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深藍色老爸—山楓心理
-
2 # 匯生活華仔
我覺得。多陪孩子。父母一定要在孩子身邊給他最好的關愛。孩子需要關愛不能打孩子。畢竟現在的年輕孩子的父母教育程度比以前老一輩教育程度好些。這樣把孩子留在身邊既可以給他關愛又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
-
3 # 匆匆吾行
我結合心理學家武志紅,以及自己的一些觀點簡單說幾點吧
1.抱持性養育環境,在孩子失敗時,相信他,支援他;在孩子成功時,鼓勵他。
2.孩子需要一個沒有敵意的他,來接受他的本能如排山倒海般湧出。要學會做孩子的容器,圍著孩子的感覺轉,當然同時也要意識到自己的侷限,只要孩子沒有造成任何傷害性的可能或者行為,不要去制止他。
3.讓生命自由地生長,要相信人天然都會有被社會主流價值認可的需要。放下控制,多問問孩子自己的看法,多尊重孩子的感覺,從小就需要把他當作一個有尊嚴的生命個體去看待,相信他會成長為一個你意想不到的,好的樣子。千萬不要有:你就要聽我的,就得按我的想法做,這樣養出來的孩子多半愛跟你唱反調,各種性格缺陷,亦或者是缺乏內聚性自我,如同行屍走肉一般。
4.0到3歲時期是重點。很多人覺得人是沒有三歲前的記憶的,而那恰恰是孩子潛意識、性格和對外界感知的重要形成過程,這個時候,迴應、關愛、陪伴非常非常重要!哪怕是孩子大了再不去管都行。有句話也說得好,三歲看大,五歲定終生。性格培養得好,他能把握自己的人生,你甚至可以隱約看到一條很光明的路通向他的未來。而一個圍著你的感覺轉,去做你的容器的孩子,去包容你的不好的情緒以及焦慮的孩子,一生都難逃你的命運輪迴。
-
4 # 專注高效學習養成教育
這個問題問的很廣泛哈。現代的孩子……太寬泛了,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性格,不同的期待,不同的條件,不同的地方,這個沒有辦法一概而論。
我也經常會問自己:我該怎麼去教育我的孩子?尤其是在教育問題上與家人發生爭執,或者是與一些焦慮媽媽聊天之後。
我不知道別的媽媽在懷孕的時候是怎麼規劃孩子未來的,我當時是意外懷上,而且那段時期自己正好處於迷茫期。當時就總在想,自己都還沒活明白呢,怎麼能生孩子呢?我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走,又怎麼教育他呢?是真的想過不要他,但是家人不同意。
有一次媽媽跟我說,孩子你別發愁了,只要過得好好的,就一切都好,別想那麼多。當時我突然豁然開朗:不管何時何地,只要他能夠讓自己過得好好的不就行了?
這之後我才決定把他生下來。而“讓他有能力過好自己”就成了我一直以來教育他的指導方向。
我經常從成人生活的角度去反思,孩子未來必須具備哪些基本的生存和生活能力。
1、自我管理能力
一個人要想過好自己,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必須要有。在他的成長過程中,我特別注意的是,他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做好,而且是在規定時間內。
穿衣吃飯這些小事就不說了,我經常做的事情是,跟他聊天說,今天我要完成哪幾件事情,必須在什麼時間之前完成。
然後問他,寶貝你今天有什麼需要去做的嗎?他就會大概地說一下他今天要做些什麼。
如果有些重要的落了,我會提醒他。等他說完,我會特別認真地跟他擊掌,一起約定,今天我們要各自做好自己的事情。
等我下班回來,會問他完成的怎麼樣,他也會問我完成的怎麼樣。
這件事情我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做了,大概是他四周歲半的樣子。
開始的時候他根本就理不清自己要做什麼,只知道自己要玩玩具,要看電視,要吃東西等等,傻傻分不清什麼是必須做的事,什麼是娛樂做的事。
我就挑一個他感興趣的畫畫,告訴他今天的任務就是畫一張畫。幫助他慢慢地理解什麼是任務,什麼是娛樂。
五歲的時候,他幼兒園開始會有些簡單的家庭作業了。他第一次拿作業回來時,特別開心地告訴我,媽媽,今天開始我有作業了。
我沒有立即迴應他,想了一下之後,我去拿了自己日記給他翻開看,跟他說,
“長大以後都會有作業啊,你看我也有。作業是自己的事情,我們都必須認真完成自己的作業。”他萌萌地點點頭,然後開心地去做自己的作業了。
哪怕現在看來,我依然覺得那刻的自己是相當的明智。
後來如每個媽媽遇到的情況一樣,孩子會不願意做作業,會為作業撒嬌發脾氣。他也一樣。但是每次我都拿自己的工作給他看,問他,
“我有讓你幫我做過作業嗎?爸爸有讓你幫他做過作業嗎?”
就這樣,我沒有管過他的作業,到現在也不需要我去管他的作業。
現在週末我對他的管理就是,問他今天你有哪幾件事情要做,然後他自己說什麼時間完成。基本上都能做到,沒做到的他自己會主動跟我解釋。
偶爾睡覺前聊天,他會說,“媽媽,能不能跟我講講你今天做了哪些事情啊?”
這個方式效果特別得好。你們也可以試試。
2、意志力
第一次意識到要培養他意志力是一件很小的事情。有一次,我和他去逛超市出來,天空下起了雨,我們沒帶傘,只能淋著回去。
我牽著他一路小跑,過紅綠燈時正好是紅燈。我氣喘吁吁地抱怨,“這破天怎麼就下雨了呢?還這麼大!”
“媽媽,沒事。再堅持一下我們就到了。”
我驚呆了,因為當他只有五歲啊。我就問他知不知道堅持是什麼意思?他說熊二經常這樣說。
這一刻,我意識到該教他理解“堅持”。當時再過兩個月就是他生日,我跟他做了個約定:每天堅持去操場上跑八百米,生日禮物就是他期待已久的溜冰鞋。有禮物,他答應的可爽快了。
這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卻不是那麼容易堅持下來,尤其是一個孩子,每天堅持那麼枯燥地跑步。但是,他最終拿到了他的禮物。
他現在快要六歲了。上個星期,他為自己創作了一個故事繪本。自己編故事,然後我幫他排畫面,需要畫五張,每一張畫大概要畫什麼內容,一週內完成。
他沒學過畫畫,不會畫鳥,鳥是我幫他畫的。在第一天我陪他排完畫面,完成第一張之後,心裡就想:太累了,太不容易了。只要他不再提起繪本故事的事,我絕對裝傻裝忘記。
但是當天晚上吃完飯,我準備沙發上躺著的時候,他來了一句,“誒?媽媽,我記得我們今天還有一張畫沒畫完呢!”……
不管哪個時代,良好的本性、自我管理、知恩有愛、好的心態、為人處世、情緒管理等等都是基本的。目前我家孩子還不大,自我管理和意志力這兩點是我覺得做得不錯的,做好以後讓我特別省心的。
我覺得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與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我是專注力訓練師與記憶、思維學能研究者,期待和你一起交流一起成長。願每一個孩子健康成長!
回覆列表
謝謝邀請。我就從心理學角度說幾句。現在孩子的教育跟以前有不同,但是從心理學上講沒有本質區別。第一,都要調整孩子的慾望。既不讓讓孩子為所欲為,也不能讓孩子無慾無求。第二,從規則上講,孩子既要懂得遵守規則,到也不可以被規則束縛了手腳。第三,發展孩子心理功能。暫時實現不了的想法可以延遲滿足,一輩子實現不了的想法可以替代滿足。焦慮的時候可以自我調節,抑鬱的時候可以重新啟動。愛的可以很深入,一旦離開伴侶後還可以也願意再愛的深入。自己的自尊可以調節,丟臉的時候精神不崩潰,輝煌的歡樂之後也可以冷靜下來。總之,培養一個正向情感的飽滿程度高的孩子,不懼怕人生起伏,不畏懼人生冷暖,雖然嚐遍酸甜苦辣,但依然熱愛生活,敢於向死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