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春華堂1

    鍾繇,韋誕,張芝,索靖,陸機,衛夫人,王羲之,王獻之,王珣,虞世南,歐陽詢,柳公權,張旭,李邕,歐陽通,懷素,褚遂良,智永,孫過庭,鍾紹京,陸柬之,薛稷,顏真卿,賀知章,楊凝式,蘇東坡,黃庭堅,米芾,蔡襄,鮮于樞,趙孟頫,王鐸,王寵,黃道周,倪元璐,朱耷,祝允明,文徵明,陳獻章,張瑞圖,弘一法師等等

  • 2 # 李成的頻道

    第一位,大書法家米芾。你說的書法對於結構佈局用筆都是有自己獨到的體會的,他寫的書法非常的不俗,也不怪,而且非常有剛勁的感覺,整體上也是非常注重自己的氣運的,兼顧細節上的一些美感。

    第二位,大書法家王羲之。王羲之的草書被封為後世經典,他的書法非常的飄逸,也非常的有自己的一些字型個性,並且有他的獨立的書法風格,他的書法就像是仙人畫筆一樣,鶴立雞群。

  • 3 # ST山茶花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中國漢字是勞動人民創造的,開始以圖畫記事,經 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成了當今的文字,又因祖先發明瞭用毛筆書寫,便產生了書法,古今 往來,均以毛筆書寫漢字為主。下面就來看看中國古代的十大著名書法家都有誰。

    1、王羲之(303 年-361 年) 字逸少,號澹齋,原籍琅琊臨沂(今屬山東), 後遷居山陰(今浙江紹興),中國東晉書法家,有書聖之稱。為南遷琅琊王氏貴胄, 後官拜右軍將軍,人稱王右軍。師承衛夫人、鍾繇。著有《蘭亭集序》。其書法 尺牘散見於唐臨諸法帖、十七帖、日本的喪亂、孔侍中等名品。其子王獻之亦為 書法家。

    2、歐陽詢(557 一 641 年) 字信本,唐代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他的書 法成就以楷書為最,筆力險勁,結構獨異,後人稱為“歐體”。楷書以《九成宮 醴泉銘》等,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歐陽詢的書法由於熔 鑄了漢隸和晉代楷書的特點,又參合了六朝碑書,可以說是廣採各家之長。歐陽 詢書法風格的主要特點是嚴謹工整、平正峭勁,字形雖稍長,但分間布白,整齊 嚴謹,中宮緊密,主筆伸長,顯得氣勢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備,八面玲瓏, 氣韻生動,恰到好處,點畫配合,結構安排,則是平正中寓峭勁,字型大都向右 擴充套件,但重心仍然十分穩固,無欹斜傾側之感,而得寓險於正之趣。

    3、顏真卿,(709—785) 字清臣,唐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 東臨沂)。開元間中進士。安史之亂,抗賊有功,入京歷任吏部尚書,太子太師, 封魯郡開國公,故又世稱顏魯公。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 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 他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 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 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 體”。宋歐陽修評論說:“斯人忠義出於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 挺然奇偉,有似其為人。宋朱長文《續書斷》中列其書法為神品。”並評說:“點 如墜石,畫如夏雲,鉤如屈金,戈如發弩,縱橫有象,低昂有態,自羲、獻以來, 未有如公者也。

    4、柳公權(778——865) 中國唐代書法家。字誠懸。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 人。曾任翰林院侍書學士、中書舍人、翰林書詔學士、太子太保,封河東郡公。 性情耿直,敢於直言進諫。擅楷書,廣泛師法魏晉及初唐諸家,受顏真卿影響較 大。其書結體緊密,筆畫鋒稜明顯,如斬釘截鐵,偏重骨力,書風遒媚勁健,可 與顏真卿的雄渾雍容書風相媲美,被後人譽為顏筋柳骨。在書法史上具有很大影 響。

    5、米芾(1051-1107) 自署姓名米或為芊,芾或為黻,中國北宋書法家, 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嶽山人等。祖籍 太原,後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今江蘇鎮江)。曾任校書郎、書畫博士、禮 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 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字型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 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 “宋四家“。

    6、趙孟頫(1254-1322) 字子昴,號松雪道人、水精宮道人。元代湖州(今 屬浙江)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元 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讚譽很高。 據明人宋濂講,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 書,中年學“鍾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 王(羲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態Lavida,則得之大令;至書碑 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 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將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顏、柳、 歐、趙”。

    7、文徵明(1470-1559) 長洲(今江蘇蘇州)人。明代書畫家。初名璧,以學 行更字徵仲,號衡山、衡山居士。齋名停雲館。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 多才藝,學文於吳寬,學書於李應楨,學畫於沈周,名聲日益顯赫,與祝允明、 唐寅、徐禎卿三人,人稱“吳中四才子”。在書法上,早年受其父知友吳寬的影 響寫蘇體,後受他岳父李應禎的影響,學宋元的筆法較多。小楷師法晉唐,力趨 健勁。明謝在杭《五雜俎·卷七》稱讚文徵明小楷:“無真正楷書,即鍾、王所 傳《薦季直表》、《樂毅論》皆帶行筆。洎唐《九成宮》、《多寶塔》等碑,始 字畫謹嚴,而偏肥偏瘦之病,猶然不免。至本朝文徵仲先生始極意結構,疏密勻 稱,位置適宜。如八面觀音,色相具足。於書苑中亦蓋代之一人也。”他的大字 有黃庭堅筆意,蒼秀擺宕,骨韻兼擅。與祝允明、王寵並重當時。

    8、董其昌(1555-1636 年) 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董 其昌出身貧寒之家,但在仕途上春風得意,青雲直上。公元 1589 年,(萬曆十七年)三十四歲的董其昌舉進士,開始了他此後幾十年的仕途生涯。當過編修、 講官,後來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太子太保等職。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 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 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 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 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 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 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 布人間,爭購寶之。

    9、王鐸(1592-1652 年) 字覺斯,一字覺之。號蒿樵、小樵、石樵,痴庵、 東皋長、痴庵道人、煙潭漁叟,雪塘漁隱、痴仙道人、蘭臺外史、雪山道人、二 室山人、白雪道人、雲巖漫士等。孟津(今河南孟津)人。 王鐸由明朝舊臣變為 清廷新貴,在以氣節自持的明代遺民眼中是被鄙夷的貳臣,因此,他始終抑鬱不 樂。

    10、何紹基(1799--1873) 清書法家。湖南道州(今道縣)人。字子貞,號東 州,晚號蝯叟。嘉慶四年(1799)生。父凌漢,官至經筵講官、戶部尚書。紹基早 年師事程恩澤,後又出入阮元之門。庭訓師承,為後來成為著名書法家和詩人奠 定了基礎。何紹基的書法成就很高。各體書熔鑄古人,自成一家。草書尤為擅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演員靳東和楊爍我覺得特有男人味!你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