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實踐2018

    國學:包括儒釋道~醫卜兵農墨武陰陽等“百家”,現在又加入了少數民族的文化傳承,,國學大師,近千年僅王陽明一人,有此資格。。現在誰敢說他精通國學!!自民國到現在,所謂的“國學大師”,無非是看得懂文言文而已,精通國學,純屬扯淡!!

  • 2 # 定慧堂

    雖然他的死十分令人心痛,但他的觀點卻並非讓人苟同,更不能把他標榜為什麼國學大師。世上本無國學,更加談什麼國學大師了!把《易經》、《道德經》講的如此沒落和迂腐,也就非他莫屬了!

    曾仕強教授的很多演講受到了中國聽眾的歡迎,我先列舉有幾個著名的演講題目,比如:《工作一定要能拖就拖》、《最受歡迎的人是“嘴巴糊塗、心裡清楚”的人》、《華人永遠不要說實在的話》、《華人“推拖拉”才是高度的藝術和智慧》、《喜歡馬上表達意見的人,是沒有多大前途的》、《凡是有話直說的人,通通都是目中無人》等等。僅就這些題目而言,聽起來就覺得令人匪夷所思。然而,遺憾的是,他的這些演講,讓一些中國企業家們如痴如醉、尤如惡夢初醒。

    有時我們也不禁會想:有話直說不是乃天下之善嗎?風就是風、水就是水,白何能講成黑?做為一個企業老闆講話就應該說一不二。即使錯了也認損失,失而必得,水清直行,水濁必彎。曾教授的做人之禮可知否?雖然他講中國文化句句講到華人骨子裡,但是,聽完他的演講而受到一定啟發之餘,卻一點都不為這樣的民族文化所驕傲,反而產生了一些莫名的反感,我們的民族怎麼了?這些分明是扭曲人的靈魂的做法,為什麼會橫行中國而放之四海?我突然為我們民族的虛偽奸詐狡猾感到沒有希望,如果將這樣的文化精神傳播下去,華人的思想將走向何方?

    中國的現行教育1949年以後才逐漸普及,直到今天,大家還都把文憑做為一個很重要的社會地位上升的基礎和憑證,在中國現行的體制和經濟建設過程中,文化程度高的人依然一直佔據上風,同時,一些初高中畢業的技術工人,在—些工廠、公司裡往往也會使用曾教授講的那套理論去製造矛盾,並從中獲得一些利益。那麼,這種靠製造矛盾和誤導的這種方法而獲益的行為是好還是壞呢?絕對是不好的,終有—天中國教育普及到大學,社會經濟持續提高和科學精神的創立,那些為了迎合某些勢頭、唯我獨尊、阿諛奉成的思想鴉片以及挑動東西文化關係、製造科學與文化之間矛盾的現象終將會被消散。

    曾教授的演講,幾乎都是“錯誤的真話,厚黑的實話”。我們不禁要問,背離科學的人文精神是值得頌揚的嗎?適應落伍的爾與我詐是值得追捧的嗎?果真如此,“醉生夢死”不就是人生追求的目標嗎?如果按照曾教授的傳播方式,華人將走向何處?豈不會是“知識越多越反動”?“學習越多越厚黑”了嗎?類似的演講,就儒家文化談儒家文化,面對著一個多元化的、跨界的、智慧的網際網路時代,對中國企業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也是沒有價值的。

    一個嚴重反科學的人究竟會給我們留下什麼?這才是我們應該討論的主題!他也許是一個有知識的人,但如果他的知識僅僅用來反科學,迷惑不明真相的善良者,他不也會成為一個反動者嗎?一個人的偉大不在於他講了什麼,而在於他講的這些東西是否有利於推動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

    尤其是他的一些反科學、宣落後的觀點,更是與21世紀的中國發展格格不入。他抓住了華人吹牛拍馬的特點,向大陸人灌輸了一整套所謂《易經》的算命思想,華人竟然渾然不知,還將其追捧為大師?這些東西別說有什麼智慧了,其實就是欺天騙地的“彎彎繞”,聽了以後只能讓人更加狡詐,更加圓滑!

    今日之中國,仍然沿襲2000多年前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論基礎,即,仍然是:任何事情的發生,一定要找個原因,歸罪於別人,而決對不能責怪自己!這裡並不是簡單的否定中國傳統文化,而是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在人類思維方式中的價值和在市場競爭中的缺憾。

    你先聽聽曾仕強的講演中,無意就暴露了華人這方面的習氣。

    【曾仕強:人際關係交往之“七術打馬”,什麼叫“七術打馬”?】

    http://m.toutiaoimg.com/group/6518992773478089220/?iid=25034970037&app=news_article×tamp=1517883354&tt_from=copy_link&utm_source=copy_link&utm_medium=toutiao_ios&utm_campaign=client_share

    這個影片中,曾仕強直接了當的指出:華人允許騙別人,但不允許騙自己;而西方人允許騙自己,但決對不允許騙別人。 將他的這一結論運用在今日之中國的金融市場、股票市場、醫療市場和教育市場領域,該是多麼的恰如其分呀!這是何等的東西方文化差異呀?直接點到了中國市場化難以達到真實效果的“死穴”。

    這種人在西方就是邪教騙子,即便在中國,也毒害了一代企業家。他這種厚黑學、天命論不正是華人應該打擊和拋棄的嗎?他的這種毒素為什麼還會被今天的華人津津樂道?與當年魯迅筆下描述的阿Q又有什麼區別?

    一個不追求創新和科學的國家,最後必將會被世界淘汰。而他的一些所謂解讀,正是誤導了一代中國企業家走向科學和創新之路!臺灣企業家為什麼不聽他這一套?我這樣說會引起公憤嗎?僅僅是代表個觀點!

  • 3 # 易學直播

    一個時代過去了,

    每個時代都會有大師出現!

    大師可能有著教授、老師、作家等各種身份!

    大師走了,精神在那裡!

    大師走了,你還在那裡!

  • 4 # 慈悲拔除生命苦難

    分兩點表來。

    其一

    驚聞曾仕強先生病逝,那麼一位嘻嘻哈哈、和藹可親、睿智平和的人,也敵不過癌症侵蝕。《易經的奧秘》您還沒有講完啊,百家講壇實踐了“蒙”的精神,為易經“發矇”。或許您已經獲得“既濟”的圓滿,但文化大業終究是“未濟“的。以您的風格,如果要留下一句話,就應該是這樣吧:“人生就是來玩一玩,自己做點事,給後人留點事做,就好了。”

    其二

    很討厭諸如“世上再無真大師”之類的蹭熱點紀念文章,毫無思想和營養價值。其一,活著的人幹嘛的,總是譽死而非生,好的東西不都是人活著的時候創造的,現在活著的人沒有好東西?為何非要人不在了才認識其價值?是近處沒有風景還是缺少眼光?其二,你在哪在幹嘛?有沒有自己的獨立思想認識、深刻的歷程感悟、精彩的自我表達甚至開創的藝術創作?

    歷史上也好,現實中也好,真大師一直都在,只是我們自己往往不在。

    或者說,現實不缺大師,只缺一個自己。

    每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精彩。當下獨一無二,你我無可替代。

  • 5 # 好靚廚衛電器丘公

    1增仕強11.11日仙逝了,對國家對很大部分人來說真是失去了很多很多啟示我們前行的東西

    2, 有人反對稱他為國學大師,不管國不國,大不大,師不師的,我敢說的是,他講的易經見解用在現在社會生存法則裡真的很受用。

    3 雖然說不全部認可他說的,但他對易經的解讀和理解確是很有道理,對自然變化規律的認識,理解,應用也是很到位的。

    4 我自看了他的講學影片後,對人生哲學生存法則等很多東西都有了比較清晰認識和理解,真的有很多東西以前不明白的,後來他一點,自已一思考還真是那麼一回事,那麼個理。

    5 目前中國除了他有這麼深的理解和見解力,還沒發現有第二個。

    6 王立群 麗波感覺文學知識也豐厚,但感覺他們的理解創造力差好多。

    7 我看過所有的大學教受請學,只有增仕強教授講的很在理,很實用,其它教授都是在講故事的一樣。

    8 也八十幾了,也沒辦,真的是很大的損失,很多時候,他就是你黑夜裡給你燈光引路的人,總之是自然規律,生老病死,沒辦法,你不想他走那麼快,也沒辦法,戰不勝自然現律

  • 6 # 古榕下的白鷺洲

    這種說法非常正確。我們現在是沒有大師的時代,當然,在沒有聽過曾仕強大師授課前,我們的媒體還是有各種標籤的“大師”出現。然而,曾仕強大師的離去,使得中華民族失去了唯一在世的大師。

  • 7 # 月白風清33307276

    白天還看了幾個老人家的影片,我不想評價他夠不夠國學大師的稱謂,只是對他這種與人分享感知的奉獻精神給予讚頌!同時也告誡大家正確理解、對待這種離世的突然性:世事無常,人生難料啊……。其實也就是眾生的那個攀緣之心無常。

  • 8 # 捕風捉影忍者

    木心仙去,陳丹青說,中國銜接五四文脈、最會用白話文寫作的人沒了。那個時候金庸可還在世。

    季羨林仙去,民國最後的大師走了......

    楊絳仙去,通版標題,民國最後的大師也走了。

    周有光仙去,民國最後的大師走了......

    饒宗頤那時還尚在人間。許淵衝老先生90多歲高齡,還參加文化綜藝節目。海外還有餘英時等大師尚在人世。

    說“世間再無國學大師”的人,難道不羞愧嗎?

    曾老先生,本身非常博學、且有海外留學經驗,融合自身經歷,自成一家。但是說國學大師,似乎還是太勉強了。

  • 9 # 昆喜抓大稀奇貴族

    曾老先生說的話裡矛盾比較多。這恰恰說明他陰陽平衡融合得比較好。但是,初學的人只怕得小失大。水平高的人的話應當可以聽懂他。

    不論如何,老先生比大陸的很多國學者強。

  • 10 # 每日詩一首

    曾仕強老教授去世是國學界的-大損失,但中國是古老的文明大國,國學人才層出不缺,雖沒有曾老教授的資歷,但後生敬,或許能翻顛出新型論調。

  • 11 # 元尚

    【原創回答】謝邀。近現代自王國維之後,就已經沒有國學大師了。有的不過是國學研究者,或著名國學研究者而已。國學不僅僅是研究,研究只是國學最低層次的東西。國學要在一個學字。學什麼?國學,也叫四部之學。傳統的基本看法是,經史子集,經為首。國學如果不治經學,其餘之學,無論怎麼學都是末流。舉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來。二十四史裡面對於著名文化人做了一個分類,也是檔次的劃分。一類為儒林,一類為文苑。儒林相當於今天所說的思想家,文苑相等於今天的作家。前者乃真國學,後者不過是皮毛。所以我們看很多我們今天認為很著名的文章寫作大家,在歷史上都不在儒林之中。(不在思想家行列)進入儒林傳,才有可能成為國學(四部之學)的大師。

    是以,今之學者,可以著名,可以成家,可以做學術明星,或西學大師,但做國學大師,恐怕差矣。為什麼不能稱之為國學大師。因為今天的國學已經只能算是一個修辭符號了,基本上失去了國學的基本的東西。比如國學之精在經學,經學的門徑在小學。從歷史上的國學大師經歷看幾乎都要皓首窮經一生。此才可以稱國學大師。

    國學有個基本性質,那就是其保守主義的基本立場。現代以後這個立場被徹底摧毀。四部之書就成了西學理論的案例。國學不復存在,大師亦不復存在。

  • 12 # 主流人類

    任何時候都不能絕對化,國內整天露臉的其實都是平庸之輩,有學識懂國學的往往不屑置辯,不足為外人道也。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只要國家存在,國學一定有大師的存在,只是目前的社會環境不便於學識的交流與辯論,但學識一定會傳承,研究一定會不止。所以大師一定會出現。當社會變革之時即是人文薈萃之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抖應該平時注意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