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作金石聲
-
2 # Kate的小時光
曾經十分喜歡她的文字,甚至背過她的詩。當時覺得她文詞細膩而驚豔。
但是,讀久了,會發現,她的風格總是那樣的。當然,每個作者肯定會有自己的風格,我並不是說她的風格問題。而是,她所抒發的情感總是讓我有種重疊感。
大概她的文字就是這樣。
我無法去完全的否定她。現在我不再讀她的文章,但她的書還在我的書架裡,我還記得我第一次背下來的她的詩。
自認文學水平不夠,不足以去評價一個作者。只能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就這樣吧。
-
3 # 松果果的最佳友
矯情致死,無病呻吟。
白落梅的書暢銷讓我覺得奇怪,估計是因為很迎合時下“文藝小清新”的風氣。
她的十五本書名,其實可以回答多個無聊到爆的問題:
1,有哪些一見傾心的句子?
花開半季,情暖三生,你是錦瑟,我為流年,時光知味,煙月不知人事改,相思莫相負,月小似眉彎,恨不相逢未剃時……吧啦吧啦。
2,有哪些唯美的古風句子?
答案同上。
3,有哪些適合做QQ簽名的句子?
答案同上。
4,有哪些文采斐然的精短句子?
答案同上。
……
通篇除了堆砌辭藻、漫天意淫,看不出有什麼值得一讀之處。語句華麗得可能自己都找不著北了,適合給初中生當摘抄在小本本上的語錄。
無他,以上。
-
4 # 潯陽鹹魚
白落梅的文學水平,一言以蔽之曰“矯情”。
我們且先來看看她的這本林徽因的傳記《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吧,這本書在噹噹網售賣的時候,毫不臉紅地打上“迄今最唯美、最詩意、最精緻的林徽因傳記”的宣傳語,與某些暢銷書作家動輒“如椽巨筆”“銷量驚爆兩千萬”一樣讓人不得不生敬仰之意,等到翻開書頁,又是這樣的語言:
“林徽因是溫和的,她的性情不曾有太多的放縱,所以也不存在多少破碎。她沒有張愛玲的凌厲,也沒有陸小曼的決絕,亦沒有三毛的放逐。她活得樂觀而執著,堅定又清脆,所以她的生命不驚心亦不招搖,她不曾給別人帶來粗礪的傷害,也不曾被他人所傷。她是那樣的柔婉又堅忍,詩意又真實。紛擾紅塵中,多少人企盼有這樣一位紅顏知己,不需要濃烈相守,只求淡淡相依。”
又或者:
“幾場梅雨,幾卷荷風,江南已是煙水迷離。不知多少人會記得有個女子,曾經走過人間四月天,又與那蓮開的夏季有過相濡以沫的約定。”
初看之下,只是文字上有些矯情罷了——如果僅僅只是這樣,那還不能讓人生出嫌惡來,但若通篇的文字都是這樣,永遠就是“梅雨”“荷花”“紅塵”“感動”“風華”“相守”這些詞彙,不能不讓人懷疑是不是她的詞彙儲備量就只有這麼點。
而且細看之下,她並不只是文字的問題,文字不過是淺層次的,關鍵在於她為什麼選擇了這樣的文字,以及她想借助這樣的文字傳達出什麼。
因為除了上面那些矯情的東西之外,白落梅用了相當多的“我認為”“我想”來臆測林徽因是如何愛著徐志摩的,如何如何愛而不得,如何如何熱烈而傷感,歷史上林徽因對梁從誡的說過徐志摩並非愛著她本人,而是把對愛侶的美好幻想寄託在她身上,如此清醒的林徽因,會是白落梅筆下那個求愛不得的無知少女嗎?
【這也不是真實的林徽因】
顯然,白落梅所抒寫的也並不是林徽因本人,她寫作傳記的目的並非為大眾展示一個真實的林徽因,甚至並非展示一個她心目中的林徽因,而是為了抒發她自己的意淫:一個已婚的男詩人,為了一個曼妙的文學少女要死要活,終於在現實的壓力下一別兩寬,各自傷感,最後再去地下尋覓那沒有結果的愛情。
簡直聞者傷心,見者落淚,既可以滿足偽文青的那點小頹廢,又能展示作者所謂的才情,更能掙得盆滿缽滿,豈不是一舉數得嗎?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何以敢在傳記之中枉顧事實,只顧抒情呢?
-
5 # 草廬居士和散仙陸鴉
唯美主義女性筆調,文字水平尚可,很感性!看過錢鍾書、林語堂、陳忠實等,再來看蕭紅、張愛憐你就會發現,男人的文化水平遠遠超過女人,而且生活積累很厚實,女性的文字往往太感性,既使她們文字很優美,或者故事得感人,但無非是些小兒女之情。再看70後80後90後的作家,文化就更弱了,以自我為中心。但無一不在詞藻上下功夫,什麼安妮寶貝、衛慧再到郭敬明、韓寒,都已談不上文化了,也就是小生意裡的唯美文字吧!他們把文字編成了一個個美麗的花環,看的人迷迷糊糊,等你年長了、有人生閱歷後,就會發現,那全是文字垃圾,垃圾打扮漂亮了,那還是垃圾。
不過,垃圾也是一種寶。何況這麼漂亮唯美的垃圾。重要的是後來的讀書群體,不在乎內涵,只要夠炫夠有視覺衝擊力,沒文化也沒關係!
-
6 # 墨炘
白落梅不是低配版郭敬明麼?
華麗的辭藻堆砌而成,三千字看下來,宛若置身虛幻夢境,不知所云。初高中時挺喜歡她,文筆受她影響挺大的,初二的時候語文老師是個三十左右的年輕老師,模仿她的文章還能得高分,估計語文老師也喜歡她,慢慢的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就不喜歡了,可能長大了吧,哈哈~
看到下面許多人跟我同樣的感受,我想大概是因為白落梅的文字就像絲巾,好看但不具備保暖防寒的作用,只適用於特定的場景,少年時候我們橫衝直撞,不屑於生活,只追求理想中的生活,也許是詩和遠方,也許是這世界的南牆。少年已知的東西少,追求的東西便是隻要它看起來美好就好。
長大後我們經歷過人情冷暖,大世界的糟糕與小世界的無奈,不再單純相信這些“看起來美好的東西”,我們需要溫暖,需要疲憊時得到心靈的慰藉,需要在故事中感同身受,發洩源自於現實世界的脾氣,而白落梅的文字顯然無法滿足這些需求。
之所以說白落梅是低配版的郭敬明,其實郭敬明的文字不吹不黑的話,真的還不錯,雖然邏輯不好,但情緒感染力很強,比現在很多網文作家好多了。
至於文學國學功底是事,我覺得見仁見智吧!傳統文化學者看不上于丹,大眾卻將於丹捧上高座,跨過了基礎專業知識的門檻,每一層級水平的學者有她對應的受眾,陽春白雪,入門門檻略高,評價高受眾少;淺入淺出,也有人相擁而泣;最難的是深入淺出,應當被尊重,被傳播,白落梅就處於這一層級。
-
7 # 遺失的小男孩丶
她在自己的一篇文章裡說:我不喜大海,太過遼闊無邊,不夠靜謐安寧。另一篇文章得出的結論是: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那麼問題來了:她到底喜不喜歡大海?
-
8 # 半如居士
能夠成為暢銷書作家,我想還是有一定原因的。我們可以選擇讀她的書,也可以選擇不去讀她的書。
如果你要黑她,總要說出她文章的不足,評價要深刻、精闢,這樣才會讓人信服。不要望風捕影,更不要嫉賢妒能。
如果你喜歡她,也總要找出她讓人值得稱頌的地方,不要流於表面。
我以為只是我一個人認為白落梅寫的爛,通篇都是沒有用的抒情。我去看了下白落梅的微博,每條都是這種爛抒情,每條下的評論也是粉絲的爛抒情那麼問題來了,請問各位文學功底深厚的人亦或是國學修養高的人,白落梅是真的文學國學功底好嗎?她寫的真的是文學作品嗎?
回覆列表
我來回答。
這個我是有深刻體會的。
就拿我自己來說,高中時在一些雜誌的好詞好句上會看到一些白落梅的語錄,當時就被驚豔了,怎麼說呢,就像突然間溫柔了歲月(矯情一下)。
一連買了好多本她的書,把她的詞句抄下來,再在作文中用上幾句,頓時就感覺x格蹭蹭往上飆,分數也高了不少。可是從沒有一本書我讀完過,同學也是這樣,就只是把寫的很美的詞句抄記下來。為什麼呢?
接下來只是我個人的看法。白落梅和安意如(當初也沒少買她的書)她倆的風格我覺得有些相似,語言方面都比較繾綣纏綿,文章大多數都很華麗,從而顯得內容有些空洞,讓人讀一段時間就會索然無味,更有甚者說是在無病呻吟。我們經常說的就是詞不達意,而我感覺這類文章則是詞有過而意不及。太過華麗反而掩蓋了作者想在文章中想表達的意思,華而不實。
不得不說在文字方面我是很佩服她的,對於情感的處理也很細膩,單獨讀某一句某一段話是非常有感覺的,很容易觸動心絃,和上面我的觀點並沒有矛盾。因為如果整篇文章都這樣,你就會覺得精神迷茫,明明很簡單的道道卻弄的如此複雜。
文章喜動不喜平,簡單一點來說,跌宕起伏的文章才是好文章,而此類文章就有點全程高潮的感覺了,讓讀者感到視覺疲勞。
不得不說對於高中作文來說還是有益的。我身邊知道白落梅和安意如的人不是太多,所以對她的評價我只能說是小眾作家。適當看一些,感受文字的薰陶還是很愜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