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醫教寶育兒助手
-
2 # 四川華西二院吳康敏
目前來看,家長們越來越關注孩子的身高問題,身高矮小的家長需要知道,其實孩子身材矮小並不一定是生長激素缺乏,還可能有很多原因。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身材矮小都是哪些因素導致的。
1、激素缺乏(除生長激素外)
部分孩子在出生時就存在甲狀腺激素缺乏,即先天性甲狀腺低下,就有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過多的皮質激素,又稱為“庫形式綜合徵”,這類激素的過多分泌也會導致孩子身高增長受限。
2、特發性矮小
特發性矮小屬於醫學專用名詞,是指部分身材小的孩子,經過檢查後找不到矮小的原因,生長激素也不缺乏,稱之為特發性矮小。這一類孩童往往需要做大量檢查後才能得出診斷結果。
3、性早熟
很多家長會疑惑,性早熟也是導致孩子身材矮的原因嗎?答案是確定的。女孩在8歲前,男孩在9歲前出現第二性徵,或者進入青春期後骨齡生長過快,可能會導致孩子骨齡超前,骨骺提前閉合,而骨骺閉合後孩子就無法長高,長高時間縮短,造成身高落後;
4、家族性矮小
矮小兒童的父母均是矮小, 或者父母親中有其中1人的身高是矮小,就有可能導致孩子身材矮小。
5、生長激素缺乏症
生長激素缺乏是目前比較常見的矮小原因之一,具體判斷是否為生長激素缺乏,需要經過專業的各項檢查。目前來看,透過外源補充生長激素是治療矮小的辦法,如遇孩子年齡過小或普通注射器使用不安全等,可選擇電子注射筆和短效水劑來配合治療。
-
3 # 餘杭區婦幼保健院餘升
很多家長都對孩子身高不夠重視,導致孩子與同齡人差距較大的時候才發覺不對勁。其實人的一生中,有兩個“長個”的高峰期:一個是出生後的頭三年,第一年大概能長25釐米,第二年和第三年大概能長10釐米左右,以後每年長5-6釐米的樣子,成人身高1/3以上是在2歲前長成的。第二個是青春發育期,這個階段一年可長8-10釐米。就是青春發育時的猛烈一跳,這一跳因人而異,大部分男孩能長30釐米左右,女孩長25釐米左右。
家長需要關注的一點是,當你的孩子在4歲以上,年增長速率少於4.5釐米時,可以做生長激素和骨齡的測試。對生長激素缺乏的矮小兒童,在學齡前期4-6歲開始治療效果最好。當孩子上幼兒園,特別是讀小學以後,如果你發現這個小孩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是坐在第一排,你應該及時就診了。
很多父母雖然發現自己孩子比同齡孩子矮,但總抱著一些“等一等”的心態,認為到了青春期還能躥一躥,結果最終骨齡閉合,讓孩子沒法再長高,這些想法都是錯誤的。父母可能因為這個疏忽而影響孩子的一生,從而對以後的就業、參軍、婚姻等各方面產生不利的影響。
希望有父母發現孩子矮小情況後應及早的就診,及早的治療,以免產生終身的遺憾。目前國際上治療矮小的安全有效的藥物是生長激素,發展較前端的是長效生長激素。
-
4 # 峨眉山人民醫院杜東紅
說到小矮人,大家是不是會想到童話故事裡七個小矮人和白雪公主幸福生活的故事,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經常也看見現實版的“小矮人”。可別以為他們真的和童話故事是矮人族,其實是他們只是矮小疾病的受害者,因為身材矮小給他們的生活帶來的嚴重的影響。那麼身材矮小的危害有哪些呢?
1、與正常兒童相比,矮小兒童的性格心理都會受到很大影響,雖然他們的除身高外基本屬於正常範圍,但矮小兒童大多數有心理內向、情緒不穩的個性特徵,存在缺少交流和社會恐懼等現象。有調查顯示,90%以上的矮小孩子都存在自卑、抑鬱等不同的心理障礙,有的孩子甚至因為身材矮小而不願上學。
2、身材上的缺陷也直接影響了他們的就業及擇偶。據全國矮小人聯誼會的一份小樣本調查顯示,68%人群沒有一份體面及穩定的工作,100%的矮小人遭遇到就業歧視,全國矮小人群體的平均月薪只有1500元左右,成年矮小人患者的成婚率只有15%。
3、矮小還會造成生活上的諸多不便,一些生活上的小細節,日子長了就會變成大困擾。
矮小的危害這麼大,那造成矮小的原因是什麼呢?生長激素是影響長高的關鍵,大部分矮小是由於生長激素缺乏而導致的,但生長激素缺乏只要治療的及時是有望長高的,目前國際公認的治療矮小有效促進增長的藥物是重組人生長激素。有水劑和粉劑兩種形式,水劑又分為短效水劑和長效水劑,短效水劑和粉劑都是需要每天保持用藥,水劑的藥效要高於粉劑,長效水劑還可以延長用藥週期做到一週注射一次。
-
5 # 協和胖大夫潘慧
1985年美國FDA(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生長激素使用於兒童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症(GHD),到2003年,FDA對生長激素使用範圍進行了擴大,批准可以使用於非生長激素缺乏性矮小症(特發性矮小,ISS)。
什麼是特發性矮小症?
特發性矮小症(ISS)是兒童矮小最常見的型別,其定義是身高在-2SD或第3百分位以下,生長速率緩慢,並已排除宮內生長遲緩、營養缺乏、各系統器質性疾患、遺傳代謝、染色體疾病等已知病因,且生長激素(GH)激發後峰值>10ng/ml,一般實驗檢查皆無異常發現者。值得注意的是ISS診斷需要排除其他已知疾病。
早在2008年歐洲小兒內分泌協會針對ISS的診治發表了聯合宣告。
根據聯合宣告,ISS適合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特別是身高更矮的孩子,其中第一年的身高SDS增加0.3-0.5提示生長激素治療有效;依據療程,經治療成年後身高平均可多增長3.5-7.5cm;治療過程中監測IGF-I水平可以評價生長激素的敏感性和有效性;而ISS使用生長激素治療的安全性等同與治療生長激素缺乏的患兒。
回覆列表
影響孩子生長激素分泌不足的基本原因有:
1. 睡眠差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2. 運動少會減少生長激素分泌3. 70%遺傳是因為孩子的生長激素太少既然生長激素這麼重要!是不是一打就長高?用生長激素能長高多少釐米?增高藥是生長激素嗎?生長激素安全嗎?有副作用嗎?
什麼是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GH)是由大腦垂體前葉生長激素細胞分泌的蛋白質,是一種肽類激素。它是體內最重要的促進生長的激素。
如果孩子檢查出缺乏生長激素怎麼辦?當然是補足啊!
如何補? 注射生長激素
生長激素:
利用基因,重組人生長激素的化學結構和人自然分泌的生長激素完全一樣。它是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SFDA)批准促進兒童長高的唯一有效藥物。
生長激素已發展到第六代,我們常用是第五代,它的改進適合人體自身的狀態,和自身分泌的生長激素結構是一樣的
生長激素只能打針!
由於重組人生長激素是分子量約22KD的蛋白質多肽類激素,無法透過口服補充,所以通常採用皮下注射方式予以補充。意思就是,只能打針!!!
生長激素絕對不是你想打就能打
●要使用生長激素,必須首先查明生長髮育遲緩的病因,需要做一系列相關的專業檢查。
需注意:骨骺線一旦閉合,用生長激素毫無效果,甚至反而有增加腫瘤的風險! 所以一定要先檢查!
在身材矮小的患兒中,有 60% 以上是由於缺乏生長激素導致。對於這些患兒來說,最有效的辦法就是注射補充人生長激素。
在不伴有其他疾病的情況下,在青春期前骨齡較小者,一般每年可生長8~12CM,但隨著骨齡增大,應用生長激素治療的生長速率和提高終身高幅度會逐漸下降。
絕對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打!下列情況禁忌使用:
1、骨骼閉合的兒童/青少年禁用;
2、有腫瘤進展症狀或有潛在腫瘤風險的患者禁用;
3、嚴重全身感染等危重病人在機體急性休克期內禁用。
4、乙肝大三陽者禁用;
5、臨床上已經有高胰島素血癥、糖耐量受損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矮小患兒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禁用。
生長激素有副作用嗎?臨床試驗表明:生長激素是安全可靠的,但會伴隨一些短期的副作用
●常見的副作用是注射區域性的發紅和腫痛,一般 3~5 天可自行消失。●還有就是低甲狀腺素血癥,多發生在開始治療的 2~3 個月,經過口服甲狀腺素後可恢復正常。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醫生都會要求在治療開始以後的半年內應該每個月到醫院複診一次,之後可以逐漸延長到 3 個月至半年複診一次。
只要嚴格規範用藥,使用生長激素就是安全的。家長不必“聞激素色變”,影響矮小患兒的正常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