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下歷史風雲

    對於秦朝有所瞭解的朋友一定會很是遺憾胡亥當皇帝,如果扶蘇稱帝,那麼秦朝或許會有不一樣的結局。而胡亥之所以能夠登基,除了趙高的幫助,李斯的幫助也很是重要。李斯是手握大權的宰相,還是扶蘇的丈人,為何卻支援趙高立胡亥?

    其實李斯之所以如此做,也是有自己的道理的。其實更到程度上他也是出於對自己的考慮,而最後之所以願意幫助胡亥,則是因為以下的幾個原因。

    第一點、貪戀權位。

    當時李斯可是手握大權的宰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如果他選擇胡亥,那麼必定會得到胡亥的支援,而且這個胡亥很好控制。相反如果他選擇幫助扶蘇,那麼就沒有那麼簡單。扶蘇這個人很睿智,更是有自己的想法,肯定不願意被李斯左右。

    此外最為重要的是,扶蘇最親近的人是蒙恬。雖然李斯是扶蘇的岳父,但是李斯在扶蘇心中不如蒙恬。而一旦扶蘇稱帝,那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則是蒙恬而不是李斯。這樣的結果不是李斯所想要的。正因為如此,所以他才會去支援胡亥,而不是去支援扶蘇。

    第二點、理念不同。

    有一句話叫做道不同不相為謀。而這個李斯則是法家的一員,而法家則是崇尚的嚴刑峻法。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李斯才能夠被嬴政重用。然而這個扶蘇則是不同,他是崇尚儒家,講究仁政。而且就曾因為自己父親焚書坑儒,而去觸怒過他。

    如果李斯去幫助扶蘇,那麼自己的結局就可想而知。而李斯沒有這麼傻,他雖然知道這個胡亥或許不如扶蘇,但是還是依舊選擇了支援胡亥。如果他支援了扶蘇,那麼即使以後他是宰相,但是肯定不被扶蘇重用的。

    第三點、趙高的作用。

    趙高這個人也是很善於揣摩人的心理,正是因為如此,所以他才能夠成為一名被重用的宦官。人都是有弱點的,而李斯的軟肋剛好被趙高抓在手中。前邊也說過,李斯知道自己一旦扶持扶蘇上位,那麼或許丞相之位就會交給蒙恬。

    而趙高剛好知道李斯心中所想,所以才會在他面前大談蒙恬。而經過趙高的有意的提及蒙恬, 則是觸及到了李斯心中的痛點。而且不光如此,趙高也是軟硬兼施。勸說李斯支援胡亥,這樣的話就可以被胡亥重用。而且這個時候胡亥也是出來幫腔,這就讓李斯有點動搖。

    而為了更好的擊潰李斯的心理防線,更是威脅李斯。趙高更是說,如果李斯不願意,那麼也是可以的。這是他們早已經萬無一失,胡亥更是肯定要稱帝的。而如果李斯不同意的話,那麼等到胡亥登基的話,就不要怪胡亥無情了。

    正是在軟硬兼施的情況下,李斯早就敗給了趙高,而他的心理防線也被趙高給擊潰。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才會配合趙高演出,後來便出現了歷史上讓人心疼的一幕。扶蘇與蒙恬雙雙被賜死。而支援趙高也成為他一生做的最大錯事。

    李斯也正只是一位普通人,雖然他是手握大權的宰相,同時還是扶蘇的岳父,但是考慮到自己的前途問題,最後還是幫助趙高扶持胡亥為帝。李斯本是賢相,卻因為做錯了一件事,不但被腰斬還被後人罵。不過李斯如果知道自己有後來的下場,估計也會為之前的做法而後悔。

  • 2 # 江水為盡

    有這麼一派猜想說:始皇帝橫掃六合最大的阻礙來自數百年來各國之間友好通婚誕生出來的各國的外戚,每個國家的朝廷上都有這種力量,因為各國公子能不能繼承王位都要仰賴母系國家來的支援,所以在戰國時期各國之間形成了微妙的平衡。各國之間的攻伐戰都在互相之間朝堂力量的制肘而不能變成滅國站,比如長平之戰秦國大敗趙國,白起坑殺40萬趙軍,按理說應該乘勝追擊一戰覆滅趙國,但是沒有,反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秦趙交好,有人說這是因為在秦國的朝堂上有一隻已趙姬為首呂不韋嫪毐為輔的趙國力量在關鍵的時候出來阻礙,因為這些外戚團體在本國的力量有很大一部分來自自己的母國,所以一榮俱榮必須在關鍵時候阻止自己的母國的覆滅。下面來說李斯為什麼要支援胡亥,下面這一段是猜想:因為始皇帝的王后是楚華人,但是在始皇帝在攻滅楚國前,屠滅了秦國朝廷上的楚國勢力,包括了自己的皇后扶蘇的母親,所以歷史上沒有始皇帝王后的隻言片語。而胡亥庸碌為什麼還有大把的人支援,因為胡亥的母親是秦華人身家清白。始皇帝無論如何也不能容忍一隻新型的六國形態的外戚力量在朝堂崛起,這種新外戚有可能對自己畢其一生奮鬥的事業造成巨大的損傷的甚至會出現崩解。所以始皇帝不能允許出現一絲這種火苗,歷史上都說扶蘇是被趙高與李斯假傳聖旨賜死的,但我認為說不定就是始皇帝在知道自己快死了,而且註定還不能回到咸陽了,而扶蘇的身份會給未來的國家權利更替帶來變數與動盪,在自己的事業與兒子之間做出的抉擇,選擇了事業乾脆賜死扶蘇,所以扶蘇也沒有質疑,很多人都說扶蘇當時和蒙恬在一起只要有一絲懷疑就可以用蒙恬的長城軍團另圖謀化,但是為什麼沒有聯合蒙恬呢,因為扶蘇與蒙恬以及上上下下的人看來,始皇帝殺扶蘇是正常的不殺也是正常的,但唯獨讓扶蘇繼承大統是不正常的。所有在扶蘇自殺時蒙恬也沒有質疑也沒有勸他,蒙恬這個時候只會監督他(監督他死)。

  • 3 # 三觀粉碎機

    根據現在比較準確的推斷來看,李斯之所以也擁護胡亥稱帝,最主要的原因應該是秦始皇的遺囑本身就是立胡亥為帝的,李斯無法反抗。

    而我們所熟知《史記》中的“沙丘之變”,是太史公司馬遷根據自身“喜好”所杜撰的,真實歷史不是如此。

    由於受《史記》記載的內容和影視劇作品影響,我們從小就被老師告知胡亥是經由“沙丘之變”才奪得王位,而李斯和整個大秦王朝都最終為這次錯誤的決斷犧牲了“生命”。如果按照我們一直以來所受“壞人有壞報”的“正確思想”,是不是“沙丘之變”就成為一個非常經典的思想品德課了?對小孩子能產生非常好的教育意義了?

    其實,大多數我們在教科書中所學到的歷史皆是如此。教科書裡的歷史從不會追求真實性,它最終還是為“思想教育”所服務的,這就使得我們越長大越會發現原來學的和真實是有出路的,其中就包括“沙丘政變”。

    我們知道,扶蘇由於是支援儒家學說,和法家出生的李斯、趙高胡亥師徒、秦始皇的政治理念都是背道而馳的。所以當初扶蘇就因“焚書坑儒”事件惹的秦始皇大怒,並且發配到邊疆和蒙恬一起修長城。

    反觀胡亥,胡亥是法學大家趙高的親傳弟子,政治理念和思想都和秦始皇極為相似,所以即使是追求“思想正確”的司馬遷,也加了一句秦始皇從小就最喜歡胡亥。並且在巡遊天下的時候唯獨帶上胡亥一個人。

    要知道,秦始皇可是有至少十個兒子的(具體幾個未知,但之後以胡亥弒兄來看,並不算少),卻誰也不帶,偏偏只帶上胡亥一個人巡遊天下,其實傳位之心已經非常明顯。

    這正是《趙正書》中所記載的: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昭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看來,還是李斯主動要求立胡亥當皇帝的呢,那人家自然是舉雙手支援啦。畢竟,李斯最恨的就是儒家了,怎麼可能支援扶蘇上位。

    退一萬步說,支援胡亥還能當幾年宰相,支援扶蘇,估計李斯立馬就被斬首了吧。

  • 4 # 潯陽鹹魚

    先說結論:利令智昏。

    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秦始皇在臨死前留下了遺詔:令公子扶蘇會葬咸陽。意即將皇位傳給扶蘇,並沒有傳給胡亥的意思。如果胡亥得位真的那麼名正言順,那在即位之後就不需要動用那麼多的恐怖政策去鞏固自己的權力了。

    首先,陰謀的策劃者是趙高。趙高是奪嫡陰謀的堅決支持者,這一點毋庸置疑,他本人野心勃勃,與秦有仇,另外皇位繼承人也涉及到他的切身利益。

    蒙毅曾經奉命依法判處趙高死刑,而扶蘇和蒙恬長期共事,如果扶蘇繼位,勢必會重用蒙氏兄弟,所以趙高扣留了秦始皇的遺詔,並開始遊說胡亥和李斯。

    秦始皇暴死之時,遺詔已經寫好,但是還沒有交給使者,詔書和璽印都在趙高那裡,這時候只有胡亥、李斯、趙高和幾個得寵的宦官知道秦始皇已經死亡的訊息,並且秦始皇在生前沒有確立繼承人,這就給趙高的勸說提供了機會。

    趙高首先找到胡亥,勸說胡亥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但是胡亥卻表示秦始皇的安排是不可質疑的,廢掉扶蘇將會讓他陷入不義,不奉遺詔則是不孝,能力不足而強行行事,則是不能,堅決拒絕趙高,但是經過趙高的一番鼓動,胡亥最終同意了。

    【胡亥】

    李斯身為丞相,握有實權,本來確實不必參與這件事,所以一聽趙高的話,立刻訓斥為“亡國之言”,並且一再表示,他不能有負秦始皇的知遇之恩,不能違背臣子之道。

    但是趙高非常瞭解李斯,知道李斯這個人最看重的就是權力,所以他說了一個最能打動李斯的理由,那就是秦始皇有二十多個兒子,長子扶蘇為人剛毅又勇武,他繼位之後一定會任命蒙恬為丞相,趙高表示他還沒有見過被親王罷免的丞相能有封爵傳給下一代的,他們都被殺了,如果蒙恬為丞相,那麼李斯也不會懷著通侯的印回鄉,意即李斯很可能會被免職甚至被殺。

    【蒙恬】

    李斯這時便有些鬆動了,趙高進一步說明如果不支援胡亥的後果,最終使得李斯同意了他的意見。

    最終,李斯貪圖個人的權勢,計較家族利害,為了能夠“長有封侯,世世稱孤”,也為了避免“禍及子孫”,他最後決定與趙高合謀。

    另外,李斯的女兒確實都嫁給了秦國的皇族子弟,但沒有證據說是嫁給了扶蘇,以李斯的表現來看,扶蘇也不像是他的女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毛家紅燒肉的做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