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933125843701

      地黃湯乃一中藥名,這是有關該藥的尺牘,與王獻之《鴨頭丸帖》同。

      東晉王獻之《地黃湯帖》,又名《新婦帖》。系王獻之的草書作品。現存墨跡本是唐人摹本,晚清時期流入日本。此帖在《淳化閣帖》、《大觀帖》、《三希堂法帖》、《筠清館法帖》等歷代著名叢帖中多有摹刻,受到廣大學書者的重視。用筆外拓,筆畫圓腴而縱逸。整幅字富有節奏感,開頭“新婦”兩個字是行書剛落筆速度較慢,寫得凝重端穩,“服”字以後,漸漸放開,到第二行用筆已經很灑脫,筆畫連綿宛曲,提按自然,輕重變化,充滿韻律感,墨色濃淡、枯潤相間,使得全帖個有散朗舒展的特點。全篇書風柔韌兼備,沉著軒昂,一氣呵成。

      王獻之的遺墨儲存很少,故只能從碑帖拓本中見其書藝。《宣和書譜》曾著錄獻之遺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則有二百四十三件法書為宣和內府所藏,可見當時獻之傳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跡均有真偽之爭。今人沈尹默曾談到:“獻之遺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見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鴨頭丸帖》。此外若《中秋帖》、《東山帖》,則是米(芾)臨。世傳《地黃湯帖》墨跡,也是後人臨仿,頗得子敬意趣,惟未遒麗,必非《大觀帖》中底本。……獻之《十二月割至殘帖》,見《寶晉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筆致驗之,與《大觀帖》中諸刻相近。”,“體多媚趣,妍潤圓腴”,“世傳《地黃湯帖》頗得子敬意趣,惟未得遒麗。”

      原珍藏於宋內府,高宗趙構題簽。為《淳化閣帖》卷第十所收。經賈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寵、文彭,清代孫承澤、吳榮光、羅振玉遞藏後,於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透過文求堂歸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親王、英和等六家觀記題跋。吳榮光獲此帖時,模刻於所輯集帖《筠清館帖》。刊於《雍睦堂法書》、日本《書道全集》(四)。2006年春見於上海博物館《中日書法珍品展》。

      關於地黃湯,見《聖濟總錄》卷一五一收載:

      地黃湯方劑組成: 生地黃(切,焙)60克 黃芩(去黑心)15克 當歸(切,焙) 地榆(銼) 柏葉(炙) 艾葉(炒)各45克 伏龍肝 蒲黃各60克

      用法:上八味,粗搗篩。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薑3片同煎,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主治:婦人血分有熱,月經不斷,綿綿不已。

      六味地黃湯

      主治:滋陰補腎,可治療腎陰不足所引起的虛火牙痛、牙齒鬆動及口舌生瘡。

      組成: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藥12克,丹皮10克,澤瀉10克,茯苓10克。

      製法:上藥加水適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天1劑,分兩次服。

      六味地黃湯可抑制衰老,經科學研究發現,人胚胎組織肺細胞,在經過六味地黃湯的處理,可多活十二代。一般而言,這種從人胚胎上取得組織經處理而成的培養細胞(叫做原代細胞)不同於傳代細胞。這種原代細胞最多傳二三代即退化,有的很快就會死亡。由此可見中藥名方——六味地黃湯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人員為了解補腎和補氣方劑對抗衰老的影響,選用補腎的六味地黃湯和補氣的四君子湯進行研究,發現六味地黃湯對人類胚胎細胞確有抗衰老的作用,而四君子湯則無此作用。經六味地黃湯處理的肺培養細胞提高細胞抗氧化酶的活性,避免受到過氧自由基的攻擊,進而延長細胞存活的代數。六味地黃湯雖然對人類胚胎細胞有抗衰老的作用,但並非越多飲越好。雖然,在實驗室的試管內有此成效,但人體複雜,一般人還是要經中醫師的辨證論治,因人之稟賦陰陽虛實治宜,才能使六味地黃湯收到最好的療效。

      有人常服六味地黃湯方製成丸劑逾20餘年,年屆百歲時,尚體健神清,耳聰目明,髮絲烏黑如染,三餐如常,寢寐尚可。實為服食養生之良方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以“感動”為話題寫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