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巔雲邊

    不會,質量不夠,質量要至少達到木星的79倍才會發生核聚變,這大概要有8%的太陽質量。而太陽自己就佔據了98%還多。

  • 2 # 邏輯推敲

    不會,因為恆星的核聚變需用氫、氦等輕元素,而太陽系的水星是以鐵元素為主,金星、地球、火星等行星以岩石為主,重元素較多。用較輕的元素作核聚變材料,產生的能量大於消耗的能量,才能向外發光、發熱;用較重的元素作核聚變材料,產生的能量小於消耗的能量,不能向外發光、發熱。

  • 3 # 星宇飄零2099

    當然不能了,太陽系所有其它已知行星加起來的質量還沒木星大,木星增加一倍還遠不夠發生核聚變所需的質量。

    根據現有理論計算,大約0.08個太陽質量以上的天體才能點燃氫核聚變成為一顆恆星。而木星目前的質量只有1.90×10^27kg,太陽質量是1.9891×10^30kg,相差大約1000倍,就算把其它行星加進去算它增加一倍,也就還跟太陽相差500倍,也就是隻有0.002個太陽質量。離成為恆星所需的質量還差40倍←_←,遠著呢。

    這麼大的質量差距別說聚集所有恆星了,就算把太陽系裡除太陽以外的所有物質,包括行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星際塵埃什麼的都聚集起來都遠不夠聚變成一顆恆星。

  • 4 # 太空科學站

    宇宙中能夠天然啟動核聚變的星球都是恆星,人類在地球上啟動核聚變需要用原子彈爆炸瞬間的高溫和高壓才行,而宇宙天體內部本身就是高溫高壓環境,地球這種相對較小的行星核心溫度都達到了6800℃左右,而質量最大的木星核心溫度達到了24000℃,但是這些都還是行星。

    宇宙中的恆星之所以成為恆星,主要就是恆星質量大,大質量的後果就是我們的恆星,太陽內部溫度達到1500萬℃,事實表明太陽的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因此太陽內部才能產生核聚變反應。

    恆星的質量是有一個最低標準的,只有達到太陽質量0.08的天體才能在內部足夠的溫度和壓力,從而產生核聚變反應,到時候天體就會從內部慢慢發光發熱,最後整個天體變成一個質量最小的紅矮星,質量越小的恆星核聚變的劇烈程度也不會太厲害,因而科學家認為紅矮星的壽命比宇宙的年齡還長。

    太陽系質量最大的木星達到了太陽質量的0.1%,而太陽系除木星外所有行星加起來的質量還沒有木星的一半大,因而太陽系除太陽外的所有天體加在一起質量只能達到太陽質量的0.16%,最小的紅矮星質量也達到了太陽的8%,因此太陽系除太陽外所有天體加在一起是無法變成恆星的。

    在宇宙中決定天體形態的只有質量,質量最小的只能做個小行星,質量最大的完全能變成黑洞。

  • 5 # 科技和生活

    在我們的太陽系中,只有太陽一顆恆星,但是卻有八顆行星,另外還有數百顆矮行星(估計數量)和200多顆衛星,至於小行星和彗星就不計其數了。看上去只有太陽這顆唯一的恆星是孤零零的,那將八大行星等星體加起來,讓它們再形成一顆恆星可以嗎?

    可能很多朋友都知道,八大行星中的木星質量很大,而且有天文學家稱其為“失敗的恆星”,那麼如果再給它增加質量的話,比如將其他行星融合到木星上,可以把木星變成恆星嗎?如果可以的話,那麼太陽系中將會出現兩顆恆星了。

    然而遺憾的是,這是不可以的,不僅是技術上不行,理論上也不行,因為木星距離成為恆星差的太遠,太陽系其他七大行星和所有的矮行星、衛星和小行星、彗星等的物質全部加起來,其實還不到木星物質質量的一半,然而根據理論計算,星球的質量需要達到木星質量的80倍才能啟動內部的氫核聚變成為恆星,而且這樣的恆星還是恆星類別中級別最小的紅矮星,所以即使把太陽系中除太陽和木星之外的其他物質全部加到木星上面,也只相當於木星的質量增加了0.5倍,可見它仍然距離成為恆星十分遙遠。

    在整個太陽系的可見物質中,太陽自己就佔據了99.86%的物質,所以不得不說太陽系是太厚愛太陽了,剩下的八大行星以及數百顆矮行星,200多顆衛星,以及不計其數的小行星和彗星等,只佔據了整個太陽系0.14%的質量。

    理論上講,一個星球只有達到了太陽質量的8%左右,其內部產生的高溫高壓才能啟動氫核聚變成為恆星,0.14%距離8%還差得很遠,所以,即使把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的八大行星等所有星體物質全加起來,也是不可能再造出一顆恆星的。

  • 6 # 火星一號

    在太陽系中,目前已知的行星有8顆。其中木星的質量最大,它的質量相當於另外七大行星加起來總質量的2.5倍。因此,如果把太陽系的八大行星聚整合一個天體,那它的總質量大約為木星的1.4倍。那麼,這個天體的核心會發生核聚變反應嗎?

    答案是不會,因為僅1.4倍木星質量的天體還是太輕了,它的引力坍縮效應還遠不足以使核心的溫度和壓力升高到足以啟動核聚變的程度。目前,天文學家已經在太陽系外發現了不少質量超過木星兩倍的類木行星,它們也都沒有發生核聚變反應。理論上,為了演變成為恆星,天體的質量需要至少達到太陽質量的7.5%,或者木星質量的80倍。

    除了恆星之外,宇宙中還有一種天體也會進行核聚變反應,那就是介於恆星和行星之間的褐矮星,它們又被冠以失敗的恆星。恆星的質量足夠大,它們可以讓氕發生核聚變反應。而褐矮星的質量較小,它們只能讓氘發生核聚變反應。與恆星相比,褐矮星產生的能量要少得多,所以它們非常暗淡,並且它們進行核聚變的時間也通常只有短暫的數千萬年。理論上,褐矮星的質量下限為13倍木星質量。

    雖然八大行星的總質量遠未達到褐矮星的質量下限,但太陽系中還有不少衛星以及更小的天體,甚至可能還有未發現的行星,如果把太陽系中除太陽之外的所有天體聚集起來,其總質量能超過13倍木星質量嗎?

    由於太陽的質量佔到了整個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所以除太陽之外的太陽系天體總質量為太陽質量的0.14%,相當於1.47倍木星質量,這仍然遠不足以成為褐矮星,更不用說恆星。

  • 7 # 星辰大海路上的種花家

    假如太陽系所有的行星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個更大的天體,這個天體會產生聚變反應嗎?

    一個恆星系存在兩顆恆星也是比較正常的,比如天狼星A和它的伴星天狼星B,但天狼星B已經先行一步,現在的發展階段已經是恆星的屍體之一白矮星!這表示數十億年前,它也曾經是一顆恆星照亮過宇宙(當然現在白矮星也一樣照耀,只是從小太陽變成了小蠟燭)!

    天狼星和它的伴星

    太陽系很湊巧形成了8大行星,假如除了太陽外其他行星都聚合成一顆天體,是否能形成恆星呢?這似乎是一個問題,但這問題並不難搞清楚,只要計算下除太陽外其他天體的質量即可!當然還有一個方式根本就不用計算,我們來了解下太陽在太陽系裡的物質佔比即可!

    1.太陽佔了太陽系所有物質99.86%的質量!

    2.木星是其他行星質量之和的2.5倍!

    3.形成褐矮星需要13倍木星質量!

    4.形成紅矮星至少需要80倍木星質量!

    5.木星的質量約為太陽質量的千分之一!

    有這五條就能搞清楚這個問題了,要達到恆星最低標準需要太陽質量的8%,但太陽系其他物質總和也只有太陽的0.14%,甚至連極低標準的褐矮星1.3%太陽質量的標準都達不到!

    那就很抱歉了,太陽系裡物質不多,太陽一家獨大,被其獨吞了,留下一點渣渣形成了幾顆行星,剛剛足夠生命發展,僅此一項足以笑傲天狼星系,你有兩顆恆星算個毛啊,還不是一塊不毛之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能量可以轉換成質量,那太陽照射地球數10億年,會增加地球的質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