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漢壹周
-
2 # 監管小助手
早餐買的粥為了好看,好多都是放澱粉的,我不喜歡放澱粉。感覺放澱粉的粥是沒有靈魂的,我平時喜歡用砂鍋熬粥,開鍋以後,小火慢慢熬兩三個小時。那香味濃郁,口感純正。
-
3 # 美食傑官方
古人說:粥可救荒,可飯食,可飾痛,可養生,可治病。一碗五穀雜糧粥包括了眾多食材,谷薯雜糧,乾鮮果品均可入粥,輕輕鬆鬆實現飲食多樣化,達到營養互補。佔肚子而熱量低,既補充營養,又完全不必擔心發胖,究竟該用什麼語言去讚美你我的雜糧粥。
雜糧粥的6種好處
1、抗寒暖身。數九寒冬,吃雜糧也有助抗寒。因為小米、綠豆等雜糧中大多富含維生素B1,這種營養素在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質代謝中起重要作用,能增加身體禦寒能力。
2、控制體重。冬季容易長肉,每天喝碗雜糧粥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個問題。因為雜糧粥有很強的飽腹感,吃後能長時間不餓,有助避免身體攝入過多的熱量,預防肥胖。
3、預防便秘。冬天天氣乾燥,再加上人們吃肉較多,活動量減少,很容易發生便秘。雜糧粥不但含有一定的水分,其中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的數量較多,能幫助清腸通便,對便秘的人很有幫助。此外,膳食纖維和抗性澱粉在大腸中能夠促進有益菌的增殖,改善腸道微生態環境。
4、保護血管。在寒冷的冬季,心腦血管疾病也容易高發,每天喝碗雜糧粥有助保護血管。表皮紅色、紫色、黑色的雜糧是花青素的好來源,大麥和燕麥中還有豐富的β葡聚糖。這些物質有利於預防冠心病,幫助控制血膽固醇,保護血管。
5、平穩血糖。冬季血糖水平較高,而雜糧粥對餐後血糖調節有積極作用。因為雜糧粥含有較多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有助控制血糖。此外,吃雜糧豆類需要咀嚼,消化速度慢,餐後血糖就比較低。
6、預防飯後睏倦。“睡不醒的冬三月”,遇到這種情況,除了要規律作息外,建議每天喝碗雜糧粥。因為雜糧粥中富含的維生素B1有助神經系統高效工作,並保持充沛的體能。
-紅棗桂圓黑米粥-
by 味谷的廚房
用料
主料:桂圓23克;黑米30克;紅棗6顆;糯米50克
輔料:紅糖適量
做法
1.準備好材料。
2.黑米,大米淘洗乾淨,用清水浸泡半小時。(也可以省掉這一步,喜歡軟爛些,多熬一會就成)紅棗和桂圓乾用水沖洗乾淨備用。
3.黑米,大米加入到煲中,加入適量清水,中火煮開,將紅棗和桂圓乾加入,轉小火熬製45分鐘左右(電飯煲的話,所有材料一起放進去,水量是平時煮飯的兩倍左右,1個半小時)
4.最後加入紅糖,燜5分鐘就可以了。甜甜的粘粘的很養人哦!
1.此粥適合女性,補血效果很好,最好食用的時候加入紅糖效果更佳。
2.消化功能較弱的幼兒和老弱病人不宜食用。
-
4 # 伯臻媽媽奧利給
自己在家煮粥,大多都沒有店裡買的粥粘稠,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並不一定是店裡的粥加了什麼化學品,跟一些方法還是很有關係的。如果你每次煮粥,都學習多總結,煮多了就該明白了。今天我就跟大家說說為什麼。
第一點:首先從選米開始,煮粥的米最好不要粳米。我一般是在超市買東北大米,米拉飽滿,短短胖胖的那種,最好是新米。這種米適合煮粥。不要陳米,那是適合炒飯的。另外,如果想粥煮的粘稠,可以加一小把糯米一起煮,不要太多。
第二點:在米洗好之後,如果有時間,可以先把米泡著。大概泡一個小時就可以了,那樣米就更軟,更粘稠。有人說,可以把米放在冰箱裡面凍一會兒,這個方法我不推薦,因為嘗試過,煮出來的粥不好吃。
第三點:水和米的比例很重要。一般水和米的比例是1:6,如果想要稀一點,那就1:8或者1:10也行,大概就控制在1:6到1:10之間就行。水多了煮不粘稠,水少了煮成飯了。如果自己不能掌握這個量,可以找一個量杯來量一下。
第四點:煮的過程中最好不要加水,水的話一次性加完。先用大火煮開,不要攪拌。煮開後轉中火,隔段時間就攪拌一下,不要米沉在鍋底。煮的差不多的時候,再轉小火煮一會兒,攪拌。煮好之後,不要急著出鍋。,關火,蓋上鍋蓋燜一會兒。
第五點:上面說的是鐵鍋煮稀飯,其實高壓鍋和電飯煲煮稀飯更簡單。直接把米和:水下鍋之後,按煮粥鍵就可以了。但是呢,煮好之後,同樣不要急著出鍋,蓋著蓋子燜一會兒 ,會更粘稠。
第六點:上面說的是煮白粥的方法,如果是煮紅豆蓮子粥,或者是綠豆粥呢?就是白粥裡面加的穀物,如果讓它們和米粘稠?很簡單,在煮粥之前,要將這些穀物,例如花生、紅豆、綠豆等,要先用冷水泡軟,這個需要泡很長時間。一般我是第一天晚上泡,第二天早上煮。如果沒時間,那就直接先放在鐵鍋裡煮一下。
第七點:加了穀物的粥,那麼水也要增加.這裡面水和米的比例是1:8到1:12,這樣才能粘稠。
-
5 # 姓於的小二哥2
熬黏稠的粥,先要注意水和米的比例,水多米少,再怎麼熬都是清湯寡水。再次注意米要涼水下鍋,讓溫度慢慢侵入大米內部。水開後文火難熬,經常攪拌以免糊鍋。
-
6 # 省港澳糖水美食研發者
一 火
二 水
白粥打比喻
1斤的米可以做15斤~25斤的粥
首先要注意的是
明火煲粥 需要2--3個小時 甚至4個小時。洗米的時候可以加點油,煮出來的粥有光澤。
很多飯店,粥店熬出來的粥一粒一粒的,不是最好的狀態。
粥品的最好狀態是很粘稠,很滑,又很細,很柔,有流動狀態,有光澤。顏色白色,所有的米粒爆開,
一般星級酒店的廚師能把握好火候,
明火煲粥火要一直滾,不能小火,小火容易糊。
電飯鍋煲粥除外。
-
7 # 秋蘋果3
我也很喜歡喝粘稠的米粥,再配點爽口的小菜就更美味了。我熬米粥時會把糯米浸泡半小時,然後涼水下鍋中火燒開,開鍋後就要轉小火慢熬,在滴幾滴食用油,既不溢鍋熬出來的粥還更香甜粘稠。
-
8 # 陝西小周
1:冷凍大米首先將米洗乾淨後,放入冷凍室冷藏至結冰。
2:將冷凍的大米放入開水中煮10分鐘,熄火後蓋上蓋子燜上十分鐘,就會有一鍋又綿又滑的白粥。
3:大米經過冷凍後會產生一個個蜂球狀的小孔,吸水力會增強,遇熱後,米粒會瞬間變得鬆散,煮上十分鐘,米粒就會完全開花。
-
9 # 張姐的幸福小生活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煮粥喝粥也是一日三餐的一部分,人們更講究營養更注重養生,粥的花樣也千變萬化,人們腦洞大開,各種養生粥如雨後春筍一般搬到百姓的餐桌,賦予粥的食材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從最初的單一食材,融入了肉、蝦、蛋、蔬菜、水果等,以至於還有鮮花、茶葉也成為粥的桌上賓,真是百花齊放,奼紫嫣紅,粥粥不一樣!大眾百姓對飲食文化的傳承真是博大精深,美食在民間,民間有高手!
粥要好喝,首選要煮到,也就是煮粥的時間要到,慢工出美味,賦予粥時間就是賦予了粥生命;其次就是食材的搭配,什麼口味的粥,各種食材的比例要協調好,不要喧賓奪主,也不要吼不住或者吼過了,那樣味道就跑偏了;再就是好的水質能吸收各種食材的美味,使它們融會貫通,一氣呵成!
好功夫,好食材,好水質!粥粥不一般,粥粥都精彩!
回覆列表
煮粥也是有學問的哦,像是那些專注煲粥三十年的老店,喝起來的口感就是不一樣。壹周君從長輩們那裡討來幾個小技巧,不精,但是滿足家人的日常需求足夠了。
喝粥這件事也看人,有人喜歡黏稠濃密的,有人則希望米湯分明。壹周君屬於前者,總覺得黏稠的粥喝起來才有幸福感。
讓熬出的米粒口感偏酥,是使整個粥口感黏綿的基礎操作。壹周君煮粥的時候不會直接放米粒,而是會先用冷水將其浸泡半小時左右,待其稍微地膨脹開再入鍋煮,而且這樣煮粥還能節省一大半時間。
煮粥的火候往往是被我們所忽略的,大家喜歡火力全開一股腦兒煮到熟。但其實粥喝起來香不香和火候有很大關係,先用大火煮開再轉文火熬煮二三十分是壹周君的常用操作。另外,火候掌握的同時要結合著攪拌,這樣才會“出稠”。
實踐證明,攪拌後的粥米粒會更松綿稠糯,粒粒飽滿。水剛倒入鍋中的時候攪拌幾下,之後轉用文火煮的時候,在最後的十分鐘一直不停攪動,直到調製出黏稠狀態。
對了,據母親大人的說法,煮粥用開水的才是行家,一般冷水煮粥大家會攪動,為的是防止粥糊鍋,用開水下鍋的話不僅不易糊底,又能省區很多時間。
我們一般煮粥喜歡放輔料,比如瘦肉粥、海鮮粥等等。煮制“不單純”的粥的時候要米、料分明,也就是說要分頭煮,該焯水的焯水,該燜煮的燜煮。在最後幾分鐘的時候再把它們匯在一起,熬煮片刻就撈出。這樣煮出來的成品不會混沌一片,而且料與料之間色味分明,沒有竄味兒。
壹周君在煮粥的時候還喜歡少淋幾滴花生油,這樣煮出來的粥帶有淡淡的油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