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洞察—資料報告

    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家提出了人工授精的建議。

    1878年,一些生物學家曾對家兔和豚鼠進行體外受精的試驗,但是直到1951年以前,所有在哺乳動物身上進行的體外受精試驗均以失敗告終。1951年,一位名叫奧斯蒂恩的生物學家推測,精子似乎需要在雌性生殖管道中停留一段時間,才能穿過卵子的透明帶。透過長達一年的實驗,奧斯蒂恩又進一步明確地提出:精子在具備穿入卵子的能力之前,必定要經過形式的變化,這一變化可能是形態上的,也可能是生理上的。

    在奧斯蒂恩的基礎上,美華人洛克和門金從1944年開始進行人卵的體外受精實驗。他們先從卵巢中取出卵子,經過24小時的培養後,將精液加入其中,又經過45小時的培養後,洛克和門金髮現133個卵子中出現了4個受精卵,每個受精卵又繼續卵裂到2-4個分裂球時期。雖然他們只得到了極少數的受精卵,但是卻為試管嬰兒的誕生點燃了希望之火。

    20世紀60年代初期,英國的兩位婦產科專家帕特里克·斯蒂託和羅伯特·愛德華茲開始密切合作,他們共同向千百萬年來亙古不變的人類生育史發起了挑戰。

    1965年,他們提出了人卵在玻璃管內可能受孕的證據,特別明確地描述了雄性配子與雌性配子的成熟過程。此後十餘年,倆人都致力於試管內受孕的實驗。實驗包括兩個主要部分,即體外受精和胚胎移植。前者在試管內進行,後者將胚胎移植到母親的子宮中發育長大,其經過有以下幾個過程:首先,用一些促使婦女卵巢排卵的藥物,使婦女的卵巢按要求的時間排出卵子,然後再用特殊的器械插入婦女腹腔中將卵子取出,放入培養液中孵育,等到完全成熟後,再加入經過處理的精子,讓精子和卵子在器皿中形成受精卵。浸在培養液中的受精卵逐漸開始產生細胞分裂,一個受精卵分裂成兩個、兩個變四個、四個變八個……漸漸發育成幼小的胚胎。這時,它就可以被移入母親的子宮腔中,慢慢長大,直至變成嬰兒。

    1978年,斯蒂託和愛德華茲的智慧終於結出了碩果。7月25日這天,全世界的新聞媒體都將鏡頭對準了英國奧爾德姆市醫院,23時47分,人類歷史上第一例試管嬰兒路易斯·布朗健康地來到了人間,與所有正常嬰兒一樣,她既可愛、又美麗。

    自此,試管嬰兒技術成了不育症患者的最佳選擇。目前,第二代、第三代試管嬰兒的研究正在不斷地進展當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什麼歌聽了可以使心情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