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南憶楓
-
2 # W勞務攻略
2020國考公務員考試:
1)檢視國考公告,瞭解國考招錄流程、考試內容及時間、參加考試所需證件;
2)檢視國考報考指南,瞭解資格複審所需基本材料,後期再根據報考單位的面試公告補齊所有複審材料;
3)備考建議:
①根據考試科目選擇教材,夯實理論基礎,梳理知識框架;
②結合近年各科目的考題,瞭解題型及題量,掌握各類題的解法及技巧;
④考前至少半個月根據各科目的考試時間進行模考,提前進入應考狀態。
-
3 # 中公教育KK老師
國家公務員考試考公共科目和專業科目,公共科目包含行測和申論兩部分,公共科目是所有考生必須考的科目。而專業科目是部分要求有專科科目考試的崗位要考察的科目。
1、行測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包括常識判斷、言語理解與表達、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等部分。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瞭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詢主要資訊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資料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2、申論
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機構的職位、市(地)級及以下機構的職位的不同要求,設定兩套試卷。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機構的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級及以下機構的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
3、專業科目
如人民警察崗位、中國銀保監會、證監會、國務院國資委都會進行專業科目測試,另外8個非通用語職位會進行外語水平測試。
回覆列表
你好,中公雲南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為你解答:
【一】行測備考
戰略方針一:集中兵力,優先擅長
總有學員問我行測考試應該先答那一部分題目。關於這個問題,其實答案真的不是我給你的,而真正的答案是你自己去確定的。那就是優先做你擅長的領域。關於哪一部分應該成為你的擅長領域這個問題也不是自己拍腦門決定的。那是需要你做過你大量的整套真題、以及模擬試卷之後做出的選擇。做試卷要想真正的考試一樣,要有時間的限制,要自己給自己製造緊張感。這樣幾套試卷下來,總是做的又快又準的專項就可以稱之為你的擅長領域。那麼這些領域就可以成為你考試的時候優先選擇的物件。
戰略方針二:爭分奪秒,有取有舍
考試的時間十分緊迫。對於大部分考生來講,行測考試的過程中都可以用“屁滾尿流”來形容。造成如此狼狽的主要原因就是時間安排上不合理。有很多考生因為這個原因導致很多會做的題目因為沒有時間而白白地扔掉,實屬可惜。那麼為了避免這一悲劇的發生,我們除了要提前規劃好做題的順序以外,還要把我做題的時間。那麼接下來老師就幫助大家來規劃一下這每一部分題目的用時。
(一)常識判斷:參考用時不超過5分鐘。因為這一部分對於大多數考生來說都是短板。所謂常識,就是不用怎麼計算,看一眼就應該知道答案的那種。而如果你看了好幾眼了都沒有思路,那就說明你真的不會做這道題,那你還在浪費時間有何用呢?
(二)言語理解與表達:參考用時35分鐘。其中填空題部分:10分鐘以內。因為這一部分主要考查的更多的是積累而不是推算。一道題目如果你會做也許十幾秒就有答案了,如果你不認識選項中的詞語,那麼即便給你更多的時間也是於事無補。而其餘的閱讀的部分我建議25分鐘搞定。平均每道題1分鐘左右。其中主旨觀點、道理啟示、標題新增題不要超過1分鐘,文章閱讀大約2分鐘一道題。
(三)數量關係:參考時間不超過15分鐘。很多考生都覺得這一部分很難。但是也不能全然放棄。
(四)判斷推理:參考時間30分鐘。其中圖形推理和類比推理要快做不要拖沓。邏輯判斷最長不要超過15分鐘,定義判斷最長不要超過10分鐘。
(五)資料分析:參考時間35分鐘。
大家一定要限定的時間內做完,如果做不完,千萬不要戀戰,果斷放棄!目的就是要保證整體的試卷要最大程度的答完題。要有取捨,要果敢。
【二】申論備考
一、詞的分析
在答申論的過程中都知道我們要根據題乾的要求來進行答題,採用問什麼答什麼的原則,那麼在問題中最基礎的就是問問題、問原因、問影響、問對策,與此相對應的是在文章中找對應的問題詞原因詞等,所以我們要將這些基礎的學好,接下來就簡單的學習這些基礎的詞。
1.問題詞:
①表示消極色彩和貶義的詞彙:被就業、低頭族
②含有否定字首的詞彙:不足、不到位
2.原因詞:是事件產生和事物形成的因素,原因詞在材料中多數為表示因果關係的詞彙
基本的原因詞:因為、所以、導致、和……有關、與……相關聯、促使、究其原因、根源在於、癥結在於...
3.影響詞:帶來的變化
①積極影響---意義
積極:有利於 促進了 推動了 是……的重要保證/有力支撐/必由之路/重要途徑/關鍵
②消極影響---危害
消極:不利於 阻礙了 造成了 導致 對……造成消極影響 影響……的發展/程序
4.對策詞:對策詞多為動詞和表示對策的名詞
基本的對策詞:加強、完善、推動、制定、方案、措施、做法、該、應該、需要、將要
二、句子的分析
在基礎的詞彙瞭解完了之後要進行句子的分析,為了更好地將句子分析理解透徹,明白作者想要表達的含義,下面為大家介紹核心句:
1.首句:段落的第一句可以概括本段的核心內容的句子。
2.尾句:段落的最後一句可以概括本段的核心內容,多數情況下,尾句之前有表示總結性的詞彙。
3.中心句:材料的核心句,段旨句,多數位於段落的中間。
首句總領一段文字,尾句總結一段文字,中心句承上啟下過渡作用。
三、段落的分析
將句子分析完成之後就要對要點進行加工,所以要準確的分析到位。
1.並列
當材料的段落關係為並列的時候,答案要點也往往是並列關係的,要求每一段都要梳理找點,多出現在歸納概括題和提出對策題的材料中。
2.總分
3.遞進
常見的遞進形式為:背景--現狀--影響--原因--對策。多出現在綜合分析題的材料和調研報告的文種中。
4.轉折
5.因果
找到引發題幹問題的因素,然後弄清因果分別是什麼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