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復初
-
2 # 李航解說老子
如果《老子》各章是人的年齡順序,那麼第一章應該對應的是人的第一年,而這一年並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一歲。現在我們習慣使用的一歲是指一週歲到兩週歲之間,實際上是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二年。由此可見,《老子》的章節數目所對應的並不是現在我們使用的週歲,而是中國在西方文化介入之前所習慣使用的虛歲。虛歲所表明的是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年數,例如說一個人虛歲35,就表明這個人正處在他人生的第35個年頭。可見,《老子》的某一章所反映的正是一個人處在這一章的數目所對應的那個年份出現的問題或呈現的特點。
現代醫學清楚地解釋了人的生理成長,但我們對於人的心理成長還是充滿了疑惑。人會在哪個年齡擁有慾望?什麼時候具備邏輯?什麼時段產生社會性?什麼時間心理系統成熟?而在這些功能出現的時候又面臨什麼問題。人的黃金年齡段何時出現,人們能夠把握住這個非凡的階段嗎?依照年齡順序解讀《老子》會為我們解開這些疑惑。
詳見:https://m.toutiaocdn.cn/item/6636969052877095432/?iid=57627743024&app=news_article×tamp=1548078288&group_id=6636969052877095432
-
3 # 北山竹林
記得小時候,在一個老先生那裡,看到老先生在看一本古書,那時還小不識什麼字,問老先生是什麼書,說是道德經,本人從小對書很有興趣,不管什麼書,不管看懂看不懂,見書就翻,等老先生離開一下,就把他的書拿來翻,但見一排排的字,也無標點,也無分章,一本書就是從頭到尾,到現在印象還十分清晰。對道德經一書,本人有一些看法。本經是老子說的,不是他寫的,就是老子給他的弟子講學,弟子把他的話記錄下來,流傳後世。開篇"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實際是開場語,意思是道是可以說可以傳的,但不是隨隨便便就可以聽聞道法的,等於現在的老師上課時說這一堂課非常非常重要,你們要集中精神,認真聽講的意思一樣,是後來的人把它搞到神神秘秘。由於老子的時代中國的文字還未統一,所以他的弟子各人的記錄都不一樣,這樣流傳下來,再加上後人可能有所加減,就形成現在看到的不同的版本。總之,本經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十分巨大的,在人類的文化史上佔有顯眼的位置,這是華人的驕傲。至於重新編排,那是無事找事,道用心悟,透過文字,能悟多少是多少。最後跟年青人說一句,學道學佛是好事,但做人做事也要認真,凡事不能走極端,不要學道就想成仙,學佛就想成佛,人道做好,仙道佛道就成功一半了。
-
4 # 山神001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對這樣的提問有點摸不到頭腦。您的意思是說又出土了一批《道德經》竹簡,它們的排列順序與以前的不同嗎?如果是這樣,還是由專業人員去處理吧。
不管怎樣,我把我喜歡的道德經第一章給您分享一下:
道可道,非常道;
(道是可以說一說的,但與平常人所說的是不同的;)
名可名,非常名。
(我們可以使用道這個名稱,但內含也與眾不同)
無名天地之始,
(天地形成之初是沒有道這個東東的)
有名萬物之母。
(有了道,才造就了萬物)
故以無慾觀其妙,以有欲觀其徼,
(所以以清靜心探究道的內在奧妙,並興致勃勃的觀察外在變化。)
兩者同出異名,
(內在的奧妙和外在的變化都出於道本身,只是名稱不同)
同謂之玄,
(它們都可以說是玄奧的)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探索奧妙背後的奧妙,才走進了奧妙的大門。
-
5 # 趙日金141
《道德經》上下篇,道上,德下。但據網上公佈的帛書本看,德上,道下,應為《德道經》。
關鍵點,《史記老子列傳》中就有兩個不同的說法。
一,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將隱去,強為我著書。”於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
令尹,官職。關令尹喜曰,應為,關口官員令尹高興地說。後人卻解作,姓尹名喜,尹喜說。令尹也好,尹喜也罷,名不見經傳,也許是編《道德經》的人偽託老子之名呢?
二,或曰,老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
“老子亦楚人也”,說明有兩個老子,而這兩個老子都與孔子同時代的人物。
特別指出的是,《道德經》前後予盾之處有許多,不象是一個人所言。如第三章高論“聖人之治,,為無為,無不治”,第十九章卻大論“絕聖棄智,民利百倍”。
-
6 # 湯天德
道德經之所以打亂章節就如人生般:在無序中找有序,所以如果你囫圇吞棗從第一章讀起,你只會得到片斷的小智慧,如果你打破章節用慧眼重新整理,你就能海闊天空。
玆本人以易經之序:無、有、兼、反、行、道的次第重新排列道德經,望能給諸同好另徑之參考:
1.什麼是道。
2.體道修身八要:覺醒、放下、靜重、利他、不爭、去欲、戒盈、隱退。
3.悟道純心七觀:致虛、守拙、守微、玄覽、靜觀、樸素、無為。
4.行道一以貫之:無為
5.什麼是德?
6.玄德顯道之法。
7.道德經雜論:養生觀、軍事觀、自我情懷。
8.道德經最終章。
讀道德經還是需要易經的基礎才能融匯貫通,配合重新編排的順序,就能快速得到領悟。
-
7 # 微道助您創造終生價值
《道德經》的排序有對有不對。其理由:
上篇是《道經》,下篇是《德經》,二者是“道體”與“道用”、主與從的關係。例如所謂“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德經》第二十一章),就說明了“道”是“體”,是主;“德”是“用”,是從。“孔德”即“道用”範圍廣泛,不能違背“道體”,所以叫做“惟道是從”。上篇是《道經》,其中例如第一章、第四章、第六章、第二十五章,屬於“體”,排在《道經》內,是對的;第十七章、第十八章、第十九章、第二十六章,屬於“用”,排在《道經》內,是不對的。下篇是《德經》,其中例如第四十四章、第四十九章、第五十七章、第五十九章,屬於“用”,排在《德經》內,是對的;第四十章、第四十七章、第五十二章、第四十二章,屬於“體”,排在《德經》內,是不對的。所以筆者認為《道德經》的排序有對有不對。
《道德經》重新排序是有可能的,但只能大體劃分,因為有的章節包含“道體”與“道用”。如果能貫徹“孔德之容,惟道是從”的原則,那麼,問題就不大。如能重新排序,有這樣的好處:①分清“道體”與“道用”,可以提高《道德經》的科學研究價值。②可以避免把“道體”與“道用”混為一談,有利於人們讀懂《道德經》,其原理一旦被人們所掌握,可以成為一種加快推動社會歷史進步的重要力量。
嚴正宣告:
-
8 # 道宗秘訣
《道德經》是一部修煉鉅著
《道德經》也是人體與宇宙能量關係的一部著作
生命整體觀念宇宙全息論。道是宇宙物質能量。那麼人體與宇宙又是什麼關係呢?
『成仙成佛』等修行,是完全可以通過後天修煉達到的。《道德經》為政治、軍事、經濟、地理、人文等類別的書籍。因為他在著作中引用大量天、地、人、社會、政治、軍事、經濟的例子來說明人與宇宙的關係。所以這也導致學者、專家、教授們以自己學科的『知見力』解釋老子。不過,若深入探究,就能發現《道德經》內部核心蘊藏著宇宙本源和人體如何獲得這種無比能量的奧秘。我們不能被表面文字所迷,不然會陷入『文字相』當中而出現偏執、偏見,難以自拔。《道德經》原本是修煉典籍。雖然老子很多修煉觀點科學仍然難解,但我們不宣傳迷信,只宣傳真理實相,宣傳宇宙能量與人體功能的真理實相。
-
9 # 滇海無涯
排序有用嗎?朝聞道,夕死可矣。道經重在每一字句的理解,不存在秩序問題。學道者心思窮盡活絡,心常邀虛,茫而無際,也時內省,返照妙意。意常蘊適,心常處虛。不過咱理解是這樣的,但切莫輕易去學,這種修學與人的神經息息相關,一個不謹,恐導致精神失常
-
10 # 書中始有黃金屋
九重八十一步,後人附會之說。老子文自帛書本就已經混亂了。《史記·老子列傳》記載有“著書十五篇”之說,後人關注的很少,然而卻是可信的。通行本81章以先入為主形式進入了你的認知觀念,很難認再可其他版本。章次文句的通順與否,不是以個人感覺而定。蛇有蛇道,獸有獸語,文章有文法邏輯。一些學者已經認知到通行本老子文的章次文句混亂問題,並提出了句群研究的方向。
子文混亂的可能原因有二:一是“韋編三絕”,竹簡散落所致;一是有人故意打亂,或是儒道相爭打擊道家,或是因“邦利器不可以示人”,老子文是“邦利器”。
-
11 # 認理的平頭哥
個人專注道德經一段時間,發現是需要重排,重排對於理解有很大好處。只不過那種排序是本來面目,估計沒有正確答案了,也許在傳世之初就已經被錯排了。所以各種排序只能說誰更好,沒有最好。
本人排序大綱:
還沒想好標題,不敢有誤
-
12 # 頁線442
道德二字包函的是對事物的認識和運用。從本義上講:德是指事物的本質特徵。如馬善跑,牛善耕,這是動物不同的德性。道是指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比如:清明前後,種瓜種豆,這是植物生長執行規律。從這個角度講:德應在前,即認知在前,道在後,瞭解規律在後。因此《道德經》,應為飛《德道經》,更為合理。
回覆列表
沒什麼對不對的,核心的東西不變,順序再變也沒什麼關係,以順序去看核心就會覺得有問題,但是以核心看順序就無所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