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鄉野村夫不代表庶民

    韭菜每年收割的次數,決定於韭菜的長勢、施肥情況及市場行情。冬春季拱棚韭菜可收割3茬。秋季品質雖好,但為了培育根株,為拱棚生長奠定物質基礎,以收割1-2茬為宜。

    韭菜以7葉1心為割韭的標準。清晨收割最好,以割到鱗莖上3-4cm黃色葉鞘處為宜。以後每割一刀應比前茬略高,才能保證正常生長。定植後前1-2年產量較低,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最高,10年後進入衰老階段,應及時分株移栽。

    10月下旬地凍前搭好棚架,嚴霜前割一刀鮮韭後扣膜,扣棚後50-60天即可開始收割,第一刀韭菜一般在元旦或1月中旬收割,以後每隔30天左右收割一次。收割三刀後撤棚,轉入露地栽培。

    擴充套件資料:

    生長習性

    1、溫度:韭菜性喜冷涼,耐寒也耐熱,種子發芽適溫為12℃以上,生長溫度15℃到25℃,地下部能耐較低溫度。

    2、光照:中等光照強度,耐陰性強。但光照過弱,光合產物積累少,分櫱少而細弱,產量低,易早衰;光照過強,溫度過高,纖維多,品質差。

    3、水分:適宜的空氣相對溼度60-70%,土壤溼度為田間最大持水量的80-90%。

    4土壤營養:對土壤質地適應性強,適宜pH為5.5-6.5,需肥量大,耐肥能力強。

  • 2 # 魅峰潮流

    當年種的韭菜可以收割。

      韭菜,(學名:A. tuberosumRottl. ex Spreng.)別名:豐本、草鍾乳、起陽草、懶人菜、長生韭、壯陽草、扁菜等;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強烈氣味,根莖橫臥,鱗莖狹圓錐形,簇生;鱗式外皮黃褐色,網狀纖維質;葉基生,條形,扁平;傘形花序,頂生。葉、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種子等可入藥,具有補腎,健胃,提神,止汗固澀等功效。在中醫裡,有人把韭菜稱為“洗腸草”。韭菜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全國各地到處都可栽培。

      韭菜每年收割的次數,決定於韭菜的長勢、施肥情況及市場行情。冬春季拱棚韭菜可收割3茬。秋季品質雖好,但為了培育根株,為拱棚生長奠定物質基礎,以收割l-2茬為宜。韭菜以7葉1心為割韭的標準。清晨收割最好。以割到鱗莖上3-100px黃色葉鞘處為宜。以後每割一刀應比前茬略高,才能保證正常生長。定植後前1-2年產量較低,3-6年為生長盛期,產量最高,10年後進入衰老階段,應及時分株移栽。

  • 3 # 山旮旯裡的財哥

    首先,我在這裡要告訴你,冬天的韭菜是可以收割的。它適應性強,抗寒耐熱。南方不少地區可常年生產,北方冬季地上部分雖然枯死,地下部進入休眠,春天表土解凍後萌發生長。

    韭菜如果冬天在大棚裡生長,正常的狀態下,就收割兩刀,這樣做可以養根,提高韭菜質量。如果兩刀韭菜收割完成後,有的人們為了增加收入,還會進行第三刀收割。我認為,冬季大棚裡的韭菜,如果要進行第三刀收割,要根據自身的情況而定,千萬不要被利益衝昏了頭腦,要不然會適得其反。正確有效的收割茬數,才能更好的提高經濟效益。

    冬季大棚的韭菜,一般三四十天收割一次最好,這時韭菜已經長三四十釐米,它的各種營養物質的含量也比較高,品質和產量都處在最優狀態。如果收割的過早,不僅高度和營養達不到,而且產量低口味淡,影響它的品質。收割的過晚,葉子發黃過老,容易韭菜生病,減少收割的次數,不利於下次生長。

    收割韭菜時,要選擇鋒利乾淨的鐮刀和機刀,一般都在晴天早晨或晚上進行,最好是早晨大棚排溼後,進行收割為最佳。大清早的韭菜水分充足、直立挺拔,收割後菜葉新鮮脆嫩。它的儲運時間短,產量和品質都保障,有利於售賣。天氣不好溫度低時,不適合收割韭菜,因為這樣天氣,大棚裡往往高溼低溫,韭菜生產緩慢,長勢偏弱,收割後產生的傷口容易感染病害。

    韭菜留茬高度時,最好的位置就是,收割位置與韭菜上端的距離,高度三四釐米。從韭菜刀口的顏色上判斷,割面呈淺黃色最好。如果顏色偏綠說明留茬過高,顏色偏白色說明留茬過低。收割韭菜留茬過高,會影響當茬韭菜的質量和數量;留茬過低,容易損傷韭菜的生長組織,這樣不僅會推遲下茬收穫時間,還會影響下茬產量,使韭菜總體產量下降,破壞它的生理機能,出現病菌和枯死。

  • 4 # 朵兒apple

    一般冬後最好不要割了,如果降溫了有可能把韭菜根凍壞,韭菜就死了。如果已經割了,就把韭菜上蓋上稻草或其他能保溫的東西。

      韭菜每年收割次數,應根據植株長勢、土壤肥力及市場需求而定。韭菜的越冬能力和來年長勢,與冬前植株積累養分的多少密切相關。當年生的韭菜不宜收割,讓養分回根。如果為了當年收益盲目收割,勢必影響韭株的越冬和來年生產。長沙地區青韭一般可週年採收,但以春韭為主。春韭碧綠鮮嫩,品質優良,可在春淡期間上市。一般可收割3~4次。炎夏時韭菜品質差,一般只收韭菜花,但用遮陽網等覆蓋栽培,可促進生長,改善品質,可繼續採收。秋季氣候漸涼,適宜韭菜生長,青韭可收割2~3次,但如冬季生產韭黃,則要少收割,以利於根莖貯藏養分。冬季主要是利用秋季延遲收割的青韭在霜凍、冰雪天氣來臨之前採用薄膜、遮陽網等覆蓋防凍,供冬季採收上市。韭菜收割間隔天數,根據植株長熱和當時天氣而定。一般越冬韭菜開春後20天左右即可割第一刀,第二刀間隔25~30天,第三刀間隔20~25天,以株高30釐米,植株7葉1心為宜。早收易早衰,產量低;晚收易倒伏。如肥水不足,每茬生長天數還要延長。

      收割韭菜以清晨為好,避免炎熱的中午和陰雨天收割,以保持產品鮮嫩。每次收割後宜及時在割口上覆蓋一層4~5釐米厚的溼潤草木灰或礱糠灰,有利於後茬生長,尤其在夏季或陰雨天更要注意。收割方法可影響當茬產量、葉片生長和下茬產量。留茬高度以鱗莖上3~4釐米、在米黃色的葉鞘處下刀為宜,切忌傷及“葫蘆”(即鱗莖)。下刀過高降低產量,過低傷了鱗莖,影響植株分櫱和以後產量。每刀留茬應較上刀高出1釐米左右。才有利於下茬的生長。韭菜的收穫量,定植後1~2年較低,3~5年以後轉衰,如管理得好,則可多年不衰,高產的年份延長。

  • 5 # 梵鶴

    一般是當年播種的韭菜不收割,翌年開始收割4-6次,其中:春季收割3-4次,秋季收割2-3次,夏季由於高溫乾旱,韭菜商品性不如春秋,應讓韭菜休養生息,不宜採割。

  • 6 # 90後的生活啟示錄

    冬天可以割也不用什麼保護措施,割了它又會長的。所以沒必要擔心割不割都沒事,但是其它地方怎麼樣,我就不知道了。

  • 7 # 豫農鄉村每一天

    韭菜在冬天是可以收割的,在北方地區可以的,不過要蓋兩層薄膜,(冬天想種出韭黃的可以選擇價格略貴點的全黑膜,韭黃的話韭菜壟長儘可能的要短一些,收割時就不會一頭沒割完另一條就發綠了,顏色不一影響賣相)首先第一步要敷高歧壟大概七八公分高吧,薄膜受太Sunny熱可以加快傳導增加地熱,第二步再用強韌性的竹條撐起做頭層膜的龍骨,記住要把竹條插在敷起的歧梗外側緊貼歧梗,第三步敷膜要注意膜要緊貼歧梗作用上面有介紹,第四步還是敷膜,在離頭層膜三十到五十公分的地方再次撐起長大於六十到一米以上的竹條龍骨,再次敷膜,後期就是注意控制溫度了,溫度低了可以在外層膜上敷蓋草衫,天氣晴朗溫度高了可以短暫的兩頭通風,直到割韭菜的時候掀開敷膜翻至一側,(韭黃的話就不能完全掀開了,就要從一頭捲起,割一點卷一點)就可以收割了,收割完畢注意水肥的追施就可以了。這是我自己種植冬韭菜的經驗,可能跟專業的種植教程有所差異,僅作參考,謝謝大家的閱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聯想Z6 Pro怎麼樣?值得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