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深空電報

    顯然,蘇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抗擊法西斯德國的主要力量。

    自從法國投降後,德軍的西線在事實上已經不再存在,英國退守孤島,僅能在海上或空中亦或是在北非與德軍作戰,雖然在不列顛空戰中給德國空軍造成了重大打擊,但是對於德軍的主要力量並未構成實質損傷,與此同時德國海軍猖獗的狼群讓英國海軍在大西洋反潛戰中一度疲於奔命,而北非的戰場不過是德軍偏師,而且直到阿拉曼之前英軍的戰果事實上並不怎麼樣。

    西西里登陸之前,德軍的主力都可以從容調到東線,從1941年6月22日起,一直到1943年秋天,在歐洲大陸上都是蘇聯在孤軍作戰,而對面除了德國還有義大利、芬蘭、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些僕從國,以及其他被佔領地區所謂的“志願兵”。

    即使僅僅在巴巴羅薩行動期間,德軍在東線參與作戰的部隊也包括了三個集團軍群九個集團軍和四個裝甲叢集,共152個師另兩個旅的兵力,僕從國參戰兵力則有二十九個師另十六個旅的兵力,總計達到一百九十個師,佔了德國路軍的絕大多數兵力,並且集中了三分之二的空軍兵力。

    由於戰爭中可怕的損失德軍還不得不從國內和其他各國佔領區抽調部隊或動員人員組建新部隊以填補東線的無底洞。在整場戰爭期間,東線德軍始終是德軍主力精銳集中的地方,也是大多數德軍的葬身之地。

  • 2 # 世界兵器

    毫無疑問是美國,整個二戰期間盟國百分之七十五的武器都由美國生產和供應。

    現代戰爭打的就是以工業生產為基準的綜合國力,有壓倒性的國力優勢就能所向披靡。歐洲戰場的美軍總是給我們一種不太講究精巧的戰略戰術,只會一味平推的感覺。

    這樣的一種作戰風格恰恰顯示出了美軍絕對的戰場統治力。一個打十個需要好好思考如何取勝,而十個打一個的時候當然不需要動腦子啦。團團圍住,每人踹一腳完事兒。

    從軍火生產上來看,美國佔據絕對優勢

    下面來一組資料,我們來看看美國軍火生產能力究竟有多強!

    歷年飛機產量圖:

    從1943年美國開足馬力生產軍火以後,每年幾乎比後面三國加起來都多。可憐的德國到了1945年只生產了7500架飛機,看這光景給他加多大的光環都無力迴天了。

    再看軍用卡車:

    整個二戰期間,美國生產了238萬輛,英國48萬輛,德國34萬輛,前蘇聯19萬輛。這個,差距有點大啊,美國比這幾個國家加起來還多一倍。

    從基礎資源生產角度來看,美國仍然是首屈一指

    二戰期間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產國,一度佔全世界石油生產量的一半以上。

    以1942年為例,美國生產石油1.9億噸,前蘇聯生產2200萬噸,德國生產1000萬噸(包括用煤炭液化生產的石油)

    最後附二戰期間各國資源生產列表:

    如果說二戰期間美國是用自己的石油淹沒的法西斯陣營,那真是一點都不為過。

    正如那句話說的那樣,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一切戰術都是扯淡。

  • 3 # 歷史系旅法師

    這個問題還用回答嘛……

    居然有人說美國出的物資和錢多就是主力……

    錢和物資算什麼,蘇聯在二戰中死傷三千五百萬人啊,聽著都是血啊,蘇聯當時人口不到兩億啊。

    況且歐洲戰場上美國也不是物資出的最多的……出的最多的還是蘇聯,因為仗基本在蘇聯土地上打,損失的東西可不是多少援助物資能換回來的。

    美國在太平洋戰爭和歐洲戰爭真是出力頗多,傷亡無數,但是要說擊潰德國,蘇聯人可是付出了三千五百萬戰鬥民族的傷亡,法西斯軍隊中最強的數百萬精銳陸軍被蘇聯用人命生生耗光,蘇聯人幾乎是用雙手硬生生的按住了德國這臺瘋狂運轉的戰爭機器。

    總有人說德國以少大多,可是啊,在巴巴羅薩計劃開始之後到諾曼底登陸之前,蘇聯幾乎拼盡全力對抗德國的傾國之兵,而且西班牙派出了藍色軍團,匈牙利在東線3年出兵百萬,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也不停往前線送軍隊,芬蘭和一些外籍部隊也在蘇聯境內戰鬥,對了,還有意呆利的部隊……蘇聯當時真心是以一敵多,就這樣蘇聯還得留下將近100萬軍隊在遠東防禦日本人可能上的進攻。

    情況最危機的時候蘇聯也只從東方調回不足22萬人的部隊,這個數量的生力軍,在莫斯科或者斯大林格勒的絞肉場裡也就能用十幾天……

    你看看這些地圖,都是血啊……

  • 4 # 超然視野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動態的,例如在二戰初期德國沒有入侵蘇聯之前的這段時間裡,抗擊希特勒的主力無疑是英國,這一段時間英國不但成功的牽制了德國的空軍,也因海軍優勢讓德國無法達到快速迫使英國投降的目的,更是德國不敢登入英國作戰的主要牽制力量。

    英國在這一段時間的國際貢獻是讓蘇聯有更多的時間壯大自己的力量,也讓美國意識自己不可能置身事外,開始了擴軍備戰,英國空軍對德國本土和法國工業區的轟炸也讓世界反法西斯國家意識到德國並沒有看起來那麼不可戰勝,堅定了他們繼續抵抗的意志,也動搖了德國統一世界的狂妄野心和自信。

    而當德國閃擊蘇聯後,無疑這一時期蘇聯才是抵抗德國的主力,即使這個時期德國還南下巴爾幹和進軍北非,但和蘇聯戰場上牽制的數百萬德軍對比,那些不過是一場區域性的小規模對抗,蘇聯從早期的節節敗退但後期扭轉戰局並開始反攻,付出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但成功的遏制住德國的進攻並最終攻入德國本土。

    美國是在二戰後期介入歐洲戰場的,從最初的在北非和德國的戰鬥,到攻入歐洲腹地義大利對德國的打擊力度是明顯的,尤其是在諾曼底開闢第二戰場後,更是加速了德國法西斯集團的覆滅的步伐。

    綜合來看,從貢獻和難度上蘇聯是貢獻最多的,其次是英國,最後才是美國。

  • 5 # 戰略論

    無疑是蘇聯!

    首先我們來看一組資料,二戰德軍一共陣亡531萬軍人:對蘇作戰陣亡418萬人(包括俘虜的死亡),義大利戰場陣亡15萬人,西歐戰場陣亡50萬人,非洲戰場陣亡1.3萬人,巴爾幹戰場陣亡10.3萬人。除了東線戰場,其他戰場就算是英美合力完成的,英美盟軍總計殲滅德軍不足77萬人,而蘇軍則整整殲滅了德軍418萬人。誰是真正的抗擊法西斯主力透過這些資料便一目瞭然。

    這裡需要強調的是最德國法西斯最為強盛的時期(1941年至1942年),除了英國在北非吸引德軍非洲軍團不足5萬人外,當然還有德軍海軍力量,剩餘的絕大部分的德軍陸軍是由蘇聯一國苦苦支撐的。蘇軍不僅頂住了德軍的強大進攻,而且殲滅相當數量德軍兵力,尤其是對德軍裝甲部隊的毀滅性打擊(斯大林格勒戰役後,古德里安開始奉希特勒命令開始重組德軍裝甲部隊,實際相當於重建了),使其喪失了發動之前那樣的戰略性的進攻。

    反觀英美盟軍,即使在東線已經陷入僵持後,仍舊不敢冒險從西線登陸,而是選擇從義大利南部登陸,原因便是這裡的防禦力量大部分是戰鬥力很弱的義大利師,只有少數的德國師協防。這一方向上進軍歐洲,無疑不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義大利戰場狹長且多山地,根本不適合投入大規模的兵力,事實上德軍只需要一部分兵力便可以長期阻止盟軍的進攻步伐,而盟軍也始終未能從義大利攻入德國本土,說明盟軍登陸義大利並不能對抗擊法西斯產生戰略性的影響。

    英美盟軍真正起到戰略意義的便是1944年至1945年對德國本土的戰略轟炸和開闢第二戰場的諾曼底登陸了,徹底使德軍陷入失敗,再無勝利的可能。當時德軍其實在東線已經重新奪回坦克等關鍵性兵器的技術優勢,“鐵拳”反坦火箭筒等新型武器也使得德軍擁有了更強的反坦克能力,德軍幻想在擊退盟軍的登陸行動後便集中全部力量同蘇軍在東線進行決戰,迫使蘇軍由於慘重的損失和對英美盟友的失望而最終選擇同德國和談,這也是絕大多數德軍將領的唯一期望。

    諾曼底登陸前大部分的德軍將軍仍舊認為德軍依舊有爭取有限和平的可能,然而在諾曼底登陸後,許多高階將領都已經有了清醒的認識,德軍已經失敗,戰爭應該結束了。尤其到了1945年德軍許多將領不是在思考如何抵擋盟軍的進攻,而是如何趕緊擺脫希特勒的控制,向盟軍投降。

    總得來說,單就蘇軍以一國之力獨自抗擊德國法西斯整整三年之久,硬是打的德國從一開始的全面進攻到後來連單純防禦都兵力不足,所以消滅法西斯之功勞,蘇聯當居首位,毋庸置疑!

  • 6 # jorkie186

    首先謝邀!我們首先分析:第一,抗擊德國的主戰場是在蘇聯,蘇聯人利用人海戰術,廣闊彊土和惡劣天氣,拼盡力氣終於耗盡了德國有生力量,攻克了柏林。第二,美國提供了大量武器裝備和後勤物資,雖然在前期只有少部分最終到達蘇聯,但在中後期北冰洋航線打通了之後,美國物資源源不斷地進入蘇聯,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蘇聯的物資匱乏。第三,美國和英國開闢了第二戰場,透過在西西里登陸,逼使義大利退出軸心國,透過諾曼底登陸,分散了德國軍力,減輕了蘇聯壓力。也加速了納粹德國滅亡。第四,英國在盟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破譯、雷達和噴氣分機技術,同時,英聯邦國家也提供了大量兵源和物產資源。綜上,我認為:如果沒有聯手,單靠蘇美英中任何一個國家是無法戰勝納粹德國的,而從貢獻上說,蘇聯第一,美國第二,英國第三。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體育檢討書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