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民間傳統,農曆七月初七被稱為乞巧節,現在也稱為七夕節或女兒節。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有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最為古代女子所重視。它起源於漢代,在古代文獻中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節的記載出現於東晉葛洪所著的《西京雜記》,書中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後來的唐詩宋詞也多有提及,如唐朝王建在其詩中所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開元天寶遺事》也有相關記載:唐太宗與妃子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會在清宮中設宴,而宮女們則進行著乞巧或賽巧這樣的活動。歲月滄桑,時代變遷,這一習俗依然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延續和流傳著。到了宋元年間,乞巧節已經相當隆重,京城之中甚至還設定了專門賣乞巧物品的市場,稱為乞巧市。關於當時這類市場的情形在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佐證,宋羅燁、金盈在其所著的《醉翁談錄》中有如下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從中可推知此時的乞巧節在人們心目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節日慶祝活動從七月初一開始,延續七天,後三天更是盛況空前。這說明乞巧節在古代是很受人們喜歡的節日之一,其隆重程度甚至可與今日的春節相媲美。 除了文獻記載,關於乞巧節還有著優美動人的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牛郎是南陽城西牛家莊的一名憨厚老實的小夥子,因為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嫂生活,誰料想嫂子為人狠毒,經常逼他幹很多活。有一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帶著十頭牛回家,否則就不能回去。 牛郎織女牛郎趕著這九頭牛進了山,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又傷心又發愁,不知道如何才能趕十頭牛回家。就在這時,有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出現在自己面前,並問他為什麼如此傷心。牛郎如實跟老者訴說了一遍,老者輕撫白鬚會心一笑,對牛郎說道:“不要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生病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它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十頭牛回家了。” 牛郎聽到這裡很是高興,正要欠身表示感謝,老者已然不見了蹤影。牛郎於是趕著牛朝伏牛山走去。經過長途跋涉,牛郎終於找到了老者提到的那頭病牛。老牛告訴牛郎,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為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凡,受傷的腿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痊癒。一個月後,老牛在牛郎的精心照料下終於治好了病,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回家後,嫂子對牛郎依然不好,最後索性把他趕出了家門,牛郎只向嫂子要了那頭他救回的老牛與自己相伴。 有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來到凡間遊戲。在老牛的幫助下,牛郎認識了織女,兩人情投意合。後來織女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兩人結婚後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並且生了一男一女。可惜好景不長,織女偷偷下凡能事情被天帝得知,王母娘娘親自下凡,把織女強行帶回天上。就在牛郎一籌莫展之際,老牛告訴他,用自己的皮做成鞋子,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說的,穿著老牛的皮做的鞋子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上天追趕織女。就在快要追到的時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用手一揮,一道濁浪滔天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織女相隔兩岸,淚流滿面,如此情景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只喜鵲集聚天河,搭成了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見此情形也無可奈何,只得允許他們倆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人們便抬頭仰望星空,找尋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看到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仕女圖仙女,凡間的婦女於是就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向她乞求智慧和手藝,同時希望她能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被稱為乞巧節。 乞巧節又有很多的別稱。日與月都逢七,又稱重七;因七月初七有乞巧的風俗,也被稱為巧七;乞巧節以少女乞巧、賽巧等為主要活動,所以也稱女節或女兒節、少女節;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所以乞巧節又稱“蘭夜”;因乞巧、賽巧等民俗活動多是少女參與,所以又稱為小兒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又稱為穿針節;牛郎織女兩顆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很特別,一年才能相遇一次,所以又把這天稱為星期;傳說中這一天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滿天飄香,所以也稱香日。 乞巧節的主要參與者是女孩子。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非常精巧,能夠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因此乞巧節最常見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乞巧活動,以這樣的形式祈願自己也擁有織女一樣的巧手。乞巧最普遍的形式是姑娘們穿針引線考驗技巧,或者做些小物品進行比賽。 乞巧的主要用具是針,針又有雙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分。具體有兩種乞巧形式:第一種是到了晚上,手裡拿著線對著月光穿線,最先穿過去的那個人就是“得巧”,被稱為巧手。第二種方式是丟針卜巧,在乞巧節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底下,把針丟進水裡,針浮在水面上。再看針在水中呈現的倒影,如果形成花朵、鳥獸的形狀就是“得巧”;相反的,如果出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倒影,就是沒能“得巧”。 在中國各地,乞巧節有著各不相同的風俗習慣。雖然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都各有趣味。如山東省各地流行著不同的乞巧活動形式。簡單一點兒的,如在濟南、惠民、高青等地,只是把瓜果陳列起來就可以了,如果有喜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表示“得巧”了。而在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就相對複雜一點兒,這些地區的風俗是吃乞巧飯。七個姑娘各自帶了糧、菜用來包餃子,然後在餃子裡包入一枚銅錢、一根線和一顆紅棗,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線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會早結婚。在福建,姑娘們在節日裡要擺放香爐和各種祭品:茶、酒、五子(包括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首先是祭拜牛郎織女雙星,之後把胭脂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留下自己梳妝美容。其中的寓意是,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以使自己更加美麗。祭拜的過程中還有乞巧小遊戲,分別是“卜巧”和“賽巧”。“卜巧”是用卜具問自己是巧還是笨,“賽巧”是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在廣西的西部地區,乞巧節也很具特色。七月初七這一天,人們在清晨雞啼的時候要爭先恐後的去河邊用新甕取“雙七水”,留到日後食用。所謂“雙七水”是傳說中七月七日早晨仙女下凡的洗澡水,喝了它可避邪治病延壽。浙江金華一帶,七月初七家家戶戶都要殺雞。這裡的人們相信只要沒有公雞報曉,這夜相會的牛郎織女便能永不分離。此舉表達了人們祈願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在廣州,每逢乞巧節來臨之際女孩們都要“拜仙禾”、“拜神菜”、“迎仙”。女孩們喜歡用五顏六色的紙、通草、線、繩等材料編成各式各樣奇巧的小玩藝。她們還將經過浸泡發芽至二寸多長的谷種和綠豆用來拜神,被稱做“拜仙禾”、“拜神菜”。待到初六晚至初七晚,女孩們穿上新衣裳、佩戴新飾品,點蠟燭燒香,跪拜上天,從半夜三更到五更要連續跪拜七次,以表誠意。
據民間傳統,農曆七月初七被稱為乞巧節,現在也稱為七夕節或女兒節。乞巧節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有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最為古代女子所重視。它起源於漢代,在古代文獻中所能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節的記載出現於東晉葛洪所著的《西京雜記》,書中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後來的唐詩宋詞也多有提及,如唐朝王建在其詩中所說“闌珊星斗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開元天寶遺事》也有相關記載:唐太宗與妃子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都會在清宮中設宴,而宮女們則進行著乞巧或賽巧這樣的活動。歲月滄桑,時代變遷,這一習俗依然以各種各樣的形式延續和流傳著。到了宋元年間,乞巧節已經相當隆重,京城之中甚至還設定了專門賣乞巧物品的市場,稱為乞巧市。關於當時這類市場的情形在古籍中也可以找到佐證,宋羅燁、金盈在其所著的《醉翁談錄》中有如下記載:“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從中可推知此時的乞巧節在人們心目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節日慶祝活動從七月初一開始,延續七天,後三天更是盛況空前。這說明乞巧節在古代是很受人們喜歡的節日之一,其隆重程度甚至可與今日的春節相媲美。 除了文獻記載,關於乞巧節還有著優美動人的牛郎和織女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牛郎是南陽城西牛家莊的一名憨厚老實的小夥子,因為父母早亡,只好跟著哥嫂生活,誰料想嫂子為人狠毒,經常逼他幹很多活。有一天嫂子逼他去放牛,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帶著十頭牛回家,否則就不能回去。 牛郎織女牛郎趕著這九頭牛進了山,坐在一棵大樹下休息,又傷心又發愁,不知道如何才能趕十頭牛回家。就在這時,有位鶴髮童顏的老者出現在自己面前,並問他為什麼如此傷心。牛郎如實跟老者訴說了一遍,老者輕撫白鬚會心一笑,對牛郎說道:“不要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生病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它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十頭牛回家了。” 牛郎聽到這裡很是高興,正要欠身表示感謝,老者已然不見了蹤影。牛郎於是趕著牛朝伏牛山走去。經過長途跋涉,牛郎終於找到了老者提到的那頭病牛。老牛告訴牛郎,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為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凡,受傷的腿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痊癒。一個月後,老牛在牛郎的精心照料下終於治好了病,牛郎高高興興趕著十頭牛回了家。回家後,嫂子對牛郎依然不好,最後索性把他趕出了家門,牛郎只向嫂子要了那頭他救回的老牛與自己相伴。 有一天,天上的織女和諸仙女來到凡間遊戲。在老牛的幫助下,牛郎認識了織女,兩人情投意合。後來織女偷偷下凡來到人間,做了牛郎的妻子。兩人結婚後過著男耕女織的幸福生活,並且生了一男一女。可惜好景不長,織女偷偷下凡能事情被天帝得知,王母娘娘親自下凡,把織女強行帶回天上。就在牛郎一籌莫展之際,老牛告訴他,用自己的皮做成鞋子,穿著就可以上天。牛郎按照老牛說的,穿著老牛的皮做的鞋子拉著自己的兒女一起上天追趕織女。就在快要追到的時候,王母娘娘拔下頭上的金簪用手一揮,一道濁浪滔天的天河就出現了。牛郎織女相隔兩岸,淚流滿面,如此情景感動了喜鵲,成千上萬只喜鵲集聚天河,搭成了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見此情形也無可奈何,只得允許他們倆人在每年的七月七日於鵲橋相會。 後來,每年農曆的七月初七,人們便抬頭仰望星空,找尋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看到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的相會。織女是一個美麗聰明、心靈手巧的仕女圖仙女,凡間的婦女於是就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活動,向她乞求智慧和手藝,同時希望她能賜給自己美滿的姻緣,所以七月初七被稱為乞巧節。 乞巧節又有很多的別稱。日與月都逢七,又稱重七;因七月初七有乞巧的風俗,也被稱為巧七;乞巧節以少女乞巧、賽巧等為主要活動,所以也稱女節或女兒節、少女節;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所以乞巧節又稱“蘭夜”;因乞巧、賽巧等民俗活動多是少女參與,所以又稱為小兒節;因這天有穿針的習俗,又稱為穿針節;牛郎織女兩顆星在天空中的方位很特別,一年才能相遇一次,所以又把這天稱為星期;傳說中這一天織女要梳妝打扮、塗脂抹粉,滿天飄香,所以也稱香日。 乞巧節的主要參與者是女孩子。因為傳說中,織女的手藝非常精巧,能夠織出雲彩一般美麗的天衣,因此乞巧節最常見的習俗,就是婦女們在七月初七的夜晚進行各種乞巧活動,以這樣的形式祈願自己也擁有織女一樣的巧手。乞巧最普遍的形式是姑娘們穿針引線考驗技巧,或者做些小物品進行比賽。 乞巧的主要用具是針,針又有雙孔、五孔、七孔、九孔之分。具體有兩種乞巧形式:第一種是到了晚上,手裡拿著線對著月光穿線,最先穿過去的那個人就是“得巧”,被稱為巧手。第二種方式是丟針卜巧,在乞巧節的中午,放一盆水在太陽底下,把針丟進水裡,針浮在水面上。再看針在水中呈現的倒影,如果形成花朵、鳥獸的形狀就是“得巧”;相反的,如果出現細如線、粗如槌的倒影,就是沒能“得巧”。 在中國各地,乞巧節有著各不相同的風俗習慣。雖然表現形式不盡相同,但都各有趣味。如山東省各地流行著不同的乞巧活動形式。簡單一點兒的,如在濟南、惠民、高青等地,只是把瓜果陳列起來就可以了,如果有喜蛛在瓜果上結網就表示“得巧”了。而在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就相對複雜一點兒,這些地區的風俗是吃乞巧飯。七個姑娘各自帶了糧、菜用來包餃子,然後在餃子裡包入一枚銅錢、一根線和一顆紅棗,傳說吃到銅錢的有福,吃到線的手巧,吃到紅棗的會早結婚。在福建,姑娘們在節日裡要擺放香爐和各種祭品:茶、酒、五子(包括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和織女用的脂粉。首先是祭拜牛郎織女雙星,之後把胭脂分成兩半,一半投向屋頂給織女,一半留下自己梳妝美容。其中的寓意是,與織女共用脂粉,可以使自己更加美麗。祭拜的過程中還有乞巧小遊戲,分別是“卜巧”和“賽巧”。“卜巧”是用卜具問自己是巧還是笨,“賽巧”是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在廣西的西部地區,乞巧節也很具特色。七月初七這一天,人們在清晨雞啼的時候要爭先恐後的去河邊用新甕取“雙七水”,留到日後食用。所謂“雙七水”是傳說中七月七日早晨仙女下凡的洗澡水,喝了它可避邪治病延壽。浙江金華一帶,七月初七家家戶戶都要殺雞。這裡的人們相信只要沒有公雞報曉,這夜相會的牛郎織女便能永不分離。此舉表達了人們祈願牛郎織女能天天過上美滿幸福的生活。在廣州,每逢乞巧節來臨之際女孩們都要“拜仙禾”、“拜神菜”、“迎仙”。女孩們喜歡用五顏六色的紙、通草、線、繩等材料編成各式各樣奇巧的小玩藝。她們還將經過浸泡發芽至二寸多長的谷種和綠豆用來拜神,被稱做“拜仙禾”、“拜神菜”。待到初六晚至初七晚,女孩們穿上新衣裳、佩戴新飾品,點蠟燭燒香,跪拜上天,從半夜三更到五更要連續跪拜七次,以表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