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糖果媽媽的生活日記

    大家好,我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我吃過孩子的剩飯,那是極少數的,因為我們家那倆孩子吃多少裝多少,從小要跟他說,碗你,是不可以剩飯的,所以啊,我們家兩個孩子吃個飯都吃乾乾淨淨的,這也是一種習慣

  • 2 # 安穩的生活1314

    孩子是怎樣的吃飯方式呢,餵飯還是自己吃?

    餵飯:我們華人大多數家庭傳統還是喜歡“餵飯”,我不同意“餵飯”。吃飯這回事是本能,動物都會的本能,無需強迫,大人有大人的胃口,孩子有孩子的胃口,沒道理允許我們只買自己喜歡吃的菜(挑食),就不允許孩子有不愛吃的飯(挑食)。餵飯,是強迫,沒喂完,就會產生剩飯。如果品相實在糟糕就別吃了。

    自己吃飯:我娃在6個多月開始新增輔食時我就讓她自己嘗試拿勺子喂自己,你怎麼知道她做不到呢?只要家長不怕髒,不嫌麻煩,就可以實施。就這樣一直拿勺子自己吃飯,自己訓練自己,1歲半以後再扔食物就下桌。所以現在自己吃的很好,吃多吃少全看自己,她心裡知道下桌就沒有再吃一口的可能。這樣自己喂自己的方式我會準備一盤一碗。盤是擺在她面前的,碗是放我面前的,提前給娃把飯菜放到碗裡,明確今天預計吃的量,再從碗裡把一點食物放進她面前的盤子裡。這樣她盤子裡總會只有很少的兩口飯。就算娃吃不完,碗裡的是乾淨的,大人可以繼續吃。為什麼娃面前的盤子裡只有少量的兩口飯呢?一是怕放多了娃到處扔浪費,二是當極大豐富時就不珍惜了,沒食慾了。你看哪個皇帝是大胖子?他頓頓能看見滿漢全席,一看就飽了,吃不了幾口。孩子吃飯也一樣,飯碗裡總是“虧乏”狀態,就會數米粒的很認真的吃。還能避免不必要的浪費。

  • 3 # 羊駝媽媽

    很多做父母的應該都吃過自己家孩子的剩飯。如果剩了飯可能會怕浪費就都會被父母吃掉。但是其實我們經常性的這樣做是不好的行為。暫且不說衛生問題,也不說浪不浪費的問題。如果家長總是替孩子把剩飯吃了的話,長久下去可能會養成孩子的不良習慣。

    這樣的話會給孩子潛移默化的造成一定影響,覺得我們吃他們的剩飯是應該的。而且我們不能浪費,而不是他會不會浪費的問題。我們應該從小就給他們知道吃多少盛多少,沒有人會幫你負擔你多的那一份。這樣才能讓孩子避免在長大以後造成自私自利的性格。

    有的家長或許會說那就強讓孩子吃?其實這樣的做法也是不太可取的。如果強硬的讓孩子去吃完,可能會讓孩子產生厭煩的情緒。從此開始牴觸吃飯這件事情,而且如果逼孩子去硬吃這些東西可能也會讓孩子造成肥胖、積食不消化、腹脹,還會影響睡眠。這樣的話就得不償失了。所以我們應該秉承著吃多少拿多少,少次多盛的心態來讓孩子吃飯。

    你想了解的兒童心理、親子關係、兒童成長髮育、家庭教育、母乳餵養、疾病護理,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 4 # 李哈哈兒

    作為媽媽我幾乎是不吃孩子剩飯的。總結了一下,原因有三。

    其一,孩子一般吃飯比較慢,特別是我們家小丫頭,常常從人前吃到人後,第一個開始吃,最後一個吃完。剩下的已是殘羹冷飯,口感及味道都不佳,導致沒有食慾。

    其二,從小要讓孩子懂得吃多少盛多少,儘可能的不要剩飯。如若每次剩飯都有人承包,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習以為常,養成剩飯的壞習慣,亦不懂的珍惜食物。

    其三,我覺得這個對於媽媽們來講最為重要。很多媽媽不願浪費糧食,長期吃孩子的剩飯,導致媽媽吃了雙倍的食物,增加了不必要的體重。

    是否吃孩子剩飯並不是衡量媽媽如何的標準,教育孩子不要剩飯才是媽媽的首要任務!

  • 5 # 嘮叨學姐

    關於孩子的剩飯是吃了還是倒了這個問題,我來說下我的經歷和想法吧!

    第一:在我孃家那邊有這樣一種說法,每一個人一輩子吃多少飯是從生下來命運就定好的!所以一般父母是不允許我們吃寶寶剩飯的!即使孩子吃不完,把它倒掉都可以,但是不能被老的吃掉。小的可以吃老一輩的吃剩下的飯菜。

    第二:如果到別人家去做客的話,小孩有時候加特別多的飯菜到後面又吃不完,然後的話呢,不好意思就會把孩子的剩飯吃掉!

    第三:如果以我為例的話呢,我是不會吃小孩子的剩飯的!就算是自己寶寶我也不會吃,會倒掉!不過在我們家的話,我女兒不吃的東西都給他爸爸吃了,她爸爸從來都不會嫌棄她都會吃掉的!

    第四:分享一下我的一個小故事吧!有一次回孃家,到鄰居家吃飯!她們特別熱情地給我女兒夾菜!後來我女兒不想吃了她們還夾!就說不想吃就給媽媽吃,當時我沒想那麼多,就沒有吃,結果鄰居來了句“你媽媽不吃是不是她嫌棄你啊!”弄得我女兒哇地一下就大哭起來!覺得我嫌棄她!最後沒有辦法,為了收拾這個尷尬的局面我硬著頭皮吃了女兒的剩飯!只此一次

    所以我覺得孩子的剩飯吃了還是倒掉的話具體要看個人情況!反正我大多數都是不吃直接倒掉的!

  • 6 # 膽汁質談育兒

    剩飯有三種。

    鍋裡的剩飯,

    碗裡的剩飯,

    桌上的剩飯。

    最後一個,形同泔水,除了個別心賊大的人,沒幾個人願意吃。

    頭一個,鍋裡的剩飯,我並不排斥。

    孩子的食量和口味總是變來變去。

    高興了多吃一點,不高興少吃一點。

    有時吃著麵條要米飯,有時吃著米飯要稀飯。

    給孩子做飯,要做好幾樣,這個吃一點,那個吃一點,不知不覺就剩下很多飯。

    從貧困年代走過的人,有節約的習慣。

    雖然這些剩飯最終魂歸大海,但是大人臨時保管它一陣,也算是物盡其用。

    但是,對於碗裡的剩飯,我始終不能接受。

    我無法接受的是,那種稀飯裡夾著麵條的固液混合的形態;

    是那種一會兒在嘴裡,一會兒掛在碗邊,然後又撈回去的過程;

    是她一把抓起,一通把玩,一會兒是玩具,一會兒是食物的嬗變。

    對我來說,這口剩飯,要多難看有多那看,要多噁心有多噁心。

    我還是堅持,對於孩子剩下的那麼一口飯,吃了也不能獲得多少營養,乾脆丟掉吧。

    等她長大,我會跟她說,孩子,爸爸沒吃過你的剩飯,等爸爸老了胃口不行了,剩了飯,你不要吃——

    不吃不代表你不孝,因為爸爸消化不好,那口氣,我自己都受不了。

  • 7 # 清純的珍珠

    以前孩子小的時候我餵飯,喂剩的我會吃,現在孩子大了自己吃飯,有時候剩飯我們就不會吃了,不但不會吃孩子的剩飯,鍋裡的剩飯我也基本不吃,都是老公吃,因為我一直在減肥,本來就吃不多點,還吃剩的更沒道理了哈哈

  • 8 # 使用者188778888a

    謝謝邀請!依我看,應該這樣,警惕破窗效應,在孩子的壞行為剛剛露出苗頭的時候,就要及時的給予關注。比如說剩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要去關注,就要表明的態度,也要教會孩子怎麼做的更好,怎麼避免。壞習慣都是日復一日,不斷的重複,然後才養成的。而在剛剛開始時更容易改變。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中這樣寫到:在孩子幼小時,每一個生活細節都可能成為蘊含重大教育意義的時間,兒童教育中無小事,每一件小事都是“大事”,都可以發展為孩子的一個好習慣或壞毛病。當我們知道如何正確解決孩子的剩飯問題時,我們就已經學會了如何改善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就學會了培養的獨立性,我們就學會了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後果,我們學會了對孩子的壞行為保持敏感,不放縱。輕鬆幫助孩子養出更多的好習慣。

  • 9 # 揚揚姐姐的揚揚

    謝邀。這個問題對於我而言,說實話覺得不是什麼問題,隨心就好了。孩子剩飯說明孩子吃飽了,勉強孩子吃完無論是從心理還是生理上都不健康。自己是否吃,如前面所說隨心就好,如何處理取決於是否能給自己帶來舒適的感覺。如果是出於擔心孩子浪費糧食,養成不好習慣,自己想以身作則,那個人認為這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途徑。與其不停的在解決問題,不如考慮如何避免問題的產生。孩子有剩飯發生,分兩種情況:一種家長幫盛多,另一種是孩子自己盛多。後期可少盛,不夠再添,並逐步教會孩子預估自己的食量,避免剩飯多頻次的發生。我一直認為進食是不可以勉強,但教會孩子養成好的習慣是有必要的。最後再強調一下,孩子剩飯是否幫著吃掉,還是隨心較好,雖有可能浪費,但一定範圍內是可以接受的,生活不易,小的舒適感有時很有必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剩女剩男都在等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