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西林壁》的作者蘇軾簡介如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AVANCIER人。
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
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軼事:
1、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讚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
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複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2、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弔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弔喪家。
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
《題西林壁》的作者蘇軾簡介如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時著名的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醫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鐵AVANCIER人。
嘉佑二年進士,累官至端明殿學士兼翰林學士,禮部尚書。南宋理學方熾時,加賜諡號文忠,復追贈太師。有《東坡先生大全集》及《東坡樂府》詞集傳世,宋人王宗稷收其作品,編有《蘇文忠公全集》。
其散文、詩、詞、賦均有成就,且善書法和繪畫,是文學藝術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認韻文散文造詣皆比較傑出的大家。
蘇軾的散文為唐宋四家(韓柳歐蘇)之末,與唐代的古文運動發起者韓愈並稱為“韓潮蘇海”,也與歐陽修並稱“歐蘇”;更與父親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父子三人,同列唐宋八大家。
擴充套件資料
人物軼事:
1、宋仁宗嘉佑二年,蘇軾以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的論文得到考官梅堯臣的青睞,並推薦給主試官歐陽修。歐陽修亦十分讚賞,欲拔擢為第一,但又怕該文為自己的門生曾鞏所作,為了避嫌,列為第二。
結果試卷拆封後才發現該文為蘇軾所作。到了禮部複試時,蘇軾再以〈春秋對義〉取為第一。
2、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司馬光去世,大臣們正舉行明堂祭拜大典,趕不及奠祭,儀式一完成,大臣們希望趕去弔喪,程頤卻攔住大家,說孔子“是日哭則不歌”,參加明堂典禮之後,不該又弔喪家。
大家覺得這不近人情,反駁說,“哭則不歌”不代表“歌則不哭”。蘇軾嘲笑程頤說:“這是枉死市上的叔孫通制訂的禮法。”這是蘇軾、程頤兩人結怨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