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久古gg

    謝謝您的邀請!剛剛看了一個報道,申花的康橋基地,每天傍晚都只有一線球隊訓練場的燈光還亮著——那是南韓外援金信煜還在加練,陪練的只有兩名助理教練。據說,自打從後衛改打前鋒後,每次訓練之後加練一個小時就成了金信煜的習慣。最近天氣太熱,才改為半個小時。

    “你看到的只是他的進球,看不到的是他的努力。”申花俱樂部工作人員對金信煜的評價。這名外援才打了4場中超比賽,進了6個球。申花打了20場比賽,總共37個進球中,他佔了近1/6。

    題主似乎想說恆大,但最經典的正反例子恰恰來自恆大。個人認為,真正最受外援影響而改變踢球習慣的是郜林。例子不用多舉,看他踢球的動作、節奏的變化就知道了。至少跟了幾年孔卡、穆裡奇等外援之後,才看到郜林經常會用腳後跟傳球。事實上,絕大多數的中國球員用腳後跟傳球,並且用得比較多的,也是恆大高薪聘請外援之後的近幾年的事情。

    韋世豪、楊立瑜現在很火。火的原因,或許與隊內高水平的外援有關。但是,當年韋世豪在上港、國安沒少跟大牌外援是隊友,為啥現在才表現出來呢?這恐怕不能只是“有實力的外援帶帶”就行了的。同樣是恆大隊友,同樣是年輕球員,真正打出韋世豪和楊立瑜水平的不在多數,至少目前是這樣。這說明,踢球確實需要一些天賦條件,和個人的努力。否則,再多的大牌外援也沒用。跟著跟著就跟丟了,並且距離越來越遠。

    在國內,不少運動員有加練的習慣。不久前結束的女足世界盃,中國女足沒有進入8強。但每次訓練之後,都有多名球員主動留下來加練,這已經成為了他們的習慣。李盈瑩是中國女排的後起之秀,但進入國家隊後,她依然保留加練的習慣,特別是練接一傳和防守。據報道,5月份進行的男籃訓練課,經常看到趙繼偉和陳林江加練3分球。等等。但是,說實話,這些年很少聽說過哪個男足運動員訓練之後還主動要求加練的。

    7月30日,濰坊杯中國特色青訓足球體系建設教練員培養國際研討會上,魯能主帥李霄鵬的一番話令人深思:這兩年當教練員最大的感觸就是,隊內缺乏加練的現象。中國球員在一個半小時訓練結束後就休息了,但往往都是一些外援會進行加練。比如之前的吉爾、塔爾德利等。

    人家都是國家男籃隊球員、女足國腳、中國女排主攻手、巴西國腳,不說技術,至少人家名氣不比咱們男足小,可偏偏人家在加練。

    如果自己不主要要求上進、不勤奮、不努力,別說3000萬歐的外援,就是3億歐的外援來帶也沒有用。這不止是魯能的青訓,全中國青訓都是這樣,全中國、全世界的足球運動員都是這樣。

  • 2 # 大鵬老師

    山東魯能現在早已經不是當年的中超豪門了,現在的魯能只能算是中超的一支強隊,但是與豪門球隊,例如恆大,上港,國安,差距比較大,外援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環。

    魯能現在引進外援基本上不會超過1000萬歐元,多是幾百萬歐元級別的巴西球員,不是說幾百萬歐不能淘到小摩托那種超高性價比的球員,但是幾百萬歐元的球員大機率不如幾千萬歐元身價的球員。

    魯能現在最應該做的是學習恆大,國安,上港,真正大手筆投入,買一到兩個身價在2000萬歐元以上的高水平球星級別的外援。這樣魯能的整體實力才會得到質的提升。

    另一方面,魯能的青訓小將和這些大牌球員一起訓練比賽,也會迅速漲球。可以參考恆大的韋世豪,楊立瑜,嚴鼎皓等小將,在保利尼奧,埃爾克森,塔利斯卡身邊踢球,一個賽季的進步速度令人吃驚。

    希望下賽季魯能能夠真的引進一到兩個超過2000萬歐元身價的,處於當打之年的球星,帶領魯能打好亞冠和中超。

  • 3 # 十方印鑑

    想讓山東魯能想要花錢請3000萬歐以上的外援帶帶青訓球員,其它很沒有必要,因為外援並不能決定一切,更不能決定年輕球員的成長,如果想讓年輕球員成長,請一個好的教練肯定要比一個好的外援更有效果。

    山東魯能2012年請騰卡特作為主教練,那時真是颳起了青春風暴,最終因為成績而下課。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他給人帶來了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當時的很多球員在中超或中甲都是球隊的主力球員,而且多名球員也曾經入選過國家隊。為什麼那時卻成了保級隊呢?最主要的是沒有一個好的前鋒球員負責進球,如果那時的前鋒是洛維或塔爾得利中的任何一人,都不會打到保級的份上。

    一名好的教練決定了球員的上限。在庫卡時代也可以鍛鍊年輕球員,可是當時山東魯能95年的球員少之又少,而93的也並不多,沒有多少球員可用。但是,93年的球員也在庫卡時代得到了鍛鍊。

    如果山東魯能想要有一個好的成績和讓年輕球員冒尖,那麼必須要請一名好的教練。寧願花3000萬歐請一名好教練也不要花3000萬歐請一名外援才是最好的選擇。

    李霄鵬曾經在濰坊杯上說中國球員缺練,那麼山東魯能的球員既然缺練,那麼你為什麼不多練練他們呢?還是水平的問題吧!

  • 4 # 不懂球只看球

    我覺得不可行,這個錢誰出

    戰術、人員使用、資源配置、包括比賽過失都可以討論,但要論俱樂部投資,只能是期盼而不能要求,因為魯能本身的投入並不小。魯能的首發外援基本都是1500-2000W歐元區間,這已經是一個相對合理的投入金額,像上港、恆大動輒3000W起步一個人的投資,不符合當今中超的規律。

    山東魯能泰山俱樂部屬於魯能集團的一部分,而魯能又是國家電網的全資子公司,他的大額資金使用是需要到總部申報的,這也是之前外教吐槽每當有重大決策時李霄鵬(時任俱樂部副總經理)等人總是先到北京去開會,因為他們做不了主。3000W歐元已經是超過兩個億人民幣的資金調動,這還不包括引援調節費;而且中超買外援一般都是一次性付清,在短時間內一下支出上億人民幣起不到效果,最後責任誰負?

    足球在中國是完全燒錢的運動,除了俱樂部的空虛的市場估值之外,賬面財報基本都是虧損,魯能在青訓方面已經下了重資、外援也是處於中超第二集團絕對領先水平,很難要求他投入更多。

    魯能青訓近些年出不了人才正是因為同齡段太過強勢

    山東魯能的預備隊、梯隊、足校在國內已經接近於恆大在中超的壟斷實力。同一個級別近乎於碾壓,尤其是魯能足校,這讓他們積累了自信,但卻也埋下了一些隱患。首當其衝的就是技術不夠全面,魯能93一批王彤、成源、劉彬彬、吳興涵等人在足校就有所耳聞,經常有一個人單挑全隊的報道,那一批人基本不用太過有效的配合就可以解決戰鬥。升入中超時劉彬彬的表現大家也應該還有點印象,確實給人驚豔的感覺,可是然後呢。

    職業聯賽領先的地方其實不止在於球員的個人能力,最主要在於他們對足球的理解。他們總是在不斷的適應環境的變化、隊員的變化、對手的變化,然後去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強,這句話看起來簡單,但卻是一個球員的整個職業生涯所必須經歷的事情。

    劉彬彬、吳興涵已經變成神經刀,成源已經去到淄博蹴鞠,王彤雖成為主力,可位置不固定技術也沒有明顯增長。這裡面有這些年魯能一線隊頻繁調整戰術的原因,也有他們從小養成的踢球習慣的問題。他們已經習慣於自己碾壓和核心的待遇,開始做配角之後自信心受到打擊,踢法也會有些脫節。這些球員無論從身體素質到天賦到某些技術的使用,都是佼佼者,可這些年的進步在哪裡呢。劉彬彬的技術特點和踢球動作和八年前有區別嗎。

    等待大環境的改變,魯能的強勢會顯現

    魯能的優勢在哪,毫無疑問就是青訓,以魯能足校和巴西魯能體育中心兩個青訓基地作為人才輸送點,是用之不盡的金礦。中超盲目引進大牌外援的泡沫遲早有一天是要破裂的,因為沒有商人會一直往不盈利的專案投錢,連金元足球的引導者廣州恆大都知道青訓的重要性。

    在大環境改變之前,魯能除了不掉隊,最主要的就是他們現在正在做的把自己的青訓優勢升級,在大資本慢慢褪去之後,誰是真心的愛足球,誰是認真的在幫助中國足球發展自然就看得清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月薪兩千和做全職媽媽選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