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香格里拉的詩句: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說迪慶這個地方。它是一個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於雲南的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的腹地。原本是西藏、四川、雲南“三不管”的地方,卻因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問世,迪慶高原香格里拉便成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世外桃源"。
川、滇、藏交界處,這個大三角區域就是現代人曾經爭執不休的“香格里拉”。儘管後來這個由外華人在小說中,推向世界的地名,被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中甸縣獲得。本世紀初國務院正式批准中甸更名為香格裡拉縣。因為迪慶海拔僅三千米左右,本身具備有雪山峽谷的風貌和藏族風情;有以著名的“日照金山”梅里雪山為主的,包括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群;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見的僅兩千七百米的低海拔現代冰川。可以讓來自低海拔地方的遊客,不必擔心發生高原反應,輕鬆自在地觀賞大自然美景和領略民族風情。
看了關於香格里拉的紀錄片,耳畔飄揚著容中爾甲的“香格里拉”,思緒一下子被拉到了今年四月的那趟世外桃源之旅,很慶幸,早早地就來到夢縈魂牽之地,走進這幅無以倫比的畫卷,靜靜地感受著她的魅力,她的神韻。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線,是我們這次調研的最後一站,也是最讓我們期待的一站,揮去了之前的疲憊,精神抖擻,帶著溫暖的心,走進了神潔的聖地。
地處高原,海拔四千多米,普達措這神山神水的聖法地方,最高海拔四千一百五十九米,導遊在說時,我特意記了下來。有的時候,數字最具說服力。溫度很低,上山前,每個人都租了件軍大衣套上,雖然有點異味兒,租穿的人的確太多,卻可以抵禦寒冷暴虐,不讓寒冷零距離接觸。衣底披及腳踝,感覺很有範兒,特別一大群人走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風景。身體雖不能靠近那聖潔的空氣,靈魂了卻走進了肅穆的天堂。普達措,本身即是佛法之意。在山林的間隙,一條條白練橫空而下,那是聖潔的雪鋪陳的,自然地造化,沒有一點矯情。
香格里拉的每一位藏民,只要能說話就一定會唱歌,只要能走路就一定會跳舞,這話我可以作證,它是真的。每一個人,司機或是牧民,隨意吼上幾句,會把你震住,把你深深折服。他們是未被發覺的明星歌手,卻是不帶著功利性的,質樸,原生態,合乎自然,無論唱給卓瑪,還是母親,流露出的感情是不假掩飾的,熱烈奔放,他們不懂得柔情,粗獷豪放,直截了當,卻是另外一種柔情。你似乎正置身於奔騰的牛群中,剛力的高原颶風裡。敬酒唱歌,張口就來,嘹亮的歌喉,激越的曲調,直衝雲霄。
香格里拉如此完整的森林,如此昌茂的樹幹,在高原上實屬難見,一般高原的樹,矮小亂竄,這裡的樹蒼勁挺拔,剛直睥睨,此起彼伏的群林,霸道的鋪陳,一棵棵,一片片,如此大手筆,自然地鬼斧神工,天地的靈韻毓秀。一望無際的綠浪,隨意一抹的星湖,有匍匐的衝動,忍不住想親吻這神法之地。神山、神水,千萬年來不曾改變。
這些小花,單個看上去並不是特別美,可是,當它們成片成片地連在一起,那淡淡的紫溼漉漉地洇染在這片高原壩子上,隨著那灰黑色的天空、黛藍色的山巒、蒼綠色的森林、寬闊的壩子綿延而去,那種淡雅的壯觀,那種柔弱的震撼,讓你不得不讚美這高原上大自然所昭示給人類的生命和美的最本真意義:安靜,和諧,蓬勃而充滿無限生機。哦,這就是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嗎?哦,這就是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嗎?
碧波萬頃的屬都湖,從天而降,嵌在茂密的叢林。四周叢林圍繞,中間突兀一灣塘,盈滿了水,清澈無瑕,蠻橫的讓你小心翼翼,怕一個不和諧的聲響,破壞了此處的聖絕。空氣也停止了流動,遠方巨大的藍色天幕,彷彿伸手就能觸控,若隱的雪山,包圍在無法接近的純淨之中,出現在你的眼珠裡。白的雪,綠的樹,青的水,朦的霧,若現的雨簾,一幅神采飛揚、蕩氣迴腸的水墨畫,在無意間完成,那樣隨意的組合,卻是獨具匠心、渾然天成、恰成其妙。
香格里拉的雨時下時停。近處的山巒被厚厚的層雲裹著挾著,那些雲在山峰間翻滾著、奔騰著、撕扯著,山和雲在進行一場無休止的較量,或許也是另一種纏綿。而日光不時地捅破雲層透過來,天幕間一時便有了一道耀眼奪目的光亮直直地傾瀉下來,那黑魆魆的山巒、蒼翠的森林、青青的草地、金黃的菜花便因了這道明亮的太Sunny,各自顏色分明、醒目一片。
香格里拉的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景態,每個氣候,都有異樣的色調,就如在雨中,那沿邊的景色就令人凝息,用簡單地一個“美”來形容,顯得十分草率,不合時宜。透過車窗,天黑沉沉一片,如陰沉的臉龐,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睡臥百姿,碧波萬頃的綠,縈繞著源源霧氣,遠觀仿似那一片森林燃燒時釋放出的嫋嫋烏煙。顯然那不是在燃燒,那是聖潔的福氣騰達天路,直逼雲霄。如此豪氣,如此膽魄的潑墨,也只有自然才有這種大手筆,這種靈動。有福之人,有佛之人方能有幸一睹,霧星與天相接,完全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天亦地,地亦天,自然把大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們來到了屬都湖。湖上霧氣迷茫,煙樹朦朧,宛若仙境。湖水清澈見底,平靜的水面上,有兩隻野鴨在弋遊,劃出兩道碧痕。我們沿著湖邊草甸的棧道而行。棧道是木板鋪成的,覆著白霜,遊人踩出一竄竄的腳印,讓人聯想起鄭板橋“人跡板橋霜”的詩。不遠處,一棵禿頂的冷杉上,一隻烏鴉在哇哇地叫,把此處襯托得更加清冷靜謐。棧道很是悠長,一會兒,延伸到了叢林中。有的樹大可數抱,筆直參天,偉岸得叫人肅然起敬。有的枯樹屹立在水中央,鐵骨錚錚直刺藍天,它要學胡楊死了千年不倒。有的樹倒在地上,還化腐朽為神奇鑽出一隻松鼠來,給人意外的驚喜。
出香格里拉首府建塘鎮,汽車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飛速疾駛。放眼望去,天空像一面灰白色的幕布嚴嚴地罩著黝黑的山巒、蓊鬱的森林、蜿蜒的公路、平坦的壩子和壩子上青青的禾苗、金黃的菜花。天上的雲一路隨行。灰白色的雲層壓得低低的,含著溼溼的雨氣,但給人的感覺卻並不壓抑,那些低矮的雲像沒有重量似的,彷彿你若吹一口氣,它們便會飄飄然而去。
大美香格里拉,遊客的聲音在這裡失傳,人類在這天高野曠中顯得那樣渺小而微不足道。曾經感嘆於藏族同胞何以擁有那樣寬廣的音域,人人皆可把那首讓我敬而遠之的《青藏高原》歌曲揮灑得無比完美自如,原來那嗓音和那高高的藍天,廣袤無垠的草原一樣也是大自然的傑作,是天高地遠之下人與自然和詣的產物。一切讓人如此心曠神怡!我疲倦的身體似乎找到了依戀,目光變得遊離不定,腳步也飄浮起來,渴望就著路邊的草叢沉睡不再醒來……昏昏然中,彷彿看見四周各種野花已競相開放,五彩繽紛的杜鵑花飄灑在我的身上。
在香格里拉,穿過湖畔的小路進入到湖盡頭的一片沼澤地,眼前豁然遼闊,蒼穹下,藍色的湖水與廣闊的草地靜靜地相接,剛剛從枯黃中冒出一點嫩芽的草地看起來如同一塊黃綠色的巨大毛氈柔和地鋪蓋在地面上,鬱郁的森林環擁著這片空曠的土地,遠處有三兩隻犛牛低著頭在專心吃草,一條小路不甘寂寞地彎延著穿過草地隱藏到對面的森林裡,依稀看得見不遠處山頂上皚皚的白雪,湖水,草甸、犛牛,雪山,一切都在黃昏的餘暉中顯得那樣祥和、寧靜,就連草地上聳立著的光禿禿的樹木也顯得那樣蒼勁有力,耐人尋味。
香格里拉白塔蘊藏著金法,五彩斑斕的風馬旗隨風頌揚,空氣中飄蕩著誦經的梵音,那樣的分明。不同的顏色的經文幡代表著不同寓意,綠色代表河流,紅色代表海洋,黃色是大地,藍色是天空,白色是白雲。祈求著蒼天保佑虔誠的信徒,保佑這神山、神水、神林、神畜,永遠不會停殖,世代傳承,永葆香格里拉的神奇韻力,永護香格里拉的世景桃源。
描寫香格里拉的詩句:
在這裡有必要說一說迪慶這個地方。它是一個藏族自治州,藏語意為“吉祥如意的地方”。位於雲南的西北部,地處青藏高原東南邊緣,橫斷山脈南端,怒江、瀾滄江、金沙江“三江並流”的腹地。原本是西藏、四川、雲南“三不管”的地方,卻因1933年美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問世,迪慶高原香格里拉便成人們尋找了半個世紀的"世外桃源"。
川、滇、藏交界處,這個大三角區域就是現代人曾經爭執不休的“香格里拉”。儘管後來這個由外華人在小說中,推向世界的地名,被雲南迪慶藏族自治州的首府中甸縣獲得。本世紀初國務院正式批准中甸更名為香格裡拉縣。因為迪慶海拔僅三千米左右,本身具備有雪山峽谷的風貌和藏族風情;有以著名的“日照金山”梅里雪山為主的,包括白茫雪山和哈巴、巴拉更宗等北半球緯度最低的雪山群;有明永恰、斯恰等罕見的僅兩千七百米的低海拔現代冰川。可以讓來自低海拔地方的遊客,不必擔心發生高原反應,輕鬆自在地觀賞大自然美景和領略民族風情。
看了關於香格里拉的紀錄片,耳畔飄揚著容中爾甲的“香格里拉”,思緒一下子被拉到了今年四月的那趟世外桃源之旅,很慶幸,早早地就來到夢縈魂牽之地,走進這幅無以倫比的畫卷,靜靜地感受著她的魅力,她的神韻。香格里拉,消失的地平線,是我們這次調研的最後一站,也是最讓我們期待的一站,揮去了之前的疲憊,精神抖擻,帶著溫暖的心,走進了神潔的聖地。
地處高原,海拔四千多米,普達措這神山神水的聖法地方,最高海拔四千一百五十九米,導遊在說時,我特意記了下來。有的時候,數字最具說服力。溫度很低,上山前,每個人都租了件軍大衣套上,雖然有點異味兒,租穿的人的確太多,卻可以抵禦寒冷暴虐,不讓寒冷零距離接觸。衣底披及腳踝,感覺很有範兒,特別一大群人走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風景。身體雖不能靠近那聖潔的空氣,靈魂了卻走進了肅穆的天堂。普達措,本身即是佛法之意。在山林的間隙,一條條白練橫空而下,那是聖潔的雪鋪陳的,自然地造化,沒有一點矯情。
香格里拉的每一位藏民,只要能說話就一定會唱歌,只要能走路就一定會跳舞,這話我可以作證,它是真的。每一個人,司機或是牧民,隨意吼上幾句,會把你震住,把你深深折服。他們是未被發覺的明星歌手,卻是不帶著功利性的,質樸,原生態,合乎自然,無論唱給卓瑪,還是母親,流露出的感情是不假掩飾的,熱烈奔放,他們不懂得柔情,粗獷豪放,直截了當,卻是另外一種柔情。你似乎正置身於奔騰的牛群中,剛力的高原颶風裡。敬酒唱歌,張口就來,嘹亮的歌喉,激越的曲調,直衝雲霄。
香格里拉如此完整的森林,如此昌茂的樹幹,在高原上實屬難見,一般高原的樹,矮小亂竄,這裡的樹蒼勁挺拔,剛直睥睨,此起彼伏的群林,霸道的鋪陳,一棵棵,一片片,如此大手筆,自然地鬼斧神工,天地的靈韻毓秀。一望無際的綠浪,隨意一抹的星湖,有匍匐的衝動,忍不住想親吻這神法之地。神山、神水,千萬年來不曾改變。
這些小花,單個看上去並不是特別美,可是,當它們成片成片地連在一起,那淡淡的紫溼漉漉地洇染在這片高原壩子上,隨著那灰黑色的天空、黛藍色的山巒、蒼綠色的森林、寬闊的壩子綿延而去,那種淡雅的壯觀,那種柔弱的震撼,讓你不得不讚美這高原上大自然所昭示給人類的生命和美的最本真意義:安靜,和諧,蓬勃而充滿無限生機。哦,這就是希爾頓筆下的香格里拉嗎?哦,這就是人人嚮往的世外桃源嗎?
碧波萬頃的屬都湖,從天而降,嵌在茂密的叢林。四周叢林圍繞,中間突兀一灣塘,盈滿了水,清澈無瑕,蠻橫的讓你小心翼翼,怕一個不和諧的聲響,破壞了此處的聖絕。空氣也停止了流動,遠方巨大的藍色天幕,彷彿伸手就能觸控,若隱的雪山,包圍在無法接近的純淨之中,出現在你的眼珠裡。白的雪,綠的樹,青的水,朦的霧,若現的雨簾,一幅神采飛揚、蕩氣迴腸的水墨畫,在無意間完成,那樣隨意的組合,卻是獨具匠心、渾然天成、恰成其妙。
香格里拉的雨時下時停。近處的山巒被厚厚的層雲裹著挾著,那些雲在山峰間翻滾著、奔騰著、撕扯著,山和雲在進行一場無休止的較量,或許也是另一種纏綿。而日光不時地捅破雲層透過來,天幕間一時便有了一道耀眼奪目的光亮直直地傾瀉下來,那黑魆魆的山巒、蒼翠的森林、青青的草地、金黃的菜花便因了這道明亮的太Sunny,各自顏色分明、醒目一片。
香格里拉的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景態,每個氣候,都有異樣的色調,就如在雨中,那沿邊的景色就令人凝息,用簡單地一個“美”來形容,顯得十分草率,不合時宜。透過車窗,天黑沉沉一片,如陰沉的臉龐,遠處連綿起伏的群山,睡臥百姿,碧波萬頃的綠,縈繞著源源霧氣,遠觀仿似那一片森林燃燒時釋放出的嫋嫋烏煙。顯然那不是在燃燒,那是聖潔的福氣騰達天路,直逼雲霄。如此豪氣,如此膽魄的潑墨,也只有自然才有這種大手筆,這種靈動。有福之人,有佛之人方能有幸一睹,霧星與天相接,完全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地,天亦地,地亦天,自然把大智慧詮釋得淋漓盡致。
我們來到了屬都湖。湖上霧氣迷茫,煙樹朦朧,宛若仙境。湖水清澈見底,平靜的水面上,有兩隻野鴨在弋遊,劃出兩道碧痕。我們沿著湖邊草甸的棧道而行。棧道是木板鋪成的,覆著白霜,遊人踩出一竄竄的腳印,讓人聯想起鄭板橋“人跡板橋霜”的詩。不遠處,一棵禿頂的冷杉上,一隻烏鴉在哇哇地叫,把此處襯托得更加清冷靜謐。棧道很是悠長,一會兒,延伸到了叢林中。有的樹大可數抱,筆直參天,偉岸得叫人肅然起敬。有的枯樹屹立在水中央,鐵骨錚錚直刺藍天,它要學胡楊死了千年不倒。有的樹倒在地上,還化腐朽為神奇鑽出一隻松鼠來,給人意外的驚喜。
出香格里拉首府建塘鎮,汽車在蜿蜒的山間公路上飛速疾駛。放眼望去,天空像一面灰白色的幕布嚴嚴地罩著黝黑的山巒、蓊鬱的森林、蜿蜒的公路、平坦的壩子和壩子上青青的禾苗、金黃的菜花。天上的雲一路隨行。灰白色的雲層壓得低低的,含著溼溼的雨氣,但給人的感覺卻並不壓抑,那些低矮的雲像沒有重量似的,彷彿你若吹一口氣,它們便會飄飄然而去。
大美香格里拉,遊客的聲音在這裡失傳,人類在這天高野曠中顯得那樣渺小而微不足道。曾經感嘆於藏族同胞何以擁有那樣寬廣的音域,人人皆可把那首讓我敬而遠之的《青藏高原》歌曲揮灑得無比完美自如,原來那嗓音和那高高的藍天,廣袤無垠的草原一樣也是大自然的傑作,是天高地遠之下人與自然和詣的產物。一切讓人如此心曠神怡!我疲倦的身體似乎找到了依戀,目光變得遊離不定,腳步也飄浮起來,渴望就著路邊的草叢沉睡不再醒來……昏昏然中,彷彿看見四周各種野花已競相開放,五彩繽紛的杜鵑花飄灑在我的身上。
在香格里拉,穿過湖畔的小路進入到湖盡頭的一片沼澤地,眼前豁然遼闊,蒼穹下,藍色的湖水與廣闊的草地靜靜地相接,剛剛從枯黃中冒出一點嫩芽的草地看起來如同一塊黃綠色的巨大毛氈柔和地鋪蓋在地面上,鬱郁的森林環擁著這片空曠的土地,遠處有三兩隻犛牛低著頭在專心吃草,一條小路不甘寂寞地彎延著穿過草地隱藏到對面的森林裡,依稀看得見不遠處山頂上皚皚的白雪,湖水,草甸、犛牛,雪山,一切都在黃昏的餘暉中顯得那樣祥和、寧靜,就連草地上聳立著的光禿禿的樹木也顯得那樣蒼勁有力,耐人尋味。
香格里拉白塔蘊藏著金法,五彩斑斕的風馬旗隨風頌揚,空氣中飄蕩著誦經的梵音,那樣的分明。不同的顏色的經文幡代表著不同寓意,綠色代表河流,紅色代表海洋,黃色是大地,藍色是天空,白色是白雲。祈求著蒼天保佑虔誠的信徒,保佑這神山、神水、神林、神畜,永遠不會停殖,世代傳承,永葆香格里拉的神奇韻力,永護香格里拉的世景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