個發育階段,也稱轉變時期。
蝶蛹統稱被蛹,它們的附肢與體軀各部俱已膠黏成一整體,但是附肢及頭、胸、腹三體段之間的分界線,則仍然留存在蛹體表面。 蝶類幼蟲生長髮育到成熱階段,就停止取食,選擇適當場所,準備化蛹。蝶類的化蛹方式常因種類而有不同,有的種類的幼蟲老熟後,下行至寄主植物附近的草叢土表下,作成極薄的土室,而在其中化蛹。如雙環眼蝶。有的吐絲,綴葉作巢,躲在巢內取食並化蛹,如稻弄蝶。還有的象蛾類一樣,吐絲作成薄繭而化蛹其中,如黃毛白絹蝶。而最常見的蝶蛹,則暴露在外。老熟幼蟲選定化蛹場所後(如寄主植物的莖葉上,或其他物體的表面上),先吐絲成墊,用尾足鉤鉤著其上,以免下墮,然後抑頭後彎,反覆來回吐絲膠成一粗線,圍繞中腰,而後化蛹不致翻倒,故稱縊蛹。還有一種蛹稱懸蛹,即老熟幼蟲,在吐絲作墊之後,即用尾足鉤鉤著其上,而將體軀倒懸下來,進入“前蛹”階段,及至成熟,即蛹。
當化蛹時幼蟲表皮在胸部背中線上裂開之後,由於蛹體的不斷伸縮而使皮層迅速後移,退至尾部末端時,迅即伸出(這時僅肛門附近的皮層尚未脫離),同時急速扭動體軀,使臀棘鉤著於絲墊之上,便得安全懸垂。接著幼蟲舊皮即行脫落,蛹體體壁逐漸收縮硬化,轉變成各種各樣的固有形態。
(成蟲) 成蟲是蝶類發育的最後階段,稱有性時期,有雌雄兩種形態。成蟲在蛹殼內發育成熟後,即須脫離蛹殼外出,成蟲脫去蛹殼的現象稱為羽化。這與幼蟲脫離卵殼之稱為孵化不可混為一談。 當成蟲羽化之初,蛹殼於觸角翅函間、前中後三胸節的背中線以及頭、胸兩部的連線線三處同時破裂,頭部附肢(觸角及喙管等)及前足先行伸出,中足、後足和翅隨即拽出,足攀著他物後,體軀隨即脫離蛹殼,倒懸片刻時,柔軟皺縮的翅片,就在5~6分鐘內迅速伸展完成,但是這時的翅膜尚未乾固,翅身還很軟弱,不能飛翔,必須再隔一、二小時,才能振翅飛翔,隨風飄舞。 蝴蝶從蝶蛹中羽化出來之後,雄蝶就四處翩飛。忙於尋找雌蝶交尾;雌蝶忙著找尋幼蟲的飼料植物產卵,繁衍後代。
1. 蝴蝶在幼蟲期是害蟲,因為它啃食植物;在成蟲期是益蟲,因為它透過飛行給...
蝴蝶世界
會飛的花朵——蝴蝶
蝴蝶來了,給世界帶來了繁華似錦的春光,帶來了瓜果累累的秋色。它們展開了美麗的翅膀……天使般自由地飛翔。不論是誰,只要他們有一顆善良的心,就會欣賞蝴蝶豔麗的姿態而深深地愛上他們。
畫家可以從蝴蝶美麗的身姿獲得藝術的啟發。
詩人可以從蝴蝶優雅的神態找到他們創作的靈感。
哲學家可以從蝴蝶活躍的情趣悟出生活的哲理。
科學家可以從蝴蝶奇特的習性得到研究的題材。
養眼,還可以傳播花粉,是生物圈的不可缺少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