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213756792484

    所謂“恬靜虛無”,不過是一種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有如物我兩忘,天人合一。

    故而,與其說是意境,不如說成心境。意由心生!

    ——總序

    恬靜虛無的文風,大底是由山水田園詩派的文人發展起來的,然而追溯起源,還要歸於老莊的無為思想。

    這種思想,千百年來,造就了無數文人隱士。而正是這些隱士,專心研究文學,以淡泊寧靜的人生態度,才創造了文壇上恬靜虛無的文風。

    我之所以把這種“文風”說成“心境”而不說“意境”,是因為“意境”是沒有優劣的,而“心境”卻有!

    用道家哲學理念來分析,“心境”,即隱士的歸隱之心,分為三個層次。

    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

    這句話出自誰人之口,目前已經不可考證,但卻是道家哲學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永遠也逃不出的命運歸途——野、市、朝!

    十五個字,熟記只需要幾秒,然而我卻花費了近十年光陰去參悟這句話。

    以下,我將略微表述我對此的理解,並把相關詩詞文由此進行分類。

    僅供參考,不足為道。

    這是山水田園詩派的典型做法,源於晉代陶淵明和南北朝謝靈運,興於唐代王維和孟浩然,盛於宋代楊萬里。

    這個派別的文人,善於描寫自然風光、農村景物和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其詩境雋永優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但是,在我看來,他們卻屬於隱者中的末等,是一種對現實亂世和政壇亂局的逃避。或者說,強行讓自己去“恬靜虛無”,自我陶醉,說服甚至欺騙自己的內心,以達到掩耳盜鈴。

    當然,古人畢竟有自己的侷限性。皇帝再怎麼昏庸無能,士人一般都不會造反(相對於農民起義而言),只好選擇歸隱山林。

    古代士人這麼做,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現在我們還加以效仿,那便是大錯特錯。

    今歌舞昇平,四海昌盛,諸君何不積極進取,願乘長風破萬里浪!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飲酒·其五》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乎遑遑欲何之?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東皋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謝靈運《登池上樓》野曠沙岸淨,天高秋月明。——謝靈運《初去郡》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韋應物《滁州西澗》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人閒桂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鳥鳴澗》獨坐幽篁裡,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王維《竹裡館》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孟浩然《過故人莊》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曉》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 楊萬里《小池》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洪應明《菜根譚》

    “中隱”這個概念是因為白居易而出名的,他有一首詩,就叫做《中隱》。

    眾所周知,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有這麼一句“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百里奚舉於市”。膠鬲和百里奚都是懷才不遇,隱於世俗。當然,可能是因為迫於生計,才淪為市井街販。可當他們被國君重用時,立馬一鳴驚人。

    可惜,這兩位生平不太詳細,也很少有人感興趣,我還是說說比較知名的吧。

    諸位都聽說過姜太公釣魚的故事吧,其實,姜子牙年輕的時候,也是商販,做過屠夫,開過酒肆。(見《說苑·尊賢》“太公望,朝歌之屠佐也,棘津迎客之舍人也”)

    在輔佐周文王平定天下之前,姜子牙一直隱於世俗,由市入朝,一代謀聖尚且如此。

    再說一個由朝入市的例子吧,巧的很,他也是中國古代道家四大謀聖之一,陶朱公范蠡。

    這是一個傳奇人物,相傳其輔佐越王勾踐打敗夫差,當勾踐大擺慶功宴時,范蠡攜手西施退隱於西湖,隨後三次白手起家富甲天下,又三次散盡家財施與百姓。

    我說過,恬靜虛無就是一種淡泊寧靜的心境。處於鬧市之中還能做到“心遠地自偏”,這修身養性的功夫可見一斑了。

    “隱於野”是需要藉助外物,才能讓自己的心靜下來。這是一種讓心靈沉浸於大自然中最直接最簡單的手段,而“隱於市”卻更上一層樓。

    前者屬於“天地靜而心方靜”,後者屬於“心靜則天地自然靜”。

    心靈駕馭於世間萬物之上,獨與天地精神往來,這人間紛爭,這紅塵迷亂,都看成為一種自然而然。認知已經超越物種界限,彷彿站在上帝視角俯視人間,所謂“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便是如此。

    源深而水流,水流而魚生之,情也;根深而木長,木長而實生之,情也。——姜子牙《六韜》且舉世譽之而不加勸,舉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斯已矣。——《莊子》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遊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王羲之《蘭亭集序》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李白《行路難·其一》君若好登臨,城南有秋山。君若愛遊蕩,城東有春園。君若欲一醉,時出赴賓筵。洛中多君子,可以恣歡言。君若欲高臥,但自深掩關。亦無車馬客,造次到門前。——白居易《中隱》客亦知夫水與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蘇軾《赤壁賦》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羅貫中《三國演義》

    古人歸隱,都是為了修身養性,為了保全自己。為什麼要這麼做?究其根本,都是因為時局動亂。

    老莊的無為思想,孔孟的仁政王道,墨子的兼愛非攻等等,都是為了解決“周文疲敝”而做出的設想。故而,中國文化的源泉,最重要的時代背景就是,周天子失勢的春秋戰國時期,百姓流離失所,處於水深火熱中。

    中國文化,起源於政治,服務於百姓。

    “隱於野”和“隱於市”都是“知其不可而不為”,而“隱於朝”卻是一種“知其不可而有所為有所不為”。這才是真正的“無為思想”,因為“無為”不是“不為”,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有所為有所不為”。

    同時,需要格外注意,“隱於朝”要做到內心淡泊,始終問心無愧,恪守道德良知,絕不貪圖名利,出淤泥而不染。為人民服務的同時,牢記“我就是人民”。

    真正的物我兩忘,天人合一,便該是如此,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超越“百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達到“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

    此時“天地靜”和“心靜”再也不是先後關係,而是我便是天地,天地便是我,天地與我同動靜。

    故而,我始終認為,當代中國士人的精神豐碑,並不需要孔孟馬列,有這三人足以——諸葛丞相、范文正公、伍豪總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才是真正的淡泊寧靜之心境。

    前面說過,古人歸隱,是對於亂世的自我保全。而今中國出現崢嶸面貌,我們怎能不為之奮鬥終生?

    我們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當家做主!

    再也不是士人為君王獻計獻策治理天下;再也不是周文疲敝禮崩樂壞的亂世局面;再也不是封建專制人民水深火熱的狀況……

    人民當家做主就意味著:人民便是國家,國家便是人民。祖國和我榮辱與共,休慼相關,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做到“大隱隱於朝”!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諸葛亮《誡子書》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杜甫《蜀相》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范仲淹《岳陽樓記》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淨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周敦頤《愛蓮說》華人民從此站起來了。——華人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銀行承兌匯票應該怎麼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