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996377718645

    常無慾,以觀其妙:一直保持在無慾虛靜的狀態,以觀察萬物起始的微妙。妙,王弼的解釋是“微之極也”。極小極微,以至於無形而不可見,就是“妙”,也即事物的苗頭。能夠洞燭機先,看到事物的苗頭,才能“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好的苗頭,要扶持它;壞的苗頭,要把它消滅在萌芽狀態。

    白居易《動靜交相養賦》裡,有段話把老子的“觀妙”解釋得很清楚:

    今之人,知動之可以成功,不知非其時,動必為兇;知靜之可以立德,不知非其理,靜亦為賊。大矣哉!動靜之際,聖人其難之。先之則過時,後之則不及時。交養之間,不容毫釐。故老氏觀妙,顏氏知幾。

    顏氏知幾的故事,見於《孔子家語·卷九》:

    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曰:“雖有九女,是無子。”其妾生孟皮,孟皮一字伯尼,有足病,於是乃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女,其小曰徵在。顏父問三女曰:“陬大夫雖父祖為士,然其先聖王之裔,今其人身長十尺,武力絕倫,吾甚貪之。雖年長性嚴,不足為疑,三子孰能為之妻?”二女莫對,徵在進曰:“從父所制,將何問焉?”父曰:“即爾能矣。”遂以妻之。

    ——孔防叔生伯夏,伯夏生叔梁紇。叔梁紇說:“我雖然生了九個女兒,卻沒有一個兒子。”他的小妾生了一個兒子叫孟皮,孟皮一字伯尼,伯尼腳有殘疾。於是叔梁紇就求婚於顏氏。顏氏有三個女兒,最小的女兒叫顏徵在。顏父問三個女兒:“陬大夫叔梁紇的父親和祖父雖然都是士,但他卻是古代聖王商湯的後代。如今叔梁紇身高十尺,武藝高超,我非常希望你們有誰能嫁給他。雖然他年紀大了,脾性又暴躁,但這都不值得疑慮。你們仨誰願做他的妻子呢?”有兩個女兒沒有說話,只有徵在走向前說道:“聽從父親的裁決,還有什麼好問的呢?”顏父說:“也就是你肯這樣做了。”於是就把顏徵在嫁給了叔梁紇。

    其時叔梁紇已是70歲的古稀之年了。按照當時的規定,女兒和殘疾的兒子都不能做繼承人,所以他才在這麼大的年紀還要娶妾。顏家肯把女兒嫁給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看重了他非凡的家世。事實也證明,顏父的眼光的確很準,他的小女兒也有見識,乃至生下了一位萬世師表的聖人,這件事也因此而被傳為佳話。

    這就是“知幾”,從別人看不到的細微之處,把握事物的本質,預見事物的發展。

    觀妙即知幾,知幾即觀妙。

    觀妙、知幾是中國文化所一直強調的一種非常重要的能力。如:《周易·繫辭》:“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其知幾乎?幾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剛”,“聖人之所以極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務”,《孫子兵法》:“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還有《黃帝內經》“上工治未病”的觀念,都是指這個意思。

    而要具備這種能力,就必須始終保持一顆虛明至靜之心——“致虛極,守靜篤”,使心如明鏡,能夠清晰照見萬物,看到事物的精微之處。但對於一個滿腦被各種慾念佔據的人,是無法產生這種能力的,所以莊子說:“嗜慾深者天機淺”。

    句中的“常”,原本作“恆”。漢代為避漢文帝劉恆諱,而改為“常”,於義有損。因為隨著漢語詞義的演變,現在的“常”已經很少有“恆”之意,多作“經常”、“常常”講。唯一作“恆”的,是在“常數”這個詞裡。常數,即永久不變之數。

    必須“恆無慾”,而不是三分鐘熱度,才能觀物之妙。

    常有欲,以觀其徼:始終保持在有意識的狀態,以觀察事物的演進和結局。觀妙,是觀物之始,需要的是洞察力;觀徼,是觀物之終,需要的是預見力。這兩種能力都不是等閒之人可以輕易獲得的。

    “徼”(jiào)這個字是標準的形聲字,其中“彳”是形旁,錶行走,“敫”(jiǎo)是聲旁。即使不認識這個字,由雙人旁“彳”也能知道,其義當跟“行走”有關。有答主把具體語境拋在一邊,把字典拋在一邊,然後千方百計在這個字的聲旁上做文章,拉拉雜雜羅列一大堆,最後把“徼”解釋為“噴射”,真是走錯了方向,連最基本的語文常識都不具備。

    《道德經》的這個“徼”字,應當是老子借用來表達他自己的哲學概念的,如同“道”。所以,《辭源》的“徼”字條為《道德經》單列一義是有道理的,但它把“徼妙”解釋為“微妙”,即"徼"、“妙”同義,卻不能令人信服,還是王弼的解釋合理些:“徼,歸終也。”一件事物最終的結果,它所能達到的邊界,就是“徼”。題主所指牟宗三所發明的“徼向性”一詞,就是據王弼的解釋而來。事物的發展由微至巨,其間總有它的一個方向和軌跡。而它起點的至微和終點的至巨之處,都為常人所不見,必須無慾而有心之人,才能把握。

    至於有些人受佛教影響,說“徼”、“竅”通假,硬把這個“徼”字解釋為“竅”,進而訓為“空”,實在是沒什麼說服力,但只要他們自己高興就好。

    如果從人生修養的角度來理解,觀妙就是觀小、觀微,能觀妙,方能見微知著,防患未然,“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老子》第64章);觀徼就是觀大、觀巨,能觀徼,才能“唯道是從”,“終日行不離輜重”(《老子》第21、26章)。

    觀妙和觀徼表面是兩件事,實則是一件事,是“同出而異名”。因為一個人倘若隨時都記得自己要的是什麼,記得自己的使命和目標所在,記得追隨自己的心,他就不會輕易被風吹草動所左右,不會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而是堅定地走在自己所選擇的道路上,這就是所謂“將軍趕路,不追小兔”。反之,一個人若心無所主,就很容易隨慾望而浮沉,不知所往,不知所歸。

    因此,正如《了心經》所說“吾從無量劫來,觀心得道,乃至虛無。”任何一個想要有所作為的人,都會時刻關注自己的心念(觀妙),正念務養,邪念務去。所有的事情,不論好事或壞事,無非都起自一個念頭。不好的念頭若是不加警惕,任其發展,往往就會由小至大,變得不可收拾。比如說,晚上下班回家,你既想看書,又想看電視,猶豫良久,定下了一個看似兩全其美的法子:先看一集電視,完了再看書。然而,等你看完了一集電視,你很可能會發現,你已經身不由己了。電視情節太精彩,你無法控制自己不接著看下去,就這樣荒廢了一整晚。更有甚者,可能不追完全劇,不肯罷休,事後卻又懊悔不已。

    為了避免這種一發而不可收拾的情形發生,最明智的做法,就是在不好的念頭剛剛升起時,就能預見到這種情況,然後以堅決的態度加以抵制,扼之於萌芽狀態,這就是“觀妙”,就是“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

    孟子說:“先立乎其大者,則其小者弗能奪也,此為大人而已矣。”人生之大,莫大於有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徼妙同觀,以志勝欲,方為根本。

    最後順帶說一下,北宋司馬光、歐陽修一班人把“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斷句為“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不但彆扭,且有違漢語語法規則,屬於病句。真要按照這種斷句法,兩個“欲”字根本就是多餘的。

    但由於這些人在文壇的巨大影響力,此種斷句法被大多數人沿用至今。

    最後提醒一下,《老子》第一章可以跟第五十二章參照閱讀,能夠相互加深理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有房子要出租,是自己租好呢?還是包給中介好呢?包給中介一年只給11個月的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