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志勇LZY

    人生最初沒有惡善;

    政教培養敵觀友念;

    社國知識教育完後;

    才把公平地位搞亂。

  • 2 # 仁己及人

    人性本善。孔孟所說的善是指人的根本本性,或者叫做自然天性。自然天性是什麼樣的?就是和天一樣的。上天有好生之德,所以天性是仁的。上天損有餘 補不足,所以天性是義的。所以人本身即具有仁義禮智信的本性。孔子的學說只不過是將其指了出來。以供後世行事效仿。

    在孔子之前我們也應當看到,春秋戰國時期。宋襄公仁者,楚莊王止戈為武。所以仁義的確是天然純在的。所謂周禮美好,應該也是周時代禮義本來具足,就如同伯牙子期這樣的吧

    當然,荀子認為性惡,並且認為”天”是自然規律”。徹徹底底拋棄了”仁”的屬性。他姑且不說,你看他的學生韓非,商鞅等人。是不是變成法家了?既然沒有人,人性本惡,那就治人,所以荀子實際上為君主專制,皇帝萬歲的制度打下了基礎。他的那一套什麼“天”是自然規律也徹底割裂了天人的聯絡。他的弟子韓非子,商鞅行事起來天不怕地不怕,人命如草芥,實際上荀子是有責任的

    從宗教來看,人道是個中間站。往上的天道,修羅道實際上是善果的報應道,往下的畜生地獄惡鬼道也是惡果的報應道。只有人道是徹徹底底的修行道。所以荀子此理論割裂了人和天的聯絡,那麼人就容易墮落。不要以為人道是獨立的。人道是不獨立的

  • 3 # 旅居地球80年

    初生的牛犢不怕虎,這牛犢是膽大妄為呢?還是膽小如鼠?嬰兒剛剛降生,是善還是惡?我們自己不知道,知道的時候已經跟弟妹搶東西吃了。

    那麼初生的牛犢為什麼不怕虎?都知道牛犢剛出生時是懵懵的,沒吃過什麼苦頭,而不是膽大妄為。人之初也一樣,懵懵的,餓了找乳頭吃奶,其他的不適只會哭,嬰兒是善?還是惡?拿嬰兒去答辯也是懵懵的,怎麼分別呢?

    荀子要說的是人類的本性,拿善惡去分別,不善即惡,不惡即善,所謂選邊站。如同今天的人一樣,你要麼是唯物主義,你要麼是唯心主義,你得為自己選一個立場,然後才能去飲食。

    我們不能規定偉大的人沒有一點缺點(否則就不偉大,不偉大就是布衣~不是秀才),荀子在分別善惡的問題上只是為自己的學說立一個前提,然後論文出“人需要後天受教育”。

  • 4 # 老馬燈

    人性本惡,真能成佛嗎?

    荀子說,人之初,性本惡。

    人性本惡,這是人具有動物性。人從動物中來,具有動物的殘暴性。後來人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使用石頭當做武器,又學會了用火烤動物的頭腦作為品嚐的美味。

    自從人學會思考,也就學會了使用陰謀詭計,學會了自相殘殺,人類的惡開始甚於動物。

    這種惡是基於動物的天性,是動物性的一面。但是人走向文明社會,有了社會性的時候,為什麼依然是惡的?這就是人類比動物更“惡”的一面,因為動物僅僅因為“飢餓”而產生惡,而人類在解決了飢餓問題後又產生了“慾望”,這種慾望反應在衣食住行,金錢地位等諸多方面。因此,一種“惡”的因又產生了。

    這人之惡如何消除?就要消除人性中的貪慾。這種貪慾在教育中可以縮小甚至消除,這種貪慾在物質的滿足中可以不斷消化。

    因此荀子說,人人均可成佛。

    孔子也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是說早上明白了人生的道理,晚上死去就可以無怨無悔了。此言不假,人活著是來明事理的,明白了人生的道理,就能放下所有心中的貪慾,惡念,妄想。消除了這些,人的內心就能向善,就能開滿蓮花。就如佛祖所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與荀子的人性本惡,但人人都可以成佛一脈相承。

    人人如何成佛?這就要一心向善,戒除心中的“貪嗔痴慢疑”,向周圍的人發散善的花,向周圍的社會播種善的文明的種子,向周圍的暴戾的,貪心的,陰暗的,一切惡的東西撒播蓮花般的溫馨,如此以來,豈不具有了佛性佛心?

  • 5 # 顏小二述哲文

    首先,要明確一點,荀子在“性惡論”中說人人都可以為“聖人”,這裡是以“大禹”作為聖人之代表。

    荀子說人性本惡,又說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是因為荀子所謂的性之“惡”乃人生來就有的利己之本性。他之所以說人人都可以為聖人,主要是因為荀子認為人有後天學習社會道德規範的能力,等人學習“社會道德規範”到一定的程度以後,也能成為像大禹這樣的聖人。

    1、荀子“性惡論”中的“惡”與先天之“真”

    我們先來看看荀子性惡論中的惡指的是什麼,《荀子》一書中說: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矣。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矣。”

    這段話的意思大致就是說,人一生下來就傾向於追“利”,還有嫉妒的傾向,而且還傾向於追逐耳目聲色之慾等。正是因為人一出生就有好利,好嫉妒,好耳目聲色之慾這類天性,所以才會出現爭奪、欺騙、淫亂等情況。無論是追利、嫉妒也好,還是追求耳目聲色之慾也罷,其反映的大抵就是人本性中的一個“利己”趨勢。

    因此,荀子把人生來就有的“利己本性”看成是人的“本性之惡”。

    2、荀子“性惡論”中的“善”與人為之“偽”

    我們再來看看荀子“性惡論”中的善是什麼,《荀子》一書中說:

    “不可學,不可事,而在人者謂之性。可學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謂之偽。是性偽之分也。”

    這句話是說,人利己本性之惡是不用學習的,是天生就有的,屬於“真”。而有些東西是後天人去學會才能做到的,屬於“偽”。這裡的偽,是後天之人為而“偽”。

    荀子又說:

    “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

    也就是說,人的本性之惡因先天就有屬“真”,而後天學習之“偽”則是有德行的前輩教授的“社會道德規範”一類的東西,也就是荀子所謂的“禮義”。因為“禮義”是後天學習的,而且學習了“禮義”以後,人會做出謙讓一類的“善”之行為來。所以,荀子“性惡論”中的“善”指的是人們受到“禮義”教化後做出的那些符合“社會道德規範”的行為。值得注意的是,荀子認為符合社會道德規範之善的行為是後天學習形成的,所以帶有“偽”的特點,這裡的“偽”與人利己之性的“天然之真”相對應。

    3、為何荀子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大禹這樣的聖人?因為人有習“善”之能力

    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知道,荀子“性惡論”中的“惡”大抵指的是人“先天利己本性”,因為是先天的,所以荀子冠之以“真”;而荀子“性惡論”中的“善”大抵就是人有學習“禮義”的能力,繼而能夠在學習“禮義”以後做出符合道德規範的行為,所以荀子之“善”為人後天人為學習的結果,所以荀子冠之以“偽”。

    理解了荀子“性惡論”的“善”與“惡”,就好理解他為何會說人人都可以成為“大禹”這樣的聖人了。

    因為人向“善”是後天學習的結果,也就是說,人可以透過在後天不斷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克服自己先天利己之惡,以至於人之後天所學的禮義道德積累到一定高度以後,就能成為大禹這樣的聖人。

    《荀子》一書中說:

    “塗之人百姓,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彼求之而後得,為之而後成,積之而後高,盡之而後聖。故聖人者,人之所積也。人積耨耕而為農夫,積斫削而為工匠,積反貨而為商賈,積禮義而為君子。”

    荀子的意思是說,一個人因為常年學習耕種技術,最終會成為優秀的農夫;一個人常年學習砍削技術,最終會成為出色的工匠;而一個長期販賣貨物的人,在其持續學習經商技巧後,也會成為一名優異的商人。推而廣之,即便是過路的行人,只要長期學習“禮義”,也能漸漸達到“大禹”這樣的高度,成為“聖人”一般的存在。

    總結:綜上所述,荀子“性惡論”之“惡”屬人利己本性中先天之惡,荀子“性惡論”之善,針對的是人在後天學習社會道德禮義以後表現出的“善”之行為。在荀子“性惡論”思想裡面,人們在後天不斷學習“禮義”的過程中會不斷壓抑自己的“利己”之惡。在“禮義”的指導下,人會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道德自覺,繼而不會被自己的私心所奴役,做出一些不好的事情來。等到人學習“禮義”到“大禹”那般高度,獲得“大禹”那般道德自覺的時候,人就可以成為大禹那般聖人了,這便是荀子所謂的“塗之人可以為禹”。

  • 6 # 愛吃魚兒的小阿狸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是一個概念性的說法,他並不是說人生下來就是善良的,而是說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平等的。一無所有的來,第一聲的啼哭,等等。而人之初性本惡,說的是人的慾望,人性。人從生下來就開始貪婪的吸吮母乳,不停地索取,長大之後為了自己的慾望不顧一切,所以人性是邪惡的。其實荀子的說法跟基督教的教義有相像的地方,基督教也是教育人生本惡,活著是為了贖罪。那麼人只要擺脫自己的慾望,我想人人都可以成為聖人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活雞去腥有哪些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