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我愛軍營

    善養老人,個人進個人的心,永不比誰多誰少,不管老人有多少兒女,做為每個兒女這一生都報答不完父母的恩。百善孝為先。

  • 2 # 京漂追夢人

    有句經典名言說得好: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關心今天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名言說的如此之好,讓人聽起來倍感溫暖。然而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卻總有因為養老問題出現的不和諧的音符存在。

    當老人老了的時候,特別是有了病躺在床上的時候,就需要有人照顧,那麼兄弟姐妹多該如何承擔養老責任呢?這個問題在我看來應該這麼辦。

    現代人工作都很忙,生活壓力也大,人老了如果身體硬朗,就老兩口自己單過,這樣可以相互照應,儘量不麻煩兒女就不麻煩。等到將來那一個有病先去了,剩下一個還自己單過,將來如果自己有了病需要有人照看了,兒女多的願意輪著就輪著養,不願意輪著就輪著班伺候。

    有的兒女家庭條件比較好,或者是老人有退休錢,也可以到養老院養老,這樣兒女們省心,但是有些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他們離不開那座老屋子,特別是一些經濟困難的農村老人,他們是去不起養老院的。

    我的一個同事,男女姊妹四個,其中老三是單身,年齡大了也找不到工作,他的父母也都是快八十高齡的老人了,需要有人照看,於是姊妹們就商議著每人每月拿出一千元錢給老三,讓他在家裡照顧老人,老三覺得這樣也很適合自己,於是就常年在家承擔照顧父母的職責。

    養老問題是個複雜的家庭問題,也是個社會問題,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雖然未來會有多種養老方式出現,但是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居家養老還是最實際,最經濟,老人們最願意接受的養老方法。

    董青島供稿。

  • 3 # 生態老兒

    在中國,自古以來都有養兒防老這個傳統。我理解,這個“兒”是包含女兒的。國家法律規定子女都有義務贍養老人。但具體到各地,因風俗問題,習慣可能有差異,如有的地方,如果這個家庭裡有兒有女,老人的養老重點側重於兒子,女兒不作硬性規定,憑各人自覺;如果沒有兒,女兒自然要承擔起這個責任。具體到家庭,兄弟姐妹多,該如何養老分配問題,沒有固定的模式。適合老人、兄弟姐妹認可的就是最好分配模式。難分配的原因,可能是兄弟姐妹各家經濟狀況不一樣、女兒參不參與贍養、有未成年的弟妹等等原因。無論什麼原因,解決問題的唯一辦法,就是共同商量著辦。

    我有位朋友,家是農村,父母養育他兄弟姐妹5個,只有他一人透過高考離開了農村。在城裡工作,自然經濟條件要好於其他幾個在家務農的兄弟姐妹。轉眼父母年邁體弱,養老問題擺上日程。他們經過協商,徵得父母同意,老人跟一個兄弟過。負責贍養的這一家,不承擔份錢,只負責老人的起居生活、小病治療等(大病費用另計,由另四位平均負責);其他三個在家種地的兄弟姐妹,根據當地平均消費水平,每年按時給父母份錢。這個份錢可以是現金、可以是糧食、也可以是其它物品折算;在城裡工作的這一個,因其經濟基礎較好,自願每年給父母不低於三千元的現金(實物在外),供父母日常潤用開支,如穿衣、看小病、走人情等等。一大家和和諧諧,其樂融融。

    總之,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子女養大,恩重如山。作為子女理應盡心盡力盡孝,讓老人安享一個幸福的晚年。切莫相互攀比、斤斤計較,讓老人應了“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這個諺語。

  • 4 # 水生木克土

    我的情況和別人不一樣。

    自己的父母都在六十多歲時就去世了,目前婆婆與我同住都是我在照顧飲食起居。

    老人今年已經九十一歲了,九七年公公去世後一直就在我家住,老人有兩個兒子,我家老二,老大在外地。老人賣了房子的錢也自己保管,退休金現在三千多一點,每月給我一千塊錢塊算是生活費,其他的都自己保管,每月的藥錢我得貼三百左右,大兒子從來不給老媽打電話,每年唯一的一次聯絡就是年初一上午孫子給打一個拜年電話,然後就銷聲匿跡了。老人吃飯上廁所尚能自理,住在我家二十多年來一個碗也沒有洗過,遇上這樣的人也是老天對我的考驗,有時候也覺得老天不公,也有委屈,只能一忍再忍。如果是自己的父母就別糾結了,該怎樣伺候就怎樣伺候吧!

  • 5 # 天之藍9145

    個人以為還是固定一個能幹的精力和時間充裕的 懂點醫學 廚藝又高的一個子女 從生活起居照顧 另外的子女出錢出力替換一下 常常圍繞著老人 這樣老人生病的時候固定的子女會更瞭解和醫生方便溝通 對健康有益 子女多建議多 人多最後會掉鏈子 一個靠一個 最後老人會心寒 其實老人喜歡陪伴的熱鬧 個人反對老人每月去一家子女 人老了 千萬不要隨便更改熟悉的生活環境 年齡大了 以靜為好 這樣會長壽 當然老人如果身體特別好的例外。 謹代表個人觀點。謝謝!

  • 6 # 使用者71069749880

    父母年齡大了,兄弟姐妹應該如何分配養老?在農村父母沒有工資,能出錢的出錢不能出錢的出力,不想在城市父母有退休工資,當兒女的你爭我搶,為了要老人的工資,我給你講一個真實的故事吧!在我們農村有一戶人家,父母都有退休工資,兒女們你爭我搶,哥幾個就打了起來",都講叫老人去他那裡住,兩位老人一看兒女打的起來,兩位老人去了福利院,把存的錢給了兩個上給了兩個上士學的孫子,每個月的工資交給了福利院,剩下來的錢,都捐給困難戶,兒子一分錢都沒給,兩位老人去世時兒子一個都沒來,只有兩個上大學的孫子來送走了老人,這樣的兒子不是白養了嗎?他們是少數民族,到了他父母的七日他的兩個兒子,我宰了牛宰了羊,來湊門面,這環有用嗎?一點孝心都沒有盡到,鄰居們都笑話他這兩個兒子,鬧了個不孝之子的罵名,到那時再後悔也來不及了。他們兩個兒子跟我們說起來,後悔莫及,我看有點太不近人情了吧?不管怎樣,父母養了她這麼大應該送老人一程,雖然說離得遠,父母養育了你,也應該盡一點孝心吧。我的故事講完了,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 7 # 莊周與夢

    對於贍養老人,這是個社會性問題,要是弄不好,兄弟姊妹會成仇人對簿公堂。先從農村說起,在農村戶主都是老人,8.90歲~100多歲有之。

    有一句俗語: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那是有福氣的,誰都願意和老人生活在一起贍養老人,這一‘’寶‘’、出自那個家庭,乃至於家族,可以看出他們家庭生活和睦幸福,相處融洽、卻十分的團結,能夠相互扶持,為什麼呢?那是因為這個一家之主,開明性格是有 ‘’大智慧、大魄力、人格魅力氣質,頂樑柱‘’ 。

    就子女而言,每個都公平對待、因材施教,讓每一個人,身伴一技生活技能,如:木工建築、廚師、司機…等,各有各的活法,又能相互扶持。家庭的和睦快樂,是對父母最大的安慰。有了這些因素在。對於如何贍養老人。老人和子女去城鎮住,高樓大廈是住不慣的,人生地不熟,長久以往容易孤獨生病,沒有在老宅子住的愜意、有熟人聊天。其實現實中就有人做了,而且還相當好,

    提議:每家每戶出一部分錢,把老宅子掀翻了,重新蓋個幾層樓,在裝個小電梯、讓老人安逸地住著、不挺舒坦嗎,平時請隔壁鄰居多注意點,老人家的動向,或者請一個同村的人做保姆,再裝個監控以備不時之需,應急,做為子女哪家休息,就可以回來看看老人。 過年過節時、大家都回來孝敬老人,聚一聚。

    以後大家都退休了,住在一起其樂融融的不是挺好的嗎。

    至於在大城市生活的老人來講,和子女住在一起,是不習慣的、要操持家務(閒不住),偶爾還得去接送孫兒,這不是更累嗎,怎麼辦呢?

    那不就是去養老公寓住,這也是一種時尚,找一個條件比較好的養老公寓,有比較全面的醫療陪護、娛樂場所,

    建全的制度,幾個子女一起能負擔得起這些開銷,在養老公寓裡都是同齡人,他們之間的話題,何樂不為呢?在此預祝你們全家生活幸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假如讓你回到你的20歲,你願意嗎?你想做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