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做最優秀
-
2 # 小荷育兒經
1.養成固定時間寫作業的習慣。
每天放學後第一件事是先寫作業,然後再做其他的事情,要每天堅持不能間斷,一個好的習慣是需要21天才能夠養成的。所以作為父母,當孩子回到家後第一件事就是讓他寫作業。寫作業的時間長短就決定了孩子玩耍的時間長短,作業寫得快玩的時間就多,作業寫得慢,玩的時間就少,所以長此以往,孩子就知道自己不能夠拖拉作業了。
2.加強家校溝通,與班主任攜手培養孩子的寫作業習慣。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要緊密結合。家長要和班主任老師多溝通。孩子的作業質量和寫作業的習慣,讓教師在學校時幫助家長督促孩子,與孩子和家長共同制定要求。來幫助孩子改掉寫作業拖拉的習慣。
3.為孩子尋找寫作業的陪同夥伴。榜樣的力量是很重要的。可以邀請品學兼優的孩子與自己的孩子一起寫作業。當孩子看到身邊的小夥伴,一直在認真寫作業的時候,他也會認真起來,不自覺的去模仿,長期堅持也可以改掉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同時,孩子也收穫了友誼。
-
3 # 七歲與世無爭
謝邀請,孩子拖拉寫作業大部分在於父母在上學期間缺少溝通,而孩子就覺得我慢點寫爸爸媽媽也不會說我什麼,其實父母可以跟孩子多溝通交流,又或者和學校的老師制定計劃,也可以跟孩子制定個計劃,比如在某個時間內寫完作業便可以看看電視,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孩子拖拉寫作業方法,希望你能受用
-
4 # 小米的世界
教你如何糾正孩子寫作業拖拉的壞習慣。孩子寫作業拖拉原因第一種是基礎差不會寫,第二種是會寫但是沒有時間觀念,第三種是注意力不集中。父母一定要比孩子有耐心,不要只會責怪孩子。
第一,基礎差的小孩他不會寫。父母指導小孩寫作業,一道題肯定離不開書本。當孩子提問的時候,不能馬上告訴答案。而是翻開書本跟孩子一起尋找關於題目內容。找到答案的根源。他會覺得有成就感,表揚他並鼓勵他多看多讀書本,以後作業就不難寫了。
第二,培養孩子時間觀念。父母必須嚴肅認真的給孩子規定時間寫作業。根據孩子作業量給規定時間段去寫作業,而且必須每天堅持才能養成習慣。
第三,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怎麼辦。分段完成作業,第一次做15分鐘,休息一會,然後再做15分鐘,再休息一會。當孩子注意力提升後慢慢延長規定時間,20分鐘,30分鐘。直到孩子能一次性寫完作業。
-
5 # 賽榴蓮
已經成為習慣
說明開始有苗頭的時候就沒能及時糾正。
一個習慣的形成。行為心理學研究表明,21天以上的重複會形成習慣。90天的重複會穩定習慣。
改掉一個壞習慣 ,培養一個好習慣。
同樣的道理。
第一階段1到7天是 刻意 不自然
第二階段是7到21天 是 刻意 自然
第三段 21到90天左右 是不經意 自然
前期 要幫助 孩子克服困難 注意自己的態度
不然適得其反!
好孩子都是誇不來的。
1 如果孩子磨蹭.
錯誤示範!你這麼還磨蹭! 都這麼晚了 快點 聽到沒有!?
正確的! 我們還有10分鐘就要吃飯了!你是現在抓緊寫完 還是要大家等你!?
年紀小的孩子,對時間是沒有觀念的,我們不能用成年人標準理所當然的去要求她,漫漫的灌輸給孩子時間的觀念.
如果 拖到很晚 該睡覺就去睡覺
寫不完也不要讓再寫了,時間到了
明天去學校自己 面對老師!
承擔起自己的責任!
-
6 # 花姐姐家庭教育
寫作業是現在家庭教育是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一句話說,不寫作業一家人歡聲笑語,開始寫作業全家雞飛狗跳。
首先我們來說說一個基本的事實,就是很少有孩子喜歡寫作業,那麼在面對一個不喜歡做的事情的時間我們很難有動力去完成它,積極性都不高。
像我們大人不喜歡做家務的時候就會拖拉,然後找各種理由拖延,孩子也是這樣,這是人之常情。
那我們拖拉的時候如果受到指責會怎麼樣?
是不是更自責,或是把這種拖延所帶來的焦慮情緒轉嫁給指責我們的人,你覺得容易,你做呀,這是生活中經常遇到事情。
孩子不敢頂嘴,他只會更自責,然後害怕父母會不喜歡他,害怕的這種情緒越多,就越寫不好,和我們成年人一樣,有情緒的時候很難做好事情的。
所以,我們要客觀的看待孩子寫作業這件事情。
那麼孩子為什麼不喜歡寫作業呢?
大概有這麼三點:
第一,有難度,不會做;
碰到這種情況家長就要主動詢問幫忙解決;
第二,有比寫作業更吸引他的事情;
在學校學習了一天了,回家後自然想要放鬆,看電視等等,這些事情一定比寫作業更有吸引力。
像這種情況我們可以設定一個關燈時間,到了關燈的時間就睡覺,沒寫完也不要寫了,讓孩子去承擔因為沒有寫完作業而帶來的後果,我們說一個正常的孩子被批評,他一定會學會調整自己的,這樣也讓他學會時間管理。
第三,寫完作業還有他更不喜歡做的事情等著他;
比如說,額外的作業,課外班等。如果是這種情況就要試著給孩子減減負,說明孩子已經非常累了。
第四,做完作業也沒有別的事情可以做,還不如慢慢做。
像這種情況就要試著培養孩子一些其它的興趣,讓孩子寫完作業後有其它的事情可以幹。
總是,不管是哪種原因我們都要仔細觀察孩子,讓孩子知道不管你是何種原因父母都支援你,都和你站在同一站線上,我們不是敵對的。
然後,最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明白,寫作業不是為了監督你,而是為了檢測我們是否掌握了我們需要學習的知識,是來查漏補缺的,是來幫助我們的,不要害怕,不要把寫作業當負擔。
希望花姐姐的回覆可以幫助到您,祝您家庭幸福。
回覆列表
孩子作業拖拉的原因有很多,如對該門課不感興趣。每次考完試之後成績很差失去了信心。父母天天催促自己學習,導致孩子反感,產生抗拒心理。玩遊戲上癮等等。我們應該找出具體的原因,對症下藥。這樣才能完全改掉孩子的不良習慣。解決辦法
第一, 不要催促,要多表揚。 孩子做作業或者做其他事情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喊,不斷的催促,結果感覺是越催促,孩子的動作越慢,家長就更生氣。不管多大的孩子,他的自尊心都是很強的,當家長不停的在背後催促孩子,要趕緊寫作業或其他事情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十分抗拒的,因為家長只是一味的催促,並沒有告訴孩子、或者沒有透過有效的方法來引導孩子,為什麼要快點做,理由是什麼?時間久了,就會造成孩子的內心出現排斥心理,對於家長的指令式教育方式也會出現反感或者抗拒。
我們應該換種做法,發現孩子做做作業的速度快時,就表揚。表揚和鼓勵比批評和指責能更有效地激發孩子的積極動機,孩子受到的表揚越多,對自己的期望也就越高。一般的孩子都較為看重來自外界的承認或認同,所以,要想讓孩子不再那麼拖拉,父母改變對孩子的評價是必須的。如果父母能經常對孩子說:"你現在比過去有進步了","你看你現在做作業多積極","真棒,加油啊","真好,現在用不著老提醒你了",孩子便會受到正面的外部刺激,而這些真誠的鼓勵是能夠打動孩子的,孩子為了不讓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會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下次做作業要主動了。
第二, 讓拖拉付出代價。 孩子只有在體會到拖拉會給自己帶來損失之後,他才能夠變被動為主動,因此,讓孩子為自己的拖拉付出代價,讓孩子自己去品嚐拖拉的後果,不失為一個改掉孩子拖拉毛病的好方法。比方說孩子今天作業沒有完成,家長不要急,也不要去幫他,可以提醒孩子一下"再不快點做做作業明天老師就要批評你了",如果他依然在那裡拖拉不願意做,不妨任由他去,不必擔心孩子受批評,其實我們恰恰就是要讓孩子親身體不完成任務的後果,孩子如果真的沒交作業,老師肯定會詢問他原因,孩子捱了批評後,就會認識到拖拉給自己帶來的害處,幾次以後孩子自然就會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第三, 讓孩子覺得提前完成作業很值。 孩子只有感覺到主動並且快速完成作業對他自己是有好處的,感覺到主動做作業是值得的,他才能真正改變拖拉的習慣。要把孩子提前完成作業節約出來的時間還給孩子,在孩子較快完成了任務之後,就要給孩子自由安排生活的權力,孩子可以用省下來的時間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如果很快完成當天的作業,那麼可以同意他看會兒課外書或者玩一下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