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amous-zzc
-
2 # 世界人民的兒子思想家
石油會大幅度漲價,而且是救美國的美元絕招。到時候會有很多國家買美國石油的。美國讓石油漲價就是想用石油掙錢,到時候美國經濟會比現在還要快。
-
3 # 商務新觀察
自從今年5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單方面退出伊核問題全面協議,並於8月6日起實施對伊制裁的第一輪生效後,伊朗已經處於危險狀態,且美國威脅要將伊朗石油出口收入降至為零的最嚴制裁也將於11月4日前生效。由於伊朗石油出口收入是其經濟產業支柱,美國的極限施壓是要把伊朗的經濟根本基礎擊垮的大招。
日前(本月16日),美國國務院宣佈要成立一個專門負責協調和執行美國對伊朗政策的小組,即“伊朗行動小組”負責實施對伊朗制裁的具體措施。用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話說,這是“後伊核協議時代”協調和執行美國對伊政策。
面對美國咄咄逼人的態勢,伊朗已於本月19日由其駐歐佩克(石油輸出國組織)的代表與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舉行會談,來尋求歐佩克的支援,以此抵禦美國對伊朗石油出口的限制措施。
伊朗是歐佩克的第三大產油國,僅次於沙特和伊拉克。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就威脅世界其他各國在11月4日前停止向伊朗進口石油。並表示此舉不考慮對其盟友進行豁免。但作為伊朗石油出口的最重要大客戶的中國,卻是堅決反擊道,不會聽從美國的霸道制裁。將繼續保持與伊朗的正常貿易往來。然而,美華人卻依舊一意孤行,已經與沙烏地阿拉伯在內的多個產油國進行立場協調,以確保因伊朗退出全球石油市場的供應問題。就好像是鐵板釘釘似得。不過此前有訊息說,沙特確已答應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請求,準備在需要的情況下增產。
這也正是伊朗駐歐佩克代表與歐佩克秘書長巴爾金多進行會談的目的,伊朗代表在會談中強調,在任何情況下,歐佩克都不應該允許成員國接管其他成員國的石油生產和出口份額。說白了這是伊朗為將來一旦自己無奈退出全球石油市場後的安排。確切地說,這是一種請求和呼籲!從深層次來說。是伊朗提前為歐佩克其他成員國打預防針,希望它們不要做美華人的馬前卒加入到制裁伊朗的行列。
無論最後,沙特等國在美國要求下進行石油增產與否,都會引發全球石油出口市場的動盪。根據伊朗近期的表現看,似乎已經開始提前做準備呢。
-
4 # 偶得知行者
石油輸出國組織區域內的持續動盪會形成石油價格往增高趨勢波動,這種趨勢符合美國從石油進口國轉為石油出口國的利益。伊朗是歐佩克組織第三產油國,也是最不聽美國擺佈的伊斯蘭國家,美國製裁伊朗的目的不言自明。一旦伊朗的石油出口歸零,全球石油價格增勢明顯將是大機率事件。
-
5 # 優己
就目前來看短期內應該是降價或者持平的!這是兩個原因引起的!第一個是源於美國的大棒與胡蘿蔔政策,美國在大棒各國不要進口伊朗石油的同時向他們甩出了胡蘿蔔,低價補貼他們的石油進口額。為了儘量減少國際壓力,美國強令歐佩克其他成員國務必加大產能滿足國際能源需求,並強制沙特等國降價,沙特等國是不敢不從。
其次,現在俄羅斯已經發表了宣告,所有伊朗的石油產能缺口將由俄羅斯買下來。而俄羅斯本身是產油大國,再將全數採購伊朗石油買盡,然後再轉手賣出。因此從供需角度來看並沒有產能降低,也不存在惡意加價行為。所以短期內應該沒有上漲意圖。
不過從長期角度來看,美國不可能一直強令歐佩克原油不漲價,而俄羅斯巴不得油價繼續上漲,所以從商人追逐利益來看,少一個競爭對手,壟斷的機率增加,暴漲機率增大。
-
6 # 諮詢師天生
一般來說,伊朗退出石油供應對於全球油價影響不大。
首先來說,伊朗在全球石油供應中的比例本來就不大,沙特等產油大戶在現在油價低廉的背景下,閒置了大量產能,油價要真上去了,美國爸爸一發話,沙特肯定乖乖提高產能。屆時伊朗這點產能真的不算什麼。
其次,頁岩氣革命以來,高油價的時期就已經過去了,美國大量的頁岩油氣井枕戈待旦,油價一旦上升,大量的供應就會釋放出來,國際油價被牢牢壓制在70美元一桶的頁岩油出井價格以下。
第三,伊朗的制裁真那麼有效嗎?你太小看這些企業了。雖然特朗普否決了歐洲集體的“保護傘”條款,但個別企業在國會的遊說能力還是很強,個別豁免不是幻想。另外中企在伊朗的產能也是大頭,國際貿易不行,自己運回中國還不可以談談嗎?事實上這些事已經有人在做了。
因此,伊朗制裁和油價真沒什麼大關係。
然後我們說一下極端情況。
萬一伊朗急了,和美國對著幹,地區形勢緊張。再極端點,到處搞恐襲,順便把海峽封鎖了。
那國際油價不瘋長才怪咧。
-
7 # 良正義
謝邀;我的答案是:油價會漲,但最終不會漲太高。因為一旦此事定局,則意味著伊朗已垮掉了,界時伊朗國內一定是動亂和戰亂,大規模移民將湧向歐洲,歐州將承受不起如此劇烈的大變局,必將引發大動盪,嚴重拖累甚至擊垮歐洲經濟,當然,這個結局符合美國利益並特別符合特朗普意願。
但是在當時或之前,肯定會使油價動盪上漲,如此,油價上升,世界經濟必定受此拖累而下行,當這種情況發生到一定階段,依市場規律,石油需求疲軟,油價也定會迴歸低價。
-
8 # 銘蘇先生
雖然法國道達爾石油公司退出了伊朗市場,但是並不代表伊朗就退出全球石油供應市場。雖然美國對伊朗的石油禁令11月4日正式生效,但是真正能發揮多大作用值得檢驗。
目前伊朗每天的石油產量在300萬桶作用,此前已有土耳其、中國、歐洲國家宣佈繼續同伊朗進行石油貿易,也就是繼續進口伊朗的石油。此外,伊朗和俄羅斯簽訂了500億美元的石油投資採購協議,萬一伊朗的石油真的賣不出去了,還有俄羅斯通道這條路可以走。俄羅斯將伊朗石油採購過來,然後再將其賣給歐洲、東亞等國家,當然這對伊朗來說賣價肯定會便宜些,畢竟借用俄羅斯通道,俄羅斯也要賺錢,但是可以保證自己的石油可以賣出去,這對伊朗來說也是不錯的選擇。
目前,即使伊朗石油全部退出市場,對國際油價的影響也十分有限。畢竟現在不缺石油,美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產油國,像俄羅斯、沙特等國可以趁機增產搶佔市場份額,中亞里海地區也在加大油氣資源的開發力度,所以國際市場上石油不缺供應。
但是,對於伊朗來說,石油禁令還是會影響到伊朗的經濟發展。一方面由於美國的石油禁令,一些歐洲國家退出了對伊朗的投資,有可能導致專案不能如期完成,需要尋找新的投資,影響了伊朗油氣的產量。另一方面,從伊朗採購石油的國家減少,導致伊朗所產石油不能全部賣出,只能降低產量,產量的降低也就意味著收入的減少,這對伊朗來說很不利。
綜上,伊朗石油不會全部退出全球市場,但產量有可能降低,伊朗減產所形成的的缺口會很快被美國、沙特、俄羅斯、及歐佩克其他產油國補上,因此對國際油價來說影響十分有限。
-
9 # 槽眼看事
伊朗是OPEC成員國之一。據公開的資料顯示,伊朗國內已探明的原油儲量約為1370億桶,約佔全球總量的9.3%。伊朗在2017年原油出口量約為1.45億噸!其中排在前5位的買家分別是中國(24%),印度(18%),南韓(14%),土耳其(9%),義大利(7%)。從上面的資料可以得出,伊朗原油出口的絕大多數,都被新興市場國家買去!
今年5月8日,美國政府單方面宣佈退出《伊核協議》。8月份宣佈對伊朗實施制裁。另外美國政府宣稱,至11月份時,美國將對伊朗實施更大力度的制裁。受此訊息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曾經一度大漲,但是很快就又跌了下來。主要原因槽眼認為三個。
1)伊朗的市場份額佔比不大。在《伊核協議》簽訂之前,美國對伊朗層層圍剿,一系列的制裁。致使伊朗的原油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在與美國關係緩和後,伊朗的原油出口才得以增長,按照2017年的資料來看,約佔原油市場約5%的市場份額。
2)美國的應對措施。在宣佈對伊朗的制裁後,美國一方面向國際原油市場投放了大量的原油儲備,打壓了國際原油的價格。另一方面,美國在中東的盟友沙特表示,願意提高產量!
3)國際貿易保護主義盛行,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發展趨勢一般。自從美國總統特朗普上臺後,美國在全球開始揮起了“貿易戰”的大棒。無論對盟友還是重要的貿易伙伴,直接用提高進口商品關稅的措施。嚴重阻礙了國際貿易的發展。同時新興市場國家,受到的影響最大。新興市場國家經濟的不景氣,對原油的進口下降,一定會打壓國際原油價格。
槽眼認為,如果伊朗退出國際原油供應體系,這種可能如果真的存在的話,國際油價到底如何變化則要取決於兩個方面!
一)原油的供應。伊朗如果退出了國際原油的出口端,那麼伊朗的這5%的供應缺口會被哪個國家補上?什麼時候補上?今年4月份,伊朗出口原油為日均380萬桶。在美國宣佈退出伊核協議後,伊朗的原油出口量開始下降。沙特此前雖然有意增加產量,短期內是不可能增加那麼多。所以,暫時國際原油還是趨緊的!
2)市場的需求。受國際經濟不景氣的影響,各國勢必會降低石油的需求,減少原油的進口。這樣一來,各產油國如果沒有什麼應對措施,那麼未來的原油出口價格是會下降的。而伊朗的完全退出則對各產油國而言,是一個很好的訊息。
最後,槽眼認為,就目前的國際局勢而言伊朗是不可能退出國際原油供應的。憑藉伊朗多次被制裁的經驗來看,伊朗總是有辦法出口原油的,實在不行就回到最原始的狀態,用石油換伊朗所需要的商品,而拋棄貨幣結算!
-
10 # 探究深淺1
2005年原油每桶147美元時,國內油價每升6.4元。現在原油每桶78美元時,國內油價每升7.4元。怪不得什麼都亂漲價。
回覆列表
首先伊朗石油僅次於沙特跟伊拉克第三大原油出口國。此次美國宣佈制裁伊朗新舉措,需求方面開始減少。具資料顯示,中印兩國7 月份的進口量較今年上半年均值的1240 萬桶/日下降了50 萬桶/日。亞洲五大石油進口地區的需求年增長率從2016 年的3.5%下降至今年迄今的2%左右。鑑於當前新興市場貨幣相對疲軟的走勢,長期來看,原油的需求增速有望被抑制。此外,中國原油期貨SC1809 上市以來從成交量和持倉量上看錶現良好,不僅增強中國的原油話語權,還為國內產業鏈廠家規避原油價格波動的風險。看後續的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