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皛舒
-
2 # 老頑童374236889
在外漂零多半生,歸去來兮已無望。自擬拙聯一副,聊表心中苦懣
上聯:天涯孤客,落葉歸根無日
下聯:海內遊子,離鄉背井有年
-
3 # hushouchang
只要是積極向上,向善的對聯,我都喜歡。如:
1.四季飄香,
爭芳鬥豔。
2.山村時雨潤,
水鄉月正明。
3.藝苑百花爭豔,
文壇永珍更新。
4.一家和順應歸福,
百業振興皆因勤。
5.山青水綠景色好,
草茂花香牛羊肥。
6.辭舊歲革除舊習慣,
迎新春描繪新藍圖。
7.春回大地形勢一片好,
香飄神州風光無限新。
8.春雨潤苗萬樹千樹競秀,
園丁勤育多出快出人才。
9.青山翠竹萬里山河春常在,
柳綠花紅神州大地盡朝暉。
10.志凌霄漢十億神州移山倒海,
氣貫長虹改革英雄催馬揚鞭。
11…………
-
4 # 笨珠珠001119
說到對聯,可能大家都會想到“小嶽嶽”在春晚的幽默表現,對對子的基本要求那句話:“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山花對海樹,赤日對蒼穹。雷隱隱,霧濛濛,日下對天中。”觀眾在節目中和“小嶽嶽”一起背誦了好幾遍。由此也可以看出人們對對聯的熱愛之情。
對聯是一種特殊的藝術品,又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它包羅永珍,又兼詩文之美,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
古代對對聯要求很高:對仗工整,平仄協調。但現在高考對平仄不再過高要求,只要對仗工整,內容向上即可。
對聯種類眾多,中國古代的妙聯更是數不勝數,不勝列舉,我最為喜歡的是“無情對”。
對聯一般要求上下聯內容相關,但有一種對聯,只講究上下聯字詞相對,至於內容毫不相干,正因為這樣,才產生了出人意料的趣味,這就“無情對”。
“無情對”可以說是“道是無情卻有情”,情趣橫生。
傳說明成祖朱棣讓機智聰明的文臣解縉對一聯,上聯:色難 。解縉不假思索對出下聯:容易。“色難”即面有難色;“容易”是做什麼很簡單。從內容上看毫無關聯,但是,色對容,難對易,十分工整,如此之對,巧奪天工!
郭沫若先生是對聯高手,話說重慶一酒店有一關於酒的上聯:三星白蘭地。郭沫若妙對下聯:五月黃梅天。上下聯內容風馬牛不相及,但字字相對,極其工整。
高中語文教材中也有無情對的詩句,它出自李商隱的《馬嵬》,有兩聯無情對,頷聯和頸聯:空聞虎旅傳宵柝,無復雞人報曉籌。此日六軍同駐馬,當時七夕笑牽牛。短短28字,驅虎攆雞,駐馬牽馬,但虎非虎,是寫隊;雞非雞,是報時人;馬是馬,軍中戰馬;牛非牛,是神話中人!‘妙極!
無情對,你喜歡嗎?
-
5 # 夜光珠2
一般在逢年過節或遇上有特殊意義的時候,為烘托氣氛,在家庭群、同學群或朋友群中撰聯調侃一二,算是一種變相回覆和參與。
譬如我們的初中同學群,冠名為小頑童群,共計35人。去年春節期間特別撰了一副聯。
上聯:小頑童三十五,帥哥靚姐已是白髮染青絲,辭舊歲言歡前春事;
下聯:同學緣七八秋,青爺嫩奶享受天倫喜家樂,迎新年展望未來景。
橫批:平安健康快樂
又譬如朋友群有四家,起名四家幫,夫妻姓氏分別為吳湯,韋柴,朱李,錢韋共計八人,故也調侃一聯。
上聯:天上一口湯,以柴煲煨,韋爵品後書盡天下名帖;
下聯:未字添一撇,木子韋花,錢門開啟相送金銀財寶。
橫批:四家幸福
還譬如有一位同學姓翟,名志強,乃公安人員,在其生日中特撰聯一副以示慶賀。
上聯:雙習成羽隹天翱翔,
下聯:一士忠心強警善謀。
橫批:生日快樂
其實還有許多,由於中途換了幾次手機都已經遺失,真是聯到用時方恨少啊!
-
6 # 立書寫傳奇
無所謂啦!只要心中喜,什麼時候都會自我舒發兩句。
風景一路吾不醉躊躇滿志,江湖萬里他鄉行夢想騰飛!哈!
-
7 # 詩人劉志強LZQ
我經常參加楹聯比賽,因為我是《北京楹聯學會》會員。
我寫了一副對聯:
上聯……手錶天天翹首望團圓順轉無價
下聯……時鐘日日思歸統一回旋有情
這副對聯,曾經發表……京郊日報。
對聯是文學的一部分,如果把其中的一部分弄懂,弄通。就是中華文化的發展,和繼承。
-
8 # 先生劉興華
請看我的 簡介 就知道我喜歡寫什麼樣的對聯了。
1、千古絕句我能破。
2、我創絕句無人破。
(這就是真實的我)
上聯:明月照紗窗,個個孔明諸葛亮;
下聯:好子高繡戶,姆姆婦好後母辛。
(本人對句)
上聯: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
下聯:中江源髮油發源江中。(本人對句)
上聯:月來碧水驚失色,(本人出)
下聯:日入烏雲怕走光。(本人對)
出句:明晨旭日照旮旯。(求上聯)
出句:孔乙己,好孑孓仔子;(求下聯)
-
9 # 馨泉丁毅書法工作室
對聯可以如下分:
楹聯:廟觀殿宇、亭臺樓閣、書房、名勝等等建築物門口兩側懸掛,多木質,為壽長,多為名人所撰寫。
春朕:春節專用,詞喜慶抒情賀春,多紅色,紙質。
喜聯:結婚等喜事專用,多用紅紙黑字,表喜慶。
喪聯:人逝世殯時專用,多用白紙黑字,表哀悼。
閒聯:由感而發,意雋永,對仗工整。
好的對聯要求:
一要文從字順,用字精簡,含義深雋,思想渾沉。
二要對仗工整,平仄順口。
練撰對聯的好處:
一是煉字。
二是煉意。
三是練平仄。
四是提煉思想。
五是積累學識。
六是提高聯想能力。
故古代,對對聯便可試出一人的學識和才華。
如秦少游對蘇小妹,梁啟超對張之洞。
因對聯對文辭平仄要求甚高,故有"絕對"傳世。如:
煙鎖池塘柳
關於此聯,不同的資料給出的結論各有不同,有人說“煙鎖池塘柳”來自唐詩,有的說源於明末的陳子升,而更多的說法是來自乾隆。
據說,乾隆年間一次開科考試,兩考生脫穎而出,伯仲難分。乾隆於是出此聯而試,一名見聯當場調頭就走,另一名想了半天也悻悻而去。乾隆於是欽點先走的為第一。眾臣問其故,乾隆說:“我此聯為絕對,能一見斷定者必高才也。”
“煙鎖池塘柳”,的確堪稱為絕對,上聯五字,字字嵌五行為偏旁,且意境很妙。看似簡單好對,其實很難,有人甚至認為它是“天下第一難”。
-
10 # 夜色主義繪畫
對聯還真沒有自己創作寫過。要是說春聯那也是兒時的事情了,八九歲時的幾個發小同窗有一年臨近寒假自作春聯而出笑話。。。
回覆列表
哈哈,好像不能說喜歡寫什麼對聯罷?!
對聯的修辭有很多種,不論是哪一種修辭的對聯,你出句我對句才是對對聯的樂趣所在。假如有所偏頗,只在某一類或幾類有興趣,那隻能說明知識面的狹窄。
對對聯是個鍛鍊大腦反應能力和知識儲備的過程。看到出句,不是直接想怎麼對。而是分析它的平仄、節奏、節奏點上的詞性、整個出句的意境。然後,才是對句的思考、字詞使用,以及設定對句的意境。
既不能意境內容一致,又得讓它們“藕斷絲連”。這是需要費些腦力的,也是對對聯最吸引人的誘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