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軒爸爸日記
-
2 # 可愛的嚶嚶醬
脾氣犟的寶寶也不是不常見,這個年齡的寶寶都有了自己的小想法,所以父母要經常和寶寶溝通呢。
但是很多時候孩子的脾氣都是家長慣出來的,一般情況下溺愛孩子的家庭,孩子脾氣會特別的壞,因為孩子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就會大發脾氣,平時都是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怎麼就不行了,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家長要反思,不能以暴制暴,但是也不能慣著孩子。
那麼,五歲寶寶特別犟怎麼辦?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五歲寶寶特別犟怎麼辦
1、對孩子說“不”。讓孩子知道,不是所有的哭鬧都正當。對於不利於孩子安全與健康的事情,我們要認真而堅定地對孩子說“不”。
2、試試注意轉移法。說一些孩子平常感興趣的事情,打破和孩子間的僵持。
3、理解她的情緒。如果轉移無效,可以抱起她,靜靜地等待她哭一會兒,對她的情緒表示理解,給予一定的安慰,但不要妥協。
4、不要威脅。千萬不要對孩子說“再鬧我就不喜歡你了”這樣的威脅性語言,聽到這樣的話,孩子會更加不安。失去了安全感,不但不利於規矩的建立,更有可能損傷孩子探索新事物的動力。
孩子脾氣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1、家長脾氣暴躁給孩子樹立了不好的榜樣。父母脾氣不好,常為一點小事就動手打孩子。
2、家庭教育方式不當,心理過分壓抑。父母教育方法不統一,孩子就容易發脾氣。
3、孩子不會表達自己的願望,由於孩子的語言尚處在發展期,有時不能將自己的想法、要求和願望明白地表達出來。自己的意願家長不理解,孩子著急易發脾氣。
4、孩子的第一個反抗期出現,易出現脾氣暴躁。
五歲寶寶能夠完全懂大人的意思了,需要家長和寶寶多溝通,問清楚寶寶的需要,和他講道理,如果是不能得到的東西就不要強求,因為自己不是超人不會什麼都可以,要弄清楚什麼是該有的什麼是不該有的,如果這樣犟下去對自己完全沒有好處,學會和寶寶溝通,讓寶寶明白道理很重要。
孩子四五歲就可以學漢字了哦~分享一個免費的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更多育兒的資訊可以關注一下“小評果快樂育兒”
-
3 # 風鈴許願者
5歲孩子脾氣大,認定的事不管對與錯一定要做。這與孩子性格和家庭教育有關。
題主女兒和我家大寶情況一樣,同樣的年齡,對自己要做得事很執拗,自己做不好就會哭,幫忙又不讓,實在做不好就把東西扔了。我每次面對大寶那樣有時真的會很火大,但也只能把火氣壓下去。
孩子心裡這時是非觀念只是有個萌芽,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可以做分不清楚。孩子小時候對父母是天然的崇拜,覺得父母像超人一樣,所有事情都會做。他認定的事父母告訴是錯的不能做,他卻理解為父母不願意去幫忙做。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遇到這樣的孩子父母應該高興,引導好孩子以後路會很好走。我只有一些小小建議:
1、孩子做的事是錯的,父母先別告訴孩子事情對錯,上前幫忙,做幾次做不到,就給孩子解釋原因。孩子如果哭鬧,讓他自己呆會兒等平靜了,再解釋為什麼做不到。
2、孩子做的事是對的,但他自己做不到,告訴孩子做不到可以向父母求助,同時告訴孩子自己小時候也做不到,上學學知識後就會了。
3、孩子在家,父母放下手機耐心陪孩子玩耍或看電視,孩子很敏感,父母的用心會感受的到。
4、孩子是父母的鏡子,父母懂得收斂脾氣孩子自然而然也會同樣對父母。
我認為孩子遇到的事無論對錯,只要不會造成一定後果,可以讓孩子嘗試去做,做不到慢慢就懂了。我家大寶正在嘗試中,他現在脾氣好許多。
-
4 # 李學志19
小孩了再大的脾氣,能大到哪去?孩子的性格是有環境來決定的,從自身找問題!小孩子,驕而不慣!聽沒聽說過:嬌慣成性!毛病必須要給他改了,不然,給你惹麻煩是小事;長大後有你後悔的!
-
5 # 妞媽的天空
5歲的孩子,由於年齡小,在她發脾氣任性的時候,父母跟她去講道理,基本上是無效的。
面對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需要一些小技巧來讓孩子明白,任性、亂髮脾氣是壞習慣。
孩子脾氣大,屬於情緒管理的範疇。
我建議家長和孩子一起親子共讀,看有關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訓方面的繪本。
比如說孩子喜歡吃零食,可以給孩子讀繪本《肚子裡有個火車站》,讓孩子從書中故事瞭解到吃零食的壞處。
比如說,文中所提到的孩子愛發脾氣、任性。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繪本《把壞脾氣收起來》、《我不隨便發脾氣》,等繪本。
孩子跟著故事裡主人公,去親自體驗。用他理解的方式,明白亂髮脾氣是不好的行為。
從書中學習體會,遠比家長的直接說教要有用的多。
建議這位家長去試一下這種方法。
-
6 # 二級黑
女兒脾氣大通常都是收到家長的影響,如果做母親的平日裡就喜歡發脾氣,那麼女兒也會養成脾氣大的毛病,如果母親溫柔通情達理的話,一般來說女兒也會知書達禮,女兒脾氣大的家庭中多數都是做母親的為人強勢,做父親的忍讓遷就,如果想改變5歲女兒的個性請先改變自己,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只能教她文化知識,而教她做人處事的是父母,一個家庭中做父母的生活態度是會直接影響孩子成長的,女孩兒容易效仿母親,男孩兒容易效仿父親,所以這就是我給出的建議。
-
7 # 小勳和媽媽
我不知道你說的這個脾氣大是指什麼,如果是無緣無故亂髮脾氣,那可能是她還不會管理自己的情緒,需要家長的引導。
家長首先需要做好自己,都說成為了更好的自己,孩子才會成為更好的孩子。如果家長脾氣大,那小孩脾氣肯定也好不到哪去,所以先從自己做起,再來引導孩子。
如果只是孩子對一件事的認可,非常想去嘗試,得不到家長的理解發脾氣,那麼我們可以在沒有危險的情況下,讓她試一下。而家長因為多了幾十年的經驗,知道那件事是錯的,帶來結果也是不好的,就阻止孩子去嘗試,那這個理由肯定說服不了孩子。她試過了,下次就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啦。
-
8 # 小餅乾7523
這是一個很嚴肅的問題,因為5歲的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是非觀,在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正確的引導孩子,既不能直接粗暴的說孩子不好,或者因為她發脾氣就打他,也不能置之不理。
下面我會透過兩個生活中的例項,分享一下我對孩子這方面教育的一些看法。
例項一
我記得那次我在坐公交車的時候遇到了一對母女,女孩差不多6歲左右,本來氣氛還是很融洽的,後來旁邊經過一輛公交車,女孩說,媽媽你看8路公交車來。但其實那個數字是2,於是媽媽很溫柔的告訴女孩,那個數字是2哦,不是8。女孩說,就是8,她媽媽依舊很耐心的告訴她那是2。
然後那個女孩突然就情緒崩潰了,她說我說這是8就是8,她媽媽很冷靜的說那是2,那女孩便開始撒潑大哭,那就是8,我不管。這時旁邊的一個媽媽就說,孩子嘛,你順著她說就好了。
其實總的來看,這個媽媽對於孩子的教育理念是正確的,不會因為孩子的無理取鬧就去順從她,而是很明確的指出她的錯誤,我覺得這位媽媽如果能告訴孩子錯在那裡會更好。
例項二
有次我帶我侄女去逛街,後來我帶她去蛋糕,我告訴她你想吃什麼我給你買,但是你要把選的東西吃完,才可以吃其它的,她答應了。後來她選了一個冰淇淋和一個小蛋糕,但是這兩樣東西拿到手,吃了沒兩口之後,她就說不想吃了。要吃其他的東西。我告訴她不可以,這樣是浪費糧食。
然後她就開始哭,整個人情緒崩潰在蛋糕店裡的大鬧,旁邊一個奶奶說她要吃別的你就給她買好了,我說不可以,她需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而且不能浪費糧食。
後來她哭了一會,跟我說小姨,我不哭了。我問她知道錯哪兒了嗎,她說我要把這個吃完才能吃別的,不能浪費糧食。聽她說了之後我誇了她,於是她又很開心的坐下來吃東西了。
其實教育這個年紀的孩子,很重要的一點你一定讓她知道什麼是對是錯,如果她發脾氣,可以安慰,但她不聽的話我建議冷處理,讓她自己去冷靜,去反思。
因為如果她發脾氣你就順著她,那麼她就會發現這樣好像很有效果,以後都用這招。
現在提倡科學育兒,我覺得在接納其他家長意見的同時,可以尋求科學的幫助。我當時是給我侄女做了基因檢測,它可以透過採集你的唾液,然後對你的基因進行檢測。
我侄女當時做的是情緒特徵檢測,裡面包括過度活躍傾向、急躁傾向、易怒情緒等,我覺得你女兒也可以做一個。檢測報告裡有專家給出的專業的建議,更有利於我們針對性的教育孩子。
回覆列表
這事要兩方面看:
好的方面是,小朋友很有主見,這一點在以後的工作生活中很重要。畢竟,一味地人云亦云的人,是很難成為卓越的人。
需要引導的方面是,引導小朋友多緯度的考慮問題,再不壓抑她獨立思考的天性的基礎上,引導她學會理性的聽取別人的意見,具體來說可以這樣:
1.透過一些事情,讓她明白堅持自己意見的代價,老話說,不撞南牆不回頭,可以在可控的範圍內讓她碰碰壁
2.溝通方式上,加強技巧。不要讓孩子有牴觸心裡,否則孩子及時認為你說的是對的,也可能有意反著來
3.透過其他人來影響她,比如她幼兒園的朋友,她喜歡的老師等等。
總之,這個階段儘量不要用打的方式,不然到青春期,可能又要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