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59417132211

    “麒麟,狼頭,肉角,含仁懷義,音中鍾呂,行步中規,折旋中矩,遊必擇土,翔必有處,不履生蟲,不折生草,不群不旅,不入陷阱,不入羅網,文章斌斌。”——《廣雅》“麟,麇(獐)身,牛尾,狼額,馬蹄,有五采,腹下黃,高丈二。”——京房《易傳》漢許慎《說文解字·十》:“麒,仁寵也,麋身龍尾一角;麐(麟),牝麒也。”段玉裁注:“狀如麕,一角,戴肉,設武備而不為害,所以為仁也。”一、最出名的大概是“西狩獲麟”了。從各個歷史事件分析看嘉祥是麒麟的繁衍棲息地,當年魯哀公領著他的大臣們圍獵選擇的地點是嘉祥的南部山區,透過轟趕野獸,突然驚擾了一隻神獸就是麒麟,這隻神獸被驚擾之後倉皇逃竄,魯哀公和他的大臣們見到一隻從來沒見過的神獸感到非常的好奇於是在後面拼命的追趕,其中孫叔氏之車子鉏商的馬跑得較快,車子鉏商在後面對 麒麟射了一箭,麒麟中箭繼續向西奔跑,根據戰馬奔跑的速度測算應該是很長一段距離,這段距離就是嘉祥到鉅野這段距離,最終麒麟因為負傷在今嘉祥臥龍山西部被車子鉏商一般人馬圍住捕獲,發現是一隻從來沒見過的母獸,等魯哀公等人趕到的時候大家圍在一起討論,也不能確定這個神獸到底叫什麼名字,後來請來了國際頂級博物大師孔聖人來鑑定,孔聖人看到麒麟負傷驚魂未定的樣子心中萬分悲痛,此乃麟也,天下第一仁獸,人以類聚、物以群分,仁者愛天下所有的生命,悲憐之情難以言表,就建議魯哀公將麒麟帶回去療傷,不想麒麟因驚嚇過度不吃不喝很快就死了,葬在今鉅野縣麒麟鎮,現在麒麟鎮有麒麟冢。“十有四年,春,西狩獲麟。”——《春秋·哀公十四年》“十四年,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以為不祥,以賜虞人。仲尼觀之,曰:‘麟也。’然後取之。”——《左傳·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何以書?記異也。何異爾?非中國之獸也。然則孰狩之?薪採者也。薪採者則微者也,曷為以狩言之?大之也。曷為大之?為獲麟大之也。曷為為獲麟大之?麟者,仁獸也。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有以告者曰:“有麕而角者。”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拭面涕沾袍。顏淵死,子曰:“噫!天喪予。”子路死,子曰:“噫!天祝予。”西狩獲麟,孔子曰:“吾道窮矣。”——《公羊傳》《公羊傳》在解釋時所說的“有王者則至,無王者則不至”和“吾道窮”是《榖梁》《左傳》所無的。既然如此,這兩句話肯定是最重要,最能夠代表公羊學派觀點的兩句。即“麟為孔子受命之瑞”。宋代學者胡仔根據《春秋》、《左傳》、《孔子家語·辯物》、《史記·孔子世家》等文獻資料,對此作了一個綜述,摘要如下:“春,西狩於大野,叔孫氏之車子鉏商獲麟,折其前左足,載以歸。叔孫以為不祥,以賜虞人。孔子觀之,曰:‘麟也!胡為來哉!胡為來哉!’乃反袂拭面,涕泣沾襟。叔孫聞之,然後取之。子貢問曰:‘夫子何泣爾?’孔子曰:‘麟之至,為明王也,出非其時而見害,吾是以傷焉!’先是,孔子因《魯史記》作《春秋》……及是西狩獲麟,孔子傷周道之不興,感嘉瑞之無應,遂以此絕筆焉。”——《孔子編年·卷五》

    大體經過是:魯哀公十四年春(前481年,孔子71歲),管理山林的人(虞人)在魯國都城曲阜西邊的鉅野縣一帶(大野)打獵。魯國權臣叔孫氏管車的僕從(車子)鉏商捕獲一隻奇怪的獸,載了歸來。叔孫氏見此怪獸,以為不吉祥,自己不要,賜予“虞人”。孔子看後說:“這是麟啊!為什麼來啊!為什麼來啊!”並掩面大哭,涕淚沾襟。叔孫氏聽說後,就把這怪獸留下了。據說孔子這時正在寫《春秋》,看到西狩獲麟,認為麟是祥瑞“仁獸”,太平盛世才出現,現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時而被捕獲,甚為感傷,寫了“西狩獲麟”這句話後,就停筆不再寫了。這就是傳說中孔子寫《春秋》“絕筆於獲麟”的故事。

    據考證“西狩獲麟”發生在周敬王九年(春秋魯哀公十四年),而孔子的《春秋》一書,也恰恰在這一年脫稿,這時孔子已71歲,從此已不再著書。這就充分證明了至今仍在鉅野流傳的“孔子獲麟絕筆”的故事是真實的。孔子獲麟絕筆,從客觀上講,是年紀大了精力不佳。但從主觀上講,感麟而憂也是個重要原因。傳說在公元前551年(魯哀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的母親顏徵在懷了孕,祈禱於尼丘山,遇一麒麟而生孔子,因孔子降生時,頭頂長得有點像尼丘山,幫取名孔丘字仲尼。孔子遇麟而生,又見麟死,他認為是個不祥之兆,立即揮筆為麒麟寫下了輓歌:“唐虞世兮麟鳳遊,今非其時來何求?麟兮麟兮我心憂。”由於孔子感麟而憂,再加他唯一的愛子孔鯉的早逝,使他難過極了,終於在魯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與世長辭了。孔子死後,獲麟絕筆的故事廣為流傳。唐代大詩人李白《古風詩》中就有“希聖如有立,絕筆於獲麟”的詩句。

    大野,即大野澤,是古代魯西南地區的一個巨大湖泊,位於鉅野、鄆城、梁山、嘉祥四縣之間。麒麟是古代大型野獸,居於水邊,便於生存,所以,在大野澤捕獲到麒麟是完全有可能的。現今鉅野一帶有許多關於麒麟的傳說,鉅野縣東15裡有麒麟鎮,還有一村名叫獲麟集,327國道路北有縣級文物保護單位“麟冢”,當地人叫它“麒麟臺”。鉅野古稱“麟州”,也由此而來,今縣城內到處是以“麟州”命名的酒店、商場,麒麟文化已經滲入到鉅野縣的各個角落。嘉祥縣原是鉅野縣的一部分,1147年金朝析鉅野、任城二縣地置嘉祥縣,借春秋時魯哀公十四年春“西狩獲麟”的故事,取其祥瑞之意,定名為嘉祥縣。鉅野、嘉祥位於魯都曲阜的西部,“西狩獲麟”的故事正是發生在二縣之間。

    《春秋》曰:“狩獲死麟。”人以示孔子。孔子曰:“孰為來哉?孰為來哉?”反袂(mèi)拭面,泣涕沾襟。儒者說之,以為天以麟命孔子,孔子不王之聖也。——《論衡·指瑞篇》但是後來的何休解釋說:“夫子知其將有六國爭強,從橫相滅之拜,秦項驅除,積骨流血之虞,然後劉氏乃帝。深閔民之離害甚久,故豫泣。”這段話很明顯與上一段話不符和,可以看出公羊家將“麟為孔子受命之瑞”改變成了“麟為漢將受命之瑞”。二、麒麟送子漢族神話傳說中,麒麟為仁獸,是吉祥的象徵,能為人帶來子嗣。相傳孔子將生之夕,有麒麟吐玉書於其家,上寫“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意謂他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此雖緯說,實為“麒麟送子”之本,見載於晉王嘉《拾遺記》。在孔子的故鄉曲阜,有一條闕里街,孔子的故居就在這街上。父親孔紇與母親顏徵僅孔孟皮一個男孩,但患有足疾,不能擔當祀事。夫婦倆覺得太遺憾,就一起在尼山祈禱,盼望再有個兒子。一天夜裡,忽有一頭麒麟踱進闕里。麒麟舉止優雅,不慌不忙地從嘴裡吐出一方帛,上面還寫著文字:“水精之子孫,衰周而素王,徵在賢明”。第二天,麒麟不見了,孔紇家傳出一陣響亮的嬰兒啼哭聲。通行的《麒麟送子》圖,實際上是漢族民間祈麟送子風俗的寫照,方式是由不育婦女扶著載有小孩的紙紮麒麟在庭院或堂屋裡轉一圈。亦有學闕里人樣,系彩於麟角的。還有據此傳說繪成的《麒麟吐書》圖,多用於文廟、學宮裝飾,意思為祥瑞降監、聖賢誕生。三、補充史料:《明會典》記載,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規定,公、侯、駙馬、伯以麒麟作為補服圖案,故稱一品麒麟。《清史稿》記載過很多牛產麒麟的事情。《清史稿》記載雍正二年,平度州民家牛產麟。五年,壽州民家牛產麟,一室火光,以為怪,格殺之,剝皮,見周身鱗甲,頭角猶隱也;荊州民家牛產麟,遍體鱗甲。嘉慶元年,遂安民家牛產麟。七年,鎮海民家牛生一犢,遍體鱗紋,色青黑,頷下有髯,項皆細鱗。十一年五月,鹽亭民家牛產一麟,高二尺五寸,肉角一,長寸許,目如水晶,鱗甲遍體,兩脊傍至尾各有肉粒如豆,黃金色,八足,牛蹄,產時風雨交至,金光滿院,射草木皆黃。十三年二月,綿州民家牛產一犢,首形如龍,身有鱗紋,無毛,落地而殤。乾隆四年,盛京民家牛產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便中有血是怎麼回事?應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