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寇coolbaba
-
2 # 寶媽xm
隨著社會的發展,生活的提高,孩子的叛逆期過早到來,令很多家長為止頭疼的事,在這給大家分享一下,還是有效果的。通用的方法方式:首先讓自己和孩子用心交流,讓孩子把內心深處的想法告訴大人,當然並不是所有孩子都這麼叛逆任性,所謂將心比心。如果孩子和父母的距離拉開了,後果會嚴重的,也可能誤入歧途。當比較棘手的時候,讓孩子看到你為他付出了,盡了最大的努力,孩子心裡開始對父母的態度轉變很多,當讓不能急功心切,慢慢的,堅持,當然能做到的在合理範圍的可以滿足,但是不合理的儘可能讓他改變態度。最重要一條,不要老講大道理,聽多了,也會煩的。總之,慢慢堅持就行,時間長了,效果就出來了。
-
3 # 牧野老師
1.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欲改變他,需清楚他。作為家長,需要了解他的性格、愛好、社交圈等,便於日後引導,把握孩子心裡動態,思其所思。
2.多以朋友式交流。叛逆期,情緒波動大,不夠穩定,常常以自我為中心,較為膨脹,易衝動,怕嘮叨,對非自己意願的事情牴觸心理明顯等等。切莫以家長自居,長輩自居,語氣姿態凌駕,高高在上,讓他覺得是在教育教訓,而非平等溝通交流。所以,平等交流很重要。
-
4 # 每日財經速讀
我覺得跟一個任何一個孩子交流,最重要的就是尊重和信任,而且是發自內心的尊重和信任。小學的時候,有一次他回到家,我沒跟他說幾句話他就開始大喊大哭。我當時就讓他先哭著,感覺差不多了就擰個熱毛巾給幫他擦擦,然後問他哭完了嗎,能不能跟我說說發生什麼事了,然後他又開始繼續哭,我就坐在他身邊等他哭完,再去擰個熱毛巾,這樣兩次之後他就能跟我好好說話了。原來媽媽吼他冤枉他,他覺得很委屈。我先是否定我媽媽的做法,然後問他被別人這麼吼難受嗎?如果他難受,他是否能體會我被他吼的感受呢,如果他討厭我媽媽的行為,為什麼還要跟她做一樣的事情呢?從那次之後即使他再不高興,最多就不說話,從來不會再吼我。
另外,我不在他身邊我會給他寫信,給他打電話,有事沒事跟他聯絡聯絡。我從來不問他的成績,但是我會不時的提醒他要時時思考自己最喜歡做的事,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是什麼。我會鼓勵他看不同領域的書,不一定按著老師的書單,可以按自己的喜好,只要雜就可以了。他去學任何運動我都支援,去年暑假為了讓他多動動,我還買了滑板,每天拉他出去滑。另外,他上小學的時候我就找了一些幫助小學生了解生理知識和保護自己的書。上了初中我就他買抗痘的護膚品。最近,從網上下載了針對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的資料給他。
還有他們班裡有個小孩老是指示我弟弟做這個做那個,好動不動罵我弟弟傻逼什麼的,我弟弟就會罵回去。我跟他建議不要罵回去,這種方式不能解決問題,只會激化矛盾,應該直接對方說,“你可以批評我,不可以罵我,你也沒有權利指示我去做任何事情”。最後我也跟弟弟說,這些只是我的建議和理論,但是面對實際問題的是他,他最後選擇忍受,或者勇敢地說出來,或者他有其他的方式我都尊重他。我也問了,是否需要我出面幫他,他說不用,所以我也就留給他自己解決。
我個人覺得有兩點也很重要,一是學會認錯和道歉,跳樓什麼的,我弟弟也說過,開始我很嚴厲的批評他很自私,不考慮家人的感受。後來我覺得當時做的不太好,又寫了封長信跟他道歉,跟他討論生命和死亡的問題。二是要有原則,你跟他約好的事情你不要自己不守規則。我媽媽常犯這個錯誤,導致我弟弟就不願意聽她的話。
還有不要用“我是過來人,你必須聽我的心態”跟他交流。我常常會突發奇想跟他交流一些東西,完了之後我總會問他,他會反感我做這些事嗎,有什麼是讓他覺得冒犯的。我總覺得我活在當下,而他活在未來,我對未來都沒有把握,很難說過去的經驗是有用的,也就沒有資格對他的事情指指點點。
現在基本上他不太願意聽媽媽的話,但是我的意見他總聽得進去的,因為我不是把他當一個什麼都不懂得小孩,我認為他是一個初具行為能力的人。比如他想去英國,因為他有兩個很好的朋友要去那裡,但我更希望他去新加坡。我從費用,語言,社會治安,文化環境以及他的性格特點跟他分析了一遍,但是我還是尊重他的選擇,不過最後他被我說服了,他也覺得去新加坡比較好。
-
5 # 唐蘇話情
種子在破土而出的時候總會向上用力掙扎,掙脫原來那一層束縛。叛逆期的少年就跟即將破土而出的種子一樣,蘊含著自我噴薄而出的能量,這是生命發展的一個過程,是一種成長和進步。叛逆是一個好的開始,但好的開始並不意味著好的結束。叛逆對孩子的發展有利,只有家長處理得當,孩子才能順利度過青春叛逆期,才能在叛逆中成長。叛逆是自我同一性發展的需要
所謂自我同一性,是指個體嘗試把與自己有關的各方面綜合起來,形成一個自己決定的、協調一致的、不同於他人的自我,是對“我是誰”、“我將來的發展方向”以及“我如何適應社會”等問題的主觀感受和意識。
建立自我同一性是青春期最重要的發展任務,同一性的建立對一個人一生的發展非常重要。如果孩子一直很乖、不叛逆、不惹事,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上叫作“同一性早閉”。這樣的孩子未來往往缺乏主見,容易盲從,不喜歡改變,無法應對挑戰。他們會迴避變化和壓力來獲取安全感,當遇到挫折時,容易喪失目標和信心。
叛逆期青少年的自我認同感和親子關係良好程度是呈正比且互相影響的。
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在青春期之前,依戀是親子關係的重要特徵。而進入青春期之後,親子關係發生變化,自主取代依戀成為親子關係的突出特徵。在青春期順利完成依戀到自主的轉變,對孩子未來良好的社會適應性十分重要,叛逆則在其中起著關鍵作用。
叛逆意味著孩子長大了,家長需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養角色,應該從起主導作用的教育者轉變成陪伴孩子成長的陪伴者。陪伴,就意味著以孩子為主,父母處於非主導地位;就意味著一種無言的支援和認同,意味著一種平等的朋友關係。
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叛逆問題,既提醒家長要及時轉變教養角色,也提示家長前期家庭教育的失誤所在,是家長改變教養方式的重要契機。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非常重要。孩子在不同的成長階段,教育的方式也不一樣的。
對待孩子懂比愛更重要青春期的孩子,生理上已經有了大人的樣子,但是心理上並不成熟;他們看起來應該懂事了,但其實遠遠沒有…他們想獨立,不願意再被過分呵護;他們想做主,內心張力十足,總想標榜自己的與眾不同,不懼怕任何試圖阻攔他們的人和事物……因此,家長的過度管制對他們來說是難以忍受的,他們不會再俯首帖耳“受制於人”。
對於青春期的孩子,你越想控制,他們越是不屈,越想遠離你。每個孩子都會經歷青春期,這是一個在他成長蛻變過程中必將經歷的,逃不掉避不開的階段。孩子的這個階段一定要牢記:懂比愛更重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理解他,共情他,必要時給予關懷和支援,在他找不到方向時,及時引導扶正。
-
6 # 朱文亮談家教
一、叛逆期是如何形成的
叛逆期,是因為孩子自身覺得長大了,我應該有自己的獨立性和判斷能力,自身力氣的增加,也會從生理上也會促動這樣的思想意識形成。所以叛逆的本身是因為意識的成長,當意識的成長受到約束之後,就會反抗,在大人眼裡,就會形成所謂的叛逆。
二、理解叛逆期中的孩子
要想和孩子好好溝通,那就得先了解孩子。知道孩子在想些什麼,為什麼會這麼做,他的理由是什麼,哪些地方太受壓制,是家庭的問題,還是受到朋友的影響。
找到原因,才能與孩子好好的交流。
三、與孩子交流
千萬不要以為一次溝通就能到達預期目標。甚至有時候需要一些特殊場景,該製造場景的也是需要的,溝透過程不能強制,堅持一些自己的基本原則,有些地方可以退讓,但有些會違反原則的,千萬不要退讓,雙方達成一致。
四、跟蹤與監督
達成一致,最為關鍵的是付諸於行動,行動過程中還會有一定的反覆,家長一定要控制自己,適當的提醒,千萬不要多了。提醒多了,反而不好。可以看,讓他知道,但不說,這是最高境界。
-
7 # 千秋紅木莎莎萬
感覺我好像沒有所謂的叛逆期,那幾年爸媽剛好都不在家,我在爺爺奶奶家裡面,星期一至星期五在學校,星期六星期天在家,有時候會和爺爺去我們萬家湖撒網,回來也會理理魚網。可能是沒有叛逆物件或者說是性格使然。叛逆少年少女或多或少都是成長過程家長造成的,家長自己造成的,自己承受。各自家長其實也都瞭解自己孩子情況,她們或他們每個成長環境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也不同,家長們順其自然,和他們或她們慢慢磨合交談理解,其實沒多大點事。
回覆列表
叛逆期指的是這個孩子開始實現獨立的人格。那麼獨立的人格不會是無中生有而產生的,他一定要找一個對立面,作為一個家庭而言,這個孩子對立面是誰呢?對於女孩子,那它的對立面就是媽媽對於男孩子,它的對立面就是爸爸。
所以爸爸媽媽一定要做好這個對立面,一定要使用好孩子這樣的一個叛逆期,對孩子形成獨立人格會非常有幫助。
以上是原則,以下是做法
第一從指導孩子變成與孩子商量事情
第二開始從發現孩子的缺點,改成發現孩子的優點
第三,從開始不停的去教孩子改成給孩子鬆綁,讓孩子有更大的範圍去施展自己的想法。
以上三點做到了,基本上孩子的叛逆期會順利度過,孩子的心理會變得更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