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存希齋書法

    首先感謝這位朋友的邀請,對於這個問題,我談談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歡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觀點,我們共同討論!

    提到周汝昌先生,我想我們大家無不懷著崇敬的心情,周汝昌先生稱得上是當代一位少有的大家,特別是在紅學,詩詞,書法方面成就斐然。

    轉眼間,周汝昌先生已經去世了很多年了,但是周汝昌先生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每個喜歡《紅樓夢》和“紅學”的人心目中,他是那樣和藹可親!周汝昌先生一生充滿了坎坷,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求學,在艱難的環境下研究“紅學”,周汝昌先生的一生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說清楚的。

    說到周汝昌先生,我們自然想到的就是他的“紅學”研究,但是我們還忽略了一點,就是他的書法,周汝昌先生對於書法是很有研究的,從他發表的一些關於《蘭亭序》的文章和他早年和胡適通訊的字跡就可以看出,他熱愛傳統文化,熱愛書法。

    那麼,周汝昌先生的書法水平如何?有人說他的書法是瘦金體,那麼是這樣的嗎?這就是周汝昌先生的書法作品,從整體來看,確實有些像瘦金體,但是周汝昌先生的書法卻不是瘦金體,因為周汝昌先生是鍾情於王羲之和歐陽詢的書法的,他的書法更像是歐陽詢的行書。周汝昌先生的這些書法只是代表了他個人的一種審美和追求,周汝昌先生的字就像他的人一樣,清瘦而充滿了智慧!這是周汝昌先生早年與胡適的一些通訊,可以從這些字跡看出,周汝昌先生是有很深厚的小楷功底的,他和胡適的通訊都是用小楷寫成的。

    但是周汝昌先生在青年時期,耳朵就失聰了,後來由於用眼過度,眼睛也看不見了,所以這些原因導致了他不能在繼續研究書法,他後來根本就不能寫字了,寫書都是靠兒女們的幫助。

    所以,周汝昌先生的書法很有風格,就和他的人一樣,田蘊章老師也對其做了高度的評價,如果周汝昌先生眼睛沒有壞的話,我想他在書法上會有更大的成就!

  • 2 # 劉社長

    周汝昌先生紅學造詣很深,,紅學大家,百家講壇好像也有去過,不過去的時候年齡已經很大了,深情的一次演講但我覺得他的文章穿透性更強一些,,他對紅學的充分理解和獨特造詣為人稱道,作為研究紅學的學者我來說,我覺得我非常佩服周先生,我主要的研究方向,課題是紅樓夢對古代性文化取向的研究,和紅樓夢裡性暗示對古代文化的結合點,的研究,和紅學裡的藥方對性保健方面的貢獻,,在下不才,不能像周汝昌先生那樣研究的那麼全面,,我只關注某個點,兩腿之間選取一點,百川之中取一瓢,,不才不才,哈哈,哈哈,具體到先生的書法我覺得非常好,透著一股子文人雅士氣,書卷文章氣,有一些瘦金體的痕跡,不過更多的是先生的儒雅之氣,是傳統文人字的典範 非常好,字型精瘦有力,還透著紅學的儒家思想,,,好作品

  • 3 # 金民千祥雲集

    謝謝邀請!對於一代紅學泰斗、宗師級的著名學者周汝昌先生來說,晚輩實在不敢妄言!既然好友相邀,盛情難卻,唯汗顏試說一下淺識,懇望方家和朋友們批評指正!周老在“紅學”研究方面的造詣之高深、貢獻之巨大、成果之豐碩,可謂前無古人,是里程碑似的著名學者!周老對書法的研究,從理論到實踐所用之功和心血不亞於對“紅學”的研究!甚至還要多於“紅學”。觀其書作乃是典型的學者型書法,其氣韻之生動瀟灑,其形質之瘦硬通神,其文化含金量之高無一不和歷代著名文人、學者相頡頏,甚至超越!其書法的理論、神韻、形質的根基,主要還是源自於書聖王羲之一脈之正宗,進而汲取歷代名家之精華,而自然形成了自己獨具風神的面貌!自於說字形的外貌有點像宋徽宗,那隻不過是自然巧合的微似而已,對於一位學貫古今的學者來說,其研究範圍是廣泛、精微、深刻的,其作品的外表和內在,至於流露出某家的形神來,那是必然的現象,而不能就此而斷定其專學某一家或某一人,自古凡是成就菲然的大家宗師,其學問無一不是博採眾長而自成一家者!

  • 4 # 踩單車走天崖

    個人認為他的書法也是有一定的功底和書法能力.他的瘦金也是比較有功力.與古代瘦金體的始祖宋徽宗所比當然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 5 # 皛舒

    周汝昌先生堪稱上世紀中國之大儒。在紅學方面的研究,屬於國寶級人物。但他不是書法家,書法能有如此造詣,真是令人欽佩。

    他的書法,的確有“瘦金”之風,又有自己獨特的書法魅力。

  • 6 # 夜觀影視

    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書法特點,這都是大書法家的長處。從古到今你可以看看書法界大老的書法,都不相同,但都是國寶

  • 7 # 船橫秋水

    看似瘦金體,但是,裡面含有周老先生自己獨有的風格,其實每一個書法愛好者,在臨摹後,都會多少摻雜一些自己獨有的風格

  • 8 # 翰墨今香

    周汝昌曾經先生自述,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周老在少年時就被土匪綁票。求學時期多次經歷失學和逃難,荒廢十多年青春。三十歲左右因耳疾,已經依靠助聽器生活。不久視網膜脫落。在眼盲耳聾的情況下,堅持學習研究。一生著作等身。記得有一會,在電視節目上,看到周老說著說著就偏離了鏡頭。工作人員上前扶正他身體朝向。據說周老用鋼筆寫作時,沒墨水了都不知道,還在繼續寫。所以周先生是一位真正值得敬佩的老一輩學者。

    周先生因為在文史方面的學問非常紮實,因此他對很多書法理論的解讀,也有自己非常獨到的見解。例如古代書法技法中有“錐畫沙”一說,現代人對這種說法的理解就是錐子在沙子上寫字的效果。而周先生透過文學常識對這種說法進行了新的解讀。“沙”字經常出現在古代詩詞中,這個“沙”不是我們平常理解的鬆散的沙子,而是指的是河水邊的細淤泥形成的溼地。鬆散的沙子用錐寫字是沒有筆鋒的,而用錐子在這種細膩的溼地上寫字時則鋒芒畢露。這是對錐畫沙的認識。

    另外先生認為古代的碑刻書法,可以說是書法芒角史,晉唐書法大家寫字轉折稜角分明,而碑刻由於風化和人為的損壞,使得芒角的缺失,讓人對古人用筆產生了一定的誤解。

    正是由於對古代書法的理解,使得周先生的書法顯得更加瘦硬,因為古人也講究“書貴瘦硬始通神”。

  • 9 # 書法魅影

    周汝昌老先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學者!被譽為“紅學泰斗”,一生也出版過很多名著專輯,值得敬佩。

    其一怪:

    周汝昌老先生的書法筆筆露鋒,無一筆藏鋒。露鋒本身就不符合書法傳統的審美觀念,古人一直講,做人做事都要含蓄委婉,不得過於張揚,在書法當中就是不要過於露鋒,甚至要筆筆藏鋒,偉大的王羲之就能在看似露鋒的筆法中寫出藏鋒的韻味。自古以來,無論什麼書體都講究藏鋒!

    都說瘦金體過於露鋒,這話沒錯,歷代名家不推崇瘦金體就是這個原因,瘦金體雖好看,但是不能輕易去學!學多了就可能如下面的字(周汝昌),筆畫偏弱。

    顯然,周汝昌先生的字學習瘦金體的時候,忽略了這一點:瘦而不薄!

    “至瘦而不失其肉”是瘦金體的最大亮點。

    其二怪:

    周汝昌先生有些偏鋒之筆,雖然並不多,但是這種用筆是不可取的,特別是在小字中尤為明顯。

    偏鋒用筆的一大特點就是粗細一致,或者說不夠圓,筆畫的輪廓極其平滑。

  • 10 # 家國情懷蘊通

    我認為:周汝昌先生書法融合了王羲之蘭亭序和歐陽詢筆法和結構 不屬於瘦金體。周汝昌先生書法歷程為:幼少年學歐筆法一20歲後致力唐人寫經一後深研蘭亭。平生作書多行草,橫逸飛動、筆筆不苟、使轉暢麗、作草若真。周汝昌先生一生致力於治學,語言、詩詞、書法研究;為人謙恭一生淡泊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什麼樣的腿型最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