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老子:道家學派,孔子:開創儒學。
7
回覆列表
  • 1 # 淡凡新中式生活

    道的影響更大,所謂道統,是一個立體的哲學體系,這裡面已經包括了儒學,所以孔子要去向老子請教,道的層面很廣很深,並且很普及,儒學在禮儀仁義上是和諧社會一個標準,所以容易理解和接受並且成為教育的課程推進!

    但是道不同,道的含義很廣,你需要有成就,你會遇到困惑,你的人生選擇,自然和哲學的規律,這些只有道可以解決,也就是說儒學是術,道才是道,他在心理和精神層面是一個狀態,人生必然要經過道的歷練,如果一個社會沒有道德,國家沒有道法,民眾沒有道義,那麼可想而知,我們所有一切都很困惑,都沒有答案,現在世界紛爭用什麼來解決?用道,只有道可以在那個層次解脫你,給你解答!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說的就是這個,道是太極,陰陽,對立,相互,平衡的,也是矛與盾的切換,他需要智慧,智慧就是道,達到道,社會就會進入一個和諧的狀態,這個狀態大家會自覺遵守,這是中國的價值觀,道才是解決我們人生和國家社會一切的根本,根本在道統,我們需要提倡,從心裡構建道的體系!

    老子和孔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的人物,也是中國古代聖人,兩位在亞洲和世界影響力是真正可以走出去,全球普及的,但是道德經在海外是僅次於聖經的書籍,銷量世界第二,證明道德經的影響更廣,我更喜歡從內心去研究道!

  • 2 # 雲水樵音

    單從現在社會來說,老子的影響力,無論是在民間,還是在國外,都要勝過孔子,理由如下:

    1、老子的個人修為境界,和孔子不在同一維度,孔子見過老子之後,悶得三天都說不出話來,這是孔子自知之明的真切流露,老子其猶龍乎?

    2、在道家,老子被尊為道祖,三清之一道德天尊,萬世香火連綿不絕;在官方,孔子被稱為聖人,屬教育先行者,同樣被尊為萬世師表,但新文化運動後儒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判,綱常禮教束縛人性;

    3、在民間,風土人情民風民俗上,真正潛移默化的都是道統,道在日用而不知,這是根基和血液的部分,紮根於民,民眾對老子從來沒有什麼不好的評價,這才是真正的影響力;

    5、孔子的儒家思想經世致用,歷來受到官方的推崇,影響同樣深遠……

  • 3 # 不一定對

    如果問誰的影響大,首先要設定前提,老子和孔子都是中國歷史的偉人,但兩個人所側重和所研究的範圍和課題不同.孔子著力於規範社會秩序,他的成果集中如你做人做事上.而老子側是探索自然法則和規律,至力於整體上把握社會的趨勢.如果你問在規範社會秩序和文明上誰的作用,那當然是孔子了.如果你問在探討自然規律方面則是老子了.如果沒有前提,那就很不好回答了

  • 4 # 晃晃悠悠的時候

    老子和孔子對現在社會來說,誰的影響力更大呢?

    老子是道教的鼻祖,孔子是儒教的創始人。老子在先,孔子在後,孔子的許多思想源於老子。如果說孔子是老子的學生也不為過,孔子確是向老子請教過許多問題。

    當今社會,文化大革命時期批林批孔,從另一方面讓孔子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隨著國學熱的升溫,半部論語治天下更是廣為流傳,許多企業家將其奉為企業文化和管理的經典,越來越多的被今人信奉,其影響力之大不好用語言來描述。

    老子被人們所熟知還是近幾年國學熱的事情,其代表作《道德經》也被人們越來越接受,不過全文閱讀的人還不是大多數,精讀的人相對不多。

    單就今天的影響力來說,孔子的影響力應該是更大一些吧!

  • 5 # 寅芝

    兩個都有力,推動中國幾千年的鬥爭,幸福是爭來的,官位是爭來的,一切在奮鬥競爭,一代接一代,一朝接一朝,永不怕累。

  • 6 # 使用者3682782940709

    老子以《道德經》為代表,更多的闡述宇宙萬物規律,東漢張道陵創辦道教後被神化為三清之一的道德天尊,道的思想偏於“出世”和“自然”,越學越能看透世事,比如魏晉時期的清談風尚,都不種地做官了,不利於君主專制統治(君主不希望你越來越聰明,不好管,懂嗎?)

    孔子以《論語》《中庸》《易傳》為代表,大部分是口述開班授課,其弟子整理而成,孔子的思想主要是復興“周禮”,強調以仁為基礎的“德治”道路,三綱五常,三從四德等都是“德治”的延伸,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使儒家融合了法家,道家的思想,變得宗教化,對於2000年的封建君主統治來說,支援“天人合一”“君權神授”“三綱五常”的儒教,這無異於最佳的“統治洗腦工具”,某種程度上講,他們利用了孔夫子的思想

  • 7 # 詩白詞清

    儒家思想是中國封建朝代中影響最大的流派,但在實行依法治國,倡導個性發展,注重科技文明創新的當代,它的許多消極思維觀點都不符合現代社會發展要求。一是森牢的等級觀念壓抑了人的個性和創造性(如三綱五常);二是過分注重人際關係,輕視對自然界的探索和改造(如辦什麼事都先套套關係送個禮);三是輕視生產勞動(如“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以古代科技實用技術人才有也被遏制

    ,火藥大發明只想到用來放鞭炮);四是過分強調中庸之道,很大地削減了人民的進取冒險、改革創新精神。…………

    《道德經》是僅次《聖經》全球發行量最大的文化名著。老子的思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

    衝氣以為和。”啟發了當代社會建設發展的“和諧”概念,自從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了六個更加——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執政理念,和諧就成了我們現代社會政治、生活的主旋律。這是合乎發展規律和生產要求的,萬事萬物和諧平衡共進才是地球不止毀滅於人類手中之法(或者儘可能地維持地球壽命)。

    所以可見,老子對如今社會影響力更大。

  • 8 # 魚怕網

    老子說:把兒子養大,孔子曰:做我的弟子。老子有沒有答應?去問于丹!

    于丹說:不能亂講,梁宏達等著撕我呢!今後要研究”孫子”去。

  • 9 # 許都風采

    老子是道教的鼻祖,孔子是儒教的創始人。老子在先,孔子在後,孔子的許多思想源於老子。如果說孔子是老子的學生也不為過,孔子確是向老子請教過許多問題。

    當今社會,文化大革命時期批林批孔,從另一方面讓孔子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隨著國學熱的升溫,半部論語治天下更是廣為流傳,許多企業家將其奉為企業文化和管理的經典,越來越多的被今人信奉,其影響力之大不好用語言來描述。

    老子被人們所熟知還是近幾年國學熱的事情,其代表作《道德經》也被人們越來越接受,不過全文閱讀的人還不是大多數,精讀的人相對不多。

    單就今天的影響力來說,孔子的影響力應該是更大一些吧!

  • 10 # 名人文化郭大哥

    回粉友 》》

    從年齡輩分上說,無疑孔子是晚輩;但從對社會和歷史的影響來說,孔子的影響力會大。

    從哲學的體系上說,老子思想的載體來源於物,屬於唯物論的範籌;而孔子思想的載體來源於人,屬於唯心論的範籌。其二者沒有同比性,就人類發展的現階段而論,孔子所倡導的人治社會比較接地氣,但就長遠發展而言,老子所倡導的自治(自然之道)更接近於完美的社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何劉邦和朱元璋在建國之後都要殺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