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有知社

    自秦漢以來,孔子作為中國的“文聖”,其地位二千餘年未曾有過動搖。而與“文聖”相對應的“武聖”,卻屢經更替,在中國的歷史上前後有3位影響較深的“武聖”。

    第一位,姜太公。在唐宋以前,列代都是以姜太公為武聖,主祀武廟。姜太公是中國有史記載以來的最早兵家,其武功極盛,輔佐周文王、周武王“興周滅商”。由於“周滅商”是以“小邦克大邦”,東方的夷商勢力仍然十分強大,周人的統治並不穩固。故而,封建諸侯,以作周王室的屏藩。

    而姜太公最善於兵事,且與周王室的關係最為親密(姜太公為文王之師、武王之岳丈、成王之外公)。故而,姜太公最為周王室所倚重,其被封在了齊國,成為了齊國的始封君。更為重要的是,姜太公被賦予了在東方的征伐之權(史載..及周成王少時,管蔡作亂,淮夷畔周,乃使召康公命太公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五侯九伯,實得徵之。”齊由此得征伐,為大國。),姜太公對周王室的政權穩固,作出了巨大的貢獻。而這姜太公被賜予的征伐之權,也一直被齊國所繼承,至春秋時期,齊桓公能率先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幟,併成為了“春秋首霸”,其法理依據也源於此。

    第二位,岳飛。岳飛是中國最家喻戶曉、耳熟能詳的民族英雄。雖然,岳飛在歷史上的真實戰績並不如普通民眾意想中的那麼輝煌。但是,岳飛作為南宋中興四將之中最傑出的將領,在大宋王朝最為風雨飄搖的時期,能讓趙構守半壁河山於江南,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宋元時期,漢人多遭異族欺凌,苦不堪言。故而,抵抗外族侵略、抗擊異族殘暴的民族英雄岳飛,便常常被百姓們所追憶,漸而成為了漢人內心中的“保護神”。所以,岳飛也就漸漸地取代了年代久遠的姜太公,而成為了新的“武聖”。而明朝又是靠驅除異族才有的江山,而北方的遊牧民族勢力也一直是大明王朝的巨大威脅。故而,有抗擊異族“標籤”的岳飛在明朝,也自然備受民間與官方的推崇。

    第三位,關羽。關羽在其死後的很長時期內,其地位並不高。關羽可以說是三位武聖中,武功(戰績)最差的一位,關羽一生中最顯赫的戰績就是“水淹七軍”、“威震華夏”了。但這“威震華夏”的攻績不但沒有為蜀漢落到半點實處,反而不久連其荊州大本營也給弄丟了,蜀漢的疆域幾乎丟了一半。

    再則,“威震華夏”也只是一種誇張的說法,關羽所攻擊的襄陽、樊城等地,按東漢的行政區劃來說,本就屬於荊州的範圍之內。只是襄陽、樊城之地已屬中原之地,故言其威震華夏了,實則關羽的攻擊範圍並沒有逾出荊州之地。曹操說要遷都也不過是出於政治安全上面的考慮,並不是說曹操已經被關羽打得元氣大傷了。

    後主劉禪給他的這位關二叔,上的諡號為“壯繆”,就有“言過其實”的意思。那麼大的荊州讓“關二叔”給丟了,能不讓劉禪心生埋怨嗎?關羽的聲名鵲起,其實是受宋元話本小說、《三國演義》等在民間廣泛流傳的影響。民間推崇關羽的“忠義”,故而也反饋到了官方。至明朝中後期,關羽與岳飛的地位就基本持平。

    而到了清朝,由於岳飛身上的抗金的標籤,而滿清又自認金人為其祖先,宣揚岳飛的話也就自掘墳墓了。所以滿清官方也就很自然地抬關羽而壓岳飛,關羽的地位被抬的越高就越能沖淡化漢人對岳飛的記憶。所以,關羽作為“武聖”的地位也就一枝獨秀了,以致關帝廟是越來越多,而嶽王廟卻越來越被廢棄了,關羽是笑到了最後。當然,這背後也是有實在的贏家在操控的結果。

  • 2 # 巖巖說史

    第一、武聖,最早被稱為“武聖”的不是我們常說的關羽,而是姜子牙,唐朝時被稱為“武成王”,尊稱“武聖”。“武廟十哲”中,姜子牙坐鎮中央,左右分別祭祀十位優秀戰將。宋代之後,由於理學發展,關羽地位提高,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所以,“武聖”既可以說是姜子牙也可以說是關羽,不過,關羽名氣更大一些。至少在民眾中是如此。

    第二、文聖,史上被稱為“文聖”的,總計有三位,即是周公、孔子、歐陽修。周公,輔佐成王,制禮作樂,奠定了禮儀文化之基礎;孔子,進一步發揚周公禮樂精神,並將其道德倫理化;歐陽修則是寫散文比較厲害,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編寫《新唐書》、《醉翁亭記》,大夥現在都還學他文章。不過,現在大夥都以為“文聖”就是孔子,畢竟此人歷史上出鏡率太高。

    第三、兵聖,肯定就是大名鼎鼎的孫武了,無人可以與之爭鋒,且不說他帶兵橫掃楚國,就憑藉他那部《孫子兵法》,足以奠定他在兵家史上之地位。如今的《孫子兵法》,在政治、經濟、軍事、哲學、思想、文化等領域廣為應用,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德文、日文,其影響力可想而知。就此而言,“兵聖”稱號,非孫武不可,沒人敢跟他搶。

    第四、詩聖,不是我們以為的李白,此人是“詩仙”,不是“詩聖”,杜甫才是公認的“詩聖”, 他寫的《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至今仍是中學教材之讀物。當然,之所以說他是“詩聖”,主要是杜甫的詩歌是現實主義代表作,反映民間疾苦,是唐王朝由盛轉衰之見證者。魯迅對其評價:“杜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一語道出杜甫其人,其詩之魅力。

    第五、畫聖,唐代著名畫家吳道子,此人精通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鳥獸、草木、樓閣等畫作,尤精於佛道、人物堪稱“畫聖”。其代表作《送子天王圖》如今是中學歷史教材文化史學模組必備品。 蘇軾評價:“橫斜平直,各相乘除,得自然之數,不差毫末。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所謂遊刃餘地,運斤成風,蓋古今一人而已。”一語道出吳道子繪畫藝術之高超。

    第六、茶聖,許多人都喜歡喝茶,也都知道日本有“茶道”文化。其實,日本的茶文化是從中國引進,並非“中國產”。南北朝時期,中原開始流行飲茶,唐朝時風氣更濃,但將茶飲出了“道”,主要得益於陸羽,此人對飲茶十分痴迷,還寫下飲茶代表作《茶經》,因之被稱為“茶聖”。《新唐書·陸羽傳》記:“羽嗜茶,著經三篇,言茶之原、之法、之具尤備,天下益知飲茶矣。”

    第七、酒聖,華人同樣喜歡“飲酒”,慶祝儀式、逢年過節、朋友聚會,沒有酒肯定不行。劉伶,大夥所熟知的“醉侯”,對酒十分痴迷,天生就是為了酒而活著。但是,劉伶不是“酒聖”,因為有一人更厲害,即是杜康。此人是商朝帝王,卻對釀酒有著濃厚興趣,釀酒技術也十分高超,梟雄曹操在《短歌行》中有句詩:“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對其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八、醫聖,也許大夥會認為該榮譽稱號必定屬於華佗,其實不是,華佗是“神醫”,並非“醫聖”。那麼,誰人堪稱“醫聖”呢?即是東漢名醫張仲景,因為他寫下一部著名醫學論著《傷寒雜病論》,這是中國第一部從理論到實踐、確立辨證論治法則的醫學專著;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藥的理論基礎。

  • 3 # 小桔子成長樹

    文聖是孔子,但是武聖就不止一個了。在中國歷史上,武聖一共有三位,分為三任:

    第一任武聖是姜太公——姜子牙。他之所以成為武聖,是因為他輔佐周文王、周武王平定天下,為周王朝奠定了千秋基業。姜太公正式封號建廟是在唐太宗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尊姜太公為武聖;唐肅宗李亨在位時期,設立武廟,追封姜太公為武成王。

    中國歷史上第二任武聖是岳飛,岳飛是家喻戶曉的民族大英雄,一生鐵馬金戈,精忠報國,是中華民族千秋萬代敬仰的人物。岳飛正是冊封武聖是在明神宗年間。明神宗朱翊鈞在位時期,追封岳飛為嶽聖帝君,又同時追封關羽為關聖帝君。所以這個時期的武聖一共有兩位:岳飛、關羽共同擔當。但是這個時候不設專門的武廟了。

    第三任武聖就是關羽關二爺。關二爺在民間也是盡人皆知,已經成為了神話。灶王爺、財神爺、門神,都有官二爺的身影。關公在明神宗時期就已經和岳飛一起被尊為武聖了。到了清朝康熙皇帝在位時期,康熙帝重設武廟,正式尊關羽為武聖,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從這之後,武聖一般就指關羽一人了。

    第二任武聖是岳飛和關羽兩個人,為什麼到了清朝就只剩下關羽一人了呢?岳飛浩然正氣,與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力挽狂瀾,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作為武聖的資格不比任何人遜色。清朝武聖獨尊關羽,主要是因為岳飛是抗金英雄,金國是女真人建立的政權。滿族的前身也是女真人,到了皇太極時期才將女真改為滿洲,後稱滿族。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領努爾哈赤建立政權,名字就叫大金,和宋朝時的那個金國同名,史稱後金。到了1636年,皇太極才將國號改為大清。由於這個淵源,清朝的武聖就只剩關羽一人了。

  • 4 # 妖大就是仙

    武聖是關羽。武聖是羅貫中筆下戰神。由於性格缺陷,走麥城,失荊州。其人“傲上而不欺下”,戰略上不執行“聯吳抗曹”之國策,喪失荊州。筆者認為“文聖”也好,“武聖“也罷,都是有權者把死人變神的把戲而已。

  • 5 # 一心問道

    歷史上關於武聖的說法大概有這樣幾種:

    一種是傳說中的戰神蚩尤。

    蚩尤,是上古時代九黎氏族部落聯盟的首領,驍勇善戰,帶領九黎氏族部落在中原一帶興農耕、冶銅鐵、制五兵、創百藝、明天道、理教化。傳說蚩尤曾與炎帝大戰,後把炎帝打敗,黃帝也不能力敵,於是與炎帝一起聯合來對付蚩尤。在逐鹿大戰中,黃帝陷入困境,藉助天神九天玄女的幫忙才破之,可見蚩尤是多麼厲害。後蚩尤被黃帝所殺,斬其首葬之,並尊蚩尤為“兵主”,即戰爭之神。

    一種是謀略兵家始祖姜太公。

    姜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又稱姜尚,商末周初人。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被封為“太師”,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是齊國的締造者,周文王傾商,武王克紂的首席智囊、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齊文化的創始人,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先秦儒、法、兵、縱橫等諸家皆追尊他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歷代王朝都高度肯定他的歷史地位。

    一種是兵家武聖人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其著有鉅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他的著作《孫子兵法》在中國乃至世界軍事史、軍事學術史和哲學思想史上都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並在諸多領域被廣泛運用。

    一種是以忠義精神彪炳千古的儒家武聖人關羽。

    關羽(160-220年),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關羽去世後,因為其忠義精神感佩千古,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一種是在武術源流中公認推崇的祖師人物,比如在古代把達摩岳飛張三丰稱之為武聖,在近代把孫祿堂稱之為武聖。

    達摩,南北朝禪僧,南印度人,著名的得道高僧,通曉大乘佛法,東土禪宗的創始人,南北朝時來到中國傳播大乘佛法。少林功夫,寓禪修與武術,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少林武術體系,一般都會追溯起源於達摩。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岳飛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金人流傳有“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岳飛的代表詞作《滿江紅》,是千古傳誦的愛國名篇。相傳他少年時喜讀《左氏春秋》、《孫吳兵法》等書,學武術於周桐陳廣等人,善騎射懂槍法,是歷史上少有的文武雙全奇才。後世傳有武穆遺書與岳家拳。

    張三丰,名君寶,字元元,號三豐。太極拳創始人(或有它說),元末明初真人,武當山道人,武當派始祖,是道家內丹祖師和道家拳術祖師,是丹道修煉的集大成者,主張“福自我求,命自我造”。武當功夫,寓丹道與武術,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武當武術體系,一般都會把內家拳歸溯於張三丰。

    孫祿堂(1860—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河北順平縣北關人,孫式太極拳暨孫門武學創始人,中國近代著名武術家。在近代武林中素有武聖,武神,萬能手,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孫祿堂深通黃老、易學、丹經,並博學百家,習武修文殆有天授,故能集中國傳統哲學思想與武技於一體,指導完成內家拳之形意、八卦、太極三拳合一的理論和修為體系。時人評價說:“孫祿堂武功已至“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神乎之遊刃的武學最高境地。”“以餘一生所識,武功堪稱神明至聖登峰造極者,惟孫祿堂一人耳。”

    所謂聖人者,德藝雙馨並達到登峰造極之謂。前聖已逝不可追,後之來者或可繼,藝無止境,德深功高,還望後之來者,能夠繼承並超越之。近代以來,或有人評價說李小龍是武術之一聖,毛澤東是現代兵家之大聖,也頗有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會飛的螞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