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原諒冒集團駐杭州分部總裁

    焦慮是成長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但孩子的「入園焦慮」背後,其實不僅僅是分離焦慮,還有陌生人(環境)焦慮,並和幼兒園的生活息息相關。

    分離焦慮

    分離焦慮是指熟悉的照看人離開孩子時所產生的焦慮。

    通常來說,寶寶從4-6個月開始就會產生分離焦慮,甚至會導致夜間的睡眠困難:有的孩子會一夜醒來好幾次,哭著要爸爸或媽媽。這一階段有時會持續好幾個月。

    這是孩子情感發育中的一個正常的階段。

    到寶寶兩歲時,分離焦慮通常不會那麼嚴重,但到了三歲入園時,又會再度嚴重起來。有的家庭為了孩子上學方便,會在臨近上學前,全家搬到新的社群;或者孩子不喜歡目前的的托兒場所等,都會加重孩子的分離焦慮。

    如果不加干預,分離焦慮可能變為恐懼,令孩子害怕上學,還可能造成頭痛、胃痛等身體不適,甚至讓孩子退回自己的世界裡。

    作為家長,我們該如何緩解孩子的分離焦慮呢?

    首先,實話實說。

    不管孩子有多小,當我們不得不離開他的時候,儘量能夠對她講述即將發生的真實情況。

    比如我們要走進另外一個房間,可以告訴他媽媽馬上就回來;但是如果要出門好一陣,就告訴她媽媽可能晚上才回來。

    相反,那種明明要出門很久,但是卻告訴孩子「一會兒就回來的做法」只會讓孩子的期待落空,對父母不信任,反而加重分離焦慮。

    我們可以表示對孩子的共情,例如「我知道你不想和媽媽分開,媽媽也不想和你分開——但媽媽需要去工作,才能賺錢,給你買好吃的、玩好玩的!」

    當孩子覺得你理解了他,才會更容易聽進你所說的話。

    其次,快速的分別儀式。

    分別前,一定要有「再見」的儀式。

    但是,這種分別儀式最好能快速進行,例如給孩子一個吻或者提供一個特別的玩具後,就迅速離開。

    分別儀式最好能成為固定的儀式,讓孩子對接下來將發生的事情有所預期和準備。孩子會慢慢接受這種分離,把它當作是一件可預測的例行公事的一部分。

    第三,分散注意力。

    出門前,可以讓照料人給孩子展示一個新玩具或者告訴孩子感興趣的事;父母說完再見後,就儘快離開。

    因為,你待得越久,孩子就越焦慮,情緒失控也就越厲害。

    第四,遵守自己的話。

    如果你告訴孩子下午放學時會去接她,那麼,出於不放心,一個小時以後就回去探望,只會延長和加劇分離焦慮。

    基本上,所有因為擔心而折回去看孩子的家長,最終都會引起孩子強烈的情緒波動,而不得不將孩子帶回家。

    第五,用給孩子能理解的語言,給他們一些重逢時的期待。

    如果我們準備下午三點去接孩子,可以告訴他,你午睡醒來後,我就會來接你。因為孩子可能還無法理解下午三點的確切含義,我睡醒以後是他更能理解的。

    小萌剛回國上幼兒園時,每天送園前,他都要求我去接他,然後給他帶一個小玩具或者水果。由於這些是他在家待著所沒有的獎勵,所以他每天一起床就對放學後的時光有所期待,也就不會抗拒上幼兒園。

    去年端午小長假後的第一天,小萌對我說:

    「媽媽,今天早上我一去幼兒園看到大家都在哭,於是我也跟著哭了。但我想到你會來接我,還會給我帶好吃的,我就不哭了,還幫著老師勸其他小朋友。」

    因為對放學時光有所期待,小萌克服了自己的入園焦慮。

    陌生人焦慮

    陌生人焦慮是指寶寶看到他不認識或者不熟悉的人時所產生的焦慮。

    在0~6個月之間,嬰兒幾乎不對陌生人有負面反應,但是到了8-9個月左右,通常就會對陌生人產生消極反應,而且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還會越來越嚴重。

    這樣的變化說明寶寶更聰明瞭——從認知的發展的角度來說,出現陌生人焦慮的寶寶需要:(1)識別出陌生人的面孔;(2)對比陌生人和熟悉的人之間外貌的差異;以及(3)喚起了他和其他的陌生人在一起的場景的回憶。

    孩子半歲左右,通常也是職場媽媽需要回歸工作的時間。為了緩解孩子的陌生人焦慮,最好提前一個月就引入新的看護人。

    而為了緩解入園時的陌生人焦慮,家長該怎麼做呢?

    首先,提前熟悉老師。

    當孩子入園之前,最好能在家長的陪伴下,提前和老師見個面,甚至一起做做遊戲等,讓孩子熟悉新的看護人。

    其次,提前熟悉同學。

    有的幼兒園會有1~2天的試聽時間,在這期間家長會陪著孩子和未來的同學、老師接觸,這種做法對於緩解陌生人焦慮是很有效的。

    第三,提前熟悉幼兒園及周邊。

    先帶孩子認識和熟悉幼兒園,在牆外用手指一指,告訴孩子裡面的哥哥姐姐們都在做什麼樣的遊戲,吃什麼好吃的,也有助於孩子對幼兒園的生活本身充滿期待。

    如果計劃搬到幼兒園附近住,最好能提前一個月搬過去,而不是臨開學再搬家。

    幼兒園生活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裡遭遇過令他不適的經歷,可能會加重分離焦慮,變得不想甚至害怕去幼兒園。

    許多幼兒園老師給出的建議是儘量和孩子聊聊開心的事情,不要去作負面引導。

    但是,詢問孩子的真實感受可能更好。

    在美國著名的連鎖幼兒園Bright Horizon入園指南里,就用中性的語氣建議家長每天和孩子聊一聊發生了什麼——而不是國內一些幼兒園建議的儘量和孩子聊聊開心的事。

    如果孩子真的感到開心,我們也會開心;但如果他遇到了不高興的事情,能坦率的說出來才是更好的!這樣,家長才能和他分擔,成為他的聽眾和朋友,並給出一些建議——必要的時候,甚至採取一些措施。

    不論幼兒園生活給孩子帶來了積極還是消極的感受,家長完全接納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才會幫孩子實現順利的過渡。而不是為了讓孩子好好上學,就只提好事,不讓孩子說出不開心的經歷——這種做法可能讓孩子未來遇到困擾以後也不敢對家長提起。

    但是,家長也要注意,和孩子聊天的過程中,不要過於強勢或者預設發生了什麼,否則很容易將話題引導到自己所期望看到的方向,而不是還原真相。

    如果孩子的入園焦慮越來越嚴重,可能需要接受專業人士(例如幼兒心理諮詢師)的幫助。

    大多數孩子會逐漸適應幼兒園,他們的入園焦慮也會慢慢緩解,並從家庭生活逐漸過度到學校生活。

    當時,我家小萌很快就適應了幼兒園生活。一個月以後,我(全職媽媽)對隊友說:

    「我覺得,現在全家唯一有入園焦慮的人,是我!」

    參考文獻

    Understanding Childhood Fears and AnxietiesSeparation Anxiety & Sleeping Trouble in Young ChildrenHow to Ease Your Child’s Separation Anxiety Making Baby Drop Off at Child Care Easier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是如何度過人生中最低谷的時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