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蓋世楠爵
-
2 # 大運河時空
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是歷史的必然,中國大地由遠古到夏商再到漢唐再到明清,既是一個時間線段上的長度的增加,更是一個地域上的廣度的擴大,從遠古時期的小小的部落,到夏商時期中原地區的方圓千里的膏腴之地,再到唐以後的江南大開發,中國的面積翻了幾番,也就有了承載更多人口的基礎,更大的面積帶來的就是更多的土地,也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子子孫孫無窮匱也,人口數量的翻番也就能很好的實現,沒有這個基礎,什麼都免談。
二是清代政策的刺激,改變了以往按人頭收稅的政策,攤丁入畝。按人頭收稅是生的孩子越多交的稅就越多,所以百姓就不敢多生。而清代的政策是把稅收轉到物產上,人越多生產能力就越強收的就越多,自然老百姓就敢就想就願意去生了。
三是政權的穩定性,中國古代的戰亂造成人口的損失是十分巨大的,據瞭解三國時期,人口比東漢時要少了十分之九,所以戰亂年代,人口是呈下降趨勢的。而穩定並且穩定時間較長的政權則正是相反,從漢、唐這些大一統的帝國看,戰亂結束後,人們經過短暫的休養生息,往往都會迎來人口數量的大爆發,清代也然,再加上前兩個因素,人口不激增才怪。至於引進外來農作物什麼的因素則對人口增長的貢獻極小,不吃玉米我們還有高粱,作物的替代品有的是。
-
3 # 國史館
清朝人口激增是事實,但不是從2000萬激增到4億,而是從1.5億開始增長的。明末清初人口損失的確巨大,但因為人口基數巨大,即便損失幾千萬也還剩下許多。
清朝人口增長在中國三千年王朝歷史中是爆炸性的,原因不是統治者有多麼仁慈,而是高產農作物的引進以及氣候變化的原因。
清朝的人口增長
據葛建雄《華人口史》統計,明萬曆年間的人口億達到古代中國的人口高峰,為1.9億。
但那以後則急轉直下,明崇禎年間,李自成和張獻忠的戰亂共造成約4000萬人死亡 ,華人口下降為1.5億左右。清軍入關,遭遇南方激烈抵抗,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之類的屠城,加上康熙皇帝的遷海令,共造成約700萬人口的死亡,三藩之亂,又造成1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但康熙年間華人口已經開始恢復增長,損益相抵,到康熙十七年,華人口約為1.6億,此後又進入高速增長期。
到1840年鴉片戰爭之前,華人口已達4.12億。1841年太平天國和捻軍起事,造成南方和中原地區人口死亡2000萬以上人口,差不多同一時間的西北迴亂和阿古柏入侵新疆又造成2000萬以上的人口死亡,所以1870年華人口回落至3.58億,到1900年庚子之亂時才恢復至4億,辛亥革命爆發,清朝滅亡,華人口為4.37億。
明清之際的華人口統計
所以,整個清朝的人口增長有兩個高峰期,其一是康熙十七年以後至道光二十年,即1678年—1840年,162年間人口增長了157.75%。其二是同治三年至清末,即1864年—1912年,72年間人口增長了為22.07%。這兩個人口高速增長的時期降臨中國不是偶然的。
人口增長的原因與統治者的寬容無關
流行的觀點將清朝人口的高速增長歸功於統治者相對寬容的治術,比如修養生息和與民為善的策略等。但與民休息、培育賦稅根本的治術是儒家哲學始終強調的,秦漢以後,中國除元朝以外的所有帝王幾乎都是如此。清朝康雍兩朝皇帝在這方面的表現確實也不錯,但與隋唐和明朝相比,並沒有本質上的突破,也沒有做得更好,為什麼其它朝代的人口沒有實現跨越性增長,唯獨清朝有了157%的增長率?
所以,清朝人口增長的根本原因與統治者的仁慈沒有什麼關係,頂多是他們創造了一個相對長的沒有戰亂的時期。其實沒有戰亂這個理由也很牽強,整個歐洲在1600年以後的400年裡,幾乎無一日無戰爭,但人口照樣實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晚清中國的前半段的社會動盪和戰亂堪稱中國歷史之最,但照樣取得了22%的人口增長率。
根本原因是農業生態大變革
清朝人口激增的根本原因是農業的大變革,高產高效農作物的引進和氣候的變化。紅薯、玉米和馬鈴薯這三種作物的引進是明末清初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大事件。
在此之前,中國的農作物以五穀為主,據《孟子·滕文公上》:“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 趙歧注:“五穀謂稻、黍、稷、麥、菽也。”
稻就是今天的大米,主要分佈在南方,江浙,兩湖,兩廣一帶。黍是指大黃米,具有粘性,民間喜歡用來釀酒,主要分佈在北方的黃河流域。稷就是小米,也是北方作物。麥是指小麥和大麥,其中小麥和小米是中原人民的主食,保留至今。菽就是豆類,最初不包括黃豆,因為黃豆傳入中國較晚,而且古代中國並不將豆類作為油料。
中國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農業發祥地之一,但在明末以前,主要的糧食產地集中在黃河中下游流域和江浙一帶,由於固守五穀雜糧,加上受自然地理限制,農產品的產量不高,農業生產效率維持在300%左右,稍有自然災害導致歉收,就會發生餓殍遍地的情況。這也是明清兩朝農民起事造反頻荏的主要原因。
大約在明朝嘉靖和隆慶年間,尤其是張居正的隆萬大改革以後,由於開放海禁,對外貿易的原因,原產自美洲的紅薯、玉米和馬鈴薯陸續傳入中國。其中,玉米和馬鈴薯早一些,紅薯稍晚。
紅薯、玉米和馬鈴薯
現在史學界公認,玉米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後開始向全世界傳播的。關於中國玉米的傳播途徑有兩種說法,其一是由西班牙傳到麥加,再由麥加一路向東傳到中國。其二是由西班牙傳至印度和緬甸,再傳至比鄰中國的雲南和廣西等地。中國最早的玉米種植記載是1537年,明朝嘉靖九年,廣西的地方誌 ,是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40年以後。
馬鈴薯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農作物,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傳說它也是由西班牙殖民者由美洲帶到歐洲大陸的,但最初並不受重視,人們欣賞它開出的小白花,甚至把它當做觀賞植物,真正讓它大放異彩的是英華人。
1586年,英國從西班牙手裡奪得加勒比海沿岸的一些地方,將菸草種子和馬鈴薯一併帶回了英國。英國的農學家發現,馬鈴薯非常適合英國的氣候條件,尤其是愛爾蘭,於是,開始大規模種植,馬鈴薯從此成為歐洲人的主食。
馬鈴薯是透過日本引入中國的。明萬曆年間,也是日本的豐臣秀吉年代,荷蘭人先將馬鈴薯帶到日本,然後中國從日本引進了馬鈴薯。
紅薯引入中國曾受到中國知識界的大力追捧,清人陳世元撰有《金薯傳習錄》,詳細記載了紅薯從菲律賓引入福建的全過程。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殖民地,也是西班牙在東亞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據說,福建陳姓商人從菲律賓獲得紅薯藤蔓以及種植方法,輾轉運回中國,在短短几年迅速擴散到整個中國。
紅薯、玉米和馬鈴薯引入中國意義重大,它幾乎改變了中國的農業生態,極大地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擴張了中國的宜居面積,從而使華人口成倍增長。
這三種作物的共同特徵是對土地的適應能力強,對日照的要求不高。玉米的引進使得黃河流域的土地出產至少提高了一倍。以前種小麥,一年只能產一季,因為小麥收割期在初夏。現在有了玉米,可以彌補整個夏秋兩季糧食作物的缺失。紅薯和馬鈴薯的畝產一般都可以達到2500-3000公斤,可以春夏兩季種植,而且可以大面積種植在山地和背陰的坡地,能極大地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紅薯和馬鈴薯的引入,使得山西、陝西和甘肅的大部分地區可以大規模提高土地產出。至今祁連山北麓的人們還是依靠種植馬鈴薯維生。
回覆列表
不管你的資料從哪裡來,但我認為從明末到清人口增長的原因如下:
一、取消人頭稅,實行攤丁入畝。就就保證了百姓不用再擔心新生兒帶來的麻煩。
二、就是高產作物的功勞,如土豆、紅薯、玉米。
三、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內地較少的受戰爭影響,這也利於人口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