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戲說歷史君新世界影視

    我們從小就耳熟能詳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當時學到這句話,都會覺得這是一個珍惜糧食,體恤百姓的詩人。而貧寒出生的李紳當時是少年意氣,可後來升官發財,卻是一頭栽到富貴裡啦。

    (一)作詩之初

    李紳的家庭也不算太差,父親曾經是縣令。後來他幼年喪父,就由母親一個人撫養,所以也只是一個比較普通的小康家庭。母親教導他做人的道德經義,而李紳打小也很好學,所以年僅二十七歲就考中了進士。那時候的李紳還懷有一顆悲天憫人的同情心,他看到家鄉農民的辛苦,烈火朝天,還要在田地裡耕種。所以他也就吟詠出了《憫農》二首,因為情真意切而流傳後世。

    而與他同行的李逢吉另有心思,卻拿著他的詩,去皇上面前告狀。李逢吉說,李紳做這樣的詩,就是在嘲諷朝廷,發洩自己對朝廷的怨恨。李逢吉跟李紳是同一期的進士,而他對李紳眼紅,想要憑藉打擊李紳來提升自己的官位。皇上沒有說話,叫人把李紳找來。李紳不急不慌,說自己是親眼所見家鄉的農民種田場景,看到了百姓的疾苦,所以一時感慨寫下來的。皇上賞賜了李紳,不久後,李紳又升職了,而李逢吉卻是遭貶。

    (二)富貴迷心

    李紳升了官,心性漸漸改變了,投入到牛李黨爭中去,成為了李黨裡的“骨幹成員”。他為人自矜高傲,做事狠毒而不留情面。他酷吏的名聲遠揚,不僅同僚下屬都儘量遠離他,連他屬地治下的老百姓,一聽說當官的人是李紳,也都紛紛逃離了本地,可見李紳的名聲是有多麼差了。

    第一件事情是:在他還是一個普通書生的時候,因為家中只有他們母子兩個,有族叔李元將對他家多有幫助,李紳就經常去他家裡拜訪。每次去見了面,李紳都要稱李元將一聲“叔叔”。而等他當官了,倒不願意再稱對方為叔,反過來讓人家對他用尊稱。李元將因為要巴結李紳,就自降了身份,甚至用低李紳一輩的“侄”來自稱。李紳不滿意,還覺得李元將這樣不能夠顯示對自己的尊重,直到李元將把自己降為李紳的孫子輩。

    第二件事情是:跟李紳是同期進士的崔巡官前來拜訪他,剛剛在旅店裡住下,自己帶來的僕人出去同人發生了打鬥的事情。來往的巡捕把兩個人帶走了,經過審問,李紳知道了這個僕人是崔巡官家中的,然後把兩個人都判了死刑。緊接著,崔巡官也因為家僕的事情被抓來問話。李紳不聽他的求情之語,只是問他到了這個地方,為什麼不來見自己,難不成看不起他嗎?崔巡官有苦說不出,被打了二十板子流放到秣陵。

    早年李紳體諒百姓的不易,有感而發寫下《憫農》。自己逐漸升官,日子過得極度奢侈。不僅吃的是大魚大肉,穿著綾羅錦緞,家裡面還養著一大堆歌姬樂伎。誰能想到當年喝個稀飯都要數米粒的少年,後來餐餐山珍海味、大魚大肉只動幾筷子呢?都說由儉入奢易,可這易也完全不容易。奢侈的生活終究會使人迷失本心,很快忘記自己當初的抱負壯志。而之所以說容易,是容易沉迷深陷這種不知所謂的奢靡生活啊!

  • 2 # 寶寶創意遊戲

    因為思路決定出路,定位決定地位,理念決定道路,性格決定命運,細節決定成敗。

    最終地位決定想法!

    李紳年輕時看到了農民的辛勞,才寫出了《憫農》這首詩詞,但當官後,卻性情大變,不僅變得奢華無度,人品更是跟年輕時天差地別,令人難以接受的是,當官期間,李紳殘暴酷法,轄區的老百姓常常擔驚受怕,許多人為了安居樂業,無奈到處遷移,甚至度過長江,淮河,到處逃難,求得一絲苟活,足以見證其當官前後的性情變化,後世在讀他的《憫農》時,心中是潔白無瑕,充滿了同情的,但要是知道了其為官後的情況,真不知道人們作何感想?或許,這就是語文老師不敢告訴學生們,李紳的後半生的原因吧?

  • 3 # 世界人文通史

    在中國歷史上,早年留下良好的名聲而晚節卻不保、變成齷齪下流之人的例子不少,比如東漢時期的匡衡年少時家境貧寒,留下了鑿壁偷光的勤學典故,結果後來卻當了大貪官,被貶職回鄉。

    唐代的李紳在青年時代時曾寫下《憫農》來讚美勤勞的農民,結果當了官後卻拼命魚肉百姓,連教科書都不好意思提他。民國時期的汪精衛早年是刺殺清廷攝政王的革命勇士,留下了“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的熱血詩篇,可是卻在抗戰時投靠日本人,當了臭名昭著的漢奸,留下了遺臭萬年的名聲。

    說起這個李紳,很多人一定會想到小學課本上的《憫農》。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出自於唐代詩人李紳之手的詩,想必人人都會背、都會誦。就算不會背,許多人也一定聽說過。

    千百年來,這首詩之所以能夠廣為流傳,就是因為詩人敢於用直白的語言來表達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讚美之情和勸告人們珍惜來之不易的糧食,直抒胸臆,其情可憐。

    可是,寫下了《憫農》的李紳後來卻沉淪於官場,變成了一個不折不扣的貪官,所以教科書在提到《憫農》時並不願意多提這個人。

    根據史書的記載,李紳在年近30歲時才中了進士。當官以後,混跡於官場的李紳卻逐漸迷失了本性。他為官酷暴,經常因為小事就殘酷折磨百姓,所以在他治地內的百姓都非常怕他,很多人寧願外逃,而他自己卻不以為然。

    當時,唐代計程車大夫都有家中蓄妓的習慣,李紳也不例外。在他擔任宰相期間,家中私妓成群,生活糜爛。更可恥的是,李紳生活十分奢侈。在他擔任淮南節度使期間,巧取豪奪。李紳最愛吃鮮嫩的雞舌頭,所以有時候一餐要耗費三百多隻雞,其府內後院往往堆滿了宰殺的雞骨頭。真是“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不過,真正讓李紳晚節不保的還是因為誤判了“吳湘案”。唐武宗年間,揚州的江都縣尉吳湘被人舉報說貪汙公款、強搶民女。李紳在接報後,獨斷專行(一說是公報私仇),不問青紅皂白就將吳湘逮捕下獄,處於死刑。不過在李紳死後,案情卻被平反,有人證明吳湘並未搶奪民女。

    當時李紳已病死,而在位的是著有“小太宗”之稱的唐朝中興之主唐宣宗李忱。唐宣宗下令嚴肅追究李紳的責任,史稱“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這樣一來,李紳要是知道自己連累了子孫,在九泉之下不知道會作何感想。

  • 4 # 讀史論天下

    自己困苦便知天下之困苦

    李紳幼年喪父,由母教以經義。青年時目睹農民終日勞作而不得溫飽,以同情和憤慨的心情,寫出了千古傳誦的《憫農》詩2首,內有“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名句,被譽為憫農詩人。李紳三次赴京應試,未中。

    元和元年(806年)中進士,補國子監助教。 後離京至金陵,入節度使李錡幕府。因不滿李錡謀叛而下獄。李錡被殺後獲釋,回無錫惠山寺讀書。

    發跡之後,只知補償

    兒時的艱辛生活往往影響人一生的性格,幼年時期的窮困更容易讓人銘記終身。

    寒門出身的李紳有了權勢地位後,所思所想再也不是平民百姓的稼穡之苦,而是迫不及待補償自己年幼家貧時缺失的一切。

    《云溪友議》記載,李紳未發跡前,總是去李元將家中做客。當時李紳為了生活,常常主動和李元將打招呼,每次見了李元將都稱呼“叔叔”,嘴甜得猶如抹了蜜糖一般。

    風水輪流轉,李紳在朝為官後,李元將再不敢以長輩自居,為了避免尷尬還主動自降一輩,在李紳面前自稱為“弟”。但李紳對此竟然極不滿意,數次刁難李元將,逼著李元將只好自稱為“侄”。

    若說李紳做了父母官,李元將自稱“侄”勉強還有點依據的話,那麼李紳接下來的神操作就完全是逆襲後瘋狂自我補償了。李紳竟然不接受李元將自稱“侄”,而是繼續逼著對方自降三輩,在他面前自稱“孫子”。

    慾望之花開後,他便掉入了無盡的深淵,再不見正直的李紳

    據記載,李紳一餐飯的花費多達上百貫錢,有時甚至上千貫,連一向惜字如金的史書,也毫不客氣的給了李紳“漸次豪奢”的評價。

    當年那個“粒粒皆辛苦”憫農詩人,就這麼在發跡後急不可耐的展示出人性的陰暗面。

    可惜時過境遷,現在的物質享受早已無法給予李紳當初那樣純粹的快樂了。正如我們兒時會為了一顆糖果開心很久,但成年後即使得到同樣的糖果也無法感受兒時的愉悅了。

    但李紳,就這樣陷入了金錢與權勢的死迴圈。他不停追逐著那些當年人有我無的物質享受,小心翼翼的維護著自己好不容易得來的烏紗,卻漸漸的迷失了自己的本心。他成了百姓眼中的酷吏,在他治理的地方,很多百姓離開家園,外出謀求生計。

    這樣大規模的人口流失換成其他任何地方主官遇到多半都要心急如焚,但李紳卻說:“這些百姓就如同手捧麥子一樣,那些顆粒飽滿的就會留下來,而秕糠就會隨風飄走”。

    作者思

    不知李紳在享受百姓血汗換來的豪華宴席,歌舞美女的時候,會不會有個瞬間突然憶起,當年有個寒門少年,帶著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寫下了一首《憫農》而聲名大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個瞬間讓你對能力這個詞有了醍醐灌頂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