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3417633067606

      數學對孩子來說究竟意味著什麼?如何讓孩子感知數學的有用和有趣?這一直是我思考的問題。《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明確指出:幼兒數學領域的目標為,1.初步感知生活中數學的有用和有趣;2.感知和理解數、量及數量關係;3.感知形狀和空間關係。這三條目標為我們數學領域的教學指明瞭方向,但如何在教學實踐中演繹,說實話,帶著這些疑惑和思考,我認真學習《指南》精神,在教學活動中不斷嘗試,用指南指導教學工作。歷經幾個月,雖時間短暫,但我已從自己的教學活動找到了答案。

      一、孩子們在生活的情景中學習。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學習興趣是第一位的,為了激發孩子學習的興趣,我們都會創設一些學習的情景。如:我在數學教學時,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喜洋洋和灰太狼等,創設的都是生活中的情景,孩子都是主角。《闖關遊戲:拼拼樂》,孩子們在老師的引領下,一步步闖關,體驗挑戰自我的快樂。《聰明小買家》,孩子們根據任務到超市購買自己喜歡的商品。《究竟能裝幾個核桃》,孩子們根據與老師裝核桃的瓶子進行對比來猜測自己選擇的容器能裝幾個核桃。《猜拳高手》孩子們在探索中知道該如何記錄自己的遊戲過程和遊戲結果。《跳得有多遠》孩子們用格子尺來測量自己能跳多遠。孩子們在這樣的情景中學習真實、自然。

      二、孩子們在體驗中學習。

      孩子具有直覺行動思維的特點,所以操作、體驗是孩子學習的主要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而不是一直採用常見的數學活動中的分組的作業紙的練習。就拿《聰明的小買家》來說,孩子們在三次活動中完成了教學的目標。任務一,選購兩件商品,記錄在購買單上,然後說一說選了哪兩件商品,用了多少錢。任務二,根據購買單上的價格選購兩件商品,記錄並講述。任務三,計時購物,兩人合作,根據購物單的價格選個兩件物品,而且不能是同一種類的商品。任務三的要求主要體現在兩人的合作上。孩子們在一次次的操作中複習了10以內數的關係。在這樣的活動中,孩子們會感覺自己在學數學嗎?孩子們只是在做聰明的小買家,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學習,這就是教學的最高境界。

      三、數學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孩子學了數學究竟有什麼用?小班的一一對應都是給小動物送食物;大班的應用題都是原來草地上有3只蝴蝶,又飛來了3只蝴蝶,問現在草地上有幾隻蝴蝶。這些場景遠離孩子的生活,所以,孩子可能並不能體驗到數學在生活中的有用和有趣。但指南學習之後就不同了,我明白活動中積累的相關經驗能直接幫助孩子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如《猜拳高手》,和孩子一起學習如何記錄遊戲的過程和結果。大班的孩子有很強的競爭意識,遊戲喜歡決出一個勝負,有了這個經驗,以後的遊戲不必依賴老師,自己就能記錄了。又如《跳得有多遠》,孩子們知道了格子尺的用法,那麼小朋友的身高,桌子的長度等等,只要幾個小朋友合作,就能知道具體的長度了。你看,數學對於孩子的生活多有用呀。所以,數學對於孩子來說不是意味著一張張操作紙,而是一個個解決生活中問題的方法。

      這就是一種在《指南》引領下,孩子們學數學的一種狀態,這該成為我們每一個老師追求的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分辨羽絨服的90絨,和80絨的區別?