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影劇大放映
-
2 # 和諧教育
你這個應該是兩個問題,學生為什麼不快樂?教師為什麼不快樂?你該給我雙份錢。
佛家有個說法,人生來就是來受苦的。也是,當你呱呱墜地,一張嘴,就是哇哇哭的,沒聽說哈哈笑的。當然,傳說而已,但不乏真諦所在。
世界上任何工作都不是輕鬆的,說的更準確一點,是苦樂參半的。如果把學生也作為一種職業,就好理解了。從出生到20幾歲,你都是應該學習的。光屁股玩到20的人,一種是無行為能力的人,一種是白吃。當然,就像我們的老一輩人,很多也沒上過學,現在因各種原因,尤其是偏遠地區,也有早期輟學的人,他們將承受更大的成長代價,甚至有可能永遠做些底層工作,而沒有出頭之日。
而奮鬥在教室裡的人,有教科書作伴,有同學一起玩耍,有老師指導,有父母負責吃穿住行,你還有什麼臉說你不快樂?是你的老師講解的不夠透徹?是你的教室空調開的太低?是你的爸媽沒讓你通宵泡網咖玩王者?
當然,學習痛苦。我沒說不痛苦。不學你會更痛苦。我們應該享受學習痛並快樂的過程,解出一道題來的快樂,考出前幾名的快樂,與老師同學一起辯解後恍然大悟的快樂,體育課的健康鍛鍊的快樂,音樂課學會一首歌的快樂……
再說老師。
老師就是一普通職業,費嘴的職業,費腦的職業,費神的職業。和工人比起來,人家計件,我們講良心。車壞一個零件可以重來,教壞一個學生毀人家一生。社會上傳言老師上課不講課外講。社會上傳言老師假期多工資漲太快。社會上太多傳言。
加之教育行業的加班加點,無效勞動,工作延伸,家長不理解,未成年人保護法,造成的碰瓷……
老師累不累?會有多少幸福感?100分的話,打幾分?
你們會問,那還乾的什麼勁?沒利益誰幹?老師都是傻子愣子嗎?
-
3 # 一心唯公
這是個偽命題。教育本身並不是快樂的,從職者不是,學生也不是。
從職者來講,這只是一份職業。1、有行業規定,有人管理,受限制;2、有職稱評定,有高有低,不能滿足;3、待遇有高有低,低了自然不快樂,高了也不快樂,因為還可以更高;4、受管理的學生不好管,所以不快樂;學生不服管,師生有矛盾;5、家長壓力大,升學壓力大,外界壓力大;6、培訓機構、城市重點學校等誘惑太大,去不了不快樂,去了壓力大。
從學生來講,學習從古到今就是一件苦差事。1、學習任務重;2、娛樂設施、方式少;3、教師、家長、社會給的壓力大;4、沒興趣還要報興趣班,學習再好還要上補習班;5、升學有壓力,考重點有壓力,就業有壓力。
-
4 # 77878rmhh
教育變成了競賽,教育變成了急功近利。教師變成了教練,學生變成了機器。教師沒有了獨立人格,學生沒有了獨立思考。西方人發明創造的自然科學,孩子們被拿來死記硬背(人文學科背記標準答案),卻失去了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叫買櫝還珠。教育要道法自然,就象大森林一樣,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給孩子們一定的Sunny和雨露,讓孩子們隨自然天性,依不同的天賦、不同的興趣愛好,快樂成長。讓每種樹、每棵樹,每種草、每棵草,甚至苔蘚都有存在和成長的理由和自豪。不必也不可能把每個孩子變成參天大樹、棟樑之材。教育不是揠苗助長,不是短跑比賽,不是急功利,不是生產標準件的大工廠。好的教育境界應該是老師快樂地教、學生快樂地學。學校應該是萬木爭榮,萬花爭豔的大森林。好的義務教育應是發現孩子的不同天賦,培養和發展他(她)們的興趣愛好、好奇心、想象力,並輔以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不是把學生弄成知識的容器、分數的工具。
-
5 # 爾冬愛中國
學生不快樂,這是事實。
為啥???
1.知識的積累。
多!
古代知識數量歸納有侷限性。口口相傳、實踐教學、筆筆載錄,基本能夠掌握這些。知識的不斷積累推動人類社會不斷文明進步。知識總量積累得越來越巨大。 隨著科技發展,知識更新週期的縮短,人們需要學習的越來越多,學習貫穿於整個人生和整個社會活動中。語數外,物化生,藝術,哲學......這些領域至少還要學個概論通識程度的水平(而且這些學科的知識量也再快速發展積累),而且未來各種交叉學現。大學科共設五個門類、58個一級學科、573個二級學科、近6000個三級學科。現代知識的飛躍,要求學生掌握這麼多紛繁複雜的多學科的知識,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2.社會的需要。
累!
這個時代是拼搏的時代。“在北京,年入百萬只算剛剛脫 貧。”“上海大爺:月薪一萬是討飯的。”這類現象渲染的“財富標準”“成功標準”,明顯的暴露了社會中人們心理的焦慮,壓力。這讓人們更加迷失了生活的方向。追求什麼?理想、 安逸、 地位 、財福...... 其實國內國外一個樣,有人地方就有競爭。耶魯大學校長曾經談到,學生的心理問題是全球現象。很重要的原因一個就是學生們揹負了太多的家庭期望。 那麼多常青藤學校的競爭的激烈正好表明了這些。學學學,練練練!怎麼去快樂?
3.人的本質性。
惰性存在於每個人的基因中,我們要和自己的惰性打一輩子交道!不願意被約束。抗擊惰性是逼出來的!為了理想,生活,壓抑本性被束縛自由,一定會有反作用力的。人類的文明是建立在道德與法律的約束之下,脫離了你試試!最難管理的就是人!太聰明,目前看還沒有超過人類的。學習過程中的種種要求,能有多少快樂?已經有人把孩子送到歐美國家嘗試快樂教育。快樂的結果是基礎知識不紮實,能夠獲得一些自由。但是到了高等教育就行不通了。想要什麼,自己選擇!!
4.學習不是個快樂的事。
必須承認有天分的人,對知識的追求興致盎然,孜孜不倦。但對於大多數來說應該是比較困難,枯燥的。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百分之一的天分,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這麼多勵志的語言已經證明了一切。古人頭懸樑,錐刺股, 映雪囊螢,晝耕夜誦......現代不管是居里夫人,還是屠嗷嗷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研究學術,廢寢忘食,哪有容易的事!如果你是悟空,可能行!
苦中取樂,努力拼搏!
沒有付出,哪有快樂!
俺是爾冬,大家都來噴噴噴!
回覆列表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先搞清楚,什麼是快樂?“快樂就是無憂無慮,對生活沒有擔憂,可以隨便去旅遊,做想做的事等等”,我們想要的快樂,是簡單的,但也是遙遠的,大家都知道這些快樂都是建立在一個基礎上的----金錢。
就如題目所說,教育本身是快樂的,可以和學生互論人生、談理想和及做朋友,只要我們能夠保持好的心態,對生活、金錢都沒有太多要求,那我們肯定是快樂的。那到現在,學生不快樂,可以說一句話,學生不快樂的原因是來自學習的壓力,學生每天早起晚歸,每天的任務就是學習,如果成績較好的同學,就沒有什麼感覺,很輕鬆快樂,如果成績差的學生拿將是一種折磨。有的學生在學校學習還不夠,回家後還報了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導致玩耍的時間較少,導致心理壓力大,產生壓抑,最終不快樂。教師不快樂,為什麼不快樂了?是什麼原因,我重點來具體地綜合現代社會的各種因素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幾大方面:
一、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群體,飽受著各方面的壓力。一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比如怎樣養活家人、孩子,怎樣培養孩子,都是一個教師應該考慮的。可以說句實話,有的當教師的人並不快樂,大都是奔著養家餬口去的,在這種心態下,老師們並不快樂。二、社會發展迅速帶來的壓力。社會發展日新月異,變化太快,導致太多心理壓力,為什麼這樣說,大家都知道,教師是一個比較清貧的職業,假如你的同學或者朋友是一個經濟比較不錯的人,你肯定會有想法,這就是一種無形的壓力,所以現在的老師,已經沒有了以前老師的快樂。三、教學上的壓力,在學校就是上課、備課,大家都覺得很輕鬆,其實不然,老師要負擔的很多,學生的成績不提高就可能達不到學校的要求,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學校自己,更會影響自己的績效等待遇,相比之下,別的老師都能教好學生,就自己不能,自己肯定也會胡思亂想,導致心理壓力大。四、大家都知道,教師要應付的方面很多,來自教育的,也有來自其他方面的,要應付各種檢查,各種學習。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只能奮力前行,如果不努力,你的職稱可能上不去,導致工資加不起。輕者會被調配至條件較差的學校,重者可能被辭職。說了那麼多,我們大概知道老師不快樂的原因,那作為一個老師,我們有必要調節自己的心理,把握分寸,尤其是在課堂上要有所尺度,不應該把不好情緒帶到課堂來,同時我們應該看開一切,坦然面對生活的不開心,開心教學,認真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