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玄之大雨小水
-
2 # 靖逸軒主
不吹不黑,公平公正和您聊聊相聲。毫不客氣的說,郭德綱的成名史就是一部經典的勵志大片,他的故事足以激勵當今為夢想而奮鬥的年輕人!
郭德綱自幼學習相聲,為了心中的夢想,曾經三次闖蕩北京城。1988年年僅15歲的郭德綱從天津來到北京,報考全總文工團的說唱團,結果待了不到一年,就被辭退。後來不甘心失敗的郭德綱第二次來到北京,但是因為找不到收留他的單位,被迫再次返回天津。1995年,懷著破釜沉舟信念的郭德綱,第三次來到北京,這一次他從最底層做起,給劇團跑龍套、做劇務、當編劇、打雜、幹零工,只要給錢,什麼都幹。但是再苦再累再難,郭德綱一直堅持寫相聲。直到與李菁、張文順成立了北京相聲大會。
郭德綱在北京拜師學藝期間,吃太多的苦,受了太多的罪,每當夜幕降臨的時候,別人都早早回到溫暖的家,而他仍舊站在空蕩蕩的舞臺上反覆練習新學的段子,直到練得嗓子有些嘶啞,舌頭不住地打顫才停下來。那時的郭德綱整整一年,沒看過一場電影,沒逛過一次街,甚至沒好好睡過一覺。
郭德綱用這短短的一年,就能將600多個傳統段子收放自如地表演了出來。但也許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郭德綱的努力並沒有給他帶來好運,失敗一次次降臨,成功成了遙不可及的目標。默默耕耘、無人問津的日子過得異常苦悶。
郭德綱曾經為了省公交車錢,步行從北京天橋回到大興的出租屋,也曾經賣掉傳呼機,買了兩個饅頭和幾包感冒藥,還曾經因為重感冒被搭檔攙扶著上舞臺。但是所有的苦難,並沒有擊垮郭德綱,他硬是靠著這股倔勁,厚積薄發在競爭激烈的北京站穩了腳跟,並且在網路上漸漸走紅。
幾年之後,當郭德綱得知侯耀文想收他為徒的時候。他居然讓搭檔于謙打自己兩下。于謙扇了他兩耳光,他的眼淚忽地落了下來,兩個大男人緊緊抱在一起,孩子一樣放聲大哭起來。多年之後談起這些心酸往事,郭德綱已經淡然,他自言是下雨天沒傘的孩子,為了不被澆透,只能拼命奔跑。Sunny總在風雨後,沒有人能隨隨便便就會成功,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會有一段心酸的奮鬥史,每一段奮鬥史也都是一部勵志大片。
-
3 # 穩定獲利
看到這個問題,我想起了吳京主演的電視劇《太極宗師》,1997年在電視臺播出,當時幾乎是萬人空巷,得到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劇裡講了一個流落京城想拜師學藝的窮小子楊昱乾,到河南甘縣陳家堡拜太極高手陳正英為師,因為陳氏太極有傳男不傳女和功夫不外傳的祖訓,陳正英一口拒絕了楊昱乾拜師的請求,並將楊昱乾趕出陳家堡。楊昱乾為了能學習太極拳,偷師學藝,最後深深地感動了陳正英,破例收他為徒。最精彩的是楊昱乾和榮親王府裡守塔的七位高手對決(像不像李小龍的死亡遊戲裡的情節),和八卦掌的董漢成的幾番大戰不分勝負,看的觀眾如痴如醉。楊昱乾在京城開設武館,將楊氏太極發揚光大,楊昱乾更將孝、悌、忠、信、仁、義、禮、智,這些華人傳統的美德發揮得淋漓盡致,令楊昱乾成為“楊家太極”一代宗師。
現在的吳京憑藉《戰狼》2攀上了事業的又一高峰,可誰又知他背後受了多少苦,忍受了多少寂寞。在香港打拼,只能給人做配角,《殺破狼》裡和甄子丹對打的殺手,驚豔了多少觀眾。吳京說他在香港的每一個孤寂的夜晚都是郭德綱的相聲陪他度過的,所以現在吳京和德雲社走的很近。
說了這麼多吳京,無非想引出郭德綱,郭德綱現在舉手投足之間很有一代相聲宗師的風範,那修養、那氣質、那個氣場不是一般人身上能看到的。吳京是電視劇版的一代太極宗師,郭德綱就是現實版的一代相聲宗師。
現在郭德綱可以算的上是功成名就了,德雲社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培養了一批說相聲的後備力量,捧紅了岳雲鵬、郭麒麟等一眾明星,還不忘提攜全國其他相聲團體,用《相聲有新人》這個平臺,給他們提供露臉的機會,在全國關眾面前做了宣傳。郭德綱是真心想讓這個行業繁榮,使相聲在這個時代能百花齊放,上對得住祖宗,下對得住觀眾,可謂用心良苦。
郭德綱出生於1973年,1988年離開天津第一次闖北京,報考全國總工會文工團,進入文工團後,只能做個臨時工,沒有登臺的機會,給了他個檢場的工作,其實就是打雜的。《我要上春晚》就是描述他那個時候的真實生活,那個時候的郭德綱每天入不敷出,在北京也沒人幫他,想掙錢,改善生活是那個時候郭德綱每天都在想的事,就是在北京要生存。
九十年代末,郭德綱又來到北京,在大興、通州、房山一帶的平房租房住,雖然房租便宜,但還是時常繳不起房租,經常被房東堵著大門罵,他躲在房裡不敢出聲。當時演出完人家不給工錢,兜裡連座公交車的錢都沒有,只好走回家;感冒的時候,沒有錢買藥,只好把BP機賣了買藥吃。郭德綱在走紅前糟了很多罪,但是機會是給又準備的人的。一個歷史性的機遇改變了他的一生:建國之後,侯寶林大師為了能讓相聲登上大雅之堂,和老舍先生成立了相聲改革小組,把相聲裡有關倫理、男女之間和封建迷信之類的搞笑包袱一律刪掉,這樣相聲變得乾乾淨淨的,在社會主義文藝陣地紮下根,火了起來。侯寶林確定了這樣一條路線後,馬季、姜昆這一脈都是按這條路線傳下來的,是積極向上的,但是這樣一來,很多傳統相聲中很多很有生命力的包袱也就沒了。郭德綱由於在小劇場裡演,沒有這些禁忌,把傳統相聲當中一些經典段子做了改良,加進了現代的接地氣的一些包袱,迅速獲得了人們的喜愛,加上當時媒體和網路的傳播,大家覺得相聲是貼近我們生活的,是可以給大家帶來歡笑的。這個歷史機遇使郭德綱在2005年後開始走紅。
這些年郭德綱經歷的是是非非,與很多人的口水戰和官司,大家都很清楚,孰對孰錯隨著時間的推移,真像也逐漸浮出水面。現在的郭德綱已經不是當時闖蕩京城的窮小子,功成名就後帶動相聲行業發展,培養更多的相聲人才,發揚相聲事業,郭德綱走在成為一代相聲宗師的路上,我們拭目以待。希望有更多的讀者和我分享你的觀點,謝謝!
-
4 # 雷雷不急
算勵志,畢竟人家成功了,把相聲帶到了新的高度,讓更多的人知道相聲,喜歡聽相聲,如果沒有郭德綱,相聲估計早就沒人聽了,這是他的功績。
三進北京後,在北京為租房因交不起房租,而被房東堵在屋裡砸門罵街,只能晚上偷偷的翻牆買點東西。生病了沒錢買藥,把心愛的bb機賣了買包子吃,說好的演滿一個月給錢,到期沒有給錢,只能再接著演,才能給錢。這樣的事情很多,就不一一列舉了,這段時間家裡親戚還以為這個孩子丟了呢。當時的郭德綱很苦的,在後來和人一起在茶樓說相聲,計劃在三十歲之前,如果還不賺錢就轉行開餃子館,說相聲當副業,結果在三十歲前郭德綱成功了,能賺錢了,周圍有幾個固定的演員了,
在2004年,郭德綱三十一二歲,拜了侯耀文為師,零五年和零六年的郭德綱和德雲社就非常紅了,人紅了麻煩也來了,先後被兒童時的玩伴和老師起訴,期間得到了侯耀文的鼎力相助,使得郭德綱度過難關。零七年,侯耀文逝世,又因為遺產案,和侯耀華交惡,結果是郭德綱得到了好名聲,卻深深的得罪了曾經的二大爺侯耀華,這兩年還有件藏秘排油事件,被各種起訴。零八年王文林和徐德亮退社,並且反目,當然了這在郭德綱的人生中不算什麼事,當時還表態在未來50年都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兩年後就出現了核心成員出走,實力打臉。一零年,圈地打記者,和北京電視臺交惡,被北京電視臺封殺,李菁和何雲偉退社。一一年和姜昆交惡,罵其是太監,暗諷姜昆江郎才盡,和主流相聲的主要演員徹底鬧翻。一三年,北京電視臺臺長去世,郭德綱寫打油詩送喜字,犯了眾怒。一六年,公佈家譜開除何曹二人,隨後和曹開戰。一七年,侯耀華計劃要把清理門戶,意在開除郭德綱,最後不了了之。
從以上可以看出郭德綱從一個溫飽問題都難以解決的人到現在的相聲的權威人物,可以說是勵志的人物,一個平常人都很難經歷這麼多事,在多次瀕臨滅絕的情況下,還能起死回生,很少人能夠做到,即使期間也有很多不出彩的地方,但最後依然站在舞臺上,享受這掌聲。
-
5 # 塵垚4
當然是勵志。凡是有正式工作的,走體制內路徑的人,或屬富二代官二代繼二代的人,沒人能體會得到郭德綱當年的冏迫,也沒人想用自己的實踐去複製郭德綱的經歷。在看著別人成功的輝煌後,腦殘似的發出一句“你覺得郭德綱的坎坷經歷算勵志嗎?”的狗屁提問!奶奶滴,如誰敢說不是,就讓他重新嘗試一下郭德綱啃窩頭喝涼水房主逼房租,而自己空有一身本事就是換不來錢的艱辛歲月。
回覆列表
郭德綱這就算勵志?那趙本山、潘長江誰不勵志了?其實真正能擔當上勵志兩個字的在喜劇界唯有陳佩斯一人,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