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趙佃璽民俗藝術博物館

    元代其實是個偉大的時代。儘管瑕不掩瑜,比如民族的劃分,階級的敵視,內部的許多矛盾……但是對於後世國家版圖的擴大,對於蒙藏地區的治理,對於行政區劃的穩定……都還是有貢獻的。另外,能夠國家統一近百年,也是毋庸置疑的。

    至於後世對元代的評價,主要還是明朝對其評價不高。並且許多元代史料在明代遭到毀壞。還有明代和蒙古諸部一直戰爭不斷,蒙古也沒有儲存史料的傳統。結果有關元朝的研究也就停滯,甚至某些方面成了絕學。

  • 2 # 歷史風物誌

    永遠記住“易代修史”這四個字,要知道元史的詳細資料,就需要貫穿元、明兩朝的歷史了。我們現在瞭解元朝的歷史,主要靠的是朱元璋下令編修的二十四史之一的《元史》,而《元史》的資料、素材主要來源是《元實錄》、《元經世大典》兩部元代時期的著作。所以我們可以來了解一下這兩部著作,看看是否能在其中找到蛛絲馬跡。

    其一、原始資料粗略

    1367年徐達攻克元大都(北京一帶),取得了《元實錄》、《元經世大典》兩部著作,後來運送到南京,1369年朱元璋第一次下令修《元史》,在《明史》中對這兩部著作的描述如下:

    是以前局之史,既有十三朝實錄,又有此書可以參稽,而一時纂修諸公,如胡仲申、陶中立、趙伯友、趙子常、徐大年輩皆有史才史學,廑而成書。至若順帝三十六年之事,既無實錄可據,又無參稽之書,惟憑採訪以足成之,竊恐事未必核也,言未必馴也,首尾未必穿貫也。

    前局說的就是元朝,元朝和其他的朝代不同,不怎麼著作當代史記錄,沒有設日常記錄、起居注之類的文字記載,元朝一共十五個皇帝,而《元實錄》中也僅僅記錄了十三個皇帝,再就是《元實錄》是沒有大臣的傳記的,只是在其中少量的記載了部分后妃、功臣的列傳。《元經世大典》記載的是元代的典章制度等歷史資訊,成書與1331年,而元朝亡於1368年,後面三十多年是資料缺失,所以元朝歷史的原始資料就不是很完整。朱元璋第一次下令修元朝歷史的時候,因為去缺少原始資料,不得不停止修史工作,並派人收集史料(究竟是收集還是修改什麼就值得懷疑了),《元實錄》中缺少的是天順帝、元惠宗兩個皇帝的實錄,而惠宗又被朱元璋尊為順皇帝,這是巧合嗎?

    朱元璋生於1328年,而元順帝同年駕崩,惠宗就更不用說了,朱元璋正是在他治下起義的,如果說惠宗是因為朝局動盪,無心記錄“惠宗實錄”,但天順帝距元朝滅亡還有數十年,他之後的文宗、明宗、寧宗都記錄進了《元實錄》,所以很可能“天順帝實錄”並不是沒有修,而是被遺失或銷燬。總而言之,《元史》的原材料就不完整,或者說不符合明朝修史的尺度。

    其二、《元史》總編輯宋濂

    1369年朱元璋第一次修《元史》安排的是宋濂、王禕位Quattroporte官,可以理解就是總編輯,另外號稱徵集山林遺逸之士汪寇寬、胡翰、宋僖等十五人為纂修官,這十五人之中不乏有元朝的舊吏,同年八月份稱完成《元史》大部分的編修,剩餘的是因為史料不足,不能繼續。但第二年二月朱元璋再次下詔重修《元史》,雖然Quattroporte官仍然是宋濂、王禕,但纂修官來了個大換血,原來參與編修的十五人一個都沒有留,先是缺“天順帝實錄”,再換編修團隊,這顯得有些不符合常理,首先既然之前的大多是山林遺逸之士,說明不是要職人員,僅過去四個月左右,就都安排出去了?正常情況下,第一波人熟悉原來編修的框架和修書風格,用他們不是更合理嗎?即便要換也不會全換吧。偏偏總編輯沒換,所以瞭解一下宋濂的生平發現,《明史》記載宋濂是明朝名人方孝孺的老師,按方孝孺迂腐的那股固執勁,宋濂估計也該是如此,而宋濂曾受元順帝(惠宗)的邀請任翰林院編修,但他以養父母為由拒絕了,沒多久就進入了朱元璋的麾下,可見他對元朝是存在偏見的,這樣一位總編輯,真的保證的了《元史》的公正嗎?

    其三、文化不同

    元朝統轄中原一帶以來,他們內部就一直在糾結到底是保持蒙元文化還是吸納漢文化,這個話題在當時甚至上升到鬥爭的層面,但總歸是拖慢了蒙元、中原文化融合的的步驟,很多的官方文獻、史料都還是蒙文,而且先後用的畏兀、八思巴兩種蒙文,這都給《元史》的修撰帶來困難,翻譯文字有時候是差之毫釐謬以千里。明朝當代都對《元史》存疑,如謝縉的《元史正誤》、朱右的《元史拾遺》等。《元史》是二十四史中最被人詬病的一部史,清代學者汪輝祖的《元史本證》指出《元史》3700多處錯誤,例如速不臺、雪不臺本就是同一個人,但是卻有兩篇列傳(卷一百二十一·列傳第八、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九),還有完者都、完者拔都一人兩傳,這主要是因為譯名不同導致的。而且清代發現西方大量關於蒙元的書,和明朝修撰的《元史》比較,有的更為豐富。

    回到問題,元朝資料少主要是因為原始資料少,而且很有可能明朝“動過刀子”,加上文化不同許多估計不夠明朝的“播出標準”,所以沒能記入《元史》,後來估計是大部分入了《永樂大典》,原件沒有得到更好的保護,除了少量存世之外,大部分都遺失,而《永樂大典》又曾遭遇打擊,存世的少之又少,所以元朝當代的資料詳細記錄丟的丟、毀的毀,甚至是改的改,自然而然的難以找尋。

    ※※※※※※END※※※※※※

    參考資料:《元史》、《明史》、《元史本證》

  • 3 # 歷史秘籍

    首先,原始資料是粗略的。

    1367年,徐達攻克元都(北京地區)時,獲得了《袁石魯》和《袁靜是大典》兩部作品,後運往南京。1369年,朱元璋第一次下令修訂“元氏”。“明史”對這兩部作品的描述如下:

    這是上一局的歷史。這裡不僅有十三朝的記載,還有一本可以查閱的書。當時的編撰者胡仲深、陶仲禮、趙伯佑、趙子暢、徐大年等都有歷史才華,都編成了一本書。至於舜帝三十六年的一生,既沒有實錄,也沒有藏書,但採訪就足夠了。我擔心事情可能不是核的,語言可能不會馴服,開頭和結尾可能不會一致。

    前局表示,元代與其他朝代的不同之處在於,對當代史記錄的著述不多,也沒有日誌、齊聚珠等文字記載。元代共有15位帝王,《元石魯》記載的帝王只有13位。此外,袁石魯沒有大臣傳記,但只記載了一些皇后和英雄的傳記。《袁靜是大典》記載了元代律令等歷史資訊,完成於1331年。然而,元朝死於1368年,三十多年來一直缺乏資料。

    因此,元代歷史的原始資料並不十分完整。當朱元璋第一次下令修復元朝歷史時,由於缺乏原始資料,他不得不停止修復歷史的工作。他還派人收集歷史資料(是否收集或修改值得懷疑)。元石魯所缺的是天順帝和徽宗的記載,而徽宗則被朱元璋尊崇為舜帝。這是巧合嗎?

    朱元璋生於1328年,袁舜迪同年去世,更不用說惠宗了。朱元璋在他手下起義。如果說徽宗沒有因為北韓政府的動盪而記錄《徽宗實錄》,但天順皇帝距離元朝滅亡還有幾十年的時間。他後來的文宗、明宗、寧宗都記載在《元石魯》中,很可能是《天順帝石魯》沒有修改,而是丟失或毀掉了。總之,元氏的原料不全,或者不符合明代的標準。

    二、《元史》主編宋煉。

    1369年,朱元璋安排宋煉、王謙主編對“元史”進行第一次修訂。此外,他還聲稱收藏了王口寬、胡涵、宋希等15位編輯,他們都是山林中的傑出學者。其中有一些元朝的老官。同年8月,他說他已經完成了元史的大部分編纂工作。其餘的是由於史料不足,無法繼續下去。然而,次年2月,朱元璋又頒佈法令重建《元史》。雖然執行長仍然是宋煉和王濤,但編輯官做出了很大的改變。

    原來參與剪輯的15個人沒有留下。他們先是缺少《天順大帝實錄》,然後更換了編輯團隊。這似乎有點不理智。首先,由於以前的人大多是離開家在山裡的人,這表明他們不是關鍵人員,都是在過去四個多月裡被驅逐的。正常情況下,第一波人熟悉圖書編輯的原有框架和風格。使用它們不是更合理嗎?即使你想改變

  • 4 # 小緒7782

    人家蒙古人不說漢語、不寫漢字,不遵守漢文化,而且蒙元皇室還使用了一種非常膈應的文字——八思巴文,它們的歷史本就記得少,再加上這麼難懂的文字,資料少也就不奇怪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把西醫認定為,百病包治的人,是什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