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有月依然

    建安十一年,曹操釋出了一道《明罰令》,管的是老百姓生火做飯的事:

    聞太原、上黨、西河、雁門,冬至後百五日皆絕水寒食,云為介子推。子胥沉江,吳人未有絕水之事,至於介子推獨為寒食,豈不偏乎?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

    從冬至開始一百零五天,也就是整整三個半月,直到清明,太原等地的老百姓,因為過寒食節的緣故,都不生火做飯,一律吃生冷的食物,曹操覺得,身體弱的人,還有老人孩子,恐怕會受不了,因此,特別下了一道命令,要求老百姓們必須生火做飯,讓大家都能吃口熱乎的。

    如果不按曹大人的命令辦,家長不生火,就得坐半年的牢;直接管事的官員,坐牢一百天;當地的縣長,扣一個月的薪水。

    用心不可謂不良苦,口氣不可謂不嚴厲。

    苦口婆心,說的就是孟德公了。

    好大的氣性

    其實不僅太原等地,當時整個北方,寒食的風俗都很普遍,只不過禁火的時間有長有短,短的也就幾天,倒還好說;長的呢,就是風氣最盛的太原了,一百零五天,乖乖,幾乎佔了一年的三分之一,而且偏偏在最寒冷的季節,連年都過不好,確實非常的遭罪。

    寒食風俗的起源,古書上一般說是因為紀念介子推的緣故。介子推是跟隨晉文公流亡的功臣,晉文公歸國,只有介子推沒有因功受賞,介子推覺得沒意思就走人了,晉文公後來找他出來受封,他也躲著山裡不出來——現在才想起我來,晚了,不伺候了。晉文公於是放火燒山,想逼他出來,結果這哥們氣性大,寧可燒死也不出來。當然也可能想跑沒跑出來。總之,介子推死得冤啊。老百姓一來是同情他,老百姓總是心軟嘛;二來也怕他冤魂不散不好打發,老百姓總是膽小嘛,所以他被燒死的這段時間,大家就不點火刺激他了。

    介子推燒死的地點,就在太原一帶,因此此地寒食的風氣最盛,老百姓的犧牲也最大。注意,犧牲的可不只是一口熱飯,吃冷飯真能吃死人的,“老少羸弱,將有不堪之患”,一不小心生個病,人就沒了。

    消失的改火

    曹操這人,手下設有專門挖古人墓的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是個不信邪的狠角色,他才不在乎什麼介子推,一紙禁書,這寒食節嘛,大家就別過了。不過呢,打老祖宗沿襲下來的傳統,可不是他想禁就能禁得了的。甭管他的法令多嚴,也只禁得了一時,風頭一過,大家是寧可吃冷飯,也要堅持這個傳統。

    這就是傳統的力量。

    但在歷史學家看來,寒食的傳統,卻未必來自介子推,事實上,有沒有介子推這個人都不好說。寒食的真正起源,可能與另一種傳統,“改火”,有著隱秘的關聯。

    《論語集解》馬融曰:《周書•月令》有更火之文: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棗杏之火,季夏取桑柘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一年之中,鑽火各異木,故曰“改火”。

    古人鑽木取火,不像現在用打火機那麼省事。因為取火不易,所以有保留火種的習慣。按《月令》的說法,春天用榆樹柳樹的木頭取火,取得的火種可以保留用於整個春天,到了夏天,就該重新用棗樹杏樹的木頭取火了。原來所保留的火種,就不讓用了,必須熄滅了它。

    其實都能點火,何必換來換去呢?大約古人的思維,有很多巫術的成分,也許在他們看來,火種也是有生命的,用得太久了,就會像人老了一樣衰弱無生氣、或者被汙染,所以需要定期更換新的火種。

    改火的風俗並不僅僅中國有,弗雷澤在其鉅著《金枝》裡,也曾提到類似的禁忌:

    在蘇格蘭地區,曾有在五月朔燒“貝爾坦篝火”的習俗。有些地方“頭天晚上,人們把所有的火都小心的熄滅”,第二天早上用木與木摩擦的方法重新取得聖火,以點燃篝火。

    其它地方的例子,也並不少見。

    如果要嚴格保證大家都使用新火而徹底禁絕舊火,那麼,一段時間的熄火期就很有必要。熄火期越長,則舊火殘留下的可能性越小。

    而熄火期間,大家若要吃飯,自然是隻能“寒食”了。

    附會的傳說

    改火的禁忌,想來消失的較早。

    馬融說一年要改五次火,尤其把季夏單列出來,這裡面似乎有五行學說的影子,恐怕已經是“改火”發展到比較晚期的狀態了。我懷疑,到了戰國時期,一般民間,已經不再有改火的講究。

    但是,吃冷飯的傳統,大家倒堅持得很好。

    在事物的演變中,顯見的形式比隱含的動機,似乎有著更為穩定的性質。

    形式還是熄火。只不過本來是為了改火的禁忌才熄火,演變成了熄火本身成為禁忌。大約因為都與火有密切關係,因緣附會,熄火的禁忌就披上了介子推的傳說這襲外衣。

    類似例子也是很多的,比如端午節,一般說是源於紀念屈原,然而在江浙等地,又分別與伍子胥或者曹娥的故事合流,無非都是習俗的演變,需要給自己換一個更為當地人熟悉和接受的理由。

    懶得改火了,但還是要吃冷飯。何苦來哉!

    太原的老百姓,真是擰啊。

    千年的冷飯

    經過數次被禁,不止曹操禁過哦,“寒食”的傳統反而愈發的頑固,到唐代達到了極盛。

    隨手翻翻《全唐詩》,你會發現關於寒食的篇章,可是不少。

    然而,如此強大的傳統,到了兩宋,卻漸漸湮沒無聞了。

    不需要禁了。

    似乎太原的老百姓們,開竅了。吃了一千多年的冷飯,終於吃不下去耶。

    說起來,唐與宋之間,似乎有一道中國歷史的分水嶺,很多傳統,唐代還保持得好好的,到了宋代就變樣了,日本的京都學派,就力主著名的“唐宋變革論”或者“唐宋異質說”。

    簡單的說,唐代還是貴族社會,貴族嘛,總是熱衷於保留些儀式感的;宋代則已經平民化了,怎麼方便怎麼來,規矩還是少一點比較好。

    那麼,“寒食”傳統的衰微是否也與此相關?

    研究戲劇的日本學者田仲一成曾指出,宋元戲劇的誕生就與傳統祭祀的衰落有直接的關係,即祭祀儀式是戲劇的雛形,由於祭祀神聖性的喪失,導致其娛樂性的凸現,而漸漸向戲劇轉換。

    同樣的道理,“寒食”作為對生活有嚴重干擾的傳統習俗,假如人們不再對其抱有“準祭祀”的信仰,那麼其消亡也就可以理解了。

    畢竟,元宵吃湯圓,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過年吃餃子,都是吃貨的福利,寒食呢?恐怕只能啃冷饅頭吧。

    雖然遲了一千年,最後,還是吃貨獲得了勝利。

    不再寒食,但過清明。

    改變歷史的,有時候不見得是曹操,

    而可能就是吃貨你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首歌曲讓你久久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