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本級艦一般被分類為輕型巡洋艦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義大利語:Classe Capitani Romani)是一款曾服役於義大利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本級艦的出現是為了應對法國海軍空想級驅逐艦與莫加多爾級驅逐艦所造成的威脅。義大利海軍於1939年下旬訂購了12具艦體,但最終僅有四艘完工,其中更僅有三艘是在1943年義大利投降前完成的。本級艦的命名依據均來自古羅馬的知名人物。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唯一參與過實戰的“非洲人西庇阿號”)
羅馬統帥級最初被義大利海軍定位為“遠洋偵察艦”(Esploratori Oceanici),但亦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應該屬於噸位較重的重型驅逐艦。
本級艦的設計包含一具高度輕量化且幾乎無裝甲的艦體、高輸出功率的動力元件與傳統輕巡洋艦式的武裝。原始設計曾被修改以達到義大利海軍對速度與火力的要求。在後續的發展中,本級艦動力元件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25,000匹馬力;這樣的功率表現與排水量達17,000噸的美國海軍得梅因級重巡洋艦相當,且全速前進時的極速可達41節(76千米每小時),但其代價就是艦體基本沒有任何裝甲保護。三艘已竣工的同級艦在海上公試時更達到43節(80千米每小時)的最高速度。羅馬統帥級搭載八門135毫米45倍徑艦炮作為主要武裝,其射擊速率為每分鐘八發,有效射程則為19,500公尺。此外,艦上亦搭載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依照不同資料來源,戰時的戰鬥搭載將使本級艦的行動速度減少一至五節不等。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僅有“非洲人西庇阿號”參與過實戰。該艦配備義大利研製的EC.3貓頭鷹雷達。1943年7月17日,該艦受命自拉斯佩齊亞前往塔蘭託;航程途中,在透過義大利南方的墨西拿海峽時發現四艘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魚雷快艇;前者隨即開火,併成功在雷焦卡拉布里亞外海擊沉了MTB 316號魚雷快艇,同時重創了MTB 313號。數十名英國水手在這場歷時不超過三分鐘的戰鬥中陣亡,而非洲人西庇阿號則僅受到輕微損傷,並有兩名官兵負傷。該艦最終於上午9:46抵達目的地塔蘭託;其優秀的機動效能是決定該場戰鬥結果的最主要因素。(非洲征服者西庇阿號的艦艏炮塔)
在進入愛奧尼亞海後,非洲人西庇阿號自同年8月4日至17日止與僱傭兵隊長級輕巡洋艦的五號艦“路易吉·卡多納號”一同在塔蘭託灣與斯奎拉切灣等地安放了大量水雷。
非洲人西庇阿號曾於1942年11月7日遭英國皇家海軍安靜號潛艇所發射的魚雷擊中;其艦艏嚴重受損,並因此在船塢中停留了數個月。在義大利於1943年9月9日投降後,非洲人西庇阿號便遭盟軍扣押於西班牙梅諾卡島的馬翁。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有四艘在下水前便遭拆解,另有五艘建造中的未成艦於1943年9月為德軍所擄獲;該五艘艦均遭德軍於港口內鑿沉,但稍後其中一艘艦的殘骸被打撈起來並完成建造工程。僅有三艘艦於義大利投降前完工。
“阿蒂利奧·雷古魯號”與“非洲人西庇阿號”於戰後移交法國海軍作為戰爭賠償。兩艦分別更名為“沙託雷諾號”與“吉尚號”,且均於1951年至1954年間由新福爾地中海建造公司按照法國海軍的需求進行大幅改裝,改裝內容主要集中於增強防空火力與射控系統。兩艘艦均於1961年間退役。(法國海軍沙託雷諾號輕巡洋艦(舷號D606),即前阿蒂利奧·雷古魯號)
朱利奧·日耳曼尼科號與龐培·馬格諾號於戰後服役於新成立的義大利海軍,分別更名為“聖馬可號”與“聖喬治號”。兩艦於1951年至1955年間均獲得大幅改裝,並廣泛裝設美製武器與雷達。 聖馬可號於1963年至1965年間被進一步改裝為海軍官校訓練艦,並裝設了柴燃聯合動力元件。新型76毫米炮取代了舊有的40毫米機炮。聖馬可號於1971年除役,而聖喬治號則於1980年除役。(聖馬可號嚮導驅逐艦,即前朱利奧·日耳曼尼科號輕巡洋艦,攝於1959年)
這樣的設計在戰艦世界裡一般不會是巡洋艦
按照戰艦世界給法系驅逐艦科技線的分法
我個人認為如果本級艦加入遊戲,大概會這樣分級
為啥嘞
很簡單,本級艦設計對抗的就是法華人的空想級和莫加多爾級
我們知道在已經開始測試的法系驅逐艦科技線裡
空想級是作為八級驅逐艦而莫加多爾級是作為九級驅逐艦
我個人傾向於分在九級
從資料上看,羅馬統帥級驅逐艦和莫加多爾級驅逐艦十分相似
(遊戲中的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相似的主武器口徑,基本一樣的主武器裝填速度
都不是那麼多的魚雷
以及都跑的飛快
所以分在九級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她們很像,甚至來說,除了國籍不同,其他主要屬性都差不多
至於如何設計特色,那就不是我來想的問題了
法系驅逐艦的特色是主炮組裝填助推和超高航速以及沒有發煙機
義大利人會被怎麼搞我也想不出來
法華人對本級艦的改裝有限
主要武器基本都沒被動過,就是增強了防空火力和更新射控系統
這和遊戲中T9法系驅逐艦莫加多爾以及T10的克萊貝爾的區別很相似
(T10法系驅逐艦克萊貝爾)
克萊貝爾本來是莫加多爾級驅逐艦的三號艦
本質上來說就是莫加多爾級的改進型號
除了魚雷裝置以及防空系統的不同
其他基本和莫加多爾是一樣的
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火控系統了
所以法華人改造過的羅馬統帥級驅逐艦(比如阿蒂利奧·雷古魯號)
其實是可以放在十級的
而義大利人在戰後服役的本級艦和原本的設計差異較大
1951年至1955年換裝的美製武器以及雷達讓這船的主武器變得十分不一樣了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除了艦上的40MM機炮(後續被換裝為76MM炮)主武器完全更換掉了
變成了美系艦船上常見的127MM高平兩用炮
由於其主武器設計是前後各兩座雙聯裝
所以我覺得會作為十級船,但不是銀幣船
因為其遊戲風格肯定會和義大利科技線不同
這艘船可能會成為一艘軍械庫船隻
實際上類似的設計已經有一艘在測試了
美系T10驅逐艦,索莫斯(SOMERS)
索莫斯級驅逐艦(Somers class destroyer)是美國在二次大戰前建造的領導驅逐艦,共建造5艘。她們是波特級驅逐艦的改良型,經由輪機變更空出空間多裝設一座魚雷發射管。二次大戰期間除桑普森號以外全部派往大西洋戰線,沃靈頓號在加勒比海遭遇颶風沉沒,其他的都存活到戰後並於1946年解體。
由於超級重武裝(四座雙聯裝127MM炮+三座四聯裝魚雷發射器)導致這艘船成了T10驅逐艦
而義大利人改裝之後的羅馬統帥級驅逐艦和莫索斯級驅逐艦有些相似
除了魚雷不同,由於使用了美製武器,所以武器屬性上會接近於莫索斯級驅逐艦(雖然炮塔肯定不一樣)
魚雷方面的差異可以用航速來彌補
畢竟羅馬統帥級驅逐艦的航速要比莫索斯級快不少
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分級是可行的
但是考慮到遊戲特色
義大利系驅逐艦肯定會有一些別的花樣
雖然義大利人和法華人在小型艦船方面的科技樹都點的很歪
過於追求重武裝和高航速導致設計建造的戰艦都是可以媲美輕型巡洋艦的存在
但遊戲總得考慮遊戲特色
義大利系如果要做驅逐艦
必定是不能和法系的特色過於相似
但這就不是我能考慮的範圍了
以上
其實本級艦一般被分類為輕型巡洋艦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義大利語:Classe Capitani Romani)是一款曾服役於義大利皇家海軍的輕巡洋艦。本級艦的出現是為了應對法國海軍空想級驅逐艦與莫加多爾級驅逐艦所造成的威脅。義大利海軍於1939年下旬訂購了12具艦體,但最終僅有四艘完工,其中更僅有三艘是在1943年義大利投降前完成的。本級艦的命名依據均來自古羅馬的知名人物。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唯一參與過實戰的“非洲人西庇阿號”)
歷史羅馬統帥級最初被義大利海軍定位為“遠洋偵察艦”(Esploratori Oceanici),但亦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應該屬於噸位較重的重型驅逐艦。
本級艦的設計包含一具高度輕量化且幾乎無裝甲的艦體、高輸出功率的動力元件與傳統輕巡洋艦式的武裝。原始設計曾被修改以達到義大利海軍對速度與火力的要求。在後續的發展中,本級艦動力元件的最大輸出功率可達125,000匹馬力;這樣的功率表現與排水量達17,000噸的美國海軍得梅因級重巡洋艦相當,且全速前進時的極速可達41節(76千米每小時),但其代價就是艦體基本沒有任何裝甲保護。三艘已竣工的同級艦在海上公試時更達到43節(80千米每小時)的最高速度。羅馬統帥級搭載八門135毫米45倍徑艦炮作為主要武裝,其射擊速率為每分鐘八發,有效射程則為19,500公尺。此外,艦上亦搭載八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依照不同資料來源,戰時的戰鬥搭載將使本級艦的行動速度減少一至五節不等。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僅有“非洲人西庇阿號”參與過實戰。該艦配備義大利研製的EC.3貓頭鷹雷達。1943年7月17日,該艦受命自拉斯佩齊亞前往塔蘭託;航程途中,在透過義大利南方的墨西拿海峽時發現四艘英國皇家海軍所屬的魚雷快艇;前者隨即開火,併成功在雷焦卡拉布里亞外海擊沉了MTB 316號魚雷快艇,同時重創了MTB 313號。數十名英國水手在這場歷時不超過三分鐘的戰鬥中陣亡,而非洲人西庇阿號則僅受到輕微損傷,並有兩名官兵負傷。該艦最終於上午9:46抵達目的地塔蘭託;其優秀的機動效能是決定該場戰鬥結果的最主要因素。(非洲征服者西庇阿號的艦艏炮塔)
在進入愛奧尼亞海後,非洲人西庇阿號自同年8月4日至17日止與僱傭兵隊長級輕巡洋艦的五號艦“路易吉·卡多納號”一同在塔蘭託灣與斯奎拉切灣等地安放了大量水雷。
非洲人西庇阿號曾於1942年11月7日遭英國皇家海軍安靜號潛艇所發射的魚雷擊中;其艦艏嚴重受損,並因此在船塢中停留了數個月。在義大利於1943年9月9日投降後,非洲人西庇阿號便遭盟軍扣押於西班牙梅諾卡島的馬翁。
羅馬統帥級輕巡洋艦中有四艘在下水前便遭拆解,另有五艘建造中的未成艦於1943年9月為德軍所擄獲;該五艘艦均遭德軍於港口內鑿沉,但稍後其中一艘艦的殘骸被打撈起來並完成建造工程。僅有三艘艦於義大利投降前完工。
戰後服役於法國海軍“阿蒂利奧·雷古魯號”與“非洲人西庇阿號”於戰後移交法國海軍作為戰爭賠償。兩艦分別更名為“沙託雷諾號”與“吉尚號”,且均於1951年至1954年間由新福爾地中海建造公司按照法國海軍的需求進行大幅改裝,改裝內容主要集中於增強防空火力與射控系統。兩艘艦均於1961年間退役。(法國海軍沙託雷諾號輕巡洋艦(舷號D606),即前阿蒂利奧·雷古魯號)
戰後服役於義大利海軍朱利奧·日耳曼尼科號與龐培·馬格諾號於戰後服役於新成立的義大利海軍,分別更名為“聖馬可號”與“聖喬治號”。兩艦於1951年至1955年間均獲得大幅改裝,並廣泛裝設美製武器與雷達。 聖馬可號於1963年至1965年間被進一步改裝為海軍官校訓練艦,並裝設了柴燃聯合動力元件。新型76毫米炮取代了舊有的40毫米機炮。聖馬可號於1971年除役,而聖喬治號則於1980年除役。(聖馬可號嚮導驅逐艦,即前朱利奧·日耳曼尼科號輕巡洋艦,攝於1959年)
放到戰艦世界裡?這樣的設計在戰艦世界裡一般不會是巡洋艦
按照戰艦世界給法系驅逐艦科技線的分法
我個人認為如果本級艦加入遊戲,大概會這樣分級
不受任何改裝的羅馬統帥級驅逐艦(比如參加過實戰的非洲人西庇阿號)可能被分在八到九級為啥嘞
很簡單,本級艦設計對抗的就是法華人的空想級和莫加多爾級
我們知道在已經開始測試的法系驅逐艦科技線裡
空想級是作為八級驅逐艦而莫加多爾級是作為九級驅逐艦
我個人傾向於分在九級
從資料上看,羅馬統帥級驅逐艦和莫加多爾級驅逐艦十分相似
(遊戲中的莫加多爾級驅逐艦)
相似的主武器口徑,基本一樣的主武器裝填速度
都不是那麼多的魚雷
以及都跑的飛快
所以分在九級一點都不奇怪
因為她們很像,甚至來說,除了國籍不同,其他主要屬性都差不多
至於如何設計特色,那就不是我來想的問題了
法系驅逐艦的特色是主炮組裝填助推和超高航速以及沒有發煙機
義大利人會被怎麼搞我也想不出來
接受改裝的戰後型號毫無疑問會被分在十級法華人對本級艦的改裝有限
主要武器基本都沒被動過,就是增強了防空火力和更新射控系統
這和遊戲中T9法系驅逐艦莫加多爾以及T10的克萊貝爾的區別很相似
(T10法系驅逐艦克萊貝爾)
克萊貝爾本來是莫加多爾級驅逐艦的三號艦
本質上來說就是莫加多爾級的改進型號
除了魚雷裝置以及防空系統的不同
其他基本和莫加多爾是一樣的
硬要說有什麼不同那就是火控系統了
所以法華人改造過的羅馬統帥級驅逐艦(比如阿蒂利奧·雷古魯號)
其實是可以放在十級的
而義大利人在戰後服役的本級艦和原本的設計差異較大
1951年至1955年換裝的美製武器以及雷達讓這船的主武器變得十分不一樣了
從這張圖可以看出來,除了艦上的40MM機炮(後續被換裝為76MM炮)主武器完全更換掉了
變成了美系艦船上常見的127MM高平兩用炮
由於其主武器設計是前後各兩座雙聯裝
所以我覺得會作為十級船,但不是銀幣船
因為其遊戲風格肯定會和義大利科技線不同
這艘船可能會成為一艘軍械庫船隻
實際上類似的設計已經有一艘在測試了
美系T10驅逐艦,索莫斯(SOMERS)
索莫斯級驅逐艦(Somers class destroyer)是美國在二次大戰前建造的領導驅逐艦,共建造5艘。她們是波特級驅逐艦的改良型,經由輪機變更空出空間多裝設一座魚雷發射管。二次大戰期間除桑普森號以外全部派往大西洋戰線,沃靈頓號在加勒比海遭遇颶風沉沒,其他的都存活到戰後並於1946年解體。
由於超級重武裝(四座雙聯裝127MM炮+三座四聯裝魚雷發射器)導致這艘船成了T10驅逐艦
而義大利人改裝之後的羅馬統帥級驅逐艦和莫索斯級驅逐艦有些相似
除了魚雷不同,由於使用了美製武器,所以武器屬性上會接近於莫索斯級驅逐艦(雖然炮塔肯定不一樣)
魚雷方面的差異可以用航速來彌補
畢竟羅馬統帥級驅逐艦的航速要比莫索斯級快不少
由於基本上游戲內都有可以參照比較的物件所以我覺得這樣的分級是可行的
但是考慮到遊戲特色
義大利系驅逐艦肯定會有一些別的花樣
雖然義大利人和法華人在小型艦船方面的科技樹都點的很歪
過於追求重武裝和高航速導致設計建造的戰艦都是可以媲美輕型巡洋艦的存在
但遊戲總得考慮遊戲特色
義大利系如果要做驅逐艦
必定是不能和法系的特色過於相似
但這就不是我能考慮的範圍了
以上
例行一圖結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