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南朝居士

    安史之亂是藩鎮割據的結果,而不是原因。

    很多人看到安祿山身兼三鎮節度使,覺得玄宗給他的權力太重,而在他之前,王忠嗣身兼四鎮節度使,

    當然,論誰有這麼大權力,都不會聽話的。

    王忠嗣軍中威望太高,到了後來,玄宗讓他打吐蕃,他上書分析不能打的原因,拒絕出兵。

    玄宗於是另派他人攻打,結果敗了

    從結果看,王忠嗣是對的,但是,武將是什麼?是皇帝爪牙,只負責行動,不負責思考,皇帝的話不聽,就說明你已經尾大不掉了。

    再看安祿山叛變之後,唐朝平叛之時,

    玄宗讓哥舒翰出兵,哥舒翰卻想著清君側,並且派兵攻打皇帝派來監軍的軍隊,收編了他們。

    這是什麼性質的事?吳楚七國之亂、朱棣造反,可都是打著清君側的口號啊。

    哥舒翰名聲很好,所以沒人覺得他這麼做有什麼問題。

    但如果你是皇帝,你能放心這樣的武將?

    再看跟郭子儀齊名的名將李光弼,

    763年,僕固懷恩忽悠吐蕃攻打大唐,攻陷長安,代宗出逃陝州,讓李光弼勤王,李光弼拒絕,在郭子儀光復後,代宗讓他做東都留守,他又拒絕了,於是代宗召他入朝,他又拒絕了。

    再看僕固懷恩,如果不叛變,他的江湖地位,不會比郭子儀、李光弼差,但是呢?還是叛變了。

    可以看出,在安祿山叛變之前,和叛變之時,唐朝的那些將領就沒幾個聽話的,不聽調遣算好的,伙食不好都能搞個涇源兵變。

    這跟唐朝的制度有關,唐朝玄宗開始,均田制被破壞,相對應的府兵制也瓦解了,而開始募兵制,募兵制的兵終身制,這樣就對上級有很強的人身依附性,而武將又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士兵就成了武將的親兵了,這就慢慢軍閥化了。

    而唐朝的外敵主要是來自西部、北部、東北,如果不給武將權力,就會被外敵吊打。

    王忠嗣之所以可以吊打突厥、吐蕃,並不是因為他有多牛,而是他身兼四鎮節度使,可以統一指揮,

    而如果四鎮節度使是四個人,或者分成三十個人指揮,互不統屬,他們自然不可能擁兵自重了,但是,對抗外敵怎麼辦?

    所以,為了讓他們對抗外敵,同時有東部西部互相牽制,如果安祿山造反了,西部也有二十多萬,可以牽制他,這樣安祿山也會投鼠忌器,但是沒想到,安祿山這麼想不開。

    當然,如果只是安祿山造反,那平叛並不太難,因為安祿山推進到洛陽,就困在那裡了,再也無法推進了,氣的他大罵手下將領,“當初你們忽悠我,跟我說,造反很容易的,結果呢?”

    但是呢?唐朝的那些武將,就沒幾個聽話的,而且一個不高興就造反了,

    所以,皇帝只能派太監、文官去做監軍,或者統一指揮武將,

    綜上,藩鎮割據只是因為武將權力太重,並不是安史之亂導致的,沒有安史之亂,也有藩鎮割據,也有其他人造反的,因為給誰造反的權力,誰都不會老老實實的做忠臣,而真正能善始善終的,只有郭子儀等少數幾個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幼兒園大班識字能力真的沒那麼重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