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不更
-
2 # 周南筠
1.給
3歲的孩子,他還不知道所有權的概念。
還是一個需要教育和引導的年紀。
我經常帶著兒子出去玩,玩累了給兒子拿零食吃。
經常有萌萌噠的小朋友,跑過來,兩三歲,昂著頭看著我,說:“我肚肚餓了,我也要吃。”
我也很茫然,我看著那麼像好人嗎?
我左看看又看看,也看不到他的家人,這麼萌萌噠的孩子放出來也放心。
你能說這孩子不懂禮貌?不是,他只是表達自己想法,他不知道所有權的概念。
包含小朋友,去超市拿了東西就吃,拿了東西就走,是小偷嗎?
不是,他不知道要付錢,他以為和自己家裡一樣。
2.看家長當孩子亂翻亂吃的時候,你看家長的反應。
如果家長攔住了,並且教育孩子,不可以這麼做。
那麼沒關係,孩子嘛,隨便玩隨便吃。
如果家長不說話,或者假假地揮揮手,那就不要深交。
想知道未來這個孩子怎麼樣,看看父母就知道了。
-
3 # ROSE172854546
第一次給吧,一定要告訴為什麼要給,但再一再二不再三,知道鄰居孩子有亂翻別家的抽屜什麼的,可以把零食收到別的屋,3歲已經懂事,是給孩子立規矩的關鍵時刻,作為父母發現有這個毛病,一定要及時教育自家孩子,發現串門孩子有翻別人的東西應及時制止,不該拿年齡小,不懂事當說辭,要不然以後沒人歡迎你帶孩子到家做客的,反而會躲著你的。僅個人觀點,請勿抨擊!
-
4 # 餵奶有學問
先來說說最近我經歷過的一件事。我家寶寶剛好三歲,但是由於平時生活環境比較單一,而我們也一直忽略了培養她學會保護屬於她的東西的觀念,所以,前幾天與鄰居小孩之間發生了一些小摩擦。
鄰居家的寶寶是三歲四個月,性格屬於比較霸道的那一種,只要是她看上的東西不管屬不屬於她,她都不願意拿出來分享,而且還會去搶別人的東西佔為己有。因為也不經常來家裡玩,所以我家寶寶對這個鄰居寶寶的戒備心比較松。那天,鄰居家寶Bora家裡玩的時候,我女兒在沙發上吃山楂,鄰居家寶寶看到的時候就吵著她媽媽要,我鼓勵我女兒分了一點給她。後來山楂吃完了她還想要,就趁著她媽媽走開的時候自己去拉開電視櫃翻找。我看到後,先是鼓勵我女兒過去制止,我女兒過去後跟她說不可以,但鄰居家寶寶沒理會。我於是走過去問鄰居家寶寶在找什麼,她說要找山楂。我於是很認真地把電視櫃關上,跟她說,我家裡的已經沒有山楂了。她突然就委屈地大哭起來,並且還開始動手打人。她媽媽聽到哭聲過來了解情況後就一邊罵她一邊把她拉走了。
在這件事情的處理上,我覺得我做的沒有錯。而且,透過這件事情,我更加明確了以後應該如何在這個方面給自己家寶寶樹立一個榜樣。
首先,如果寶寶亂翻東西的時候他的父母在場,我會先看他父母的反應再做出制止。假如他的父母制止寶寶亂翻東西,我也會鼓勵我家寶寶跟我一起上前勸說;假如他的父母無動於衷,我肯定還是要先讓我寶寶前去溝通,溝通無過後我會跟我寶寶站在統一戰線捍衛我們的權利。
其次,上前制止要先了解清楚他亂翻東西的原因。堅決鄙視不瞭解情況劈頭蓋臉埋怨孩子的行為,無論是哪一個小孩,在做出什麼行動之前他必定是事出有因的。先問清楚他為什麼要翻東西,要找什麼,然後假如他需要的東西剛好家裡有,經過他父母同意後可以拿出一部分跟他分享,假如家裡沒有了或者他的父母不同意,則應該堅決告訴孩子家裡沒有這個東西了,讓他停止繼續亂翻東西的行為。
我認為這個是主要涉及到“分享”和“捍衛主權”的兩個問題,我們既要把“分享”的想法表現出來,更要懂得讓對方明白,這裡是屬於我的,你不應該不透過我的同意亂翻。
-
5 # 檸果兒
我是挺討厭亂翻別人東西的孩子的,就算是關係再好的也不行。
如果是第一次這樣的話,我不會計較,同時我會拿出一種或者幾種零食,問他想吃哪一種,順便明確的告訴他:阿姨的家和他的家是不一樣的,好吃的放在哪裡只有阿姨知道,你那樣亂翻是找不到的。想吃什麼告訴阿姨,阿姨給你拿。
就用零食來分散他的注意力,下次再來的時候,一來就拿零食招待他,多拿出來一些放在桌子上,告訴他,吃完了還可以再拿。小孩子嘛,對好吃的總是沒有抵抗力,在旁邊放幾個玩具,有吃有玩,就顧不得亂翻了。
-
6 # 孫減負
如果是三歲寶Bora家裡玩兒,亂翻東西找零食,我不會直接制止他。對很多三歲的寶Bora說,所有權的概念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自制力也比較差。很多家長也還沒有給孩子建立不亂翻別人東西的觀念。
所以,我不會直接制止孩子,也不會斥責孩子。這並不是孩子的錯。
我會把適合他吃的零食,統一拿出來,放在一處,然後招呼他過來吃。當然,還得發揮他家長的作用,問問這些零食裡,有沒有他家孩子吃了會過敏的。
總之,大大方方,有理有據,不輕易斥責別人家的孩子,也讓自己家孩子看在眼裡,學習怎麼和小朋友相處。
和別人家大人小孩相處是個技術活,一定要記住自己的孩子就在旁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行為。
所以,落落大方,禮貌待客,避免衝突,理性對待。
我的回答供你參考。
我是細心的二寶媽媽,對科學育兒感興趣的就關注吧。
風雲舞實用育兒365
-
7 # 西瓜小胖墩
您好,謝邀。如果是我的話,我應該會挑一些他可以吃的拿給他,但是絕不允許他隨便亂翻我家的東西,我不會直接教育他,畢竟是別人家的孩子,有他的父母教導。但是我會當著他和他父母的面告訴我的寶寶以後去別人家不可以亂翻別人家的東西因為這樣很不禮貌。如果他的父母這樣都不能明白你的意思,那隻能說明三觀不合,下次就不要請到家裡來玩就好了。
-
8 # 嬰貝坊育兒
不給,但是我會這麼做!
不會給,因為對小朋友不好,會養成一個很壞的習慣,而且會導致寶寶分不清東西歸屬權!
自己的親身經驗,店門口有搖搖車,需要投1塊錢硬幣!很多時候家長為了鍛鍊小朋友的膽量,讓小朋友自己來兌換硬幣!
但是時間久了會有一個現象,小朋友自己跑進來要硬幣,認為伸手就可以有硬幣,而且不給就哭鬧,弄得很尷尬!
後面我是怎麼做的呢,把硬幣給媽媽,讓媽媽再給寶寶,時間久了,就很少有小孩子自己跑過來了要硬幣,既幫助鍛鍊了寶寶獨立自主的能力,又不會影響到小朋友對物品歸屬權的判斷!
培養寶寶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有多重要?《尋找被一塊糖騙走的兒子!》失蹤經過:當天中午大概11點半到12點過,申建江和哥哥(比失蹤人大兩歲)姐姐(比失蹤人大四歲)出去街上玩,有一個50歲左右,微胖男子說帶申建江去買糖,哥哥姐姐看申建江被騙走了,就回家告訴媽媽,再找就找不到了。前一段時間看到這種新聞,真的是讓人痛心疾首,這種類似的事件,在我們平常生活中還不常見嗎?
希望這位媽媽儘快找到自己寶寶的同時,也希望我們平常教育家裡小朋友,不可以亂拿別人的東西, 也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
所以小朋友如果在我家裡隨便翻零食吃,我不會直接給他,我會拿給小朋友家長,讓小朋友家長給寶寶。這樣小寶寶第二次想要吃零食的時候,會諮詢媽媽可以不可以?也培養了寶寶在外面,不要隨意接受陌生人的東西,也降低寶寶被不法分子誘拐的機率!
-
9 # 成長與閱讀
題主的問題看似是一件小事,其實是一個規則養成的大事。
先說這個問題處理。
3歲的小寶寶由父母帶著來家裡做客,如果他翻找家裡的零食時,我會跟在他的後面。
第一步:先由著他拿,當寶寶拿出來時,我會問他”你是想吃這個嗎?“,如果寶寶點頭,我會接著問他”你問問媽媽同意不同意你吃,好嗎?“ 繼而轉由他的媽媽確定要不要給他吃。
第二步:這時再跟寶寶說”你想要吃阿姨家的好吃的時,要先問問你的媽媽同意不同意,媽媽同意了,你才能吃,對不對?“
第三步:再跟寶寶說”如果你想拿吃的,要先跟阿姨說,阿姨來幫你拿,而且要先問問阿姨同意不同意,好吧“
這三步,一是要幫助寶寶拿東西,二是寶寶不能隨便吃東西,因為不知道他的餵養情況,三重要的是讓他和他的媽媽都要知道不能隨便翻拿別人的東西。
3歲寶寶是他人生中第一個需要建立規則意識的時期,父母們不能忽視。如果在這個時期不能很好地建立起行為和語言的規矩和規則,不清楚什麼必須做,什麼不能做的話,那麼他在社會小團體中就會因為不守規則而被排除在外,並且處處受挫,從而使寶寶備受打擊,使他處於不安全或對抗的心理,這對寶寶的成長是不利的。
所以,不要認為題主所說的問題是一個小事情,如果家裡的寶寶有這種情況發生,父母們一定要重視,並及時給予引導。
回覆列表
我對於熊孩子的態度一直是“零容忍”的。
對於自家孩子“熊”,自己可以或打或罵或講道理地管教。
對於別人家的熊孩子,我會一直躲著走,俗話說得好,惹不起躲得起。
像題主遇到的這種情況,那真是找上門的“熊”啊,躲是躲不掉了。最好的辦法就是裝惡人,對他兇一點,更狠一點給些大人吃的零食,比如:泡椒鳳爪、辣條、激辣鴨脖……或者把小孩吃的零食上塗抹上辣椒……
保準三次以後熊孩子看到你就口舌發乾,別說翻零食吃,給他零食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