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非常道141537900

    布壯只是僚族裡的一個比較大的支系而已,就像有的人用英格蘭代表英國一樣的道理,實際上僚族裡還有包括:布土、布曼、布佒、布越、布依…等等很多支系。

  • 2 # 竹溪有松風

    謝邀!壯,原是壯族人的自稱。但在漢語史書中往往譯為“撞”、“徸”等,音同“壯”。新中國成立後統一寫為為“僮”,後於 1965年10月12日,在周總理的提議下,並徵得壯族人民的同意,由國務院批准,把僮族的“僮”改為強壯的“壯”字。“壯”字有健康強壯的意思,也易於辨識,避免誤讀。

  • 3 # 南寧麵條菌

    壯族為啥叫壯族,最真實原因是解放後政府重新起名的。解放後中央政府重新為全國各少數民族重新分族起名。56個民族也就是那時候劃分和確定的。民國時期全國劃分為五個民族。即:漢、滿、藏、蒙、回(其中”回族“泛指新疆境內說突厥語系語言的諸多穆斯林民族,包括維吾爾,哈薩克族等)而處於邊遠地區的廣西各少數民族皆被稱為僮族。

    (民國五色旗)

    然而廣西的歷史傳承已經有幾萬年,從石器時代到百越時期,生活在廣西的人們已經有自己本民族各自的生活習慣與民族特點。百越只是當時中原政府對生活在嶺南地區所有民族的一種稱呼。

    大秦統一天下,派五十萬大軍南下統一嶺南。修靈渠、置郡縣。壯族人民第一次成體系的與外來文明相接觸(之前肯定有個別人北上接觸北方文明——主要是楚文明)一般這種人是我們民族裡的智者。他們的眼界比其它人都高。也從那時開始民族文化的融合也開始了。到現在流傳下來的民間傳說和民族節日都有受漢文化的影響。比如我們的歌舞和劉三姐的傳說等等。

  • 4 # 錦繡羽裳

    壯族是中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壯族人口為兩千餘萬,主要聚居廣西壯族自治區,雲南省文山壯族自治州,少數分佈在廣東、四川、湖南、貴州省。

    壯族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壯族是古代越人的一支發展而來,它與周奉時期的駱越,漢唐時期 嶚、俚、鳥滸、宋朝僮人,土人有著密切的關聯;壯族與百越中西甌、駱越是一脈相承的,從漢唐時期,壯族不斷接受和被動接受漢語言文化,在壯族地區出現了雄於鄉曲的大姓,如番禺的呂氏、高涼、合浦的洗氏,欽州的寧氏等稱為百越大姓。

    壯族是嶺南的原住民,不龍,布敏、布岱等二十多種,為了統一族群的名稱,1965年在周總理的提議下,把舊的僮族改為壯族。壯族擁有古老獨特的文化,從古持續發展至今,並且融入漢族文化,現代壯族已經兼備了漢語、狀語的表達能力。

    當秦朝勢力進入嶺南以前,在祖國的廣東、廣西一代,主要居住著百越系統的西甌和駱越兩個族群,這兩個族群就是壯族的先民。

    據史書記載,公元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派大將率領50萬大軍進軍嶺南,秦軍戰勝西甌人,統一了嶺南,設立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置於中央集權之下,秦始皇又在派大批計程車兵興修水利,把湘江與灕江連線起來,又從中原遷徙大批的漢人與西甌通婚,在通婚的過程中,部分漢人成為壯族人,同時加速了越人的社會經濟發展。

    宋、元、明、清時期,中央王朝加強了對嶺南地區的統治,建州縣,徵稅賦給壯族人民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壯族人民不堪重負多次反抗。轟轟烈烈的太平天國運動就起始於嶺南地區,這些起義都遭到反動統治的鎮壓,壯族在抗擊法國殖民者的入侵、辛亥革命鬥爭和抗日戰爭中做出重大的貢獻和巨大的犧牲。

  • 5 # 莫寒清

    明萬曆《廣西通志》說:“國初有湖北獞者,由黔中入柳桂,性剽悍,其後黨類日滋,浸肆侵剽,村落之間,幾無寧宇。《粵西叢載》說:“湖北獞,原自湖廣靖州,由懷遠流來,浸沒古田境土,與南獞異,弘治年間,來本縣,殺逐良猺,並有其土。”嘉靖《廣東通志》說, “獞,性質粗悍。自耕而食,又謂之山人。出湖南溪洞,後稍入廣西古田等縣,佃種荒田,聚種稍多,因逼脅田主,佔據鄉,逐蔓延廣東。其初來,尚以聽招名色,佃田納租,與猺人種類不同,時相仇殺,有司及管田之家,頗賴其力,以悍猺人,及後勢眾,亦與猺人無異。這就是古代記載的稱為現在的壯族!

  • 6 # 無影wuying626

    壯族土著民族。前期駱越族。屬百越一支。百越(中原稱呼)地域長江口地區到現中南半島沿海的百姓(民族)。此百越是華夏(地區)稱呼其他部落。因時代的原因,華夏族不存在,取而以漢民族自居。各個部落融合圖騰的合併造就的龍。方言和民族語言由此得出。我個人是漢族。華夏部落因時代的原因,受遊牧民族迫害往南遷徙很多,東夷九黎百越是從華夏合併為漢族而來。

  • 7 # 國病

    這個其實已經破譯了。

    壯族名稱源自史前的繡球事件。遠古黃種黎人被白種擊敗,於是白種派黎司族群負責警察管制黎人,派黎司就是七仙女族群。很快七仙女與九黎發生融合,西王母反對這個姻緣,於是爆發了二郎神劈山救母大暴動。這次行動,在印度就是指剎帝黎這個階層。於是就促成了七仙女女性全部嫁給九黎。七仙女站在吊腳樓上拋繡球選壯員,就是選擇其中強壯者。所以繡球下降為6,繡球上升為9。69就是兩者結合的符合,把黃種的蠍子魚鉤崇拜改為螃蟹螯鉗崇拜,所以在西方巨蟹座為69符號。凡是經歷過繡球事件的民系都有絨球裝束,綠帽子文化則是戴在七仙女父系群體頭上的綠帽子成了典故。不過不要太看不起綠帽子,他是財神和冥神標誌。

    他們後來演變成冥神體系,所以螃蟹這個無腸公子就演化為黑白無常。他們後來逃跑至東北地區的還有無腸國之說。他們的對手則代表小腸,比如猶太第八月就是小腸的月份,也是腳踝對他們復仇的月份,也是八月大洪水開始的月份。對應了帝堯對大鯀體系的打擊以及迫使他們一分為二,分別向東北和西南潰逃。

    後來開科舉,就把中壯員改為中狀元,然而在大部分狀元的故事裡都會搭載一個接到繡球的橋段,其實就是因為接到繡球才是真的中壯員。代表中壯員的九黎就是顓頊氏,顓頊是壯婿的諧音,指女婿的意思。無論後來的華胥氏還是赫胥氏,都是女婿的意思。這兩個分野是後來形成兩派聯姻集團以後的分野。

    壯族古代稱僮,也有布壯、布依、布儂等等稱謂。歷史上有駱越、僚等稱謂。其基因由O2a和O1各一半構成。基因也符合顓頊後人源流,文化裡繡球又是其核心文化。英語裡strong強壯也讀司壯。建國後統一使用了壯代替僮就像冥冥之中註定的,因為原意確實是強壯的意思。廣義上說黃種都可以稱壯族。

  • 8 # 天鴣

    “壯族”這個稱號是1956年以後別人強加給我們的,我們自己的稱乎叫“蠻”,這邊的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也都叫我們“蠻”。《三國演義》和許多史書上都寫有“南蠻”。

  • 9 # 馬建邦2

    民國時期,廣西沿襲清制設省。1958年,廣西省改為“廣西僮族自治區”。1965年,周總理在一次座談會上說:“‘僮族’的‘僮’字有兩音,一個是‘zhuang’,一個是‘tong’,容易讀混;特別是它還含有‘僕人’的意思,如‘書童’,顯得‘對少數民族不尊重’。因此,我建議將‘僮族’的‘僮’字改為‘壯’字,它的意思就大變了,不僅是健壯、茁壯的意思,還有充滿活力的意思。我們就是希望壯族兄弟身體健壯,壯族自治區發展蓬勃向上,好像充滿活力的青年人一樣……” 據周恩來提議經國務院批准,僮族的僮字改為“壯”字,稱“壯族”。1965年,“廣西僮族自治區”改名為“ 廣西壯族自治區”。

  • 10 # 山騾

    我們從讀開始老師反覆叮囑: 廣西僮族自始區的僮族不讀童族。所以在社會上熬不住去扭正大人,領導讀白字!總箅80年代改壯族,都不會讀錯了!功德無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婚後,你還相信會有真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