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家長會前後
2
回覆列表
  • 1 # 小王子愛上狐狸

    親子交流與溝通,確實是一門藝術,講究的是用心和技巧。我也是家長,對此深有體會。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家長更要在這方面多注意。特別是題目中所涉及到的家長會前後,更需要用對方法,分享一些我的實際心得體會:

    家長會前:主動關心孩子

    不管你的孩子在哪個成長階段,是小學還是中學,你都一定要記住:孩子是自己的,作為家長應該主動關心他的生活、心理和學習。一些家長其實平時就是缺乏這種主動性,而是透過家長會上老師的提醒,才開始重視起來,這顯然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所以,在開家長會以前,要對自己的孩子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如何瞭解?主動引導孩子,讓他敞開心扉、暢所欲言。

    比方說,孩子最近進入期末複習階段了,題海戰術是少不了的,我就會要求他把平時的錯題集拿出來鞏固,對易錯題和疑難知識點的掌握要雙管齊下;會和他聊班上的近況,發生在老師和同學身上的一些趣事……這樣一來,我對他在複習階段的狀態就會有清晰的瞭解,他也願意跟我討論各種問題。

    家長會後:分析現狀

    家長會上,老師會對班級的整體情況向家長們作出比較詳細的的闡述,當然也就免不了可能會對部分學生提出表揚或者批評。這個時候,是考驗家長情商的重要時刻。孩子在學校的表現,代表了過去這段時間以來,他的學習態度。做得好的地方,家長要給予鼓勵;做得不好的地方,要正確引導。不僅僅是針對於孩子的學習成績,包括他在校期間與老師、同學的相處,這些都是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去分析的。

    不能因為這次他受到表揚,你就洋洋自得;下次他受到批評,你就大發脾氣。孩子越大,越希望得到父母親的理解。所以,家長會開完了,你應該要有一個正確的育兒方向,知道自己有哪些地方需要督促,哪些地方需要放手,而不是單純地誇獎或者生氣。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順暢交流

    為什麼有些家庭親子關係很融洽,有些家庭卻很糟糕?主要原因是家長不懂如何理解孩子,也不願意和孩子正常溝通。很多家長的口頭禪是“我還不是為了他/她好,我是他/她的爸/媽,當然是聽我的了!”所謂的代溝,所謂的親子矛盾其實就是在這種觀念裡慢慢滋生的。說白了,你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溝通是為了消除鴻溝,需要你放下身段,而不是高高在上去發號施令。

    比方說,家長會上,老師希望家長配合教學工作,督促孩子認真完成家庭作業。你的孩子有兩次沒有完成,被老師點名了,你要做的不是去問他為什麼沒有做,而是告訴他以後該怎麼做。因為他沒有完成作業這件事,還需要老師特意提出來你才知道,可見你平時都不關注。要消除孩子內心的抗拒,家長會的目的是為了拉近家校距離,也同樣是為了親子交流更加順暢。沒有鴻溝,只有親切。

  • 2 # 語文教育楊柳依依

    看到這個題目,我首先想到了一篇短文《母親與家長會》。講的是每次家長會,老師都會提到孩子的缺點。但是這位偉大的母親卻知道如何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她利用善意的謊言鼓勵孩子,塑造了孩子的自信,重新幫助孩子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最後孩子被清華大學錄取。

    雖然這是一篇文學作品,但我想能夠給我們一些啟發。那麼作為家長在孩子家長會前後,我們如何與孩子溝通呢?

    1、家長保持心平氣和

    家長會很多時候會在比較大型的考試之後進行,那時孩子的成績出來了,老師往往會和家長溝通一下,談談孩子的優缺點,以利於後期的學習。對於考試成績優異的孩子沒多大影響,但是對於那些考試不太理想的孩子,這彷彿是一次煉獄。

    所以我們在開家長會之前,不管孩子的成績如何,都要保持心平氣和的態度。瞭解孩子考試中的得失,耐心地聽孩子自己分析。家長千萬不能諷刺、訓斥孩子。

    2、對考試失利的學科,要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再想對策

    記得我兒子上高中時,本來語文成績比較好的他,在一次期中考試時,語文居然不及格。當時我聽了孩子報的成績,我差點沒急火攻心。但是聽著孩子難過的聲音,我實在不忍心再吼下去,更重要的是害怕我一生氣,孩子就再也不跟我交流了。

    於是,我調整呼吸,儘量讓自己冷靜下來。再對著手機那端的孩子說:“寶貝,能和媽媽交流交流這次為什麼考得這麼不理想嗎?”孩子當然很快找到了問題所在。我再順勢利導:“對,既然找到了問題,媽媽相信你一定可能很快解決的。”最後,孩子在高考中取得了比較優異的成績。

    3、放大優點,正視缺點

    孩子的進步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那位短文中的母親之所以是一位智慧的母親,是一位懂教育的母親,就在於她對孩子的善意的謊言,在於她對孩子的鼓勵。

    孩子考試失利,他本身心情就不好,如果家長再不好好 開導,孩子很容易在這個時候放棄學習。所以我們對孩子的薄弱學科,放大老師對孩子的欣賞,讓孩子樹立學習的信心;而對孩子要對強一些的學科,我們要教育孩子正視自己的不足,並引導孩子改正。

    4、不要拿孩子跟其他孩子比

    不知家長們有沒有孩子說過這樣的話:“老是說誰誰誰怎樣?幹嘛不把他帶著?”這就是孩子在大人經常與別的孩子比較的一種不平衡的表現。

    每一個孩子都有每一個孩子的優勢,家長沒有必要拿 自己的孩子去和別人比,不然會影響親子關係。可以讓孩子自己去找找他的夥伴身上有沒有什麼值得他學習的地方,讓他自己去找到差距。這樣孩子才會願意取得進步,縮小與夥伴的差距。

    5、要注意對老師的評價以及傳達老師對孩子的評價

    家長會上,肯定會有老師談到孩子的不足之處,家長此時千萬不要只做橋樑,而要想想怎樣讓孩子容易接受老師提出的意見。我們還是得與孩子好好溝通,讓孩子自己去找找問題所在,這樣才能對症下藥。

    而老師對孩子的評價更應該好好思考怎麼向孩子傳達,不能直接把老師的話傳給孩子,而要做到既讓孩子接受意見,還不影響老師在他心目的形象。

  • 3 # 鬧鬧的奶爸說育兒

    首選,我們應該專心聽聽孩子要和我們說什麼,不要孩子和我們說事情的時候我們再忙別的事情,對孩子心不在焉,愛答不理。

    其次,我們可以用“哦”、“恩”“這樣啊”之類的簡單的話語來回應孩子的問題,這樣既可以讓孩子知道我們在認真的聽他講述他所遇到的問題,也可以不擾亂孩子的思路,讓他可以自己完整的表述出來他遇到的問題。其實大多數情況是當孩子認真仔細的把自己的問題描述出來之後,他們都會有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辦法,根本不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擔心

    第三,其實好多時候孩子是不能很好的表達出他們的感情的,悲傷、高興、難過他們最開始是不能很好地說出來的,因為他們不像車、房子、超市這些實實在在的東西,一樣就能看到,這些情緒只有當孩子遇到的時候他們才能體會到。今天老師表揚她了,給了朵小紅花,這時我們該告訴孩子你現在的心情就是高興;當自己心愛的玩具壞了,這時我們應該告訴孩子你現在的心情就是難過。

    所有我們要學會當孩子在向我們表達情感的時候,我們應該引導孩子來正確認識自己的感受。開始可能會很難,孩子可能不理解,但是這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你也不用擔心自己做不好,其實當我們能靜下心來聆聽孩子的感受,孩子真的會好好和我們交流的,也許有的家長會擔心有些詞彙孩子能理解嗎?這大可不必擔心,因為在特定的環境下,孩子會很容易理解我們所說的話的。

    第四,用幻想的方式實現孩子的願望從而代替邏輯上的解釋,換句話說有的時候我們確實能力辦不到的事情,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幻想一下這個事情要是實現了會怎麼樣,那我們得多開心啊,用這種方式來代替告訴孩子為什麼這件事不能做。有時候,孩子對某種東西的渴望心情一旦得到了理解,他們就能比較容易接受現實。

    其實,比語言技巧更關鍵的事我們對待孩子的態度,如果我們沒有和孩子產生共鳴,那麼無論我們說什麼,都是沒有用的,在孩子眼裡我們永遠都是在應付孩子,只有我們真正與孩子有共情,才能打動孩子的內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腦主機哪種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